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800字

冬至

0
0
800字 六年级 散文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像一只小馋猫一样缠在妈妈身边,一直向她讨着要汤圆吃。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泽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这可真是太甜蜜了!?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父母对我爱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长大了,现在又想。汤圆为什么一定要在冬至吃呢?原来这是因为在福建有一个这样子的俗语:冬至暝,搓丸。这是因为在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有这么一句话: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碗子和冬至早已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当然不仅仅只有我们这里也有冬至吃什么的传统习俗,老北京有一个吃馄饨的传说: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期,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取浑与屯之音,叫做馄饨。是因为在制成馄饨的这个时候,刚好是冬至这一天,所以每到冬至,家家户户的老百姓们都会吃馄饨。

冬至对现代人来说,更多是家家团圆的日子。在北方,冬至这天人们都会吃饺子,据说是因为纪念神医张仲景。而我们南方常常是吃汤圆儿,长寿面,和米团的习俗。一到冬至,那真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有句诗熟记于心: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磨砺,正如自然界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而人生季节一去不复返,有多少冬季不能重复,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冬天是一年的终结,也是新的一年开始,而人生的拐弯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因为人生的坐标就是波浪曲折向前进,只要心中有爱,希望就在绝望中诞生。

冬至

4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冬至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我国重要的节气。俗称“冬节”,也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它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冬至这一天,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一大早,奶奶把餐桌摆得香喷喷的,分别有:香蕉叶、炒香的花生米、白砂糖、糯米粉、红粉。我看着看着就觉得嘴馋,直接问奶奶什么时候可以吃冬团?奶奶笑嘻嘻地说,小孙子想快点吃就一起动手做冬团吧。奶奶的手像车轮似的,不一会儿,圆鼓鼓的冬团堆了几盘,红粉一点上去,就像红白色的笑脸对我微笑似的。然后,放锅里蒸了二十分钟,掀开锅盖闻到香味扑鼻,我立刻拿了一个放嘴里尝起来,嗯…味道好极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吃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冬夜饭,桌上摆满大鱼大肉、鸡、土豆、青菜……。哈哈!原来冬夜饭也可以吃这么丰富。

冬至到了,嘻嘻!那么寒假也就不远了。

点评: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