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7)9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7)

0
0
900字 高中 读后感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人物的成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鲁迅、刘半农等作家都不同侧面的写到了人力车夫,但他们是从一个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观察和道德评价,对于这个职业或扩而大之对下层劳动者给予同情或赞美。他们都没有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中去。

车夫,这个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新职业真正以丰满的形象立足于文坛,是老舍的功劳。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了3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乱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旧倔强的从头开始更加克己的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有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又一次成为泡影。当她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连遭生活的打击,加上又失去了他喜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再也不像以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捉弄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垃圾,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老舍通过这个人物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作品中另一鲜活人物是虎妞。她身上十足的生活味道,她的可鄙可悲的命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老舍将中国的叙事方法融入外国文学的景物铺排和心理描写,使祥子和虎妞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老舍先生虽然是一个幽默大师,但《骆驼祥子》却是一部悲剧作品。作家没有刻意幽默,而是摹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下坡路,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祖孙,到曾经扬威一时的刘四爷都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物的悲剧构成了整个社会大悲剧。

《骆驼祥子》的另一特点是它浓郁的古都风情,市井气息。《骆驼祥子》偏重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场景,尤其是车夫的圈子,大杂院的生活。

这些京腔京韵的北京风情为《骆驼祥子》增加了不少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骆驼祥子》读后感(7)

3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描绘了旧时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他拼命的赚钱,经过三年,他拥有了第一辆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经受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做过挣扎,仍然想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精明强悍的虎妞,费尽心机想要嫁给祥子,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最终一尸两命,祥子不得不卖掉洋车料理虎妞的丧事,他买车的愿望终于完全破灭。随后,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使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一切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变得自甘堕落。

祥子的经历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力,吃了所有的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过,便问心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中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