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岑参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写的豪迈壮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对于这位诗人,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
岑参赤亭峰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边塞诗人岑参墓中的帐单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这里埋葬的是从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的人。让人想不到的是,绝大部分死者竟是内地汉人的后裔,其墓制形式也与当时内地大致相同。
神秘的阿斯塔那让我们领略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温情,从古墓中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交通、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
岑参的这张账单,糊在一个独特的罩在尸体的纸棺上。纸棺大小如木棺,只是没有底。在阿斯塔那古墓,很多死者上面都罩着一个纸糊的棺材,并伴有纸糊的衣带、鞋等随葬物品。可能是古代时纸张珍贵稀少,用过的纸不会随便扔掉,而是再做他用。这些随葬品所用的冥纸就是当时使用过的文件、档案、书信、账本等,上面的文字均是用汉文墨笔书写。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来,就是闻名天下的“吐鲁番文书”。岑参的这张账单,就出自其中,这是诗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
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也是一位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青年,他征战驰骋在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753~755年),西州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
“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
经查史料,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所以史学家断定这里的“岑判官”就是岑参。这笔账说的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就是这张账页,不知被什么人糊在了一个纸棺上,在1000多年后,奇迹般地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发掘出来。
看着这行墨迹青青的原始记录,一千多年前这位著名的诗人戎马倥偬、转战大漠时的形象,跃然浮现在眼前。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诗人,普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他们首先是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战士,然后才是激情洋溢的文人才子。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令后人永远仰慕的盛唐辉煌。
大诗人“特例”作品:岑参亦作《春梦》
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大诗人更是风格显著。但在他们一生的作品中,有时会出现一首或几首诗作,与寻常风格大异,简直判若两人。岑参的《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如此单纯的儿女情长,如此缠绵的一往情深,真不敢相信,这是岑参——以奇峭豪放的边塞诗、以金戈铁马、宏大气魄令人震撼的岑参。只有两点略需留意:“洞房”指深邃的寝室,而不似习见的“洞房花烛夜”中与新婚有关。“美人”是离别中的伊人或故人,并非“美女”之意,也不一定是女子,有专家就认为这里是指丈夫,而第二句一作“故人尚隔湘江水”,亦可作旁证——所思者确乎是男子。除此之外,整首诗很好理解: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于是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只用了片刻工夫,就已走完数千里路程去到江南了。这是写梦境,也是写思念之深切迫切,以梦境的恍惚写感情的真切。
同样让人惊讶的是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本来《冬至夜怀湘灵》那样直露浅近的诗才“像”白居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而《花非花》何其朦胧飘忽,何其含蓄不尽!此诗专家认为诗意大致是悼亡或追念、惋惜。也许可以再宽泛一些,理解成由爱情引起的心灵颤动,而且唯其很不“白居易”的含蓄、空灵,更足以让人生发出自己的想象,唤起许多对曾经体验或者错过的美好之人、美好之事的追忆。那朦胧飘忽的未被命名的,令人怀恋,又难以挽留;徒增伤感,又不能也不愿忘怀。
李贺诗风和白居易正相反,最喜弃熟就生,弃常就异,因此冷僻奇诡,凄艳阴冷,沉郁晦涩。但也有例外,比如《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这是李贺少有的直抒胸臆和行云流水。沉沦中的抑郁情绪和受激励后再次燃起的凌云之志,表露无遗。李贺因其父名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居然以犯讳为由被剥夺了应试资格,英才不展,忧愤哀伤,“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二十七岁便去世,没有子女,只留下二百余首诗。作此诗时他沦落长安,又体弱多病,友人置酒宴请,席上主人举酒祝李贺健康长寿,三到六句是主人以汉代的主父偃、唐初的马周经历困苦而终获大用的例子来劝勉李贺,希望他不要因眼前困顿而忧伤失望。李贺听了友人的劝慰有所开悟,也暂扫彷徨无依之愁云,表示要振作精神有所进取。读此诗,觉得李贺是在一种薄醉之中,难得地摆脱了纠缠着他的痛苦,也忘却了要“奇”要“涩”,就是天地间赤裸裸的一个人,痛痛快快地抒发属于此生此世的情怀。
而幽深飘忽如珠泪玉烟的李商隐,能写出酷肖杜甫风格的作品吗?答案是:能。且看这首《杜工部蜀中离席》:“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沉郁顿挫,苍劲厚重,精严工稳而错落有致,俨然老杜!题中的“杜工部”点出了此诗与杜甫大有关系,因为当时李商隐正要离开的四川局势和杜甫当年离开成都时相似——都是内乱外侵,还因为“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作者当时之事和席上之感,但它不仅风格上模拟杜甫,而且口吻也像杜甫,就好像是代杜甫所作一样”(王思宇语,《唐诗鉴赏辞典》)。李商隐一直立意学习杜甫,前期的《重有感》等诗从题目、取材、风格、用典、炼字等方面,都追摹杜甫,也颇得神韵;到了后期,《杜工部蜀中离席》《筹笔驿》等仿杜之作就在严整之外,更从容自若,富有变化,也更炉火纯青了,因此敢于“代”老杜作诗。天纵之才,一至于此。这些“特例”,如一树繁花之外,独出一枝,花色迥异,令人惊喜之外,珍惜不尽。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著称,高适存诗2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高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适的边塞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蓟门行五首》
(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五)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钜鹿赠李少府》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埃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过卢明府有赠》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寄孟五少府》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圣代务平典,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A来刈葵藿。
《酬司空少府》
飘u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
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
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酬李少府》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酬裴秀才》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酬马八效古见赠》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b,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推荐
-
岑参的送别诗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岑参的诗在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下面是他的一首送别诗,欢迎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⑵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⑻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⑼瀚(hàn)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⑽惨淡:昏暗无光。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900字 高二 叙事
-
岑参的诗与代表作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岑参的诗岑参是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诗人代表,和同朝的高适并称为“高岑”。岑参约生于开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出生地是河南仙洲(今在河南许昌附近),其代表作很多,如《岑嘉州集》、《轮台歌》、《逢入京使》等。其父早逝,家道渐渐衰落,岑参幼年过得孤苦,五岁跟随其兄长读书,天资聪颖的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二十岁及第,后曾两度满怀报国之情前往边塞,在边塞六七年的生活对岑参的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岑参早期的诗歌涉猎很广,赠答,山水,感叹身世和坎坷经历等等,他到塞外之前的山水诗风格和谢兆、何逊很是相似,但是岑参的山水诗想象更为大胆和奇特,想象力很是丰富,如《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又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中的“长风吹长茅,野火烧枯桑”等等,都是意境造奇的诗句。天宝八年,岑参初次入塞,天宝十三年,二次入塞。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零距离地感受到边塞的广袤雄奇风光,如火山云,狂风和瀚海。更是真实感受到了边关战士的军旅乡愁。岑参将这些感情全都融入到自己的边塞作品中,如描写边塞奇特景象的《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在这段时期完成大量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境界开阔非凡,极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广为称赞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晚年赶上安史之乱爆发,所以其晚年的诗歌大多感怀战争的伤乱,渐渐趋向消沉。岑参代表作岑参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之一,与同朝的高适并称“高岑”。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是岑参早期山水诗中的佳作。岑参约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70年。是东汉正南大将军岑彭之后。因为岑彭是南阳郡棘阳县(今天的河南南阳、新野两县城之间)人,所以他的后代就一直被称为南阳棘阳人。祖上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大唐宰相,父亲岑植曾出任仙‘晋二州的刺史,不幸岑植去世得早,所以岑氏家道衰落,岑参幼年很是孤苦。不过岑参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了。二十岁献书阙下后曾奔波于长安洛阳长达十年。岑参的第一首诗作于何时已经没有清楚的记载。但是岑参早期的诗歌题材很是广泛,感叹身世,嗟叹坎坷经历,赠答朋友,还有不少山水诗。诗歌风格和谢兆,何逊等人有几分相似,但是意境更新奇。如其山水代表作《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后来岑参两次前往边塞求报国之路未果,但是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诗歌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岑参的边塞诗变得空前开阔,更加雄伟瑰丽,抒发的感情也更加强烈和透彻。如《走马川行》《轮台歌》等。1200字 高二 叙事
-
关于岑参的诗七首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750字 高二 叙事
-
诗人王浩文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对中国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一统六国的秦始皇;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开国建业的毛泽。。。。。。但历史却独独让一个人——曹操背上千古的罪名。曹操篡夺了刘家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称之为阴险、奸诈、不忠,就连京剧里的曹操都是白脸的奸臣。但公正地说,我认为他是诗人、政治家、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他视天下为己任远大志向的写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他对韶光易逝的感慨。他的诗作飘逸、潇洒而又不失沉稳、大气。纵观历史,曹操的文韬武略连唐宗宋祖也稍逊风骚。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曾自喻为龙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伟大的气概。他曾不耻下跪于关羽;于战败之时大笑周瑜、诸葛亮。行刺董卓,可见其勇;离间马、韩,可见其智。不因挫折而放弃大局;能伸能屈、智勇双全。此乃大丈夫也。曹操有任人唯才的博大胸襟,关羽被俘后,曹操没有诛杀这个勇武的强敌,而是拜之为将军。求贤若渴,此可见也;刘备投奔曹操时,谋士曾力主曹操铲除后患,但曹操却以“用人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保住并重用刘备。正是他的这种豁达的胸怀使天下谋臣策士纷至沓来。他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才能,官渡之战是他的大手笔;半壁江山则是他智慧的结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曹操之“过”是有原因的:他的“残暴”来自于世事混乱、杀人如麻,是借他人之头以稳定军心;他的“奸诈”来自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他的“不忠”来自于“忠君”与“忠天下”的选择,他选择的是后者。三国之乱若没有曹操,北方人民哪来的安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宇宙之大,无边无垠,地球在宇宙中如沙砾般渺小;一个人则更是渺小之中之渺小者。曹操竟能以区区七尺之躯屹立于天地之间,实在是超越了实体上的渺小,达到了精神上的博大。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曹操。愿历史能给诗人、政治家、一代枭雄曹操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800字 初一 叙事
-
诗人诗人世界因你而有爱因你而有欢声笑语也因你而变得意义深远你远离阳光的时候总有美丽的鲜花向你绽放你穿过唐风宋雨后沿着平平仄仄的栈道走到生命的尽头都会有人追随着你并读懂你的心怀诗人你深居简出淡薄宁静在幽深如古井的夜里倾听天籁如花的声音而后会有无数的泪珠流过你的脸庞在暗淡的月色中结出无花之果你用酒灼伤自己的心又用月光洗濯伤口你总在夜的边沿感受别人内心的忧伤并坚信水中的玖瑰会有人为你暗渡诗人你总在烛光中深入比夜更深的世界并和蜡烛身心俱焚这个世界因你而叫人回味无穷因你而让人看到希望高三:植振华250字 高三 叙事
-
岑参的简介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人物生平】岑参(cénshēn)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诗词生涯】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生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即是苍头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却是“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岑参还叙写了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生动夸张的艺术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因而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1200字以上 小学 写人
-
岑参名言名句岑参名言名句 1、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2、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3、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4、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5、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6、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7、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8、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怜君不解说,相忆在书题。 9、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10、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2、风头如刀面如割。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4、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15、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16、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17、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 18、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19、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20、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1、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22、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 23、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2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5、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 2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7、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28、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29、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30、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31、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32、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33、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34、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 35、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36、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3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3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39、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 40、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41、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42、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4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4、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45、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46、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47、岩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48、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49、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马江雨洗兵。 50、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51、奔涛振石璧,峰势如动摇。 52、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53、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54、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55、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56、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57、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58、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59、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 60、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61、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措马缩寒毛。 62、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63、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64、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6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66、东南随去鸟,人吏待行舟。为报吾兄道,如今已白头。 67、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68、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69、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70、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71、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72、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7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4、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7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6、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77、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78、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79、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80、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81、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82、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8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4、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85、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86、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87、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1200字以上
-
岑参简介资料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岑参的诗歌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诗人简介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中进士。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诗歌特色岑参的边塞诗,更多的是描写奇丽壮美的边塞风光。北风卷地、八月飞雪、风吹石走以及火山六月,蒸沙烁石、沸浪炎波的恶劣气候;“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艰苦军旅生活,在岑参的笔下得以艺术地再现。他的边塞诗,构思之奇,用语之美,结构之妙,气魄之大,可以说是古今独树一帜,为他编诗集的杜确,在《岑嘉州诗集序》中说他的诗“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很精辟地概括了岑参边塞诗的特色。我们来看一看他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全诗气象很大,把北地雪景与送别朋友结合得非常好。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堪称咏雪的压卷之作。“安史之乱”后,岑参曾到四川,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所以称“岑嘉州”。后卒于成都。文学成就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传。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纪念馆岑参纪念馆位于荆州市,经过修葺布展的岑参纪念馆全新亮相,干净整洁的大厅里陈列着68幅书画作品,岑参纪念馆由省市区文化局下拨20万元、岑河镇人民政府筹资30万元修建而成。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
关于的岑参边塞诗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的岑参边塞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6、《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7、《首秋轮台》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8、《玉门关盖将军歌》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戏问花门酒家翁》作者:岑参原文: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注释:1、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2、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3、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1200字以上 叙事
-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著称,高适存诗2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高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适的边塞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蓟门行五首》(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三)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四)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五)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上》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效古赠崔二》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钜鹿赠李少府》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埃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过卢明府有赠》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寄孟五少府》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圣代务平典,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A来刈葵藿。《酬司空少府》飘u未得意,感激与谁论。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酬李少府》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酬裴秀才》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酬陆少府》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酬马八效古见赠》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问礼侍彤b,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1200字以上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