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字 初中这个伤痕对于我来说已经在心里留了很久了,虽然现在已经有所淡忘,但有些阴影是磨不掉的。记忆中只剩下那把明晃晃的刀,满屋子混杂的尖叫与哭泣声,以及老师身上的血——很多很多的鲜红血。那时候我还是个幼儿园小屁孩,正在美术老师家里学画,老师家在那种阴暗安静的小巷子里,又是幢衰败的老房子,本来就有点阴惶惶的。那个晚上,大家都在安静地画画,当画到一半时,忽然“彭——”,两个面目狰狞的男子破门而入。孩子们都木木地愣在原地,只见老师和她丈夫与那俩人扭打在一起,老师受伤了,当血溅到我们眼前时,响起了满屋惊恐的尖叫和抑制不住的哭声,我们都躲到了桌子底下。
-
7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漫长岁月的煎熬,已化为乌有。因为,岁月带来的,煎熬过后,已是火灾,烧得到处都是。一无所有的面庞,伤痕也成了点缀。——题记本书作者高尔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便走向了社会,尝尽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的童年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生活与社会的惨状。
-
750字 初三 写人“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一定要好好爱护,知道吗?”“知道了”。年少的他点了点头,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对他格外宠爱,什么活都不让他干,于是他的童年格外幸福,祥和。直到他羽翼渐丰,冲破家长的束缚,开始成家立业时,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狰狞起来。他有了工作,接着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于是他发现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开始工作,创业,四处奔波,他那双洁白细腻的手也在时间长河之中打磨的,越来越沧桑。那布满伤痕的手像古树的年轮一般,也像他走过的城市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了供那几个整日游手好闲的孩子读书,他却走过千座城市找过千份工作,他每一天都在工作,每一天他都在拼搏。在那一段段峥嵘岁月中,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一双布满伤口而又粗糙不堪的双手。
-
750字 初二他,我的同桌,天生有着一头乌黑的微卷短发,皮肤略黑,五官在人群中并不出众,没有什么特色,却很朴实;但唯独他的左手臂,暗红的伤痕从手背一直蔓延到肩,如一条蜿蜒的红色巨龙。寒冬已去,春意在人间弥漫开来。整个校园都脱下了厚重的冬季校服,来迎接初春。我们也因为老师的调动而成为了同桌。起初,他左手臂的秘密还尚未有人发现,可随着气温逐渐上升,衣物的慢慢减少,他的秘密终于公之于众了——那一天,我来得很早,见校园里的学生们差不多都换上了清爽的夏装,他也不例外。只见他进教室时嘴角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如那天早晨的阳光一般灿烂。他走到了我的右手边,从桌上搬下椅子,将书包往桌子侧边的挂钩一放,拿出课本,便坐下了。他将两手往桌上一搭去翻书本,这才使我完全看清了他的左手臂,我惊了一惊——略黑的皮肤上,一道深红色的伤痕,正张牙舞爪,仿佛还要向更深更远处延伸开来。周边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刚想开口问他话,却只见几个男同学走过来,互相推闹着围着看他的左手臂,那一幅幅嘴脸如在动物园围观一直受伤的动物一般,我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厌恶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