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安乐作文开头(10篇)
字数:
600字 650字
  • 650字 初三 书信
    孟子曾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下之意就是——忧患是人生存发展,安逸使人萎靡死亡。?句话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要居安思危。但是,现代世纪的人对于古人的?些警示毫不在意。而?些曾被许多革命战士拿来当座右铭的精神句子,有时候甚至会被现代人拿来当作笑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哈哈,我安安乐乐地死去,也不要整天在那里忧心。
  • 450字 三年级 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论据:逆境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道理论据: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论据: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 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曾经有个故事:沙丁鱼生性不好动,经过长途运输后,往往缺氧而死。倘若放入几条它们的天敌----鲶鱼,沙丁鱼不得不拼命游动,如此反倒不因缺氧而亡。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世界,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对于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勾践卧薪尝胆就是这样的楷模。而纣王建酒池肉林,是“死于安乐”的典型。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亦有言:“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常备不懈获得成功。“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让我们在忧患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能在享乐中走向衰败。
  •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曾经有个故事:沙丁鱼生性不好动,经过长途运输后,往往缺氧而死。倘若放入几条它们的天敌----鲶鱼,沙丁鱼不得不拼命游动,如此反倒不因缺氧而亡。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世界,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对于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勾践卧薪尝胆就是这样的楷模。
  • 900字 小学 议论文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关于忧患意识的作文1000字内容如下。关于忧患意识的作文1000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至今日,这句话仍为一句至理名言为世人传承。而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凭借一己之长,便高枕无忧,安于享乐,而却毫无忧患之心,无疑自取灭亡。
  • 700字 高一 议论文
    读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我对一句话尤为深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想想确实这样,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没有和他势力相当的对手来向破他前进,则很快就会停歇不前,所以才有因忧患而得以进步,沉迷安乐了而停歇不止。搜易,一个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迸发出超远。自身机能的本领,只有逆境才能成就人才。
  • 1000字 初三 书信
    浅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算是孟子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一条。这一条伦理是正确的,但是不够准确。生在海边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软体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珍珠只是一种装饰品。两种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实,大多数人说的不全面,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过程,那就是血与肉的代价。
  • 650字 五年级 叙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200字以上 叙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及课内外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及课内外阅读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及“逆境出人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先师)。《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 900字 高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崛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胶鬲曾是鱼盐贩子,管仲从监狱走向飞黄腾达,孙叔敖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百里奚曾沦落于买卖市场。所以,上天要把重责委托给某人,一定是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体穷困,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而后才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真理。
死于安乐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