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参观记900字

农科院参观记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杭州31公里处的海宁市许村镇。基地内科研设施完善,区域众多,有综合服务区、智能温室区、优质粮油区、蔬菜育种区、食药用菌试验区等。

今天下午,我和我们梦想小队的成员一起走进了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参观,并学习科普知识。

首先,我们进入了科研成果展示区。农科院的冯老师为我们仔细介绍了科技展示区的各种特色。在那里,我们看见了华东第二大的灵芝——姊妹灵芝,它竟然有1。3米多长。我们大家忍不住手拉手围起了那个大大的灵芝,感觉好神奇!我们走到了植物组培区,看到了小小的“朱蕉”苗种在瓶子里面,瓶子里面可不是土壤哦,而是一种“培养基”。小苗可以在培养基的营养液里吸取足够的营养。大家还听着里面工作的邓水清伯伯讲解朱蕉苗怎么移栽到穴盘里,伙伴们学习后都亲自动手体验了把朱蕉苗栽培到穴盘里。

接着,我们参观了智能温室区。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组培苗,我亲眼见到了朱蕉长大了的样子,邓伯伯说如果种在外边,它可以长到两丈多高呢!我见识了里面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就连生菜和芹菜都是水培的。看到了成片的薄荷,绿绿的,给人一股清新的感觉。还有五颜六色的小辣椒,漂亮极了。有一个菜紫紫的,叶子上有花纹,这可难倒了许多人,谁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后来经邓伯伯介绍,这种菜叫“紫背菜”,也是水培出来的,根须长的非常茂盛。我们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香气扑鼻,美不胜收。

随后,我们来到了蔬菜育种区。这里种着茄果类,瓜类,豆类和十字花科的植物。我们看到了整洁的田地上,铺满了塑料薄膜,上面插着一张张的记载牌,写着各种各样的编码,这是科研育种家们专用的代码,我们看不懂的。我们在蔬菜区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椰菜,有黄、有白、有红,平时在菜场也只能看到白色花菜。重要的是那些花菜个大,摘下来也要一番动员呢。

然后,我们来到了优质粮油区,看到了金黄色的水稻,看着沉甸甸,金灿灿的水稻,我们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喜悦。

最后,我们来到了农科院食药用菌试验基地,见识了香菇和黑木耳从哪里长出来的。

香菇一个个长在菌棒上,像小伞一样立在地上

,美极了!这些香菇个大味香。我们听完冯老师讲解了怎样摘香菇后,便迫不及待地跑到菌棒边,找到自己中意的香菇开始采起来。一会儿,每人手里棒着几个又香又大的香菇,美滋滋地离开了基地。

我们这次活动,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也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我深深地向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们致敬。

农科院参观记

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周日,我们青华实验学校四年级梦想二小队怀揣着对农业科技创新实践知识的向往,结合科学书里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走进了冯叔叔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

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杭州31公里外的海宁市许村镇,一提到海宁市,大家都会想起海宁市的盐官镇,我们小队正好从那里经过哦,大家记得8月18日来找冯叔叔一起去观潮哦。好,我们回到正题,现在的基地总面积3416亩,基地内设计完善,具有江南特色、设施很先进,功能五花八门,景观优美的新型农业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引领浙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我们主要参观了5个区域,包括科研成果区、智能温室区、蔬菜育种区、优质粮油区、食用菌试验区。

首先,我们进入了凝聚了劳动人民努力和智慧的成果展示区。我们有请科研工作者—冯叔叔闪亮登场,当当当,冯叔叔为我们仔细介绍了科技展示区的各种成果。我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好奇地问着各种有趣的问题。在成果区里,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大大的灵芝,这可是华东第二大灵芝,叫“妹妹灵芝”。

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植物组培区,看到了小小的朱蕉种在一个装着培养基的瓶子里,培养基里的营养非常充足,所以不用担心没有土地的滋养,这种植物长不大。叔叔又教我们如何把小朱蕉移到像盘子一样的东西里,我们一个个都栽种的很好。

在智能温室区里有着数不清的种苗品种。长大的朱蕉苗很可爱,绿绿的薄荷好清新,里面还有用水培的蔬菜,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可以灭掉苍蝇蚊子的“灭蝇草”和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

我们又来到蔬菜育种区。里面有茄果类、瓜类、豆类,各种十字花科新蔬菜。里面种类齐全,颜色五光十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