作文
烧香作文结尾(10篇)
年级:
小学
四年级
字数:
500字
体裁:
记叙文
家乡美景
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后来他们真的病好了.于是他们只好把佛根埋回去,并
烧香
三天,发誓不再破坏佛根.结果算命先生说他们不能动佛根.听了这传说,你是不是想去参观呢你来了一定得去
烧香
不然就有可能会像一位游客不去
烧香
,骑的摩托车打不着火,有一位老伯劝他去
烧香
后,果然就打着火了,你说神不神如果你觉得很好奇的话,赶快去皇佑笔林场看看吧!
成语故事——抱佛脚
450字
四年级
图片
县官见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原谅了他,说:“闲时不
烧香
,急时抱佛脚。这次就算了吧,你快点去
烧香
拜佛,以后多做点善事,不要再作恶了。”于是,余明来到寺庙里,抱着大佛的脚,认真地忏悔起来。“抱佛脚”这个成语就是从俗语“闲时不
烧香
,急时抱佛脚。”而来,它的意思是平时不作准备,临时仓惶补救。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扬桥小学四年级:陈佳玟
小记——双桂堂游记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这让我更加坚信:
烧香
,那只是一个传说!这不是在
烧香
,而是在烧钱!我小姨捐了399,都不算前面的!由于这些个大师说的太准,我二姨便烧了炷1300的龙香,这可真是烧高香!所有钱还不是尽收入囊中!我算是明白了,
烧香
,那只是一个传说!完全是看人说话,从你的衣着神态判定对你说好话还是坏话。这些个秃驴,也太现实了!
“三圣宫”烧香许愿
7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老师点评:文章写了去“三圣宫”
烧香
许愿的过程,条理清楚。在写的过程中穿插了“三圣宫”的传说,最后写了自己的心愿。但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吻合,改“
烧香
许愿”会更好。此外一家人去
烧香
许愿,可作者只写了一个人,其它的人都没提到。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三圣宫”烧香许愿
650字
四年级
今天,我也许了些愿望,希望爷爷和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希望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而我呢,我就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这样妈妈就不用再为我忧心。然后就是学业进步,这次的考试我还是太粗心了,下次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还有就是我决心将来要做个好人,因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希望“三圣公”不会嫌我的愿望太多吧!老师点评:文章写了去“三圣宫”
烧香
许愿的过程,条理清楚。在写的过程中穿插了“三圣宫”的传说,最后写了自己的心愿。但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吻合,改“
烧香
许愿”会更好。此外一家人去
烧香
许愿,可作者只写了一个人,其它的人都没提到。
游高山寨
450字
高三
写景
菩萨像,那菩萨像精致到每一根头发,然后一颗还有一颗许愿树大。写了那上面挂着许多人的愿望,还有一个巨大的
烧香
炉,还有一个娘们点有很多
烧香
的人一个又一个。连接不断。要是你想
烧香
呢,你会挤都挤不进去,可得排上好长的队呢。然后是一个塔,放眼望去。一望无际,我想到了一个词。望乡台,据说古代就是用这个来看故乡的。不过是边塞的士兵们用的。高山在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了,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的去欣赏,她美丽的容颜呀!一一自我主宰
游名胜古迹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庙里烟雾弥漫、香火旺盛,
烧香
拜佛者络绎不绝,听爸爸说:“这座庙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才会旅游许多人来
烧香
。”又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投龟池”我看了看导游册,才明白,这是用钱投乌龟,投到乌龟就会有好运。我投了投硬币,竟然投到了乌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名胜古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的家乡——米贝
700字
六年级
写景
所以时至现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人们不管天晴下雨都纷纷去天雷山顶原寺庙圣地
烧香
纸拜佛,它可以保佑人们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解放前,山顶上还修起一处寺庙,庙中传说有一位蒲老仙人,会求雨,每当遇到天旱,人们就去山顶的寺庙去
烧香
纸,请老仙人求雨,他的牛角一吹响,大雨便倾盆而至。啊!我的家乡真美!我热爱我的家乡!
茶花姑娘
650字
初一
叙事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茶花到河边去洗衣服。忽然间,电闪雷鸣,从天上下来一个神仙,把茶花收走了。春生非常伤心,痛哭了好几天,在桥上一直等着,要等到茶花回来的那一天。后来他就天天在观音洞里
烧香
,希望茶花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村子里的人都非常同情他,都纷纷来观音洞
烧香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初一:iensc
客家人传统习俗
1000字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
烧香
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
烧香
),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
烧香结尾
结尾
段落
开头
造句
句子
汉语
谚语
俗语
格言
横幅
广告语
宣传语
美句
寄语
词句
名句
语录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