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文结尾(10篇)
  • 700字 初一
    游览完后,我们又驱车赶往苏州,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了拙政园。这里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我记得在初二时学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现在我亲眼目睹了苏州园林的美景,园中竹影绰绰,景色典雅秀美,风格旷远明瑟。每年春夏两季,园中都要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到时满园清香弥漫,更是令人乐而忘返。我置身在拙政园内,真如在画中仙境一般。江苏美景,真是举不胜举,这几天,我们荡游太湖,漫步扬州古巷,倾听寒山寺的钟声,尽情享受这人间美景,可惜的是假期已经到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江苏,结束了这快乐的江苏之游。
  • 750字 四年级 日记
    12点半,我醒来,已经在嘉兴了,终于停下车吃中饭了 ,我吃了一个有名的"嘉兴粽子",就上车了.车一直开着,我迷糊着睡了醒,醒了又睡.到了一处地方,车停了,我赶紧准备下车,爸爸说"这是苏南,我们要去苏北."一大群人下车了,但还有一些人还在车上.到了周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又换了辆车,又坐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江苏省沭阳县,那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我倒没有晕车,就象做梦一样,等醒来后,已经在千里之外了。
  • 700字 高三 叙事
    盐城地灵——麋鹿。麋鹿是世界上的濒危物种。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最后的一批麋鹿遭到绞杀。在几百年后,中国大陆上又见到了麋鹿,党中央十分重视此事,于是建立了盐城麋鹿自然保护区。这麋鹿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不像”,以长相奇特而着称于世,甚是可爱。江苏,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江苏人正在这富饶的土地上繁衍壮大!
  • 800字 五年级 叙事
    盲人植物园是按照盲人的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设置盲道、护栏,并选择叶形奇特、质感鲜明、具有香气、树干和枝条光滑无刺的植物,使盲人可以通过触觉、嗅觉来认识植物,再结合盲文和语音介绍使盲人能够学习和了解植物。植物迷宫是用修剪绿篱分隔开的小径构成植物迷宫,在植物迷宫的周围布置儿童道具,作为儿童的活动场地。美丽江苏靠大家,让我们一起来维护江苏吧!五年级:我是1281261348
  • 800字 高三 叙事
    盐城地灵——麋鹿。麋鹿是世界上的濒危物种。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最后的一批麋鹿遭到绞杀。在几百年后,中国大陆上又见到了麋鹿,党中央十分重视此事,于是建立了盐城麋鹿自然保护区。这麋鹿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不像”,以长相奇特而着称于世,甚是可爱。江苏,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江苏人正在这富饶的土地上繁衍壮大!
  • 650字
    从立项结果上来看,南京大学立项数最多,共计有20个学科入选,包括1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和2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东南大学有16个学科入选,位居第二,包括15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和1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苏州大学共有14个学科入选,南京师范大学共有13个学科,江苏师范大学共有11个学科,解放军理工大学共有11个学科。南京理工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等入选学科数也较多。“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完整名单)
  • 700字 六年级 写景
    我们的江苏变得越来越美丽,富有强大。现在农村的变化正是翻天覆地。农村现在与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医院开在家门口,人人住楼房,种田不交粮,还拿国家补贴,医保人人有,出门人人有电瓶车、摩托车,甚至还有人开上小汽车。 今年清明节我太奶奶100岁诞辰,去了扬州老家,到了农村又是一片景象,湖泊、大小河流绕来绕去,两边的柳树弯着腰儿点着头,好像在欢迎我们和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来,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轻轻地吹拂下,像蓝色的大海波浪般一层一层地向前推动,,黄澄澄的油菜花错落在麦田的中间,遥望过去,整个广阔的农村大地就像一幅天然的美丽的图画,老人们站在河边,手握钓鱼竿,聚精会神的观看水面上的动静,有时他们风趣的谈论着江苏的十年变化真大啊。
  • 650字 六年级 叙事
    第四接开始了,天津队不知道是怎么了,打的很消沉,没有一点的斗志,也不注重防守,只是连连的犯规,离比赛结束只有十几秒了,天津队还有7分的差距,才能赶上江苏队,看来江苏队是要赢了,3秒,2秒,1秒,比赛结束了,江苏队以119比112赢得了这场比赛。这场篮球赛真精彩,真好看啊。
  • 750字 六年级
    在这次采访中,我学到了很多。我认为三百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工作认真钻研,不放弃梦想梦想,都会成为那个别人眼中最出色的他(她)。世界之大,最重要的是我们那颗怀揣梦想不断追求的心的心,那颗勇敢不言放弃的心。最美的江苏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每个人都积都积极的成为最美的江苏人,最美的南京人。李思邈慧园街小学五(1)班指导老师:肖文静
  • 800字
    主要从事教育思想史、道德教育、教育管理伦理研究。出版《学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视》等论著,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主持江苏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重点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分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