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作文开头(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朋友提过死亡这个词,这些朋友里有人到处求神拜佛,对死亡恐慌不已,战战兢兢,不允许别人在他们面前提一个死字,有人对死亡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能过一天算一天,有人不发表意见,干脆用行动用死亡来表示自己对死亡的理解等等。可见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五花八门,因人而异。我不想对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知道一切的理论在死亡面前只会是软弱和无力。
  •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记忆里唯一一次真正见过死亡的事件,是太姥姥的去世。那时候的我天真而未谙世事,就连死亡,也不过只是老师教过的一个词语而已。太姥姥的面容慈祥,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我刚会走路的时候,她经常乐呵呵的夸我,因为当大人在太姥姥面前问妈妈好还是爸爸好时,我一定说太姥姥最好。可是太姥姥怎么个好法我根本不清楚也不明白,不过随口敷衍。
  • 1200字以上 初三 观后感
    我又一次回想起《死亡终点站》里,面临恐惧死亡的犹太人,在被送往死亡集中营的途中,人们意识里的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一段段甜美的回忆,都接连的湮灭,直到意识中一切都显得模糊和无力,而唯一越来越清晰的就只剩下对死亡的真实。看过很多的二战犹太人电影,这一部几乎是彻头彻尾的“绝境”,从所有人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救直接接受这死亡的威胁。
  • 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生命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然而,人的生命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这个随时都有可能结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死亡:那种和死神零距离接触的平静。平静的迷茫,对生命再也没有渴望。青春时期的我们是如此脆弱,伴随着隐隐的残忍。我们以摧毁一切给以自己慰藉。当我们无奈于现实时,当我们无力改变现状时,往往会逃避,以结束生命作为灾难的转机。
  • 1200字以上 高二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死亡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犹如黑夜白天不断往复交替,是自然的规律,是人无力改变的必然。西方世界的人民面对死亡平静坦然,因为宗教给予他们以精神支持,教会他们去赞扬生命并记住生命过程中的点点快乐。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我们对死亡往往避而远之,甚至对死这字眼讳莫如深,因此人们总在无限悲痛中将我们对死者的美好记忆盖上伤感的气息。其实我想,不管东方或西方,应该从来没有谁生来就能以平静淡定的态度面对死亡。人总是在直面死亡的经历多了之后,才慢慢有了些感悟,懂得这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是我们无可奈何但必须接受的现实,然后变得坚强,学会达观面对。
  •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死亡之言(前言)一切都会好起来某一天会是离别黑暗是悲伤前言死亡是最无情的第一章不是耀眼美丽的钻石只不过是不起眼的珊瑚不是闪亮夺目的公主只不过是很平凡的姑娘是我唯一的好朋友那么天真黑黑的眼睛红红的脸蛋长长的头发瘦瘦的双手实在是太平凡平凡的在平凡不过她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讨人喜欢她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令人佩服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更美丽,才更动人。――题记死亡预告我站在门外,雨哗哗的下着,突然传来一阵犬吠,定睛一看,是姑婆带着小叔叔从重庆儿科医院检查回来了,姑婆显得苍老了许多,眼睛也肿得像桃子,再看看小叔叔,惨白而毫无血色的脸,浮肿的手,佝偻的身子,痛苦的表情,不言而喻,检查的结果出来了――非常不好的信息,想到死亡之神即将夺去一个十四岁少年的生命,心里有了一丝辛酸。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叙事
    在德国不莱梅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死亡桥”。鲁蒙的家就在这座桥附近的南岸,他从小就见闻了许多通过这座桥走向死亡的人,这其中就包括他的父亲。他清晰地记得,在他8岁那年,父亲因为生意失败,背了一身债务。一天深夜,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他要出去走走。那夜。狂风暴雨,父亲没有回来。坚强的母亲一点点清偿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债务,而他也早早辍学,一天来回奔波在不同的几份工作问。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几千年的秦始皇就开始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了,而秦始皇寻找了很多的仙丹吃,到最后还是离开了他一统的江山了。这几千年来有很多的帝王在寻求的灵丹仙药来寻求着长生不老的时候,当这些帝王在寻找这些灵丹仙药的时候,而这些的帝王就开始慢慢地开始走向死亡了。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些灵丹仙药,但是最终还是死去了。
  • 1200字以上
    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眼和心都几近失眠。这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的尼采;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在外人眼里,死亡前的尼采。亲人的眼泪,朋友的忧伤,追随者的扼腕,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在魏玛,这个尼采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朋友克雷默为他塑了一尊像,以表现主义的构思,把自己对尼采的理解,一并镌刻在了上。崇敬与叹息,犹如看见一颗强健心灵的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