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出一类作文1200字以上

怎么写出一类作文

1200字以上 叙事

怎么写出高考一类作文

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诸位切勿心急。想写出高考一类作文?这“八小”千万别忽视!

每年高考之后,炒得最热的就是各省的“满分作文”,媒体炒,家长炒,师生炒,直炒得沸反盈天。殊不知,每年各省都有几十万考生,作文得满分的毕竟是极少数。为此,提醒各位考生,对高考作文的期望值要从追求“满分作文”降到追求“一类作文”(≥50分/60分)上来,因为“满分作文”要靠天赋和运气,而“一类作文”则可靠功夫和训练。从操作层面来讲,就是要从追求“满分作文”的“三大”(大手笔、大气象、大智慧)降到追求“一类作文”的“八小”上来。本文所举例子有意回避了高考满分作文,而选用了学生新近作文训练中的时鲜作文。

一:有一点小生活

“小生活”就是要在文章中去写属于学生一族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画面、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去展现一个本色鲜活、童心未泯、当代风味、可亲可爱的“你”。它芝麻虽小,但香气扑鼻;带点青涩,但可信可近;有些“另类”,但妙趣横生。阅卷老师要看的就是“十八岁的天空”下这朵生活的小浪花。

如:话题作文“信任”的写作,有位考生的作文 后门有眼 就写了青青校园中的一段“小生活”。

在高中入学的第一次班会上,“老班”就要求“上课不许讲话”;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很快便将老班的“圣旨”置诸脑后,在课堂上不时因探讨问题与同学交头接耳,与老师发生争论;“老班”得知后便大发雷霆,并指明道姓“×××上课为什么与同桌讨论,×××上课为什么顶嘴”,下课后,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原来班级后门上有一个小洞;从此,上课鸦雀无声,但课堂死气沉沉,班级成绩也直线下降;经其他老师提醒后,“老班”在班会上诚恳地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并用一块小木板将后门上的洞封了起来。从此,课堂气氛活跃,班级成绩骄人。

这段“小生活”中的小性子、小别扭、小反感,完全是校园版的、学生版的、花季版的,流淌着学子心海对“互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企盼,让人品味出一份久违的清荷滴露般的纯真。

二:有一点小感情

“小感情”是对“假感情”的反拨,它抒发的是“自然流露的感情”,而不是“做作的煽情”;“小感情”是对“大感情”的反拨,它抒发的是“我的切身的感情”,而不是“我们的大而化之的感情”;“小感情”是对“空感情”的反拨,它抒发的是“跳动着心灵颤音的感情”,而不是“口号式的感情”。

如:话题作文“为了短暂的美丽”的写作,有位考生的作文 军营花开 就写了一名在起床号吹响前为自己化妆的女兵。

因为她是一个女孩,所以她爱美;因为她是一名战士,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在自以为无人知晓的凌晨化妆。

因为她是一位女兵,所以文章将“人性中对真、善、美的渴望”和“战争对人性的扼杀”有机地交融到了一起,从而演绎出了这“军营之花”的“短暂的美丽”。这份情感,虽然不合军规,但它真;虽然远在军营,但它切;虽然只在瞬间,但它给人以震撼。

三:有一点小发现

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事物的看法一般不大可能高屋建瓴、石破天惊,但如果他们能有一点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小发现,同样可以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大家看秃子看到的都是光头,而你却看到了头上的几缕青丝,这就是“小发现”,这就是别开生面。

如:话题作文“借”的写作,许多考生都以“中国制造”为骄傲,但就有一位考生写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发现”——“中国创造”。他在文中说:

“技术是可以借到的,但思想无法借得。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创思想,才能使自己真正强盛起来。否则,只能永远被别人勒着脖子。”

的确,无论是“中国芯”,还是“神舟五号”“嫦娥一号”,靠的都是原创思想,靠的都是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不是有多少“madeinchina”,而是有多少“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只是一字之变,但却别具慧眼,星光闪烁。

四:有一点小哲理

“大道理”往往给人以空洞、隔膜、乏味之感,而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带着情感余温,带着生活感悟的“小哲理”,往往因为其真诚、真挚、真切而给人以“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它不大,就是日常所见;它不远,就是日常所及;它不深,就是日常所感。因其切近、切身,故而能沁人心脾。

如:话题作文“感恩”的写作,朱克波的 那束康乃馨 就颇值得借鉴。

母亲仅靠两亩薄田供儿子读书上学,可谓含辛茹苦。在母亲节这一天,儿子省下一周的生活费,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买了一束康乃馨送给母亲。而这位母亲见此仅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母亲这句话虽然质朴,却蕴含着“小哲理”——“孩子的出息”就是母亲的一切,它胜过世上一切物质的拥有、形式的表示乃至精神的慰藉。这句话中蕴含的哲理虽然很小,但因为它带着母亲的体温,散发着乡村泥土的芬芳,因而使人怦然心动,回味绵长。

五:有一点小描写

记叙类文章要想打动阅卷者,依靠的不是叙述,而是描写。因为“叙述”搭建的仅仅是骨架,而“描写”凝结的方是“血肉”。“小描写”,它并不要求成篇成段,只要求“时有风骚”,它可以是一句对话,一个动作,一丝心动,甚至是一景一物,便可以凸显出人物的神韵,传达出文章的旨趣。

如:命题作文“我的歌”的写作,有位考生写了一首“用父亲的血为词、我的泪为曲”谱写而成的歌。他在对“背尸匠”父亲的刻画上,就用足了“小描写”:

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父亲才从老家来到我的新房。上楼时,父亲显得十分吃力,我伸出手准备拉他一把,谁知他倏地把手缩了回去,只笑着说了一句:“不必了。”到新房时,我高兴地打开门,对父亲说:“瞧!”并随手拿了一双拖鞋让父亲换上,父亲刚准备脱鞋,随即又停了下来,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我站在门口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倏地把手缩了回去”是因为父亲怕把手上背尸体的“晦气”传给儿子。“刚准备脱鞋”是父亲下意识的行为,也是他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随即又停了下来”是因为父亲怕把自己身上的“晦气”带进儿子的新房。“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是因为眼中有老泪溢出,这个“泪”是“欣慰”之泪,儿子终于有出息了;这个“泪”是“骄傲”之泪,自己一辈子被人瞧不起,儿子终于让自己“在一村老小面前可以抬头做一回人了”;这个“泪”也是“辛酸”之泪,为了这一天,自己背了一辈子尸体,这一天等得也实在太久了。“小描写”虽“小”,但它传情,传神,让人物形象霎时丰满起来。

六:有一点小化用

“引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提升文章的理性层次,但有时也常给人“掉书袋”之嫌,而那些已被人引用过千万遍的“名人名言”更是让人大倒胃口。为此,你大可不必去“嚼别人嚼过的甘蔗”,你完全可以在这些“名人名言”里加入一点你的“情思”,而这些流淌着你的血液的“凡人名言”就会顷刻间变成一道“风味小吃”,让阅卷者满口生津,这就是“小化用”的魅力所在。

如:新材料作文“经典与时尚”的写作,有位考生就在名言“所有的果都曾经是花,但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思”,使之由一道“大路菜”变成了一道“时鲜小吃”——“所有的经典都曾经是时尚,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尚都能成为经典”。虽是“小化用”,却将“经典与时尚”的辩证关系演绎得深入浅出。

七:有一点小技巧

在文章的主旨确定、写作的素材选定之后,如何使既有的素材更好地表现主旨,有时需要使用一点“小技巧”。它可以是行文上的小布局——让文章有点眉目,也可以是情节上的小调整——让文章有点想头,还可以是论证上的小安排——让文章有点层次,或者是“呈现”上的小手法——让文章有点味道。

如:命题作文“学会调整”的写作,有位考生在行文上就进行了一点“小布局”,他根据“水”的固体、液体、气体的“三态”变化,为文章设计了三个小标题:“匍匐的冰”“流动的水”“升腾的气”,并在三个小标题下分别写了一个创业者夯实基础、兼容壮大、促成飞跃的历程。其实,很多考生在文章中都写了这个内容,但写得东拉西扯,而这位考生因为用了一点“小技巧”,使文章布局整齐匀称,眉目一清二楚,故事简捷紧凑,主旨一看即明。

八:有一点小才气

所谓“小才气”,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带点小聪明、小机智、小文气、小风格,它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很鲜明,只要它有那么一点样子,有那么一点意思,有那么一点味道,有那么一点感觉,就会让阅卷者颔首一笑,称道:“狡猾狡猾,也亏这小家伙想得出来。”

如:鲁迅的作品,可谓中学生学得最多的。但在话题作文“酒·茶·白开水”的写作中,就有一位考生拿鲁迅的作品来演绎话题。他用鲁迅“似匕首,似投枪”的杂文来演绎“酒”之烈性,用鲁迅“初读让人捧腹大笑,再读让人掩卷沉思,三读让人幡然醒悟”的小说来演绎“茶”之绵香,用鲁迅晚年“晶莹温馨”的散文来演绎“白开水”的平淡。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但经他这么一“拨弄”,不仅与话题对接上了,而且也有点意思、有点味道了,真是“太有才了”。

上述八个方面,说其“小”,是因为它们对你来说够得着,学得会,用得上。当然,它们也仅仅是示例,旨在给你以启发、启示和启迪。最后,最后也想对周杰伦的金曲 蜗牛 “小化用”一下:“小小的你有大大的梦想,只要你带着这小小的启迪,一步一步往上爬,总有一天你会撑起作文的一片天。”

作文一类卷

1200字以上 叙事

高考作文一至五类卷等级划分一类卷(54-60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二类卷(48-53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6-47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四类卷(21-35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l—2分。学生常见作文问题审题立意论点vs观点论据vs事例论证vs结论1、明确高分作文是什么样子的2、提升审题立意档次,如何三类入一类入类:立意鲜明新颖深刻入等:1、选材新颖典型丰富真实2、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有创意3、语言通顺流畅有文采4、卷面工整清晰1.立意1、鲜明一个名词概括一篇文章的立意,即简洁明了2、深刻透过表象到本质,有正确的价值观念3、新颖论点思考三遍,写他人所不写1:诗人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的确,生活中有人偏爱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欢绿叶浓酒的热烈;其实,也有人偏爱浓酒绿叶般的浓重,不喜欢白花淡茶般的清淡.这两句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3: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回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行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入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选材典型高度广度真实杜绝无水平的没有技巧性的胡乱编写素材新颖大人物的小事情小人物的大事情丰富古代现代中国外国3.结构层次清晰文章的分段论证的逻辑逻辑严密论点论据论证有创意形式题记散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