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字 初三亦或是山珍海味,亦或是粗茶淡饭。我舌尖上的记忆,最难以忘却的,确实面条。面的做法颇多,种类也不少,诸如拉面,手擀面,刀切面,凉拌面……每一种,都又有各种配菜,鲜味十足的虾,翠绿色的青菜,嚼劲十足的牛肉,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我最喜爱的,是舌尖上感受到的亲切的味道。母亲做的面,看上去朴实无华,但每次都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色泽鲜亮的汤里,盛放着一根根面条,面上总会有一个荷包蛋,在我吃过的食物中,这是最令我感到亲切,最美味的面了。
-
750字 五年级有一个电视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道我们家乡舌尖上的美食——蒿子粑。据说过去蒿子粑是在三月三鬼节那天吃的,因为吃了蒿子粑,可以“巴魂”驱鬼辟邪。这是老一套的说法了,如今只要在蒿子生长的季节里,咱们都可以吃到蒿子粑。蒿子粑不光美味,也是一种情怀。一些在他乡工作的人们,除了想念家乡以外,还想念家乡的美食,而蒿子粑肯定能排在思乡食物的前三位。
-
750字 初二有人说舌尖上的家的味道是甜的,像糖,丝丝熔入我们的心中;有人说舌尖上家的味道是苦的,像咖啡,散发淡淡苦涩;但我觉得,家的味道是清芬的,像茶,净化我们浮躁的心。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深夜,万蔌俱静,月色入户。我依然独自坐在书桌前,轻舞手中的笔游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山中,穿行在“山重水得疑无路”的题海中,飞翔在“满树头前万木春”的顿悟中,在不知不觉中,时钟的时针已以轻盈的步伐转了好几个圈圈。抬起头来,觉得身心疲惫,口中十分干渴,此时我真希望有人能给我送一杯水或是一杯茶。
-
750字 初一 应用文人们都说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食尽囊口中。可谁又知道,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舌尖上的浪费”是多么能触目惊心。从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我们得知: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的粮食800万吨,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9口粮。由此可见,“中国式浪费”是多么“浩大”。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题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调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看,奢华的饭店,丰盛的饭菜,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就尽量点更多的菜,剩下的也不打包带走似乎只有这样的“剩宴”才能显出自己的热情和大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
-
750字 五年级一到十二月,年味就浓了起来。我们家也变得忙碌起来,因为外婆会从十二月开始就张罗着年货,张罗着过年,而外婆的每一次张罗都会给我们一次舌尖上的冲击。你瞧,从大块的猪肉变成小节的香肠;从乳白色的鸡腿变成黑色的酱鸡腿;从清淡的鱼肉变成油滑的鱼干;十斤猪肉配上八两盐,腌制,压实。这样一来,外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拖着年货去晒,晚上又搬回来。
-
750字 初三小时候,最喜欢老家那条街,似乎永远都有人在吆喝叫卖东西。虽然不如大城市那样喧闹,但是多了一份自在的温情。而我的舌尖最留恋的便是它。那时候,我每天被那甜味迷得神魂颠倒。有一天,我去寻找气味的源头,走遍了老街的犄角旮旯,终于在街的一角发现了他--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不似别的小贩高声吆喝,反而像一位智者,只等有缘人。我第一次知道了糖画这种艺术,既能看,又能吃,我迫不及待要尝鲜。
-
750字 议论文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舌尖上的中国》,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评价它的成功,不妨改孔子的“食不厌精”的一句话,叫“心不厌细”。
-
750字 初三中国人过大年,美食给热闹的春节气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谓“无美食,不成年”。今年,我就过了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年。妈妈的故乡在宁波慈溪,那是一个杭州湾边的小镇。过年期间,年糕饺在宁波老街上十分常见。外面一层又香又糯的年糕,里面的馅儿可以是芝麻糖,又可以是荠菜炒萝卜丁。一口下去,香气扑鼻。这种包裹着幸福味道、寓意“年年高”的食物,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
750字 初二斑驳的木桌,泛黄的天花板,几张低矮的小凳,灶台上是年代已久的灶锅,这便是我家,是舌尖上的我家。父亲是河南人,最喜欢的便是那大名鼎鼎的胡辣汤了,这也造就了母亲高超的厨技。每天早上起来,天还蒙蒙亮时,母亲便开始准备早餐了,胡辣汤的精髓在干“熬”,将洗好的海带,豆腐皮、粉条倒入已经沸腾的淀粉糊糊里,看着它们在锅中旋转跳跃,别提多有趣了,大火卯足了劲的熬。锅里的食材也慢慢平静下来,最后一步便是泼辣椒油了,大火中的油滋滋的响,像极了澡堂对水温不满的大叔,紧接着趁油不注意猛地倒入了辣椒面儿,顿时香味袭来。从厨房传到了卧室,惊醒了正在熟睡的父亲,他急匆匆的跑进厨房,连鞋都没穿,看到便当里的胡辣汤,高兴的胡蹦乱跳,嘴上还说着:“老婆我爱你,也爱胡辣汤。“母亲不禁啧啧的笑:”肉麻死了,快吃吧!“胡辣汤的香气中洋溢着一家人幸福的笑声。
-
750字 六年级我的家乡在公庄,要问公庄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我相信,只要你是公庄人,你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好吃的!”为此,我给了公庄一个美誉:“舌尖上的家乡。”在我眼里,每个季节的家乡,味道是不一样的。当然,我这里的“味道”不仅指食物。春天初入公庄的芹塘村,你总能闻到一丝飘忽在空中的花香。跟随着花香,穿过林间小道,你会发现,香味是从我家的院子里那棵桂花树传出来的。我的伯母爱种花,心灵手巧的她将院子用花点缀得有模有样。每次春季回到家乡,我们总会聚在桂花树下,吃着桂花做的桂花糕,品着清新的桂花茶,一聊便聊到晚上。晚风伴随着花香拂过脸颊,好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