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作文开头(6篇)
字数:
1200字以上
  • 900字 高二 叙事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反馈(三)情感与态度: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淡薄名利的品质。
  • 1200字以上 高中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的内容,欢迎阅读!象征【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马诗教材分析:《马》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 1200字以上
    以下是一篇关于浅谈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论文摘 要: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就英汉植物词语中所蕴含的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物词汇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的现象。不同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来寄托各自的情感,同一植物在不同民族的词汇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 4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读完《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感受,深深地在我心里烙下了印。这篇文章主要内容讲的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去游赏春景,面对这样迷人的景色,让孔子想到水,又从水想到了真君子,并借水来给弟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当孔子对弟子们说水似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与善施教化,弟子们像从梦里突然醒过来似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们听完了老师的宏论后,三三两两地向老师言志,他们这些言出来的志各有不同,我也从他们言志中体会到了他们的。
  • 1200字以上
    扩写要忠于原作,不改变中心意思;为了突出中心,扩充那些值得扩充之处,而不是任意发挥。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