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1)750字

熟悉(1)

0
0
750字 议论文

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信心铭》(僧璨大法师)

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编者注:郎郎)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自扰。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训诫。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现。

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会让人了解万物的法度。

当司马迁熟悉中华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当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当纪晓岚熟悉经史子集,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

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停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

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如果没有……

没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而他熟悉的秘诀,就在于心无旁骛地钻研。心无异,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块登上成功的阶梯。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心无异,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彻大悟。僧璨大师对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的劝世良言。

熟悉,万法一如。

熟悉

700字 六年级 诗歌

此时,彼时,破碎的霞光洒在湖面上,泛起丝丝涟漪。我心中的熟悉,便是童年的样子,在心中的印象,抹之不去。

曾经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淌过记忆的长流,愈发清晰。她弓着身子,轻轻在胸间打了个结,我抚摸着,抚摸着这红领巾,望着她,甜甜地说了一声“大姐姐谢谢你”眼便眯成了一条缝。那是往昔,此时的便是另一幅情景.“大姐姐你要毕业了吧~加油哦~帮我系一下红领巾吧。”幼稚的童声如此刺耳,敲击着我的每一寸肌肤。“姐姐?”顿时,我醒悟了,心中有种憋着的感觉,凄厉而悲伤,自己熟悉的,童年的样子,便就消失了。这悲,悲的缥缈,悲得生涩。瞳仁被渐渐浸湿,无声的告诉:熟悉的童年,去了,留下的,是陌生的样子。

熟悉变得如此陌生,陌生幻化得如此熟悉,那童年的欢笑,跟着六年的回忆一起去了。

曾经的回忆,渐渐清晰。风和日丽的季节,我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所有的欢声笑语都归属于我,所有的关爱都拥有于我。如今,那只是封存的记忆,在一遍一遍“小大人” 的叮嘱中,我熟悉的孩子身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少年。氤氲的季节里,我只能一遍一遍的勾勒熟悉,难道,我不是曾经的那个孩子吗?

熟悉变得如此陌生,陌生幻化得如此熟悉,那彼时的天真,随着成长的影子一齐走了。

曾经的记忆,缓缓呈现。幼稚的光阴中,校园的低年使我们,我们是熟悉的小孩。此刻,在一次一次大队发言时,在一次一次校团竞技时,我朦胧的抛弃了熟悉的回忆,迎来陌生的开始。

是的,我曾经的熟悉,是回忆里的孩子,我的心终于清晰。在熟悉了自己的样子后,样子也会伴随着你的成长而改变,熟悉代表着过去,陌生代表着未来。

我的熟悉,便是我内心的印象吧。在轮回的边缘,我必须学会成长。

我幼稚的童年,也快过去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议论文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