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骨文的文章350字

关于甲骨文的文章

350字 初一 说明文

甲骨文的发源地是安阳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延请太医治病,太医开的药方中有一味"龙骨",家人到药店抓药回来,王懿荣一看上面刻有文字,但不是当时所知道的篆文,经过研究,确定应该是比篆文更早的文字.到药店询问老板,老板说"龙骨"是从河南安阳小屯村贩运而来,当地农民种地时从地里挖出来的.由此发现了甲骨文.由于这个地方经考证是殷商首都的遗址所在地,因此叫做"殷虚",这个地方发现的甲骨文因此也叫殷虚甲骨文.解放以后,考古学家在陕西一带也发现了甲骨文,叫周原甲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文学常识:甲骨文的发现

450字 小学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答案:B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何时,尚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自北宋以来就不断发现商代铜器,当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这是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也得到大部分人认同。由此,我们可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说明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