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作文开头(10篇)
年级:
初中 高中
字数:
1200字以上
体裁:
读后感
  • 1200字以上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金鑫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 650字 初二 议论文
    明朝正德14年,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任职南昌。许泰、张忠、刘褮等佞臣为抢功,以搜捕余党为名,率领两万北军来到南昌,接连不断地挑起事端,企图激怒王阳明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加以陷害。然而,王阳明泰然自若,以礼相待,反而得到了北军众将士的钦佩。三个佞臣万般嫉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自以为北方人擅长射箭,而王阳明这个南方人射箭功夫一定很糟糕。所以,他们提出比试射箭,想让王阳明当众出丑,达到羞辱的目的。
  • 1200字以上 初中 读后感
    了解圣人,做好凡人——《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1500字:我这个人是文科生中的矛盾体,喜欢文学但不喜欢历史,熟悉文章却不熟悉作者,所以一开始得知本源书社6月份的图书漂流书籍是《五百年来王阳明》,其实我是挺排斥参加的。一是对王阳明其人其事不熟悉,二是对明代历史更为糊涂,说实在,我怕我读不下来这本书。鼓鼓勇气参加了这次漂流,前两位阅读者会经常在本源的读书群分享王阳明的思想和心得,在图书到达自己手里之前,百度了一下王阳明的思想,之后某天,送儿子去文化路上课外班,看到文化路一小门前大大的“知行合一”办学宗旨,才知道大名鼎鼎的“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的心学,在汗颜自己的孤陋寡闻时,也对阳明心学产生了好奇。
  • 650字 高中 观后感
    周四的中午,我们在教室里看了《百家讲坛之传奇王阳明》的第一集,让我感触颇深。本片讲述了王阳明从一个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经历了艰辛坎坷,颠沛流离的一生,最后成了继孔孟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全能大儒的传奇经历。王阳明提出的“知性合一”、“致良知”的“心学”思想,被孙中山、陶行知等名人追随传习。王阳明积极倡导“心学”,让人们懂得“做道德的事才是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的心灵和思想。”
  •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窗外,绵绵细雨。我独坐书房,放下教科书,眼睛却扫到了书房的那副对联横批――“知行合一”。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几百年前的圣人――王阳明,他是不该错过的风景。 我拿起那本《王阳明传》,心中思潮起伏,内心已进入了那本书。王阳明小时候非常喜欢圣贤之道,尤其是朱熹的书,他的父亲王华非常高兴,以为儿子要努力读书。
  • 550字 四年级
    我很喜欢看书,趁寒假的机会,我看了好多书,有几本印象很深刻,特别是《王阳明的人生即修行》。这本书有很多深奥的道理,或许我现在还体会不到,但我相信这样的书籍对我以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王阳明是我们余姚的四大先贤之一,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王阳明人生即修行》讲述了王阳明从出生,童年的学习,考取进士,到受奸人的迫害,被远贬边疆当了一个小小的驿官,再到创立著名的“心学”,评定判乱,最后立院讲学,等等艰苦而努力的一生。表述了人生有很多非走不可的弯路,但只要心外无物,就一定会小有所成这样一个观点。
  • 1000字 初中 读后感
    王阳明传》读后感1000字:标题这句话出自中国人的心灵导师王阳明,记载于王阳明语录《传习录》中,前面还有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说:王阳明的一个学生病了,感觉很痛苦茫然,不知所措。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何为功夫,我理解为本领。下面就据此一一阐析人生在世,总归要经历纷繁复杂的事情,而当我们面对人生的烦恼、痛苦和不顺时,人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即使再苦再累,都别忘了给自己找点快乐。拥有一颗快乐的心,胜于怀藏药囊,可以治疗心理上的百病。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活于世,之所以有时感觉痛苦,是因为没有领悟人生的真谛。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会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明白这个道理,你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
  • 750字 四年级
    在贵阳避暑结束后回重庆的路上,我们顺道参观了阳明洞。阳明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东的栖霞山。修文县以前叫龙场,因王阳明在此讲学、传播文化而改名修文。阳明洞以前叫东洞,后来因为王阳明被贬在龙场时,曾居于此洞而得名。这天,天气非常炎热,年轻的、胖胖的导游哥哥带着我们参观完展厅,就顺着一条曲曲折折、绿树成荫的小道登上栖霞山。栖霞山不高,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这里有一个阳明洞,而阳明洞正是王阳明悟道的地方,所以这山、这洞都变得与众不同起来。阳明洞洞内还算宽敞,也很凉爽,洞口苔痕苍绿,藤萝密布,洞内及洞口崖上还有许多名人、伟人留下的石刻。总之,不管是洞口、洞内还是洞旁的王阳明故居及讲课的地方,都显得朴素,有诗意。
  • 550字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早年在贵州龙场任驿丞时,曾捕获了当地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目。该头目平时明火执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在受审时,他很爽快地对王阳明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任你处置,只请你不要和我谈道德良知。像我这种人是从来不谈这个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王阳明当即说:“好的,今天我不和你谈道德良知。不过,天气这么热,我看在审案前我们还是把外衣脱了吧。”
  • 800字 初二 读后感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王阳明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