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以上 高中 散文中秋节单位都放三天假,于是就回宽甸小县城看看了父母,顺便去看了北山。北山,又叫峥嵘山,坐落在县城的北部。山不是很高,但绵延不绝,因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在那里,因此不很凄凉。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我们去那里,再加上童年经常与小朋友去那里玩耍,还有少年时经常去那里晨练,所以北山对于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尽管时隔多年,就是现在闭着眼睛,北山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北山的春夏秋冬,都清清楚楚地浮现在我眼前,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熟悉!
-
800字 高一 写景壬辰年月,清明时节,余等一行人北山游之。行者,四张二汪,楷峰之母,凡七人慷慨前去。游之甚广,乐也。虽有伤感,亦有喜悦。行半日而不乏,故心甚欢。算游览时辰三半,欢乐情景不语,乃欢重重。寓博使我诗作,不失其名,余作诗,赠之。次日,虽未觉体力不支,却也略感乏意。楷峰、寓博者,欲观吾文,因不失其面,必写文,感怀甚深也。另不作显不出文采斐然,是次日晚始作文章。因为长句,歌以乐之,赠其盼者。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北山行》。
-
1200字 高二十年九旱难丰收,荒山秃岭和尚头,积雨饮水贵如油,三餐难饱人外流。——题记故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对我也不例外。我的故乡在北山,她坐落在那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与南山互相形成“姊妹山”,是一个盛产干旱、荒凉与贫瘠的地方,那里不仅有一群勤劳与纯朴的劳动人民,还有一副美丽的北山画卷。北山是一个常年干旱少雨的地方,在那儿,人们对雨的渴求超越了一切,甚至把雨当做命根子,当作神。可是,老天爷还是很少眷念他们,有时吝啬地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感动地掉下。不过,好在那里有一群勤劳聪明的人们,他们想到了如何去保存那些稀有的珍贵的水的方法——水窖,人们在院子的低洼处挖一个水窖来蓄水:夏天,人们提前打扫好院子,等待雨水的降临,冬天,只要地面被白皑皑的雪覆盖时,人们就会赶紧去收集雪,堆积在窑边上形成一座雪山,等待雪水的消融。在那里,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节约用水的公民,因为他们总是把水多次循环使用,如:一马勺的水会成为一家人的洗脸水,接下来将会是一家人的洗脚水,最后就会被用来浇菜,一点也没有浪费。在那里,人们对水的干净与浑浊是没有苛求的,因为如果他们对水挑剔,那么就是对资源的践踏与不珍惜,毕竟,浑浊的水也是可以让他们在那个缺水的地方幸得存活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