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汤圆
搓汤圆
今天,奶奶买了几袋元宵粉,要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搓汤圆。
我高兴地跑到餐厅里与哥哥姐姐会合。姐姐先开口了:“今天,我们三
个在一起好好搓一次汤圆给爷爷奶奶吃!” “哦—耶!”我和哥哥大声欢呼
起来。开始先分工:我搓汤圆,姐姐擀面,哥哥负责摆放。正式开始了,
我将擀好的面团一把抓起一小个,放在手中心,先是右手不动,左手轻轻
地转动,越搓越快,不一会儿,小面团变成了一个球,我成功了!
我想:给汤圆加点馅肯定很好吃!对,就怎么干!我拿来了红枣、硬
币、糖果,然后叫姐姐把面团擀平,我再包上一颗红枣放在手里搓,一分
钟后一个红枣汤圆“出世”了!我加快速度、提高质量,十分钟后:十五
个红枣汤圆、二十个硬币汤圆、二十个糖果汤圆都出世了,搞得哥哥都忙
不过来了!没过一会儿,面团没了,我连忙拿起钱快马加鞭地跑到小卖部
买了二袋面粉跑到家。
我眼珠一转,想改变一下汤圆的形状,我翻出范本,上面有心形、正
方形、圆柱等二十几种形状。我先将面包团上糖果,再往心形中间一放,
又包上红枣放入圆柱中间……五分钟后,各种各样的汤圆都已经定形了!
我将他们一同交给哥哥,他点点头说:“有创意,真帮!”得到到了夸奖,
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一不小心将刚搓好的汤圆上戳了一个小洞,咿!还蛮
好看的嘛!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一筒”,紧接着“二筒”“三筒”“四
筒……”
都出生了!
我给汤圆变了四次身,很受家里人欢迎。晚上,全家人吃着“异性汤圆”
个个夸奖我聪明!我太高兴了!
关于搓汤圆
【作文一】
我从这次搓汤圆中,觉得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如果是集体的事情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真对待,才有美满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汤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热闹,有许多人正在等我们,哥哥、姐姐、等许多人都在。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爷爷和奶奶在搓一条一条糯米粉,爸爸和妈妈将爷爷奶奶搓好的糯米条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负责搓汤圆,老少一家齐动手,不一会就搓好了,爸爸将我们搓好的汤圆拿去煮,望着锅里一颗又一颗地浮出水面,汤圆煮熟了。爸爸盛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汤圆,吃完之后,我大声地说:“太好吃了。”我吃着自已亲手搓的汤圆,觉得又香又可口。
我从这次搓汤圆中,觉得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如果是集体的事情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真对待,才有美满的结果。
【作文二】
我真了不起,学会了包汤圆。
今天是元宵节我缠着妈妈教我包汤圆,妈妈只好答应了。
我先准备了材料:糯米粉、一杯温水和芝麻馅儿准备包汤圆。
首先,我先选出大概六分之一份量的糯米粉用水揉成一团,稍硬,不要太软,然后将其煮熟,将煮熟的糯米团放在干的剩下的糯米粉中揉散,再顺势将煮这一团糯米团的热水倒入干糯米粉中揉匀,揉好后要感觉不太干,应该用手掰开时有一定的粘腻感,这时就可以包了,先揉出一个个的粉团,然后用两手慢慢推成一个小碗的样子,放入汤圆心,因为我的馅放的太多了,妈妈看见了说:“馅不能放的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会漏出来,太少的话吃起来味道不够香。”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就拨出来一点馅,再用手将口子收紧,最后揉成一个完整的汤圆。第一个汤圆就这样包好了,胖墩墩的样子我看了笑了起来,于是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看,最后,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我本来想煮汤圆的,可是妈妈说:“煮汤圆妈妈来吧!”“好吧!”我说。妈妈很快煮好了汤圆,并把汤圆盛在了碗里,端到桌上,爸爸说:“真好吃!”妈妈说:“要不是雯雯包的好,我煮的怎么会好吃呢。”
全家人都说我真了不起!
【作文三】
元宵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汤圆。记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在厨房里包汤圆。我们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馅。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几乎成了面粉汤。没有办法,我只能将计就计,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这才好些。
看着动作利索的外婆已经捏了许多的汤圆,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也赶紧拿了一块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团在手掌间滚来滚去,越滚越圆,好像一颗大珍珠。接着我把它压成圆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馅,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滚呀,滚呀,不一会儿就变得又白又胖又圆,真像一张白白胖胖的小圆脸。就这样一只可爱的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较,才发现我的汤圆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风趣地说:“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样!”我反唇相讥:“这叫与众不同!你瞧,多可爱呀!”
经过大家的一番劳动,盘子里的汤圆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外婆把关,在煮开了的水中把一颗颗汤圆放进去。过了一会儿,汤圆从锅底慢慢地浮了上来,不时地翻滚着,犹如一个个小银珠在锅里跳着欢快的舞蹈。
“开锅了,开锅了!”我开心地欢呼起来。好香啊!我围在锅前,寻找到了自己做的汤圆,美滋滋地想:这锅中的汤圆里包的不仅仅只是芝麻馅,还包进了无穷的欢乐啊!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相似题目
-
搓汤圆今天,我和奶奶一起搓汤圆。奶奶先把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倒进一个脸盆大的碗里,加入温水,然后将洗干净的手放进碗里做搅拌器。奶奶的手灵活地翻转,糯米粉经不住揉,慢慢黏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面团。奶奶从大面团上摘下一小撮,放在手心里。两只手心夹住不规则的面团上下轻轻转动,三两下就把面团搓成了一个个小汤圆。我搓得特别快,3秒一个。奶奶紧追其后。只几分钟,我和奶奶就搓好了几十个汤圆。水开了,奶奶把这些汤圆倒进锅里。只见它们一个一个扑通扑通跳下水,沉到了锅底。锅里沸腾的气泡不见了,当水再次沸腾时,就瞧见沉下去的那些汤圆一个个地又浮了上来。看着这些变胖的雪白汤圆,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没过多久,奶奶把汤圆盛到碗里,端给我。我吃着自己搓的汤圆,心里美滋滋的。300字 二年级
-
搓汤圆今天早上,妈妈叫我们帮忙搓地瓜汤圆,我和弟弟听了都很高兴。做地瓜汤圆是妈妈的绝活,以前都是妈妈自己一手包办,我们从来没有帮过忙。等我们洗完手,妈妈就叫我们拿一团捏好的材料,放在手掌上轻轻的搓。我按照妈妈的教法做,那些原本不规则的地瓜团,在手掌上滚来滚去,渐渐的滚成了椭圆形,又由椭圆形变成圆形,不一会儿,一颗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我仔细看,表面还亮晶晶的呢!弟弟年纪小,不懂得方法,把汤圆搓成长长的一条,像玩黏土一样。我看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弟弟听到很生气,就拿出水枪来喷我,谁知道顽皮的小水珠,却溅到汤圆上。弟弟怕妈妈骂他,赶紧放下水枪,继续搓汤圆;可是他粗心大意,手掌又小,搓着搓着,就把汤圆搓到地上去了。妈妈看了,警告弟弟说:“子平,你再不用心,就不叫你帮忙了!”我们越搓越多,动作也越来越熟练,没有多久,就搓好一大锅了。这次搓汤圆不但帮了妈妈的忙,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熟能生巧”的道理。350字 小学
-
搓汤圆12月18日星期五晴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六年段每个班级都进行了“我们爱劳动”之搓汤圆比赛,班级前五名还可以去参加学校的比赛呢!当广播里传出老师的“开始”,就好似发令枪响,我们个个都热火朝天的开始忙碌起来了。我和郭镇杰合作,我来和面,他负责加水、加糯米粉和搓汤圆。我向周围的人望去,看,黄蕴蕴胖乎乎的脸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糯米粉,谁见了都会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吧。瞧,陈铭泽两只肥肥的手上沾满了黏黏的加水过多的糯米粉,看起来像戴了一副白白的手套。我又看了看刘晨熙,哇塞,刘晨熙已经把糯米粉和成一团面了,而我们的呢,才刚刚浮现出了轮廓,我不由自主的加重了和面的力道。几分钟过去了,我终于把松松散散的糯米粉和成了面,然后叫郭镇杰赶紧搓汤圆。搓了几个后,老师走了过来,看了看我们搓好的汤圆,说太大了,数汤圆个数的时候会输。我听了,连忙把搓好的汤圆揉在一起,重新搓。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正在给新和的面加水,庄斌把一条什么东西举到我跟前,说:“周玲,你要不要?”“不要!”呀,一不小心,“洪水”泛滥了!我连忙移“阵地”,放到另一个盆里面和。终于,在我俩的努力下,几乎所有的糯米粉都变成了汤圆。收拾完“残局”后,老师公布了前五名:陈潇雨、林荔敏、郑泽宇、黄晨悦、叶瑜彬,祝他们获得好成绩!500字 初三 日记
-
搓汤圆俗话说得好:“冬至搓丸,团圆日!”为了充分感受这种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一家人不谋而合:今年冬至不吃袋装汤圆,咱们自己搓!于是,我们便像四月的冰河——开动了!我们把该用到的材料全都放到桌子上,大家都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就兴致勃勃地做汤圆了。妈妈娴熟地和米粉了,只见妈妈把汤圆粉倒进盆子里,放少许的水用筷子搅拌了几下,又加了点水,再进行搅拌。妈妈告诉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办了。等水够了,妈妈用手来回不停地揉,直到把米粉揉成一个大团,不粘手了才可以包了。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而富有弹性。我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托住粉团,再把右手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起初,我放的花生馅较少,汤圆做得比较容易。爸爸给我出了个难题,他说:“花生馅儿越多越好吃,你能多包点吗?”我想,这有什么难的,我努力地想表现一下自己。可是,馅儿放多了,汤圆粉就不那么听话了,搓着、搓着,汤团出现一条条小裂缝,花生馅就暴漏出来。为了让花生馅藏在中间,我又追加了米粉团,使劲地搓啊搓,最后做出的汤圆可以和鸭蛋比大小了,大家看着我做的汤圆,都捧腹大笑。汤圆做好了,这下就该下锅了!等到水沸腾了,锅上萦绕着白色的蒸汽时,汤圆们便一个个“蹦”进了直冒泡的沸水里。开始它们还只是乖巧地在水里漫步,可没过一会儿,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的小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一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和芝麻磨成的佐料,一颗颗白嫩嫩、滑溜溜的,让人怦然心动、胃口大开,举起筷子把其中的一颗塞进了嘴里,啊!香气扑鼻,嫩滑可口!令人神清气爽!嚼着美味可口的汤圆,一股幸福直冲我的心田!800字 六年级
-
搓汤圆今天一大早爷爷和奶奶就忙着准备搓汤圆的食材。先将糯米进泡水里数小时,之后再研磨成浆,最后和着面粉搓揉均匀,这样一大块的汤圆面快就完成,最后再分切成一小块,夹在两掌间搓圆,这样小巧的红白汤圆就大功告成了。爷爷说冬至就像年夜饭一样,大家围坐在餐桌前一起吃热腾腾的汤圆,这种团聚的感觉格外温馨,再加上这是我自己动手做的,所以特别好吃,吃了两大碗肚子有种暖暖的饱足感,就这样我多长了一岁,也代表往后我要更懂事,让父母放心、老师宽心、爷爷奶奶开心。200字 二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搓,搓,搓汤圆过了年,吃了年夜饭,收了压岁钱,紧接着就是元宵节了,浓浓的年味一波接着一波,超市里更是掀起了买汤圆的热潮 汤圆,也称“元宵”,是一种用面粉做成的白色球状小团,它寓意着正月十五全家团团圆圆,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而现在工业发达了,超市里的汤圆基本上都是机器做出来的,不像以前是工人们自己和面,自己馅,用手包出来的。今天我们小记者和爸爸妈妈亲子活动,来到钱江新城读书交流中心,和佑康的师傅们一起包汤圆。 在读者交流中心里,我们是全副武装,洗完手,系上围裙,铺上桌布,戴上口罩,远远望去就像一群大厨在进行职业培训,哈哈,神情兼备哦! 包汤圆,最主要的材料就是芝麻和面粉。但是听师傅一介绍,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材料里还有这么有讲究:芝麻要单壳的,买来先要用榨汁机或擀面杖压碎,加上糖,再压碎,还要加上猪油或板油混在一起搅拌半小时,使其馅料混合在一起,更不可思议的是:用来和面的面粉里还要拌上压碎的糖。怪不得,祐康食品公司的厂长说:以前手工制作时,一个人一天做十个小时也只能做四五箱。讲完了做法,终于可以开始动手了,先把搅好的馅料搓成条形,然后开始和面,300克的面粉,师傅告诉我们按照比例应该加上240克的水,加上水,爸爸开始和面,我搓陷,妈妈包汤团,一家人分工合作干了起来。先掐一段大约10克的面团,搓圆,再用2只大拇指压成小碗的形状,往里放入芝麻陷,再用手一点一点地提起来。师傅还教我们诀窍:汤圆搓时,两手要平行,否则会出现菱角,搓好时,放下手要成V字形,这样就不会留下指印,按照师傅说的方法,一会儿。我们就搓好了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的41颗汤圆,好有成就感啊!这次亲子活动好有意义,在正月里,小记者们亲自动手学做汤团,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元宵节,其乐融融。700字 六年级
-
冬至搓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二郎的汤圆是圆又圆……”听到这首熟悉的儿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年”——冬至。冬至那一天,我和妈妈围着搓着汤圆。那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汤圆,嗯,没错,那就是我的“杰作”。搓汤圆可有讲究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妈妈准备了一些糯米粉、白砂糖,一切准备就绪了!妈妈把糯米粉和白砂糖倒入一个锅里,将一壶温开水缓缓地倒入锅中,然后伸出双手在锅里压来按去。只见那些零零星星的糯米粉慢慢地开始凝结,由“小雪花”在妈妈灵巧的手里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皮球”。我不禁在心里对妈妈表示佩服。就这样弄了好一会儿后,糯米粉已经变成了一块大大的“球”,它的身上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来自糯米的沁香。我不禁想:好像在捏橡皮泥哦!接下来是搓汤圆,这道工序可有讲究啦!首先拿一个大盘,在里面撒一些糯米粉,搓时也不能用太大的力气,否则,那“小雪球”可是会裂开一个口子的!我小心翼翼地捏出一小团,放在手心里,两手开始旋起来。搓了好一会儿,但是看起来并不怎么成功:那汤圆长的很像块方糖!应该叫“汤方”才是!我有点灰心了,奶奶走过来对我说:“没事,父子爷孙齐上阵!咱们的手又不是机器,哪能搓得那么圆呢!”我听了,又振作起来,搓着汤圆。一小时后,那些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没错,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汤圆!圆形真是奇妙的东西!搓汤圆也有学问!嚼着粘口的汤圆,一股幸福直冲我的心田!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学搓汤圆1月23日星期天阴每当看到别人搓的汤圆又圆又好看时,我就羡慕地不得了。今天我学着搓汤圆。我先把事先和好的面拿出来,把它压得圆圆的,扁扁的。然后学着外婆的样子,放上陷儿,然后把汤圆搓圆。我试了几次,不是没用上劲儿,就是过了劲儿,总之是不得劲。结果搓出来的汤圆不是太薄就是太厚,不是歪了就是斜了。唉!瞧那“惨不忍睹”的汤圆,真伤本姑娘的“中国心”呀,我有点丧气!外婆鼓励我说:“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另外还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掌握技巧。这样才能学成个样子,不然就一事无成。”我听外婆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耐心搓了起来。这次外婆手把手的教我,我认真看着耐心的学着。不一会儿,我居然搓出了一个像模像样汤圆。我又试着搓了几个,嘿,一个比一个好看了。“我学会搓汤圆了!”我高声的对妈妈说着,心里很高兴。不一会儿汤圆下锅了。等到熟了端上来的时候,我把鼻子凑到跟前一闻,哇,好香耶!3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搓草绳搓草绳你见过草绳吗?每当妈妈买来大青蟹时,在青蟹的螯上,扎着一根草绳,使青蟹不咬人;在货车的货物上,常常绑着一根根草绳,那是为了把货物固定住。草绳是怎么来的呢?这次,我来到鲁汇基地,才真正了解到草绳的来历。那天,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婆将我们领到了她的家,她拿出了一捆捆稻草,让我们坐下来,学着一起搓草绳。我看了,非常新奇,心想:搓草绳?草绳是搓出来的吗?我很新奇,全神贯注地看着阿婆做的每一个动作。阿婆示范完了,要求我们也学着搓一根细草绳。我心想:这不就像编麻花辫一样吗?这对我来说真是太简单了!于是,我便做了起来。可是真的自己搓,才觉得原来不像编麻花辫难多了,越搓越不像样。不是稻草掉了,就是没有搓好。刚编了一会儿,我的手就开始疼了,手心火辣辣的。正在这时,阿婆走了过来,她温柔地说:“小朋友,我来教你吧!”“好!”我爽快到回答。于是,阿婆便一边说一边做,手把手地教我。不一会儿,一根草绳便搓好了。我看着阿婆的那双手,黑黑的手背上的皮都开裂了,手心非常粗糙,全是老茧。这就是一双农民的手,一双勤劳的手。我问:“阿婆,你们平常都搓这么细的绳子吗?”“那怎么可能?这种绳子根本就不能绑东西,我们搓的可都有一元硬币那么粗呢!”“疼吗?”“习惯了,不觉得疼了!”阿婆微笑着说。看着这双苍老的手,我体会到农民的勤劳,我也感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落后。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要发明一种机械手,来代替阿婆的手,完成这些机械辛苦的劳动,改善农民的生活。600字 六年级
-
搓草绳上一回,我说了在永嘉掰玉米的事,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讲学搓草绳的事儿。 这天,老师在带我们去搓草绳之前,先给我们讲了草绳的来历,老师说:“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还没发明数字,为了能把生活中的一些东东记住,就用草来打节计数,后来发现打过节的草特别牢,就发明了绳子,绳子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捆打回来的野兽,也可以捆捡回来的柴火,绳子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钢绳了,它可以起吊集装箱,可以用做轮船的缆绳,等等等等。”听了老师的话 ,我才明白老师为什么让我们学搓草绳。 说完了绳子的来历之后,老师分给每个人四根稻草,让我们先看着当地的老爷爷为我们做示范,只见老爷爷用脚踩住稻草根部,然后用手把稻草分成两股,两手各持一股,接着,用两只手掌把两股稻草搓到一起,当草绳快搓到顶时,再用稻草一根一根插进去接着搓!草绳就在老爷爷的手中越来越长了。看着老爷爷熟练地搓着草绳,我真羡慕啊! 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做了,刚开始搓的还很顺利的,后来我觉得自己的头发被什么拉得很紧,一看,哎呀!!!怎么办,我的头发居然和我的草绳搓到一起了,真讨厌,草绳是我好不容易搓起来的,现在又要解开,真不舍得呀!但不解开能行吗、难道还让草绳子永远留在我的头发上不成?咬咬牙,我还是从新搓了一次,不过第二次搓得还挺顺利的。 时间到了,一根短短的草绳终于搓好了,老师说:“想参加比赛的同学把自己搓得草绳拿过来。”我看了看自己搓的草绳,虽然不算长,可是搓得还挺精致的,我去参加比赛了,还得了三等奖。哈哈!我学会了搓草绳。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第一次搓汤圆元旦,妈妈买回来一袋汤圆粉,准备搓汤圆。正在写作业的我,看到妈妈准备搓汤圆,不免有些手痒。于是,我便走过去,说:"妈妈,我也要搓汤圆。""你能行吗?"妈妈半信半疑的看了我一眼。我想,平常妈妈一会儿就搓好了,我搓肯定也很快。想到这,我便有了信心,点点头。首先是和面。看着香蕉汁和汤圆粉,我疑惑的开口:"就这?""你可别小看它们。水倒多了,会不成形。水倒少了,又会开裂。"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屑,说。"知道了。"我转过头,开始倒香蕉汁。看着面汤,我有点郁闷。只好往里面添面粉。倒好面粉,就该揉面团了。不知道为什么,平常在妈妈手里乖巧听话的面团,在我的手里却变得不听使唤了。好不容易才把香蕉汁和面粉揉合在一起。我一看,遭了,面团有开裂的迹象。我连忙向妈妈求助。妈妈看了看,不慌不忙地说:"别慌,你揉几下就好了。"半信半疑间,我开始揉面团。揉着揉着,我发现面团没有裂痕了。于是我便把头转向妈妈:"接下来怎么做?"妈妈看了一眼,说:"你把它拿出去搓汤圆吧。"我点点头,把面团拿出去,开始搓汤圆。我揪下一团,放在手上开始搓。不出2秒,面团便在我的手里散开了。妈妈看到我手中散开的面团,提醒道:"在搓汤圆之前,应该先把面团放在手里聚拢,这样搓出来的汤圆才不会散。"我按着妈妈的话去做,果然没有散。搓出来的汤圆圆圆的,光溜溜的,我把它们整齐的摆到盘子里,这些汤圆就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小娃娃,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晚上,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心里美滋滋的。600字 初一
-
搓麻花-叙事盼呀盼,盼呀盼,我期待的寒假终于来到了。寒假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寒假是无忧无虑的,是幸福美好的。快乐的寒假开始了,妈妈准备带我去乡下的姥姥家。第二天早上,我背上了沉甸甸的作业,便开始了乡下旅程。坐在车上,看见路边像楼梯一样,想必你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吧!我来解释一下吧!因为城里都是高楼大厦,而乡下却是平房。现在的交通实在方便,正当我想得入神的时候,姥姥家已经到了,我们便下了车,往姥家走去。 到了姥姥家,因为快过年了,所以我每天听得最熟的一句就是“快写作业”。我都听得烦透了。 一天,姥姥准备搓麻花,我想:姥姥怎么会搓麻花呢?我带着疑问想看个究竟,没想到,姥姥果真会搓。我临时决定学搓麻花。因此,我专心地看他们咋搓,过了一会,我也加入了他们的团队。他们半信半疑地递了一根面条。我先把面条搓成细条,接着把细条放在桌子上向一个方向纽,之后再合成一条纽条,最后再折三折,没想到,我竟然成功了。可我昨努力也不如姥姥搓得好看。所以我失去了信心,准备不做了。可在一旁的舅舅说:“你看你做得多好,你搓得越多就越好,俗话说:“熟能生巧。”听了他的话,我信心十足继续努力。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此时,我觉得我搓得更快了,我鼻尖上闪着晶莹的汗珠,而身上汗流夹背。不一会儿,麻花就搓完了,看着搓好的麻花,我心里乐开了花。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寒假过去了,今年的寒假真有趣,因为我学会了搓麻花。6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包汤圆星期天的早上,一大早妈妈说,今天我们包汤圆吃,可把我乐坏了,因为妈妈工作忙,又嫌麻烦一年吃不到几次。妈妈准备好了包汤圆的食材,拌好了馅,把米粉也揉成了团。“妈妈可以开始了吧?”我迫不及待的问。“嗯,开始吧”。首先妈妈用刀把面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把它们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再以大拇指为中心,捏呀捏,小圆球变成了一个“小杯子”,把拌好的馅放进去,然后把它合拢,出现了一条“小尾巴”,一个汤圆就包好了。“这么简单啊!我会做了。”我胸有成竹地说。接着,我就按照妈妈的样子开始包汤圆了,不是应该“小杯子”的形状吗?怎么被我捏成了“小碗”的形状呢,而且皮这边薄,那边厚的,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只能重新搓成小圆球,慢慢捏,这次比原先好多了,接着把馅放进去,得把它合拢才行,可是这个汤圆太“捣蛋”了,这边合上,那边馅露出来,那边合上,这边又露馅了,把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生气,使劲一捏,总算捏拢了,可汤圆变成了个大花脸,粘满了馅和汁。妈妈看到了这一幕,“咯咯咯”地笑。我不服气地说:“再来一次,肯定会包好的”。这一次,吸取上次经验,我把馅放的少一点,这样合拢的时候就容易的多了,看,这一次,总算像个汤圆的样子了,好开心!终于包好了汤圆,接着,妈妈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汤圆就出锅了。一口吃去,糯糯的,感觉这次特别好吃。通过今天包汤圆,使我懂的做任何事要不怕困难,要有专注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成功!600字 四年级
-
包汤圆每当过年的时候,总有这样一幕温馨的画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好面,开开心心地包起那又白又圆的美味大汤圆。奶奶包的汤圆不仅样子好看,味道更是一绝,那白白胖胖的汤圆里充满了奶奶对亲人们的爱。在北方,过年总要吃饺子,但南方却偏爱汤圆,因为它表示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说起包汤圆,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第一次看奶奶包汤圆的场景。奶奶拿出面粉倒进盆里,一边用筷子不停地和面,一边用小瓢加入沸水,当大概三分之二的面粉和好时,奶奶却突然停下来,她把筷子上的面粉弄下来,用手和起面来。我看着觉得挺好玩的,就让奶奶给我和一下,没想到,这和面也是有技巧的,我刚要和,面粉就粘在手上了,怎么也弄不好,到处一团乱。终于和好面了,奶奶拿出馅来,准备开始包汤圆。只见奶奶把面团切成一个个小圆团,再拿起一个,把它从中间顺时针方向用大指不停地捏,捏成一个碗的形状,舀上一些馅装进“碗”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从相对的角往中间一送,然后把它们收拢,挤成一片,再压紧,它就变成了一个像扇子的形状,这就快要完成了。但是,这最后一步又难又重要,奶奶说要包出“将军肚”来,她先用左手无名指抬住汤圆肚子,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护住将军肚,往中间按紧,再修整一下外形,汤圆就包好了。奶奶包汤圆的动作十分熟练,那一个个从她手上诞生的汤圆,长得白白胖胖、可爱至极,它们整整齐齐地排了一列又一列,仿佛正在看着奶奶微笑呢!吃着奶奶包的热腾腾的汤圆,那浓浓的亲情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幸福又温馨……600字 五年级
-
宁波汤圆宁波,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风味美食,各种风味的都有,腌、闷、烧、炒、糟一应俱全,然而,在我心中只有汤圆是美中精品,称得上数一数二的宁波高级特色小吃。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其乐融融的吃上一碗洁白的汤圆,想要求得一个团团圆圆的好兆头。那碗里的汤圆虽说不多,但一个个小巧玲珑,甚是可爱,还做工精致,没有丝毫的瑕疵,个头圆圆的,好似十五的圆月;个头不大像小核桃,白白嫩嫩的皮里包裹着香喷喷、甜滋滋的猪油芝麻馅。不仅外表楚楚动人,那香滑丝糯、清甜朴素的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只需轻轻一咬,瞬间那薄薄的、油亮的皮就破了,随即香甜淳口的芝麻馅缓缓地淌入我舌尖,直至弥漫。细品,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清甜的芝麻香,慢慢品尝,滋味横生。凭其美味与寓意,汤圆堪称宁波第一舌尖上的美食,人人爱吃。汤圆不仅好吃,制作过程也丰富有趣。起先得把面团用擀面杖捣平,等面质软了,就可放在盆子里,边加水边揉,不一会儿,一个大面团就诞生了。将面团用手搓成一小个一小个的圆球,接着取出猪油、芝麻与白糖,在猪油里放上糖,再用芝麻碎包起来,做成馅,包进圆球里,一个个看似朴素却又小巧精致的汤圆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做好了汤圆,妈妈在锅里烧开水,将汤圆依次下入水中,透过透明的锅盖,我看见一个个汤圆在锅里上下翻滚,像一条条机灵的小鱼,所以汤圆最早叫作“浮元子”。过了六七分钟,汤圆的香气开始弥漫开来,哎,这种最后的等待真是让我望眼欲穿。不过,到了那白嫩喷香的汤圆出锅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宁波汤圆,世界第一。60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