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作文开头(10篇)
  • 800字 六年级 状物
    你的同学回家竟然这样学习!0元领取加分秘籍,不熬夜不刷题不心焦最近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张拱形的纸比一张平的纸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但后来的结果没说出来,所以我打算研究拱形。一开始我认为是单拱形上放一定重物时,中间就成了一个反拱形,外边的两面都行成了拱形,再放重物上去,这就形成中间一个大反拱形,更外边的拱形就出来了,一直重复下去,直到到两边的支撑点,把力都往里推,就恢复了一个拱形。但我研究了之后,就不那么想了:
  • 8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研究主题花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有哪些关于花的迷语,古诗?具体实施研究方案上网查资料:a谜语:高高个,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四季它常绿,总是不开花,摊开一只手,满手刺来扎。(仙人掌)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飞到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生根基。(蒲公英)一个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 800字 六年级 散文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环境污染情况的作业。我想起了家乡那条受污染的小河,每日上学放学我都要从那里经过,怎么就没有想到要好好地调查研究一下它受污染的原因呢?我在妈妈的引导下沿着河岸边观察边在笔记本上做记录。首先看到是几家工厂,排污管把深绿色的、浓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河,排污口处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及少量被抛弃的塑料袋。
  • 800字 小学 叙事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感谢您的阅读!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姓王,爸爸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五百年前,你和王钧杰是一家。”妈妈听到我和爸爸的对话后,不紧不慢地说:“姓氏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很有研究价值!”我心里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来就有,有什么好研究的?于是带着这个疑问,我展开了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 800字 五年级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姓王,爸爸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五百年前,你和王钧杰是一家。”妈妈听到我和爸爸的对话后,不紧不慢地说:“姓氏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很有研究价值!”我心里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来就有,有什么好研究的?于是带着这个疑问,我展开了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二、调查方法1.浏览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查阅、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 80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族氏区分的标志符号,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母糸时期”。有人统计,据记载和现存的姓氏有5600多个。我作为中国第三大姓,张氏家族的一员,对张氏家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些研究。二、研究方法1、上网查阅。2、查阅书籍和报刊。3、问问其他人。4、其他方法。三、资料整理1、张姓由来
  • 80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一,提出问题。我经常从诗篇散文,文章,小说常看到张的姓氏,于是我和我同班几个姓张的同学展开了调查与研究二,研究方法。1、查阅有关于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名人。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姓名人故事。张起源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1999年我国在昆明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内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张姓源于濮阳”。(4)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汇编的《河南大姓的故乡》地图显示: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其中张姓、姚姓源于濮阳。根据1、史实依据。2、文物遗址。3族谱记载。4依据当代研究成果。
  •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今天,我读了《马克思研究学问的故事》之后,先放下手中的笔,沉思起来了,想想我与马克思相比,我是多么的渺小,而马克思却是多么的伟大。文中,我从“图书馆管理员微笑着回答说:‘一定会来的,几年来,马克思博士天天到这儿工作,一天足足工作10小时。’”和“‘几年来,马克思每天都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里工作10小时,在家又继续工作到深夜。
  • 800字 初二 说明文
    一、问题的提出我对象形字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我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象形字是什么?象形字重要吗?象形字都分为哪些类型?二、研究方法1.查阅书籍和报刊。2.询问身边的人。3.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三、资料整理1.象形字,又称表意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做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约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中国的象形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开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中国最初的文字甲骨文就属于象形文字。
  • 800字
    随着交往的持续,我对陈小从的了解也在加深,她对义宁陈氏研究所作的努力和付出,也越发赢得了各地研究者的敬佩和称颂。而今,盖棺论定的时间最终还是来了。在她生前,研究界早已公认她对义宁陈学贡献最大,相信陆陆续续会有后辈学人撰文回忆、评述,以下仅就个人所知所见,对她为陈寅恪研究作出的贡献稍作梳理。贡献最大的,还要算接力护存陈寅恪保管的陈宝箴文稿。上文提到的《先曾祖右铭公遗稿之摭忆与考略》,首次发表于2005年。在这之前,1981年初版、1997年再版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均未提及陈小从的这件功绩;在这之后,2010年出版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也没有收录此事。因此,有必要将陈小从的这件大功德再作一次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