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行者600字

所谓行者

0
0
600字 初二

孙行者,乃一石。占花果山,成群猴之王。拜菩提为师,学七十二变。闯龙王之殿,夺定海神针。广交四海朋友,尽享世间之乐。下打冥府,上闹天宫。吃尽蟠桃偷尽丹,斗尽天兵输二郎。八卦炉中炼金睛,赌输佛祖手掌心。身压山下五百年,才依菩萨去取经。

好一个顽猴!生性活泼,无拘无惧。谁料他后来竟一心保唐僧到西方取经,反差如此之大,究竟是为何?难道只是因为能使他生疼的紧箍咒吗?我想不是,是因为他对菩萨许下的诺言,因为一个坚定的信念,因为这份不得不去做的责任。凭他的性格渴望自由,曾经连佛主都不惧的他,会让一个小小的紧箍咒来局限自己吗?那么是什么让他一次次愤离唐僧后又一次次回到唐僧身边呢?西天取经路上他无时不刻不挂念着唐僧,尽管唐僧一次次地错怪他,他还作文-吧是不记前嫌地忠诚于唐僧,他总是不嫌累地想尽办法去化斋,就连打妖怪时也记挂着唐僧的话,不敢轻易杀生。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一份责任,一份他认为应该去做的事,一份让可以他牵肠挂肚的事。

全书中,行者重头至尾一直扛着一个冷峻而沉重的十字架,而这无形的十字架便是责任、信念与真情。当然最后也因这十字架,皈依了佛门,修成了正果。

许多人都把行者看做一个战斗机器,然而,行者正真反映的却是生活中的我们自身,同样好胜,同样心地善良,同样善恶分明,当然也同样急躁,同样心胸狭窄,同样脾气暴躁。而这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合上这本厚重的《西游记》,心情也不知为何沉重了起来。我想说的是,我们也许真该像行者一般放下屠刀,放下心中的杂念,立地成佛!

所谓行者

行者

600字 高一 记叙文

曲曲折折的山路行进。

驾着牛车,载着满满一车的酒。

跌跌撞撞,小心翼翼。

一个人肆意地高歌,不在乎旁人那诧异的眼光;没有目的地盲目奔波,日复一日地保持着昨日的状态。

沿着一条乡路颠颠簸簸,用香醇的美酒灌醉盛世山川的妩媚,也借此麻醉着内心想要麻木的神经。醉梦之中,发现前方已是穷途末路。“难道真的没有路了?”哽咽道,紧接着便是一场嚎啕大哭。那些泪水,洋洋洒洒,滴落,汇聚,流淌,最终跌落万丈深渊。

眼泪流尽了,烈日履行他的职责,风干了岩石上的泪痕。调转车头,持缰而行,便又是一场不知名的旅途。辛辛苦苦地上路,纵使结局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一个人,一驾车,一次次寻找哭的机会,一次次地寻找走不通的路。

驻立在云天之巅仰天长啸,没有具体的语言。

不是悲伤,不是愤恨,不是欢喜亦不是痛苦。

毫无避讳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深处最强烈的呐喊。

真实地生活,昂扬地存在。放浪红尘三界外,相逢一啸此山中。

它不是温柔地抚慰却能抹平伤口,它不是犀利的言辞却能动人情怀。苏门山上孙登的那声呐喊是铁一样的印证!做一个风流但不下流的行者,过着简单但不简陋的生活。生前一身傲气,死后一副傲骨。

……

直到眉宇间粘满岁月的尘埃,直到记忆的门锁被流年的浊锈斑驳,直到蜷缩的身躯不再舒展……浅笑着,“此生无憾矣”,满意地闭上了双眼。

一个潇洒的人,潇洒地离去,留下一团潇洒的气魄和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

不管何时何境,都能傲气前行,这就是行者的根。

根在,行者在。

行者无疆。做一个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