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请教孔子
春秋时期,楚国都城里有一个铁匠,他的手艺精湛,无论打造兵器,还是制做农具,都供不应求。看自己的手艺这么受欢迎,铁匠便让他的儿子跟自己学打铁。
对于自己的儿子,铁匠毫无保留,几十年的经验和盘托出。而且,为了让儿子学得更快,少走弯路,铁匠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儿子如何炼铁,又如何打磨成型。在父子俩的齐心合力下,打造出的每一件铁器都很精美。
流光飞转,儿子很快成年。老铁匠便打算着让儿子在都城里再开一家铁匠铺,去独立谋生。他认为凭儿子的手艺,绝对有这个实力。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的铁匠铺开业没多久,非但没有生意兴隆,反而受到很多人指责。人们都说,他的儿子打造出来的铁器常会有一些瑕疵。无奈,儿子的铁匠铺只好半途夭折。
对此,铁匠除了悲戚,更有疑惑,他教得认真负责,儿子学得也是努力刻苦,怎么会没有学成呢?
有一天,大教育家孔子来到楚国,铁匠早闻孔子善于育人,便找圣人解惑。
孔子听了铁匠的疑惑,便问他:“你可是一直手把手地教他找铁?”铁匠点头。“在你手把手地指点下,他是不是一次都没有出过错,打出来的铁器都很完美?”孔子又问。铁匠又点了点头。
两个问题问完,孔子捻须而笑,说:“问题就出在没有出过错上,你总是把手把手教他如何把铁器打好,一点出错的机会都不留给他,他怎能学得精?要知道,练好一门技术,需要好的经验,更需要错的教训呀!”
孔子说完,铁匠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太心急了,不想儿子走弯路,便手把手地不让他出错,反而是让儿子走上了弯路。
打铁匠-随想
顶着炎炎烈日,我来到繁华的南京,来到宁静的夫子庙。
这个闹中取静的景区不失南京风味,随处可见的盐水鸭便是一大证明。
在这里,人们的步伐没有都市那样匆忙,嘀嘀的喇叭声变成了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如此纯朴,简单。
顺着街巷走着,我来到街巷的一家铁器店。
这家铁器店前,坐着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他的话少得出奇,可以说惜字如命。他的面前摆着张陈旧的木桌,桌上放着几件工具。他掏出一块轻薄的铁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散出金属的光泽。随后,他反复地重复着一个动作——一下又一下地不断捶打着那片薄薄的铁片。随着他动作的重复,铁片越来越薄,越来越薄,铁片的一端已开始慢慢向上翘起。
那向下坠的每一捶都使我陷入沉思。
生活就像炼铁,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有最完美的生活。在人生这场漫漫路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打铁匠,日夜不停地磨炼才能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为了成就远大理想。然而,炼铁的过程是艰辛的,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要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强意志,要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越挫越勇的精神,要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风骨。
铁本是一块简单粗糙的金属。然而,在打铁匠不断的努力下,铁匠手下的铁渐渐变得纯洁。而店内陈列着一件件精致的展示品,又是以如此昂贵的价格出售。物质的本质仍是铁,而改变的是内在,一件件商品中融入了一名打铁匠的时间、精力和心血。
生活就是需要在不断的磨炼和塑造中日趋美好,我们需要打铁匠的耐心和坚定。
相关推荐
-
猫头鹰铁匠听爸爸说,小时侯隔壁住着一位老铁匠,每天总是敲啊,打啊,锤啊,搅得爸爸睡不着觉,所以,爸爸每次睡觉,都是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才可以睡着。老铁匠家不大,两间平房。较大的那间就是客厅——一台很小的袖珍电视、一个小巧的收音机,这是铁匠工作时听的。一个旧式衣柜,里面装着几件已缝过补丁的破褂子。小一点的那间是老铁匠的书房,说是书房,其实就是一个铁匠自己制的铁写字台,和旁边铁匠已用了很多年的床。老铁匠白天在写字台学习,到了晚上才开始工作,村里的人送他一个绰号,叫做“猫头鹰铁匠”,事情传开,十里八村都知道又一这么一个“猫头鹰铁匠”。每每提到这件事,村里人总是笑笑而谈,而爸爸却不这么看,因为那时的爸爸很好学,一直学到完全看不见字为止,而铁匠正好也是这样。等爸爸一睡觉,老铁匠就开始了,爸爸就冲着爷爷抱怨,而爷爷总是狠狠敲爸爸的头,凶巴巴地说:“兔崽子!快睡觉!”爸爸就乖乖地睡了,而隔壁还是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一次,爸爸去铁匠家溜达老铁匠问:“孩子,长大了,你想干些什么?”爸爸不假思索地回答:“俺相当八路军!”“为啥?”铁匠又问,“嘿~~~”爸爸嬉皮笑脸的回答“俺听奶说八路军拿着枪,多威风啊!”“哦~好!好!小伙子有志气啊!”铁匠看起来很高兴。晚上,爸爸听到锤声又直着的响起来“咣当,咣当……”。铁匠的妻子已故,每次吃饭,铁匠总是空出一个位子,筷子摆好好的,一边给老伴夹菜,一边说:“老婆子,来!吃!”……录音机伴着敲咂声响着,老铁匠哼着小曲儿,想象着,在编制着爸爸的好梦,咣当,咣当……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学会请教(2007、09、12)(1)燕莉莉:魏老师,近来,我家发现了蟑螂,我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它们,所以,特来向你请教。魏老师:厨房的橱柜与墙之间的缝隙,墙壁裂缝内和下水道呢,都是蟑螂的栖生之处,可以向这些地方喷洒杀冲剂,但应记住,蟑螂生命力极强,喷洒杀虫剂后,有时它们只是暂时昏迷,并没有真死,所以倒进垃圾箱之前,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否则十几分钟之后,很多蟑螂就又会苏醒过来。平时要经常打扫卫生,特别是那些卫生死角和阴暗的角落,因为那里是蟑螂藏身和产卵的地方。燕莉莉:谢谢魏老师,我明白了。魏老师:不用谢。(2)华运昌:这个飞机模型我装不起来,特地来向你请教。赵东杰;你的飞机模型少装了一个零件,这个零件又很重要,没有它,这个飞机模型就装不起来,即使装起来了,也并不牢固,只要把这个零件装在机翼与机身的连接处,这个飞机模型就装好了,而且还很牢固。华运昌:噢,原来如此……赵东杰:不客气,先试试看吧。(3)端木林;阿姨,你好。你知道上海四川北路的邮政编码吗?阿姨:你要上海四川北路的邮政编码干什么?端木林:我给家住上海四川北路的姑妈写了一封信,但在我想要寄出时,才想起我并不知道姑妈住处的邮政编码,所以,我特来请教您。阿姨:噢,我先查一下,再告诉你。端木林:谢谢您,阿姨。阿姨:别客气,举手之劳,何足挂齿。(4)赵友兰:郭巧玲,你现在有空吗?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想请你教教我。郭巧玲:什么题目呀?让我看看。噢,这道题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底乘高以后,还要除以2,而你却把这一步漏掉了。赵友兰:为什么呢?郭巧玲:因为你求的是总面积,而题目上却要你求三角形的面积,所以必须除以2。赵友兰:原来是这样子,我明白了,谢谢你郭巧玲。郭巧玲:没什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打铁匠-随想顶着炎炎烈日,我来到繁华的南京,来到宁静的夫子庙。这个闹中取静的景区不失南京风味,随处可见的盐水鸭便是一大证明。在这里,人们的步伐没有都市那样匆忙,嘀嘀的喇叭声变成了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如此纯朴,简单。顺着街巷走着,我来到街巷的一家铁器店。这家铁器店前,坐着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他的话少得出奇,可以说惜字如命。他的面前摆着张陈旧的木桌,桌上放着几件工具。他掏出一块轻薄的铁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散出金属的光泽。随后,他反复地重复着一个动作——一下又一下地不断捶打着那片薄薄的铁片。随着他动作的重复,铁片越来越薄,越来越薄,铁片的一端已开始慢慢向上翘起。那向下坠的每一捶都使我陷入沉思。生活就像炼铁,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有最完美的生活。在人生这场漫漫路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打铁匠,日夜不停地磨炼才能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为了成就远大理想。然而,炼铁的过程是艰辛的,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要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强意志,要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越挫越勇的精神,要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风骨。铁本是一块简单粗糙的金属。然而,在打铁匠不断的努力下,铁匠手下的铁渐渐变得纯洁。而店内陈列着一件件精致的展示品,又是以如此昂贵的价格出售。物质的本质仍是铁,而改变的是内在,一件件商品中融入了一名打铁匠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生活就是需要在不断的磨炼和塑造中日趋美好,我们需要打铁匠的耐心和坚定。600字 初中
-
孔子曰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圣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尊奉为真理,虽然有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创造真理很简单,关键是时间。可他却不知道,他的真理被后来的统治者当成了统治江山的工具,玩得团团转。 有一次,他的弟子子路问他:“如果有人对我不逊,我是不是该用道德的方法对他呢?”孔子答了一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如果有人对你不逊,你就改用板砖飞他。可是这句话硬是被统治者把后半句掐掉了,变成了“以德报怨”,是讲: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那就把你的右脸也伸过去给他打。简直把孔老夫子抱怨从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变成了一个懦夫,以至于皇帝一手抱着美女,一嘴哼着小曲,而百姓却吃着窝头咸菜,还有的连这也吃不上的局面。皇帝好像是在告诉人们:怎么地,老子是皇上,你是一个贱民,别老盯着我的王位,一旦发现满门抄斩!就这样,百姓忍了,沉重的赋税,忍了;长年的水患,忍了;繁重的军役,还是忍了。如果你问他:“为什么忍?”他还说:“孔夫子都说要以怨报德,我们当然要遵从喽。” 呜呼,我的百姓哎,你怎么什么都忍啊? 这种好景也不长,在清朝末年,列强像到医院排号似的到我们国家来侵略一番,有时等不及了,一起上,玩群殴,可清政府不但不拿板砖飞他们,反倒给他们黄土,等列强烧成砖后再拿来飞清政府,所以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终于,底层人民站起来了,拿起了大刀土枪,推翻了清政府,打走了侵略者,建设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号角下,好像听到了孔子三千弟子的声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600字 初一 叙事
-
《孔子》观后感他,生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末期;他,周游列国,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张“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的崇高品质。他的智慧与才能相融,总能使自己化险为夷,但他的认识与主张却因触动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与他国。他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态度,上演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对弟子严厉却不失亲切,总能在他们散落时重建他们的心灵之柱,总能在他们努力时及其万张浪花,凝聚起他们前进的动力。他的弟子们也忠于师,当他被鲁哀公赶出楚国后,他们誓死跟随。他们一同斩破了路途中的荆棘,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国土——鲁国。我回顾着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脑海中将他们生活的画卷翻到了充满温情的一页。那一天,他们已精疲力尽,他的弟子送来了最后一碗马肉汤,这时的孔子已在弦声中挺过了几天,但他并没有一个人喝完汤,而是同弟子们一起分享那温情四溢的汤,他的情谊如此之深,到最后一刻,仍不忘为他人着想。翻开另一页,雪白的冬景覆盖了我的视野。一个宽阔的冰面上,有一辆马车在行驶,突然冰面裂开了一条缝隙,致使他们纷纷摔倒在地,竹简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颜回不顾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捞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简,最终不幸溺水而亡。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颜回,声声悲痛与希望在冰面上回荡着,最终却都化为灰烬,尤留悲痛于心中。他们,走过了一个个暴风雨的夜晚,他们,将真情洒遍世间。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无时无刻不铭记于心。孔子的智慧,颜回的无私,个个人物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化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学会感知,学会选择,学会进取。600字 高二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