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读后感
诗经蒹葭读后感
诗经蒹葭读后感
与时下的国学热无关,我小时侯是最头疼上古文课的。
我讨厌老师枯燥的,讨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记,心理很强,老师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让老师轰出教室。
我喜欢诗,但是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开始阅读自己从前很厌烦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因为厌烦而学习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样喜欢诗经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数同学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我离开学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来到了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时日,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作品的可爱。
中原,我的故乡。
在所有自己阅读过的古典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原因是这本书里有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失去的淳朴与自然,与乡土和的联系,也象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爱情的美妙诗篇,这些风里的诗歌,比雅与颂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与真,诗经与离骚的区别就是与士大夫阶层的区别。诗经里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揭露,但那是淳朴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悲伤,而不是离骚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诗歌固然在艺术技巧与格律上更为工整和雅致,但是期间毕竟少了几分纯真,多了点个人的自怜。实际上,真正的大众很少自怜,他们总忍即反,很少做无谓的思考,也敢于行动。在中国,能够真正的成就实事的总是农民,他们空谈和,要求的是要么接受要么。因为在他们那里有一种非常朴素的观念,对现实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接触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农人,都很少抱怨,绝对不会肠断。
有时候,看多了复杂的东西,人们就向往单纯。
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都起源于中原地带,黄河文明的中心。
是朴实的单散发着田野和炊烟气息,豪爽而真挚,我以为要读那些诗歌,最好要到真正的田野中去,而不是蹲在书斋里摇晃脑袋,就象真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好在户外进行,才可以体现人的美。
诗歌是最接近自然,也是最接近人的灵魂的艺术题材,在诗歌中有真和美,一切壮丽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诗歌的特性,也具有音乐的特性,诗歌最接近于音乐,而音乐能直达人的灵魂。
起源于中原田野的风,洋溢着热情与单纯,具有全世界性可以理解的主题,但是对他们的介绍还是太少太不够,这是我们的耻辱。
我记得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我只读到90初期的初中,学的几乎都是后代文人的作品,好象只有一首硕鼠,那些作品都是一种文人知识的理想,没有学过民间的诗歌,后来我总是纳闷,想道,这是否因为编纂者本身害怕那种来自田野的野性呢,或者在经过文人的注解,贬低其中的直率的爱情的呢,害怕学生们去谈恋爱不成?
诗经蒹葭读后感其实诗经的风里最好的诗篇都是爱情的。
那直白的表述,大胆的追求与幸福的热情,正是一种被汉以后的者极力抹杀与曲解的,文人说那些爱情诗歌是淑女与君子之间的两情相悦,我更愿意理解为农村青年的谈情说爱。读了这些诗歌我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在我们的文化里毕竟还有这样清新质朴,大胆热烈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唐诗宋词里伤感悲凉的文人情怀。因此,诗经中的风,是现实主义的,也是古典主义的,而后代的文人诗歌大凡是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从来是属于贵族的。
你是否到过真正的中原呢/
10年以前,我曾经在那里漫步,我忽然懂得了岳飞的还我河山的意思,我也懂得了为什么在诗经里散发着那种朴实无华的气质,那正是一个农业民族的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对土地的热爱,对家的眷念,对人的温情,而这种质朴是我在课堂上永远无法懂得的,学不到的,我有点庆幸了。
那里的春天,和真正的北方是不同的,和煦的微风,半阴的天空,有点南方的湿润的感觉了。
在那里一座残破的小桥旁边,打开这本书,和着那吹过耳畔的风儿,我才真正的觉得明白了一些从前我无解的事,懂得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尽管还是肤浅的,
那边,老人们在唱豫剧,我想这比任何高深的学者都让我读懂了这本书,自己的根。
诗经蒹葭读后感
苍苍蒹葭在彼岸作文
苍苍蒹葭在彼岸----《诗经▪蒹葭》读后感点血立残阳,踏影寸寸伤,我迂回一曲的婉转,你却又隔河的彼岸。——题记
一个午后的黄昏,不知是哪阵闲暇的清风无意翻开了带着墨香的书页,我放下忙碌的笔,叹了口气,抽手合书。指尖触及到了冰冷的纸页,却像是感受到了诗中字词的情深意切,一顿,转而随意拨开几章,入瞳便是隔代的思念。
我熟悉它----《国风••秦风•蒹葭》,它可谓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光荏苒,这一阙动人的清曲,不知曾被多少婉转的歌喉唱起。
一行,两行……我灼灼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文字的背影,一幅幅清秀的画面也在眼前颤抖着徐徐展开。
不知道这是第几个秋天,韶光似云烟过眼。天晓将白,芦苇青苍苍的叶上还凝着薄薄的露霜,像是他昨夜里相思难耐的泪水,晶莹的,折射着清晨的微光。他隔着岸眺望,眼里全是她清浅一笑的模样,她却白衣轻拂,沉星的眸子里只有一片蒹葭苍苍。
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的部韵押得恰当好处,内容随着时间慢慢递进,浅层由深,寥寥数笔,便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梦幻的故事场景,也许,这就是《诗经》的独特魅力罢。古往今来,有多少“万花丛中过”的文人墨客,都甘拜在《诗经》的石榴裙下。难怪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道: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秋深,情更深,拂得去芦苇叶上的凝珠,拂不去心中的思念。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他面对着弥茫茫的芦苇丛,眼中也是一片迷茫,他宁可相信斯人只是徘徊在河的一方,也不愿相信这只是自己的荒唐梦一场。
这像是生命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他们好比是参商西月天,这么近,却又这么远。
一曲年华终渐远,他漠然,漠然,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小心翼翼地捧起仰望时的美好。笔在纸上一划,就像盘古开劈了天地,墨色淌开了一个世界,没有相思不相见的难耐,淡淡,只有一片淡淡。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蒹葭》把这句话诠释地淋漓尽致,也许她只是他惆怅中的幻影,像朱熹在《诗集传》中所言:言秋水一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也许她只是他乱世中的希冀,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坦塔罗王身边“近在咫尺,远在天涯”清泉与果实一般。自此“蒹葭之思”成了旧时书信中怀念人的套话。
面对诗人所叹的“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更有人推测《蒹葭》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贤者而不可得。这便脱离了小家儿女情长,可我却宁愿他质朴一点,质朴到人的心尖。
流年转换,它也在不同佳人的口中弹唱翻新了千万遍,伊人越来越朦胧,河崖越来越宽。隔着数千年的冰谅,思念也不过成了一纸黄粱。
我读此诗时,反复咀嚼,读到的却不仅是苦情人的哀诉,而是一种莫名的疯狂,也许他心中的她,就像我心中的梦想。像他永远等不到他心中的姑娘----总有一脉澈流残忍地将他们阻隔,但至少我会像远在周朝的那个“他”一样,去不顾一切地追赶,不顾一切地靠近,纵然只能望见一寸希望。
相关推荐
-
蒹葭读后感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你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命运中最美好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题记读《蒹葭》有感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近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不过,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白面书生手中相携的温香;一个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血红色的白绸,在你手中,轻拂袖,却徒留残泪,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伤残的心。断剑,额下,无声的留恋。眼神,读透内心的爱,剑,无从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为何触不及你冰凉的手。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见伊人,白袂随风飘。 心已悔断肠,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苍茫,千年轮回,我却不知,宛在水中央。你化身,我心随,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寻你一世芬芳,读透你,依然是谜,我愿留宛,在水一方.....(《蒹葭》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蒹葭》原文: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析赏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750字 小学 读后感
-
《蒹葭》-初秋的风,寄去相思。你是否感受到,我的思念,从未间断……日出时,我走在田野的小路上,这条路很窄,但很静谧,直通溪流边。大片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我张开双臂,深深地吸气,那么清新湿润,还夹杂着芦苇的独特的味道。晶莹剔透的露珠倚靠在白茫茫的芦苇丛中,伸手去摸它,凉凉的,已结成了霜。雾气笼罩了一切,眼前都是蒙胧的一片。蓦地,在溪流边看到了你,缓缓而行,那么飘渺,薄薄的雾好像为你带上一层白色的面纱。我急迫上前看,却依然看不清。雾气终于消退了。第一缕阳光照耀在你白皙的脸颊上,真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从未见过这么倾国倾城的女子。你就像下凡的仙子,你就是我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我的心房。那一刻,我确定你就是我的伊人。你,使我迷恋。你站在水的那一边,与我相隔甚远,我正看着你入神时,你发现了我,冲我浅浅一笑。我的心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你的笑,力量太强大了,让我沉醉在其中。当我回过神来,你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缕缕余香。我愿逆流而上去寻找你,但道路艰险又漫长,我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你的背影。一身羽纱白裙,柔顺的长发随风飘逸。我又顺流而下,但你又去了那水流中央,遥不可及。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多少夜晚,我想起你,想起你冲我浅浅的一笑,我都会欣喜若狂。坐在树下,望着那轮明月,觉得十分像你,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飘渺,无法触及,但它与你一样是那么安静、温柔。我的伊人,我会一直坚持我的决心。不管有世间多少个轮回,都不会斩断我对你的情思……600字 小学
-
《蒹葭》-河岸,芦苇丛生,随秋风,轻点泛黄的额头。露珠垂下,却被凉风轻扶,凝为冰霜,静躺叶片之上。他低下头,望着河水中的倒影——几根发丝历经岁月的洗礼,早已磨光了原本乌黑的色彩,呈现出与周围格格不入的银色,混杂在长发之中,双鬓似乎也隐隐渗出几分沧桑。脸上的意气风发,不知何时已消失殆尽,似是被随着世故而一丝丝增长的成熟稳重取而代之。似镜子般光滑的水面,随着男子微微勾起的嘴角,泛起层层涟漪——他自诩经历过不少人情世故,却仍旧看不破这红尘……还记年少之时,风华正茂,他与她,相互倾心。他随军出征,与她相约两年——在这岸边相见。她带着淡雅的微笑,挥手告别,待那抹身影逐渐模糊,蕴藏在眼中的温热,终于在地上晕出斑斑点点的湿痕。微风轻起,扰乱了一棵棵芦苇整齐划一的舞蹈,白露溅起,只留下点点痕迹。时光易逝,两年之期已到,他快马加鞭,只因那梦中萦绕的倩影。滴滴露水,早已不见踪迹,丝丝清风,拨动丛丛芦苇。他带着满心欢喜,却被汹涌的河流阻隔,难以相见,四处找寻渡河之处,却是漫漫长路……待河水渐渐凝结,到达彼岸,却已错过。两年前,她染上恶疾,又因相思,彻夜难眠,身体早已过度衰弱,本想撑过约定之日,见他最后一面,却未曾了了这一心愿……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再见到她时,他的脸上,却是两行清泪。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洒落河岸,数十年之久,思念却未曾消退。抬起头来,看向长河,却再次入了神……河的中央,仿佛有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亭亭玉立,淡雅的微笑挂在脸庞……600字 小学
-
《蒹葭》秋霜凄清,晨雾朦胧。门前是一条小河,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着,摇曳出她若隐若现的倩影。雾岚如烟,缭绕在她身侧,愈发衬得她可望而不可即。他望着她,痴痴地望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她回眸,眸中似乎含了浅浅的笑意。他愈发看得出了神,想要追寻她。她是那样的近在咫尺,似乎抬眼便是她如远山的眉黛;可她又那样远在天涯,似乎他每往前走一步,她也跟着再远一分。他想要放弃追寻,可当他停下脚步,眼前却宛若出现了她的浅笑。他便又鼓足力气向前走,无论有多少险阻,为了见到她,他都愿意承受。他走了整整一天,却仍是没有追寻到伊人。他累了,回头一望,却好像在河的下游看到了她。待他走近河边,仿佛看到她正浮于水面上,仅仅留下一抹飘渺的影子。初三:宋丽柠300字 四年级
-
《蒹葭》-天渐渐阴沉下来,风吹动着门窗吱吱作响,我躺在床上却丝毫没有睡意,辗转反侧,就只因那采摘荇菜的女子,久久不能忘怀。满湖的荇菜随风飘摇,姑娘及腰的长发时而扬在夏风里,时而落在肩头。风乱了她的发丝,扰了我的心绪,她已不知几次出现在我的脑中。从那日起我便爱上了她,她的美犹如仙女一般,而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我的心早已化为一滩春水,从此再装不下别的,每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她低头摘菜的情景,回荡着她羞涩的轻笑声。她可否有心上人?“关关——关关——”雎鸠鸟的嬉戏声再次在耳边回响。清秀的面容,婀娜的身姿,远处窈窕的身影让人迷醉。夜,真的像思念心上人那样遥远,漫长,我便起身又回到了我与她相见的地方。眼前人便是心上人,我却只能伫立远眺。若有一日,我们能在一起,我定为她弹琴鼓瑟,为她而奏,共享美景,像雎鸠鸟那样形影不离。抬起头寻觅,却发现她不知几时已然在远方的小舟上。是梦?也许不是梦?思绪掠过雎鸠湖,思念染红夕阳,她身影随着落花渐渐有没了踪影,思绪依旧还在心里……400字 小学
-
【 蒹葭】读后感作文蒹葭 读后感作文【一】江南,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韵,而西北地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狂风吹,尘石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美丽的女人像是静立在水面上,而离她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渐渐弥漫,似雾非雾,牵起缕缕遐想。又有谁能想到如此缠绵的诗句,竟是出自 诗经·秦风 ,所以,当我发现这一点时,惊讶到像强迫症一样反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看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种隔离似远似近,若隐若现,笼罩着一切,意境空灵而幽渺,一派秋的景象。这里的秋不是满田的金黄与枯黄的落叶,而是水波渺渺,天地空旷。这种天地的空旷是适合相思的,相思就如天地一样的旷、远,而又有水,那是相思的稠,与纯净。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这种美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这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是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朦胧而又伤怀,肠断之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在美丽空旷的境界里,情者在歌唱他的相思之情,在守候他的相逢。 蒹葭 读后感作文【二】蒹葭 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迭,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平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读完 蒹葭 ,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迭迭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 读后感作文【三】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苍苍蒹葭在彼岸苍苍蒹葭在彼岸----《诗经蒹葭》读后感 点血立残阳,踏影寸寸伤,我迂回一曲的婉转,你却又隔河的彼岸。——题记一个午后的黄昏,不知是哪阵闲暇的清风无意翻开了带着墨香的书页,我放下忙碌的笔,叹了口气,抽手合书。指尖触及到了冰冷的纸页,却像是感受到了诗中字词的情深意切,一顿,转而随意拨开几章,入瞳便是隔代的思念。我熟悉它----《国风秦风蒹葭》,它可谓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光荏苒,这一阙动人的清曲,不知曾被多少婉转的歌喉唱起。一行,两行……我灼灼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文字的背影,一幅幅清秀的画面也在眼前颤抖着徐徐展开。不知道这是第几个秋天,韶光似云烟过眼。天晓将白,芦苇青苍苍的叶上还凝着薄薄的露霜,像是他昨夜里相思难耐的泪水,晶莹的,折射着清晨的微光。他隔着岸眺望,眼里全是她清浅一笑的模样,她却白衣轻拂,沉星的眸子里只有一片蒹葭苍苍。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的部韵押得恰当好处,内容随着时间慢慢递进,浅层由深,寥寥数笔,便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梦幻的故事场景,也许,这就是《诗经》的独特魅力罢。古往今来,有多少“万花丛中过”的文人墨客,都甘拜在《诗经》的石榴裙下。难怪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道: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秋深,情更深,拂得去芦苇叶上的凝珠,拂不去心中的思念。“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他面对着弥茫茫的芦苇丛,眼中也是一片迷茫,他宁可相信斯人只是徘徊在河的一方,也不愿相信这只是自己的荒唐梦一场。这像是生命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他们好比是参商西月天,这么近,却又这么远。一曲年华终渐远,他漠然,漠然,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小心翼翼地捧起仰望时的美好。笔在纸上一划,就像盘古开劈了天地,墨色淌开了一个世界,没有相思不相见的难耐,淡淡,只有一片淡淡。“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蒹葭》把这句话诠释地淋漓尽致,也许她只是他惆怅中的幻影,像朱熹在《诗集传》中所言:言秋水一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也许她只是他乱世中的希冀,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坦塔罗王身边“近在咫尺,远在天涯”清泉与果实一般。自此“蒹葭之思”成了旧时书信中怀念人的套话。面对诗人所叹的“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更有人推测《蒹葭》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贤者而不可得。这便脱离了小家儿女情长,可我却宁愿他质朴一点,质朴到人的心尖。流年转换,它也在不同佳人的口中弹唱翻新了千万遍,伊人越来越朦胧,河崖越来越宽。隔着数千年的冰谅,思念也不过成了一纸黄粱。我读此诗时,反复咀嚼,读到的却不仅是苦情人的哀诉,而是一种莫名的疯狂,也许他心中的她,就像我心中的梦想。像他永远等不到他心中的姑娘----总有一脉澈流残忍地将他们阻隔,但至少我会像远在周朝的那个“他”一样,去不顾一切地追赶,不顾一切地靠近,纵然只能望见一寸希望。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青春的绿色蒹葭绿色的青春透过四月的阳光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就好像一株立于清水池的蒹葭,绽放出生命的绿色,却又有一层白雾让你看不清楚。原来在清晰与朦胧之间的绿色就是青春的色彩。ONE。青春的雨滴有人说,人一长大,眼泪就少了。步入青春,只觉得喜欢把一些事情放在心里,不愿意表达出来,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软弱,泪,自然就少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一些事情已经不那么敏感,可能是因为经历多了,有写麻木了吧。同学们都说我心理素质好得出奇,因为我在考差时也不会哭的。但是他们又有几个是真正了解我的呢?当他们拿到试卷在寝室里抱头痛苦时,我只会靠在墙角,一动不动地盯着窗户出神,心里却是不断地自责。当他们含着眼角的泪水睡着时,我只会看着窗外那一点微弱的光照映出的孤影,默默地倾诉,默默地流泪。所以我在他们面前总是一个很坚强的形象,但是他们可否知道那种把痛藏在心里的苦比发泄出来更难受。正因如此,我的泪,他们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长大了,看这个世界就多了一层伤感。有时候看到从树上坠落下几片沧桑的黄色,或者花圃里又枯死了一两盆心爱的花,我就会产生一层伤感。有时上生物课讲到生物的起源等,我就会莫名地想到另一个虚幻的世界,甚至会想到自己在几十年后会不会死,如果死了自己又将去往哪里。又突然觉得自己活着很恐怖,有一点分不清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然后又猛地一下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心里仍是胆战心惊。青春,多了一分坚强外,也多了一层伤感。TWO。青春的茫然有时候班上会传一些诽文,同学们更是炸开了锅。再加上我班的同学侦察能力丝毫不比福尔摩丝差,推理能力也不比工藤低,作能力更是比顶级的狗仔队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所以一件普通的事情在他们口中会传得比国际头条更火暴。也许,这就是青春的一种特殊的调味料吧。偶尔我们寝室六人会谈论关于男女之间的事。当然,着不局限于女生心中的DREAMBOAT,更多的是谈友情。其实我一直很想做一个男孩,因为这样就会拥有男生特有的义气和处事的大义等。但是幻想终归是幻想,终究不能变成现实的,我也只能是无奈地叹息。虽然班主任的思想很开放,因为她觉得我们这个时期有那种纯洁的幻想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们总觉得她放下的那句话“如果男女生之间愿意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我可以让他们坐在一起“不太现实,放眼一看,我班的男生。我班一直保持着“阴盛阳衰“的局面,男生无论是成绩还是素质都远远落后于女生,连老师们都叹息扭转这种局面的几率渺茫。唉,悲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眼里就多了一个人的影子。我不知道他从何方来,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他要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是么的迷茫。每每睡下时,盯着天花板发呆,我好象就看见了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我不感说这全是我的幻觉,也不感把那个影子变为现实。女生,可能就是这样吧,一颗萌动的种子,把它埋藏在心底,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淡漠表情。我知道他很渺茫,但是我又忍不住要在人海中去寻觅那个影子,尽管眼里尽是迷茫。听着周杰伦唱出的一首首婉转的曲调,诉说着一个个悲剧,心里又有一丝不忍流过。于是我渐渐把与男生之间的感情化为友谊。虽然这些男生成绩不怎么样,但是特团结。与他们在一起就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这也不失为枯燥的初中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青春,不再是雨中单纯的影子。THREE。青春的负担上了初中居然学会了喝咖啡。记得以前很讨厌咖啡那种苦涩的味道,现在才觉得它是一个好东西,因为我喜欢在晚上写东西,所以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除此之外,咖啡还有提神的作用,要是中午来上一杯,下午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也会好很多。我想,这也是现代中学生们喜欢咖啡的另一层特殊的原因吧。最近总是觉得压力在一天天增大,课桌的一角总是堆着小山似的作业等着我们。而我们要做的是一头扎进题海,拼命地做啊做。眼看着“小山“就快要变成“平原“,还没来得及沉浸在把作业写完的喜悦之中,什么卷子,练习册又发下来了。我们做的速度哪有老师布置的速度快?可是各科老师还一个劲儿地说:“我布置的作业可都是最少的啊。“我们只得干登着眼,做一次次沉默的羔羊时常梦见自己在一个大书窖,千辛万苦地在寻找着什么,结果一看,却是一本数学习题。不会吧,连休息的时候都不放过我们,什么时候才放过我们啊?哪怕我喜欢数学呢?青春也漫过浅浅的忧愁与无奈。蒹葭拌着微风阵阵而跳起舞。什么时候它也能无优无虑地立在河畔呢?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
蒹葭苍苍,白露苍苍蒹葭苍苍,白露苍苍,流水苍苍,水天一色流走的是远去的祝愿,而走向蒹葭,收获的却是最美的流年。——题记蒹葭 千年前那从江畔唱出的歌谣,早已融进岁月的乐谱中,而那一片苍苍蒹葭,也已成为岁月中最美的想念。蒹葭片片,歌声阵阵,当人们念起那古老的咏词,当人们重拾那古老的记忆,蒹葭的芬芳便从岁月的河畔飘出,飘成旧时年华里最美的画面。那是蒹葭啊,生于水面的蒹葭。因水而生,以水为伴。温情岁月里,每一个云起云升的昼日,蒹葭于水而立,辉映日光,荡起柔波,轻轻摇曳着如水的温柔,慢慢拂动着似水的灵秀,勾起人深深浅浅的想念。温情岁月里,每一个残霞晚钟的迟暮,蒹葭于水而立,点缀落霞,摇起丝絮,点点编制着如梦的遐想,静静守候着似梦的恬淡,引发人若有若无的悸动。温情岁月里,每一个月出风起的晴夜,蒹葭于水而立,陪伴星辰,仰望静空,暗暗祝福着如花的伊人,深深赞叹着似花的岁月,引动人难以割舍的情丝。蒹葭如水,如水般温柔,蒹葭如水,如水般平静。蒹葭如水,如水般梦幻。 因为温柔,所以便有了那一畔江水悠悠,而那悠悠江水,又已流过多少的心中山水;因为平静,所以便有了那双双水鸟停留,而那结伴的白露,又已飞过多少的梦里国度。因为梦幻,所以才有了那几多佳人才子的传说,看那携手的佳人,又已畅想了多少的年少梦境与芳华。 苍苍蒹葭,悠悠水畔,历史留给人的,是风景,亦是风情。 白露茫茫水面,白雾缭绕,蒹葭微白,淡淡一片是露的凝思。雾起微凉,风动带香,白露似霜,静静一朝又是谁的期待,谁的渴望。白露,已在江上结了千年,白露里的风情也已结了几千年。欣然想象,多情的人儿荡舟而去,凭风遥望,茫茫水面若隐若现,亦或是把酒赋诗,畅快言语,也或许只吹箫一曲,独钓白江,物我自然,畅快一时,逍遥一时!多情,优雅,浪漫,超然,都已在这白露里明了,而那小舟,也已驶进历史的长河之中,已驶进岁月的洪荒里。 白露起,多少个日出已成见证,多少个日落已成幻影。诗词已唱了好久,却依旧让人口齿留香,生发眷恋,一如既往的却是不变的风情万种,亘古长流的是那一种淡然与逍遥。白露消,无数的过往已消逝,无数的记忆已飘飞,历史的水面依旧万里无痕,心灵的天空也依旧云淡风轻。不曾悲伤,白露从容,不曾遗憾,白露从容,不曾懊恼,白露从容。从容来,从容去,是是非非,来来回回,白露不言。蒹葭为依,白露欣然。 一朝花开,一朝露凝,一朝日暮日升,白露尤在,岁月待续。 伊人坠落红尘的女子,纤衣素手,笑眸媚生。那一日,谁与谁擦身而过,惊艳回眸,目光触碰,娇羞的红云悄悄踱上了谁人的脸庞,一个微笑如同久酿的美酒,眨眼见便醉了谁人的心。 年轻的心在红尘孤独漂泊了太久,相遇,竟成了最美丽的重逢。是否,为这一刻,伊人已苦苦求佛五百年。水湄,蒹葭,谁与谁相约江畔,谁与谁划浆而上,朔回还是朔流,轻漾还是微荡,都是年华里最美的纪念。蒹葭为证,白露为媒,花意水情,月色下谁是谁的伊人,谁是谁的守望,相约在江水,等待予蒹葭。 情挚意真,水湄旁有伊人在等。风撩起青丝根根,衣衫层层,落了脂粉,却喜了心田。伊人在流年里守望,谁许谁地老天荒。 醉轻轻念起这段上古文字,我心陶然。“蒹葭苍苍”,茫茫水面有蒹葭生长,蒹葭苍茫,水面一如梦里的守望。“白露为霜”,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是蒹葭的芬芳,白露微凉,染透了历史的衣衫,却温暖了岁月的情怀,从容散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彼岸是深情的守望,为了那彼岸的佳人,谁曾朔回又朔流,佳人又等过几朝几岁,谁又看过多少蒹葭苍苍。我醉了。 醉在了蒹葭苍苍,白露苍苍,江水苍苍的画面里。 我愿醉向这深情岁月的流年。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
蒹葭苍苍,溯流逆流今夜,夜凉如水,我想把你的影子写成句读,凑成深情的诗行。捧一本诗经,蒹葭,一个好美的名字,雎鸠一声,散落在千年的风雨中,荡起层层涟漪。吟一行春天,妩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从从容容地落在水里,引我去捕捉你一眸清澈;唱一章夏天,苍茫了千山暮雨,满湖翠烟,悠悠荡荡散在湖面,诱我去采撷双颊的清纯;谱一曲秋天,头白了如雪的思念,漫天飞舞,飘飘洒洒挂在枝头,带我去拣拾遗落在秋天的诗篇。当浮冰还在消融,根须尚在萌芽的时候,你不识香为何物,只弥漫草儿的气息,闪烁着诗经里嫩绿的光泽。立志于有天娉婷玉立,成为诗人眼中佳人,在那片朦胧的白雾中,在水一方,含羞而立,隔岸相望,有一些等待,不需要太漫长,有一些寻找,不能够再持续。微风轻拂,吹动你轻摆的裙裾,吹起一种等待的心情。等待对岸的一袭青衣,从凝眸深处,溯流逆流而来。夏之初,水之湄,那一年,江水似眉宇间的柔,烟雨如眼波里的媚,一岸蒹葭,初生,带露,象女孩的小名,布满那岸水域,根根站立,迎着风的方向,不曾倒伏,为了千年前的盟誓,翘首瞩目,凄凄迷迷地等待,殷殷切切地盼望,惶惶恐恐地渡过。坚守是习惯,亘古的遗传。用行走的眼神,看透时光的背后,爱情演绎了青了又黄,心动的旋律,无人可以模仿。那时,你如岸上窈窕的草儿。潜伏在我必经的水域,等待我的行船辗转于这片水域。当我的船桨轻轻搅动这片流水,它轻轻滑过你的指尖,可曾有那么一滴,泪珠一样,悬托于你红润的掌心之上,你有过砰然心动的喜悦么?你那粼粼的波纹一样的眼神,蕴藏的诸般幽怨,在穿越落寞的春天之后,是否搁浅,跳跃着,欢笑着,歌唱着,从我的眉梢轻轻滑过,从我的心底飘过,转向下一季风景。你是我梦中的伊人么?在整篇的故事里,安排我静静地想你。以苍茫的水域为背景,以青春的柔蓝为色调,添上一笔白帆,写出你的丰姿绰约。写我在想你的时,蒹葭苍苍,铺天盖地而来,正如我的思念,碧涛滚滚。我用心笔轻描你的眉黛,那清浅入云的颦蹙中,是否悬挂着我梦寐以求的柔蓝?我用心墨临摹你的面庞,你那凝脂霞染的晨露里,是否深藏着着我思慕已久的梦想?我用心血滴红你的唇角,你那火热四溢的娇艳里,是否生动着我前世今生的诗行?在那段蛮腰纤细的河床,到处是你清澈的倒影。我着一叶兰舟,从诗经风吹的迷雾里迤俪而来,寻觅只有唐诗宋词里出现过的窈窕。在苍茫的烟水迂回,那桨声响亮的拍子,每拍打一次,就会诞生一首春天水边的歌谣,就会溅飞一朵梦里的浪花,是你的浅笑吗?青青苍苍的蒹葭,怀揣着一腔激动,站在我行将经过的洲头,脸颊挂着熠熠晶莹的露珠,如绽放在河的两岸的花儿。我醉了,我醉在远山含黛,醉在近水凝烟,或眩晕于你如浪花的浅笑。请原谅我姗姗而来,我是从远古迷离的烟雨中走出。你是我寻了千年的眸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荒芜了流年,渐宽了衣带,憔悴了诗意,人生总有无数次缺憾,总有无数次疼痛,总有无数次苦难,一路辗转流离,多少次,我用望不尽的目光,延伸到无穷远处,伊人何方。终于在这一抹斜阳带寒烟的寂寞黄昏,在那茵绿了四季芳菲的水湄,寻到了你的气息,寻到了你淡雅的倩影。执手相看,竟无语凝咽,你一面轻纱半掩,一弦华月轻拨,脉脉柔情如烟花袅袅飘逸。爱是青涩而甜蜜的,曾经的情话书写在记忆的页面上,醉了时光。相识在轻轻柔柔的流水中,相逢在柔柔清清的浪涛中。这一刻意识到,千山万水,是船过的流水,是一片波痕。留下的是一段回忆,双手承捧着生命之舟的岁月。时空不拒绝心心相印;距离成就牵肠挂肚。于是,心的持恒,辗转环顾四野,乘着风浪顺流而下,迎着浪涛逆流而上。冒着艰险,踏着浪花,用爱将空页的缺失填满。流年,不过是指间感叹的瞬时。若干年后,这点点轻柔也许早已磨损在天水相隔的一方。我没来,你还在么?相信总有一滴眼泪始终未干,冰凉地滑落旧时的美丽。初见的一颦一笑,仿佛还在河边。在一片专注的时光,离你不远不近。我挥霍着前世的情缘,也追寻今世的踪影。恋人在远方,你在水央,道阻且长。我着一叶兰舟,溯流逆流从之,划过红烟绿雨,淌过碧涛荡荡,弯进你的水域。看见清瘦的背影,涂上岁月的深伤,我是否该拿诗经为你包扎。美丽如陈年的旧雪,已缀在你秋天的头梢,摇曳成霜鬓雪丝。一世的相望,从你的笑容从容溜走,直到一夜头白,白露成霜。此刻沉默寂静,留守安谧。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