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字 初三 记叙文本文所叙述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题记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
-
650字 六年级 写景我的家乡鄂州,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绿树成荫的西山、风景如画的莲花山、人山人海的凤凰广场、气势恢宏的孙权广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权广场。星期天,天气阴沉沉的,感觉要下雨似的,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出门的计划,我们兴致勃勃地沿着南浦大街走到位于江边的孙权广场。一到广场,就看见广场东南边花丛中簇拥着三块大小不一、光滑圆润的大石头,它们的“肚子”上都分别刻着一个篆体大字:“刘、孙、曹”,躺着三个不同的方向,令我浮想出三块辽阔无垠的土地,西边的巨石代表刘备建立的蜀国,东边的巨石代表孙权建立的吴国,北边代表曹操建立的魏国,形似“三国鼎立”。
-
450字 四年级 写景星期六,天气由阴转晴,我和妈妈一起去江边的孙权广场。到了孙权广场,在广场东南边,我看见有三块巨大的石头,上面用篆本字分别刻着三个大字:“孙、刘、曹”。我想这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人物孙权、刘备、曹操。我还发现刻着“孙”和“刘”字的巨石是紧挨着的,我想:“他们一定是好朋友,一起打败过曹操,而曹操的巨石离他们远些,又小一点,肯定是怕他们俩。”围在巨石旁边的花也仿佛在跟他们说:“让我们来跟你们一起保卫国家吧!”。
-
1200字以上 高中 写人在准备写孙权前,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直到孙权的某些地方duang、duang地触动了我……在《三国演义》中既然罗贯中思想倾向是尊刘贬曹的,那么也就注定孙权的着墨度比不了曹刘,而且孙权较之来讲一定程度上算是守成之主了,所以小说中关于他的能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就没有那么多,但无论是描写较少的演义里还是正史中,东吴之主孙权都绝对算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豪杰。
-
500字 五年级 叙事今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刘老师带着我们作文班的同学来到了孙权广场,我们开心极了。我们来到孙权广场,广场上的游人真多啊!有放风筝的、散步的、练书法的等。花坛中的花儿争奇斗艳,一朵比一朵美丽。春光融融,我们一下开心起来,像喝了蜜一样。往前走,我们在东南边看到了三块巨石,每块石头上都写着一个繁体字。西边的石头上写了个“刘”字,让我们想到了三国时的刘备,石头在西边代表西川的蜀国。东边的那块石头更大,上面写了一个“孙”字,孙指孙权,代表江东的吴国。北边的石头上写着“曹”,代表曹操,指魏国。
-
450字 五年级 写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希望他的儿子能像孙权一样机智勇敢。曹操赞扬的人那可是了不得,孙权到底有多厉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去探索这位“孙仲谋”。孙权机智过人,熟读历史。在他九岁时,他的父亲孙坚意外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喜出望外,而孙权却说这块玉玺是祸害。因为秦王得到这块玉玺,传了两代就灭门了,所以孙权断言父亲得到这块玉玺,定会遭到各路诸侯的追杀,而孙坚不听,最终被刘表杀害。
-
700字 五年级 叙事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
-
550字 六年级 写人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是不停的做,重复的做,用心的做。——题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孙权只是证明这句话的最佳人选,与他的初见,则是跨越千年的《三国演义》。少继大业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大业,受众人之疑。因为孙策的事故,使本应该轻松的他拥有了承担江东的责任。我知道他的苦,被人疑问的感觉一点也不好,但你收到了孙策的遗嘱,经过万般辛苦。并没有人劝你,“天公重抖擞”,你却“不拘一格降人才”。使江东平安,可谓大丈夫也。
-
550字 初三 记叙文月光从红色的窗子射入室内,屋里一把精致的宝剑挂在墙壁上,烛光下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正思考着问题。他就是吕蒙。已过三更了,吕蒙仍坐在那里像一尊石像,脑子里回旋着白天孙权对他说的话:“卿应该多学习呀,现在卿当权掌事,不学习怎么行呢?”想起自己当时无话可答的窘态,现在都还脸红。如果再问我,应该怎样回答陛下,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即没有时间学习,又不让陛下生气的借口呢?
-
450字 叙事本文是关于,感谢您的阅读!人教版高考必修3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