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中学组]诗城四时1200字以上

[超新星中学组]诗城四时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聚山纳川,一马当先。”时间犹如大海奔流,无畏前行;好似枯木逢春,生生不息;更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六十年,一个婴儿会变成花甲之年的老者;一颗幼苗能长成绿意葱茏的大树;一只雏鹰能变成展翅翱翔的巨禽。六十年更能让一个城市该头换面,让人们刮目相看,让一个落后的农村变成一个具有浓厚文化风韵的先进的诗城。

我深知自己这十几年的所见所闻并不能描摹出马鞍山的历程,而我陪伴这座城市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年而已,我害怕自己刻画不出那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丽。我只能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拙笔来书写最美的马鞍山。古人云,醉翁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我却说诗城,一天之景无穷,而快意不尽也。

晨风

当一束束耀眼的金色光芒划破天边的黛色的时候,当金色渲染着,浸没这满天的鱼肚白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雨山湖可谓是马鞍山的标志性建筑了,红黄蓝的三个大字放在公园的门口,常有一群练剑的老者或是另一群练太极拳的在此锻炼身体,一手一剑,一拳一力,神态自若,气定神闲,让人仰慕。那飘逸的白色练功服更是与这里的景色合为一体,人杰地灵。

青嫩的叶片上拖着几滴晶莹的水珠,点点滴滴,那是经受过夜晚寒冷,而得到的上天的滋润,这片土地都感谢这些滋润,他们让环水的树木绿意葱茏,让栖息的鸟儿羽翼丰满,让广阔的土地福泽绵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是没有的,只是初夏时节,翠绿的只有手掌大的荷叶,真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散步的行人手执小扇,徐徐清风穿身过,乐哉,悠哉。忽然,一声悠扬的琴声应风而起,飘飘悠悠,明明朗朗。我寻这声儿,穿过曲径通幽处的小道,到了一个亭子里才看到一位老者,时而眉头紧蹙,琴声如暴雨击打着青石板,急促而有力;时而眉开眼笑,琴声如雨过天晴的花朵儿,柔嫩而飘香;时而面容紧凑,琴声如饥寒交迫的人寻找食物与水源,艰难而困苦。这些酸甜苦来的琴音伴随着初升的太阳与柔和的湖风扑面而来。早晨如此静谧,人们如此和谐,和睦友善,和气生财,在这里的人们都深知这一点,晨之美不在于景,而在于人,在于这一片对家园,对城市深深的爱之中。

午阳

当蝉声煜愈渐强烈的时候,太阳的光芒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世界迎来了最倦怠的时候。但是这座城市却与众不同,人们依旧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去建设这个充满新生力的城市。遥岑想当年那个破旧的村庄,如今会有一栋一栋,一排一排,一片一片的大楼的耸立起来,人们在这车水马龙的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不断的往最高处攀爬,这是属于这里独特的拼搏精神,这座城市何尝不是如此,具有拼搏的精神,不屈的意志,工地里的热火朝天,商业街的人山人海,游乐园的嬉笑尖叫,无不体现这座城市的繁华喧嚣,这里是正在发展的,这里是发达的,我坚信只要坚持-这片土地有无线的潜力,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夕照

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可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长江之流一样汹涌,“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我们马鞍山诗城的名号的由来当然是诗仙——“李白”,当初他从巢湖渡江南下马鞍山,就因为东方乌云大作而不得放弃。而如今一切都终止了,因为马鞍山建造了属于自己的长江大桥!这是全马鞍山人的骄傲。

三个圆拱形状的红色桥柱在江上耸立着,由他们发散出上百根钢丝拉升着桥身,这样可以缓和桥墩所承受的的重量,为此再加上十几根在地面矗立的桥墩,这座庞然大物可谓坚不可破,这可是我们诗城人民付出汗水与努力得到的结果。

此刻,太阳已经由金黄变为血红,老天愿意再此锦上添花,天空被染成了绯红色,一点不显妖艳,而显得美好,像少女的面颊一般,像舞者优美的身姿一般,像暮晚牧童的低音一般,娇媚,轻盈,悠扬。波光粼粼的江面,泛着血红色的光辉,水天一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果能在这一个景色下泛一叶扁舟,那岂不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刻?马鞍山是美丽的,是无可比拟的一片福泽之地。

夜未央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时的马鞍山已经没有当初的这些素雅的景象了。虽然没有黄浦江那般辉煌至极的美丽景象,但是马鞍山的夜景也有自己的独特风味。霓虹灯光洒满整个街道,商品大街彻夜通明,来往行人永不间断,马鞍山的故事永不完结。马鞍山的美丽不就在于活力,和谐又或者是发展的势头而在于那无限的可能性,就像黑夜一样。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一样将它变得和白昼一样光明,让黑暗中涌现光明,让马鞍山充满奇迹。

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马鞍山的未来和我的未来一样也是未知数,但历史告诉我们这个未来一定会非常的美丽,绚烂就像新生的花儿怒放时,生命的颜色绽开时那样。“聚山纳川,一马当先。”让这种雄俊之美响彻中华大地!听啊!那马蹄的奔袭;听啊!那汹涌的嘶吼;看啊!那雄壮的步伐!那匹马正往繁荣与富强的草原昂首奔去,直至身影融化在一片金光灿烂之中。

高一:谢子健

诗仙

800字 初一 诗歌

夜半醒来,不经意向窗外看去。一片朦胧的银白色,是霜吗?不!这可是盛夏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不尽脱口而出。李白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李白二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游历祖国的山河大川。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等绝美的诗句。在他的诗里,祖国的山河是多么的壮美啊!他写的诗自然又流畅,毫不造作。李白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李白四十岁时,终于得到了皇上唐玄宗的赏识,而高力士却故意为难他,让他辨认吐蕃使者送来的国书,李白不但看了一遍又用汉语准确地翻译了出来,并且还用吐蕃文写了一篇《答蕃书》,化解了一场战争。

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除了李白还有谁?李白也是一个高傲不羁的人。有一次,李白心中烦闷,去酒楼有喝酒,喝得醉了七八分,这是歌舞班子的负责人找到了他。原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赏花,梨园子弟唱的都是老词,唐玄宗变想到让李白写新词。李白听了却满不在乎地说:“皇上?我、我可是酒中仙人呐,我、我就还没喝够哩!哈哈哈.”醉醺醺地李白到了宫中,唐玄宗让他写新词,他让高力士给他脱靴,杨贵妃为他磨墨,就这样,他写出了三章《清平调》。

李白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来无数名诗佳句,抒写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是一位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他,有着淡泊名利,高傲不羁的性格;他,满怀着一腔对祖国的热爱!他的诗,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风格雄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无愧后人称封的诗仙。这,就是李白。我喜欢李白的诗,喜欢对着山川朗诵,喜欢望着日月吟咏。它使我的心胸为之变得宽阔,它让我的理想长出翅膀。他的诗伴着我成长。我将目光转向天空,看见星星一闪一闪地,散发出淡淡的幽光。

突然,我看见一颗耀眼的星,那是不是就是他的那颗星呢?我看着那颗星,对他的崇敬飘向了远方,随着微风飞到那美丽的星空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