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意
你可还记得,那年你少不更事,搅的街坊四邻都说你是个捣蛋鬼。或许,那时你是天真烂漫,又或许是你年少无知。只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是是非非,从揪着父母的心。当你爬高上梯时候,你觉着是好玩。却不知父母担忧的目光从未在你身上离开。当你东跑西窜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却不知父母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你。
曾几何时,父亲的腰弯了,母亲的青丝也已变为华发。而你也渐渐的长大,开始游走四方,追逐着自己的理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这两个慢慢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称呼,而是一种血浓于水,无法解释清楚的联系。
逝者如斯,儿时的情景还仿佛在昨天,而年迈的父母却期待着你的明天。岁月是风,吹起往昔,吹醒在外的游子。你开始变得想家,想念那温馨的港湾,无论风雨,你都愿意忍受,只为哪一张回家的车票,无论心酸,你都愿意咬牙坚持,只为给父母一个安详的晚年。这时候,你长大了。
教育的教字,为何先孝而后文呢?你儿时不懂,青年或许还是不懂,但看到父母时候,你还不懂吗?当你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候,你还在思索故乡的意义吗?
遥远的远方,不是你的理想,而近在咫尺的父母,却永远保护你的臂膀。一颗感恩的心,一个温馨的微笑,一生平安的日子,这就是父母所希望的。
作文:妈妈,您的名字叫“孝顺”
妈妈,是一个多么美好而温暖的字眼。从牙牙学语到一天天长大,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常常让我觉得幸福无比。但我渐渐长大的视野中,我看到妈妈的爱更让另外两个人感到幸福——一个是奶奶,一个是姥姥。 “妈,快来试试我给您买的衣服合不合身?”这不,春天到了,妈妈又早早地为奶奶置办了春天的新衣,让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每次去奶奶家,妈妈都会忙得不亦悦乎——一会洗衣做饭,一会洗碗扫地,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 去年,奶奶不慎摔伤了腿,在医院里住了几个月。妈妈更是忙前忙后,早上天刚蒙蒙亮,她就做好热腾腾的饭菜为奶奶送去;无论工作多忙,她每天都要去奶奶床边探望一下;看到奶奶因手术而变得消瘦的身体,妈妈心疼的直掉眼泪,总是想办法逗奶奶开心。因此,奶奶可没少夸奖妈妈,可妈妈呢,总是用朴实的话语一带而过:“妈,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为自己有这样的妈妈而骄傲。更让我骄傲的是妈妈对姥姥的爱。 姥姥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整天不离药,脾气还越来越古怪。于是,每天给姥姥一个电话问安成为了妈妈的习惯,就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自然。而且面对姥姥的怪脾气,妈妈总是好脾气地劝说,想办法让姥姥开心。只要有时间,妈妈就会跑很远的路,来到姥姥家,为姥姥洗洗刷刷,让姥姥安心养老。有时候,看到妈妈那么辛苦,我都心疼妈妈,不想让妈妈这么劳累自己,可妈妈却对我说:“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最需要儿女的关怀,我怎能不多关心关心他们呢?再说了,我这也是‘言传身教’嘛!以后等我老了,你们也一定会像妈妈孝顺两位老人一样孝顺我吧?”我笑着点头:“妈妈,即使你不说这样的话,我也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因为你就是我的榜样啊!” 正因为我渐渐理解了妈妈,所以我为妈妈起了一个名字叫——孝顺!不是吗?妈妈正用她的言行诠释着“孝顺”的真谛:又孝又顺,才是孝顺啊!妈妈,您的名字叫“孝顺”! 现在,妈妈依然辛勤地忙碌着,为工作,为老人,为我们,我理解妈妈的辛苦,所以努力学习,不为妈妈增添负担,并立誓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妈妈!本站用户
相关推荐
-
孝何为“孝”?“孝”字的组成为上“老”下“子”,意味要尊重长辈。“孝”也是一种善,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想做一个德行良好的人,那么首先要尊重长辈,而“孝”也是从中国古老的礼仪流传至今的,是一种悠久的文化。“孝”并不是人们刚出生就知道该怎么做的,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孝”是由长辈以身作则,如同圣火一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而我们将来也要以身作则,教会我们的子女“孝”该怎么做。如果一家之中的孩子很孝顺,那么他的父母也一定是孝顺的子女,而我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孝道的家庭中。爸爸是最注重孝道的,爷爷奶奶走得早,他便把外公外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看待。,每个星期一定会给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问候,每年回家去的第一个地放就是外公外婆家。妈妈对孝也是注重万分,爸爸每次让她给外公外婆打电话但她总是说烦,然而在爸爸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时,她总是抢过电话,跟外公外婆讲上十几分钟。外公外婆在农村生活,到夏天后,天气b不仅热,蚊子还多,而两位老人年近七旬,怎么忍受得住这种折磨?记得是在2014年的暑假,爸爸放下繁忙的工作开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外公外婆家找人装了空调,还在那陪了外公外婆一个多星期,爸爸在家里总是威风凛凛的样子,然而到外公外婆家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外公外婆轻声细语,就连他不爱做的家务也一并承担了,当爸爸看见外公外婆的厕所又脏又臭时,他毫不犹豫地重新把厕所装修了一遍。这种行为怎么不叫人敬佩呢?爸妈每天回家都是带着一身的汗,他们多想一回家就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有冰凉的水可以喝啊!但是并没有,只是因为我的懒惰。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是有多么不懂事啊!爸妈为了我那么辛苦的付出,而我却对此视而不见,丝毫不懂得感恩。可现在我会力所能及的干一点家务,切菜切到手指,不要紧,因为我是为了帮助父母而流血的;开水泼到身上了,不烫,因为我是为父母而受伤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推动我去做这些我百般厌恶的事,等我回过头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母的“孝”所传染了。“我为自己付出”,“我为父母付出”,现在我们往往都说自己是后者,但其实我们选择的是前者,“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孝敬父母一时简单,但孝敬父母一世却是难上加难。同理,父母为我们奉献一生,也是难上加难之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孝敬父母一生呢?父母在我心中点燃了“孝”的火苗,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它越燃越旺,并将“孝”永远传承下去!900字 初二
-
孝小时候,常有长辈问,“长大了会不会孝顺父母呀?”我想,稚嫩的我们会用清脆的而响亮的童音回答:“会!”时过境迁,我们拼命发芽,父母白了头发。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在不经意中老去。曾经小时候认为的,离我们还很远的“孝顺父母”其实已经需要履行了。真的,不能再像原来肆无忌惮的撒娇折腾父母了。即使,他们一如既往的爱着你我。孝,并不是小时候响亮的回答,而是如今的一点一滴。最近,我妈的腰间盘突出愈发严重了,家里的很多家务事都落在了我头上。起初,我还并不十分明白自己的责任,只以为是妈妈在“剥削压迫”我,心中充满了不服气。直到后来,我慢慢地明白,妈妈已经无力做这些事了;知道后来妈妈控诉我和爸爸不关心她时,我才幡然醒悟,原来妈妈需要着我们的关爱。我顿时感到一阵的惭愧,我曾经一直要求妈妈做些什么,认为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没有别人家的妈妈能干、贴心。可当我看见妈妈在我的照片中写上“宝贝妈妈爱你”这行字之后;当我发现妈妈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母亲的慈爱和“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后,我才明白她对我的母爱不比别人的母亲少。她不善言辞,不会说一两句表扬我的话,而是会在我得意时泼上一盆冷水,让年幼的我以为她多么的坏。现在的我明白她把爱藏在了心底,珍藏。想到这一切的一切,我的眼泪喷涌而出,那记忆中的一幕幕因爱而有了新的意义。所幸,一切还不晚。我还有“孝”的机会。在她扶着腰扫地时抢过扫把扫地;在她用电脑时耐心的对她而非往昔的吼叫;在她不经意时做许许多多的小事来抚慰她的心。让平常与以后不能在她身边的我多尽一些孝。当然,努力学习不负期望也是必须的。或许,我还不能完美的做一个好女儿,不懂得怎样更好地爱护妈妈,但是我会改,会努力做得更好。我认为,青春期的叛逆等一些原因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孝的理由,因为青春期的我们也承载着很多的责任与希冀。曾经幼稚的我们长大了,真的,无论你多么不想长大,我们都要尽自己的责任,孝顺自己的父母了。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需要多么大的能力,但那颗爱父母的心应该苏醒了。PS:这是我第一次投稿,也是有感而发写的日记,请大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谢谢。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孝有不少人会吟诵那一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回答、能真正地做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孝”是什么?一个汉字?一篇征文的主题?还是--一种每一个儿女都应该有的传统美德?孝,不分贵贱,只要你是一个儿女,你就应该有“孝”。不管你是一个亿万大富翁,还是一个普通工人,你都必须向养育你的人尽到你应该尽的孝;孝,不分地域,只要你是一个儿女,你就应该有“孝”。不管你是一个海外游子,身在国外,还是一个居住在父母身边的人,你都必须向养育你的人尽到你应该尽的孝;孝,不分年龄,只要你是一个儿女,你就应该有“孝”。不管你只是一个小学生,还是已到中年,你都必须向养育你的人尽到你应该尽的孝。“敬”又是什么呢?一声“敬礼”的指令?一种“敬佩”的心情?还是--一种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尊敬”的礼仪习惯?“敬”可以用许多方式来表达:见到爷爷奶奶,对他们说一声:“爷爷好!奶奶好!”;家里来了老人,帮他们倒一杯水;到爷爷奶奶家里去,主动帮他们干干活……这些都是“敬”。父母对我们的爱从我们出生,一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从三、四岁时追着给我们 喂 饭;到刚入学时挽着我们的手送进校园;再到五、六年级天天督促我们学习,他们的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婴儿成长为儿童;再变成青少年;到成人……他们永远都不会抛弃我们,会永远永远的爱护我们。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当他们离世时,最舍不下的就是我们。不仅仅是父母,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守护神。我们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在奶奶的夜曲里安心入梦;在外公的励志故事里学会坚强;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这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的爱!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有如此孝敬之情,更何况我们呢?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而我们对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爱呢?孝亲敬老不只是长辈病时端汤送药,不只是对长辈金钱上的回赠。而是发自内心的深处真挚的感恩与尊敬。因此,孝亲敬老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便能便打出你那满心的感恩与尊敬。孝亲敬老,从现在开始!8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意难忘祭祀的天空一张张哭泣的脸庞没有阳光只有心底无尽的悲伤空中的烟雾撩动着人们的迷茫往昔的岁月一幕幕于心间涌上悲伤依旧悲伤逝者的世界是否依然是在安详寄托的心语是否安放在逝者的天堂眼泪泛出点点的心光记忆着空气中的那份心伤想要转身脚步却难以离开这个地方只因意难忘150字 初二 诗歌
-
意秋细雨纷飞,路灯扑朔。走在这条放学的路上,想了很多。任凭那凛冽的寒风调皮地向温暖的衣服里钻。灯,是那种幽黄色的。细细的雨丝在路灯的照耀下是那么的繁杂。就如我们,只是曼妙的宇宙中的尘埃。当然,你可以反驳我,但事实就是如此。平常的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秋天的伤感。可现在,望着这在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却有一种不经意间袭上心头的哀伤。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风,是那么的凉,那么的冷。这,应该算是深秋了吧。菊花,开得正艳,如同夏季的荷花,但却是在寒冷中开放的。悲秋,哀秋,伤秋,还有此时的一切。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站在厢外,望着烛光,思着未来,忆着过去,伤着秋叶。如梦似幻般的意境。秋天的路灯下,照耀这未来的路,不曾远去。250字 初二 应用文
-
深深浅浅话孝意爷爷喜欢看书,所以一有空就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人生路漫漫,道理也是不一般的多。但是在我的记忆里,讲的次数最多,被爷爷反复讲的便是那一个“孝”。简简单单的一个汉字,我一年级就会写了。可这个字里蕴含的意义却远不止它的表面那么浅显。我觉得,孝不一定要大,父母的心里也没有奢求那么多,或许只是陪他们说说话,吃一顿饭,心里也就满足了罢。记得奶奶每次做饭,不知为何,总是味道要重一些,或是咸,或是更辣一些。害得我每一次都要抱怨一会儿。可妈妈居然吃得津津有味,对这菜里多出来的味道不仅绝口不提,反倒赞不绝口。趁奶奶进厨房的间隙,我疑惑地小声问:“妈,你不觉得咸吗?”妈妈手里的动作没停,随口回答我:“当然咸啊。”“那为什么你……”我还没问完,便被妈妈的话截住了,妈妈停住了手里的动作,把筷子搁在碗旁,转身看着我,郑重其事地说:“你嫌弃奶奶做的菜咸,我是知道的。可是你知道吗,奶奶老了,味觉并不灵敏,做一餐饭已经很不容易啦?夏天这么热,你还抱怨,要体谅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一时愣住了。是啊,那时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这么热的天,光是坐在客厅里就汗流浃背,就更不要提待在那密闭的厨房整整一个小时了。我又是一番懊恼,汗也不流了,满脑子都是这个事情。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此而骄傲,更要努力践行孝道!500字 初一
-
孝说到孝,我心里有点寒意。感觉现在的人越来越自私自利了。只会获得,不会付出。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一篇报道:因为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房子问题,大儿子觉得父亲偏袒小儿子,竟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就连父亲要死前的最后一面也不肯见。关于类似的报道络绎不绝,似乎很平常了。我国可是一个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呀!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儿女为了钱就与父母断绝关系呢?就算父母有错,但也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把儿女养这么大,因为儿女受了一点委屈就可以对他们发脾气吗?不!那你可知道父母又受了多少委屈?为了你受了多少苦呢?他们又向谁倾诉过呢?百孝善为先,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老人有一个儿子和女儿。他们小时候父母对它们十分关爱。可儿女长大以后却常常找父母要钱,父母拿不出钱时还经常打父母。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一天,那个儿子女儿又来找他们要钱来了,可父母实在没有钱了,他们就把父母绑了起来。可是就在那时,天上的一个闪电打下来,刚好打中那个儿子和女儿,把他们打在地上跪着。那个女儿当场死亡,父母见状后叫了邻居才把儿子的命捡了回来。儿子知道后泣不成声,后来对父母百依百顺,行善积德。孝,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孝,就是父母对你付出的一种回报。有时仅仅是一句问候或帮父母煮煮饭就是对它们的最大回报了。500字 五年级 散文
-
孝孝顺孝顺简单的一个字。可是如果想真正做到孝顺,就没那么简单了,孝顺是什么?也许许多同学认为孝顺就是为父母洗脚,孝顺就是为爷爷奶奶捶背,孝顺就是为父母倒茶领包,这就是孝顺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同学会认为孝顺不就是为长辈倒茶洗脚吗,但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孝顺长辈,只是做做样子就照做孝顺的话,那岂不是会越来越虚情假意就怨越来越难得到人的赞扬。孝是指发自内心诚心诚意的去孝顺长辈,而不是只为了完成什么任务做做样子,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孝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拿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来说,父母下班了,便马上走到父母面前为她拿一双拖鞋为她宝宝取下,当然有些同学数,为了做做样子而已。为了有求于张贝尔而做这样故意而为之的行为是不会得到人们的夸赞的,反而会遭到大家的鄙视。大概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两个成语羔羊跪乳核污染反哺。大家想想看,连羔羊都知道母亲喂养它不容易,为了报答母亲跪着虚荣,母亲的乳汁,乌鸦为了孝顺和报答母亲,想着母亲老了,行动不便,便像小时候母亲为自己那样反过来觅食喂养母亲同学们,连动物都知道,孝顺父母报答父母都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要学会用孝顺来感恩父母,何况我们人呢?难道我们不就更应该报答孝顺感恩父母吗?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做到报答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吧。500字 记叙文
-
孝“孝”乃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行为,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的确,孝正是做为子女应当履行的责任以及义务。前几天,我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恰好诠释了“孝”的意义。那天,我与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旁看着动画片,正当广告时间时,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母亲洗脚,并告诉老人这样对身体好,这一幕却被他的儿子看到了,这时,只见孩子端着一盆热水,颤颤巍巍的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洗脚。”他妈妈看着他,会心的笑了笑。看了这则广告,我受益匪浅,它体现了一个“孝”字,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只不过是七个笔画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字罢了,可是在我眼里,“孝”却是重于泰山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人若不孝,禽兽不如。”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孝敬他们吗?大家一定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的故事,一位客人送了他一大筐梨,然后他父亲让他来挑,可他偏偏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其实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只不过是他的方式不妥当罢了。从这则公益广告中,我明白了:“孝”的重要,正如人们所言“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是呀!就让我们与“孝”长跑吧!让我们将“孝”发扬光大吧!500字 五年级
-
孝想必大家都对孝这个字很熟悉吧!但是有谁做到了呢?就算做到了,那又有谁做得是正确的呢?大家肯定都理解这些意思了吧:长大以后多挣点钱,然后寄给父母二分之一,自己新年呀什么节日的都不需回家了;长大以后把父母丢在老家,然后给他们请个保姆,每个月寄给他们点生活的费用,然后再和妻子过起二人生活;长大后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父母送钱包。反正大家理解的都是只要给父母钱就是孝,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父母的是你们的爱和关心还有看望,哪怕你是个穷光蛋、是个富翁、是个逃犯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们都不会在意的。例如古代的黄香,他是什么呢?是个穷光蛋而且还是个孩子,那为什么人们都说他孝顺呢?因为他是靠关心与爱来关注他父亲的,他为什么能让床温暖、让席子更加凉快呢?有人说让床温暖是因为他使用体温弄热的,让席子更凉快是因为他用扇子使劲扇,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为他之所以能让床温暖,让席子更凉是因为他用爱心和关心把他父亲的心给滋润了一篇,使那床再怎么冷,他的父亲都会觉得很热,那席子再怎么热他都会觉得是那么的凉快。大家要记住,所谓的孝并不是与钱有关,而是爱和关心,还有经常看望父母,才会给父母带来开心,让父母能安享晚年。50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