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院
0
0
50字
初一
散文
一缕阳光,冲进黑暗
青蔓攀顶,玫瑰出墙
潮湿空气,花针弥漫
墙下伊人,可见凄美
花瓣凋零,随风轻旋
破碎记忆,叫谁拾起?
{改了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参观南京博物院
450字
初一
日记
若想了解南京,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博物馆,穿越时空的阻隔,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感受南京的独特美。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看看。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展览古物的历史馆和仿古风情的民国馆了。
可能很多参观的人都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一朵莲蓬放在门口?其实雕塑的作者是曾成钢。莲蓬,你不.叹世态炎凉,不屈环境无情,照样酝酿果实,处之泰然。走进大门,我看见了摆放着各种古物的柜台,还有较大的化石模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蝉立于玉叶上-称为金蝉玉叶的古物,据说是用新疆和田玉制成,我心想:这么精美的饰品,难道不是某个千金小姐的珍品吗?
民国馆是南京博物院的一大特色,是根据那个年代的样子来建造的。有民国时期的药铺、影院、饭店和邮局等,满满的民国气息,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拿着照相机,带着笔记本,到现场考察的民国记者。邮局门口挂着手写着寄件日期和回件日期的牌子,仔细一算,差不多一个月后才能收到回信。有句诗说“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你到了这就会明白了。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后,我不得不惊叹于这座城的伟大发展史,这是从他人口中故事里所体验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
旧院一缕阳光,冲进黑暗青蔓攀顶,玫瑰出墙潮湿空气,花针弥漫墙下伊人,可见凄美花瓣飘落,随风轻旋破碎记忆,叫谁拾起?【有兴趣滴,请帮我修改】50字 初一 散文
-
旧院几年前家中还未整修,院子还是用青砖铺的,石缝间长着些野草,彰显着它的历史。“那儿曾种着棵合抱的枇杷树。”每每有人问起院中为何有块突起之地时,我会这么说,“它的根系太发达了,没法连根移走。”儿时最喜看那大树结果,结出大串大串令人垂涎的枇杷,黄澄澄,微笑咧着嘴。至今还记得奶奶剪下果实时的欣喜,也许与我品尝枇杷时的感受相似吧。枇杷树是奶奶栽的,她很乐意打理这大家伙——干了浇水,瘦了施肥,还会定期抽出大剪刀剪枝……这树干、树枝、树叶全都属于她,毕竟是她一手栽培的,而真正美味的果实却是归了我。那时我不明白奶奶对那树的偏爱,真正明白时,树已经没有了。“我家曾养过猫。”当有人问起角落的空碗时,我如此回答,“猫死前会离开主人家,找不到遗体,主人便不舍得丢弃能证明它存在过的东西了。”记忆里直到去年家中才彻底没了猫的踪影,细算起来养了近二十年,三代猫。爷爷喜欢猫,奶奶说猫是爷爷的亲戚,即使曾被它无情地抓破过手指也未放弃养它,依然那般精心地照料它。养过最长时间的一只花猫大概在家中有13年之久,前两年突然找不到它了,爷爷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那是只安静能干的老猫,有它在,家里未曾闹过鼠。爷爷也总是爱摸着它并不柔顺的绒毛向外人夸耀它的丰功伟绩。后来先后养过两只不安分的小猫,稍大的跑出去成了野猫,小点的体弱也没能活多久。爷爷不肯将猫食碗随旧院一起抛给过去,就一直放在了院脚,偶尔还会倒些饭菜进去,是在等离去的老友吗?“它曾是棵葡萄树。”有人问为何丝瓜架是如此模样,我这样说,“后来根部断了些,加之恶劣的天气,它死前不久便被制成了丝瓜的支架。”葡萄树在旧院后与枇杷树遥遥相对,它没有前者那般庞大,并未在整修中移除,却在那年结出了最后一批果实。相比于枇杷,葡萄是曾祖母的最爱。我总与她对半分食整树玛瑙般的果实,也常常从她的那份里偷偷拿走几个,她似乎没有察觉,因而少吃了不少她最爱的水果。也许正因如此,她把葡萄树一并带走了,但愿天堂有泥土,这样种下去,她便可以独享整树的美味了吧。也许,那块突起之地终将磨平。也许,那个破旧瓷碗终将抛弃。也许,那株衰败残枝终将消逝。但旧院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流逝,它存在于旧院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粒微尘中,与岁月共短长。“你们家的院子比以前气派多了啊。”院子整修之后,常常有客人这样感慨道。“也许吧,但你可知道——”我会深吸一口气,“那个老院子,在我们全家人心中,才是最特别、最气派的。”900字 初中 记叙文
-
旧院偶尔发呆,又或者学习感到厌倦了,我都会闭上眼睛,深吸三口气。如果深呼吸完的第一个念头是舒适,我就会继续埋头奋笔疾书;如果第一个念头是无尽的疲惫,我便不会勉强自己,而是换好衣服去楼下散步。新搬到这个小区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起初还有些抗拒父母的选择,认为原来的院子里都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根本舍不得搬走,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有时也会十分怀念原来那个偏僻的小院。每到清晨日暮,整个院子都会泛起泥土的芳香,院子坡口的那颗古朽而厚重柳树在春风下抽出一缕缕新芽,鲜嫩诱人。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院子墙壁的窟窿眼里,不时能看见蜷缩着一动不动的猫。它们找准了地方蜷着身子,眯着眼睛享受午后安逸和煦的阳光。若你靠近,它便会警觉的竖起耳朵,眼睛眯得更狠了,弓着身子一动不动的望着你。还有许多的狗,它们和猫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这让小时候的我困惑了好一阵子。一般像这样在楼下散步,都已经是十点左右的夜晚了。晚风习习,昏暗的天色下,路灯的光芒显得有些死寂。不禁打了个寒战后,我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哈出一口热气,缓缓地沿着小道开始散步。草坪上插着很多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一个个说的委婉而彬彬有礼。头顶的路灯,惨淡无光。我又开始回忆起,那个旧院的记忆。想起小时候,那个院子的空地上,那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聚在一起剪刀石头布,输的人闭着眼睛趴在老院子的墙上大声的数着:“一——二——三——”身后稀稀疏疏的声音再到渐渐安静,悄无声息。孩子转过头,傍晚昏暗的天色像一幕黑壁死死地压向地面,那棵柳树的树枝也像蛰伏于黑暗中的蛭虫诡异的扭曲着。孩子吹着凉风,一次次漫步过这个院子的每个角落。在那些漆黑而恐怖的地方,总是能找到躲藏的人。而且每次都是,一被发现,无论是捉的人还是被捉的人都会惊恐的大喊出来,在寂静的院子里又缓缓弥散成压抑心中恐惧的大笑声。当时的我们也一定想不到,有一天,我们会变成现在这样,连见面打招呼都会尴尬的手足无措的局面。上楼的时候乘坐电梯,只能看见一个个陌生的人挤在狭小的电梯内,低着头让气氛变得尴尬无比。而原来那种抬头就是熟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微笑着打招呼问好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望着这个略显冰冷与孤独的小区,我深深地将头埋进了衣服里。不知道何时,已经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花园的长椅上,顶着头上惨淡的灯光闭着眼睛追忆。又是不知道何时,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找不回记忆中那座充满着泥土香气的旧院,也再也找不回当时肆意欢笑的人们了。1000字 六年级 写景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50字
-
院这放学了,父亲见天色不晚,便说开车带我去鸿山转转。我们来到鸿山脚下,那儿还没怎么开发,路两旁没什么建筑都是灌木,父亲拐进了一条土路,随着车的行驶,路两边的树长得很茂盛,郁郁葱葱的,让人感到非常平静。走到一户人家门口,父亲靠着路边停下了,对我说:“儿子,这家小院不错,我们进去转转。”我点了点头,下了车,环顾着四周,被空中弥漫着香气所吸引,循味望去便见栅栏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其中有一株花瓣是普通花的三倍婉如一位浓妆淡抹的红颜美色,却又高傲,天生丽质,自命不凡,它肆意地开放,将自己的姿色毫不保留地展显出来。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可我没有这个习惯,再看一眼花儿,念头又减了三分,是啊,这么美的花儿,怎舍得去摘呢?我心中又不禁犯嘀咕:“这是谁种的呢?”我透过栅栏缝,得以一窥其景,只见里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看着入了神,这样的美景,真的令我难以用语言描述,脑中不禁想起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父亲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般,摸了摸我的头说:“咱们进去看看吧。”我们俩绕着栅栏走了一圈便见到一扇小铁门开着,我们走进去,前面是一座老房子,房子的前后左右墙面全长满了藤蔓植物,房子的后面有一个鱼塘还有几亩地的园林,一位老人在院子里打理着他的花花草草。“大爷,你贵姓啊?”父亲跟大爷打招呼又掏出一支香烟递给大爷。大爷笑呵呵的,摆摆手说:“我姓李,我不抽烟。”李大爷停下手中的活很热情的给我们搬了两张凳子,便坐下来和父亲聊天,我就坐在一旁,看着老人,老人瘦高个子背有点弯,说话声音大而且快,显得很有精神气。他皮肤黝黑,鹤发鸡皮,但脸上洋溢着慈爱,聊天时不时格格的笑出声来。头戴着一顶海军帽,老人说他年轻时当过兵,怪不得精气神十足。“大爷,我看您这院儿整得不错啊,花花草草长得漂亮的!”“那可不嘛!”当听到父亲赞赏他的院子时,脸上绽开了如花儿般的笑,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可爱的说:“我自打退休以来就开始捣鼓我这个小院了,你还别说,这个养花草里面的学问多的很,你搞不好就养死了,我刚开始吃了不少亏,后来我买了好些关于花草种植的书来看,慢慢的就有了些经验了。”说着,老人站起身来,指着不远处一朵艳红的花说:“瞧,那是虞美人,非常骄气的不能多浇水,主要作观赏用,药用性不大……”老人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说完这个又指那个,滔滔不绝的介绍着,就像是带我们细细欣赏他的每一件珍宝似的,不经意间,他带我们把他的园林转了一大圈。当走到一遍桃林时说:“这个是桃树,花季刚过。”边说边掏出手机翻出他前几天发的朋友圈说:“你看,这是我拍的桃花照片,漂不漂亮?”父亲竖着大姆指说:“漂亮,漂亮!”李大爷又一阵格格的笑声……这不由得让我对李大爷产生敬佩,别看他年纪大了心态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呢!“您老很喜欢待在这儿哈。”老人点了点头,接着说:“我儿子女儿都让我去城里住,但我就喜欢这儿,喜欢这里的清静,我也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听到这里愣住了,再没有听下去,心中有些感慨,恐怕像李大爷这样纯朴、简单、真切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说:“当我老时我也想有一个院子,也想过李大爷那样的生活!”1200字 初一 叙事
-
旧旧书里都有一种极为玄妙的反光,在那反光里,除了时间,还有只属于我的旧事物。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岁月。一日,我在整理书籍。突然发现了一本我以前很喜欢读的书,看到这本书,想起以前如何赞叹它,如何爱惜它。但如今,脑海里掠过这些片段来,只是不屑地将它放在一旁,而手里翻着一本崭新的书。我不知道这本新书会在什么时候被我遗忘,被我丢弃。可能我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吧,以前喜欢的书籍大部分已经从我的脑海里逝去。我想,要做到古人那种爱书如命是不大可能的,但找个箱子,将旧书一本一本的放进去,让它在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逝去,这倒有些符合实际。我找来一个箱子,将旧书统统放了进去,在这个过程中,偶尔翻了翻旧书,欣赏着旧的句子,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好像似曾相识,又好像有些陌生。于是,旧书整理好后,我把旧书又看了一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情景,不一样的感情。我突然发现旧书有一种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已经知道了结局,却还是会令人有种看下去的想法。就这样,我重温了一遍旧书,没有跳过任何一句话……这就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我,好像我也是这样的吧。一个以前我很喜欢去的地方,却因为时间的冲刷而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一点点、一点点的模糊的记忆。在某日,我回到了那个地方,忽然觉得快乐油然而生,止也止不住。跟别的孩子疯玩,好像当年的我,无忧无虑的,不同的是多了一份特殊的感觉。现在我回想起来,感到很是神往。我知道,任何新书都会变成旧书。当它变成旧书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只是把它放进箱子里,好好保存。又见一篇新作即将完成,它所携带的力量即将与我分离,不知道它会不会被我遗忘,也许,不久之后再次看见它,我会说,原来你在这里……可是再读,不过还是旧的句子。我一直认为,在旧书里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事,一些我早已遗忘了的事。广东省梅州市高陂镇家炳二中初一:刘柏杨6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黄泥院祖母住的房子,土墙屋,院子也没用水泥打平,也是一块黄泥的模样。我看着,似乎十分有韵味。一踏进院里,便觉得刚刚跨的那一脚,似乎跨越了一个时代。回头看,那些小楼洋房。向前看,这间破屋烂院。映入眼帘的,一片黄,黄得让人泪湿衣襟。院里也是坑坑洼洼的,东一脚不平,西一脚踩踏的。围墙好像是随意堆的,像娃娃们玩沙子堆出来的,参差不齐,棱角不明。而那院前的一棵杨树,挺得直直的,与这满院子里的无精打采形成了鲜明对比。再往里走,有些像敦煌石窟的味道了。像沙漠里的城市,像干旱季节的村落,像从古至今还在的古物。多走几步,就可以清楚看见土墙上的窟窿,一小个一小个,每一个的里面都像住了一个小生命。等太阳爬上屋顶的时候,愈发愈衬得沧桑了。它是经久不衰的古老院子,每一处都有它的故事。或许那儿曾经坐了个美丽的姑娘,又或许一个帅小伙子曾站在那。起风的时候,是这黄泥院最有味道的时候。风沙卷着杨树摇,有些群魔乱舞的意味。如果我描述得不够好,请想想希腊或沙漠城市,有人穿着艳丽的衣裳,蒙着面纱在风里起舞,风奏的是新疆的曲子,旁边可能还有仙人掌。这黄泥院,便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人想入非非。它便像沙漠,唯一的杨树就是仙人掌,一个老太太在院子里晒东西。最美莫过于下雨的时候,院子里有些泥泞,电光打在黄土上,像有淡紫色的光芒。一场雨过去,黄泥院湿了好几分,颜色也深了几许,更有人间烟火的味道,而不是沙漠里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它便是一个古字,一个苍老的古字,穿过了两世纪,留至今天,祖母仍然舍不得离开它,离开这个沧桑的黄泥院。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旧照片旧照片傍晚,妈妈正在收拾衣物。我坐在一边,吃着零食。忽然、一张纸从妈妈的衣柜里飘出来,妈妈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我走近一看 ——是一张旧照片。上面有一个小女孩正蹲在一只黄色的小猫前面十分认真地看着它。妈妈忽然问:“这个小女孩很可爱是吗?你知道他是谁吗?”的确、相片上的小女孩穿着粉粉的泡泡裙。还把刘海用白粉相间的绸缎绑起来,一双黑亮的眸子里闪动着一个小孩子应有的童真。很可爱。“不知道,不过她很可爱呢!”我笑着说。“真的猜不出来?”“猜不出”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如果这是你,你行吗?”妈妈很得意。“我?!”我惊讶地问道。原来是我自己啊!结果连我自己都看不出这个童真可爱的小女孩居然是我!妈妈笑着和我讲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我小时不哭也不闹,很乖。有一次,妈妈和我一起睡觉。那时候,家里的床与墙有一小段距离,妈妈说那样好打扫。可是我睡觉很不老实,竟一下子掉了下去。但我又不哭也不闹,只是站起来,扶着床,头压在床上“呜呜”地站着。妈妈一下子醒来,看到才三岁的我趴在床边看着妈妈,不由得笑了起来——妈妈说,那时我很可爱。我小时还爱跟着爸爸屁股后面走,走路一摇一摆的可爱极了,就像一只小鸭子。但我又一向是不喜欢让别人拉着我走,我又走得不快,所以爸爸只好不时回头看着我有没有走丢。大家都说我和爸爸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妈妈忽然停了下来、看着我,吐出了几个字“你、长大了。”是呀我长大了,回想十年前,我还是个摇摇晃晃的小孩子,而现在是一个能跑能能跳的大女孩了。是的、我长大了,可以拿拖把帮妈妈拖地了。人、总是会长大的。一个旧照片,会让你想起许多。那么如果你也有时间,就请去翻一翻你的旧照片,坐在妈妈身边,听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吧。700字 初一 抒情
-
旧屋时间的源头,水如潮涌,道路的尽头,故屋依旧。残阳如血,旧屋的轮廊显得有些淡然,多了些苍白。旧屋的四周长满了苔藓,低调的暗绿色与旧屋混为一体,和谐而美妙,那苔藓竟成了这旧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条条藤蔓延着旧屋的边缘往上攀爬,伸进楼顶的小仓库,向黑暗进发。如今,这等待着世界末日到来的房屋,竟是这些植物在守护,而那些曾经在这里栖息过的人类,包括我,早已离去而奔向了那些华丽的楼房。估计那些楼房也会落得如此下场,只得哀叹尘世无情。预寻木门的踪影,却寻得一地残碎的木块,门已不在。依稀记得儿时的我,经常悬吊在门上玩儿,是那般的快乐。而今看着地上那承载着我童年的木块,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和悲哀。那堵墙已被时间鞭打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无数条裂缝里面溢出的是历史的沧桑,流下的是空虚和荒凉,象征的是生命的终结。墙的上方有根小圆柱已经是摇摇欲坠,它承接的可是上个世纪的文化远景?或许,在它化为灰烬的那一刻,又会成为逝去的古董。旧屋外所围的警戒线封住了我的视线,我的童年也被之所封而埋没在了未来的灰烬之中。我能做的,只是记录下眼前的一切,同时也记录下童年的快乐。毕竟,人不能绝情,凡是让你快乐过的人或事物都应该有一点记忆。即使在你等待世界末日来临时,世人都将你遗忘,但是,那个时候一定会有一些东西像旧屋上的植物一样守护着你,陪着你告别尘世。我拾起一块石头,揣进口袋里,合起手,为旧屋祈祷。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还有植物为你守护。600字 初一
-
花院院中的花花草草纷纷拜别了去今年他们又回来了。去年冬,他们憧憬着孩子们跑来跑去,开心的玩耍着。去年他们开心着。在今年,他们整天的想。孩子们,今年。还会来吗?院中的它们的颜色漂亮极了,有的是洁白的,犹如珍贵的牡丹,有的是粉红的,好像羞涩时的红晕,有的红里泛白,仿佛小姑娘稚嫩的脸。孩子们怎么不会来呢。但是在一记春雨,花花草草蔫了。孩子们也不会来了他们会在下一个,美丽而又快活的季节,在来夏天快来了院中的花花草草,有点伤心不过,天空也会说着孩子们会来的吧200字 六年级 散文
-
老院清冽的风满带着说不出的缱绻在村落里穿梭,踏着绿树高舍间九曲回肠的小道,来到那扇古老的淡色木门前,看到灰雕的瓦檐上挂满珠网,仿佛是在推开一个尘封的记忆这个被几间旧屋围族的老院已好久没有人住了,一代代故土的人迁往城市,遗留了一院野草在疯狂跋涉。她寂寞了,清冷了,独守着满院花草繁木,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的乐土。走入一间矮矮的房门,随手将两只白色蜡烛点燃,橘黄色的火苗立刻舞动起来,将潮暗的屋内照得柔和而温馨,人便凭空添了几分久违的温暖。曾经几何,在这间小屋里,念着村中通俗有韵的顺口溜,伴着蟋蟀的鸣琴而入睡;而至清晨早已光着脚丫,一遍遍地踏进沾满露珠的青草地,卷起几片榆叶,打响了无数欢快的哨子。金黄与墨绿交织的六月芬芳浓郁,拾穗的孩子不断的敲打着灼热的土地,让我相信童年的生机无所谓劳累。记得老院曲斜的枣树上曾挂着一架简单的秋千,缭绕着清风荡漾。顽皮的孩子总是坐在上面翘首仰望,而身后“呼啦“一声就有一大群小伙伴争着去推,爽朗的嬉戏声和叫喊声动彻天地。蓝天,白云,秋千,青草,在脑海中定格成一幅唯美的画卷。漫漫黑夜银星闪烁,不甘枯燥的我们有会抬出大芦席就地而铺,曲膝坐上,就有稍大的孩子有板有眼的哼起从庙里老人口中学来的几句弥撒曲,周围的人便纷纷找来木棍,敲打着席边的石砧,嘻嘻哈哈闹作一团……待第二天初醒,才知道已不知什么时候睡着,被大人抱回了暖暖的床上。满载着高昂呼啸而来,却又在不经意间悄悄逝去,止在记忆里的童年绕满缎带,飘满白色的羽毛。如今我踏上木梯--就是那曾经踏过无数次的木梯--爬上了老院斜斜的屋顶,注视着满院的绿色和点缀的花香,忽然发现老树的枝杈下还环抱着一个小巢!记起一次次长夜晤对的时刻--那些鸟,应该早已长大,飞向远方了吧?如果成长就是一个路途,那么最完美的客站就是童年。我会记住这一切――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这是值得我用一生一世,来品味,与留恋的。700字 初二 散文
-
秋院红叶紧紧的黏在枝干上,不过不落。落在屋顶的叶子,干枯了,风一吹,便飘飘荡荡的铺成了路。院子的瓦上,拭去了往日的古朴,铺上了今日的鲜红,我忘却了它过去的颜色。走廊的木板上,不时飘进几叶红,夹杂着绿也甚是好看,但不久便会腐烂,这也便是秋。从东墙翻过的风,扫落了那树上的红叶,吹光了屋檐的落叶,将那煞停的叶也吹走,院便又剩我一个人。狠下心,也只好提起扫帚,将那画抹去一半……这便又剩我一个人独坐孤院,独守一秋……200字 初二 散文
-
旧“太旧了,再用用吧……”——题记太阳已经下山了,云是淡灰色的,像是被掺上了水泥一般。多数人已经踏上了归家的路,凉爽的秋风轻轻地抚摸着这个似乎被时代遗忘了的小镇。“嘎吱嘎吱——”一辆老式电瓶车打破了这片宁静,深红色的漆已经掉了一半,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的,两只反光镜已经碎了一只,落了许多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眯着眼,显然已经有些疲倦了。“啪——哒”街角的路灯亮了,终于,老人在一幢房子前停了下来,他轻轻擦拭着电瓶车上的灰,随后将电瓶车停好。“辛苦了。”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抹了抹头上的汗,走进屋。他用画着牡丹和锦鲤的瓷盆洗了洗脸,尽管已经是深秋了,但再薄的衣服也掩盖不住他的疲劳。老人的眼袋已经很重了。有些小孩仰着头,对他指指点点,“你们看,那是送牛奶的老爷爷!”老人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的神情,随即挤出一个笑脸,以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当。是啊……干送牛奶这一行应该有些年头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该从什么时候结束,老人并不知道。老人用长了老茧的手轻轻翻开一本相册,上面有一个年轻的少女在油菜花田里,笑的很开心,那是老人的爱人。老人的眼角,落下一滴浑浊的泪,滑到了花盆里……过了几年。“嘎——吱嘎——”还是那辆电瓶车,只不过因为老旧快开不动了,只不过因为棕色的石板路被马路取代了,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小村上已经屹立起了一座座高楼建筑。老人得到了一套房子,在很高很高的地方,高到可以看见天空上缠绵的云朵,高到可以俯视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而他却郁郁不欢,有人说老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好的地段,那么好的环境……人们对老人嗤之以鼻,老人对这座又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嗤之以鼻。总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褪色……一天晚上,老人做了一个梦,梦见时光在迅速倒退,梦见油菜花重新绽放在田野间;梦见五彩缤纷的蝴蝶,正在翩翩起舞;梦见那个她,正回眸朝他微笑,那微笑里,藏着世间的美好。老人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浅浅的笑……第二天,老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离别,没有悲伤,没有重蹈覆辙,只有油菜花开在他的心间,开的是那么的灿烂!一切都是崭新的,一点,都不旧……800字 六年级 散文
-
旧窗外,夕阳打落一地记忆的碎片,泛着明亮的忧,那么温柔,那么剔透……——题记序家里的日历明晃晃的摆在了最明显的位置,给刚迈进家门的我措手不及的震撼。刹那间,风起了,窗帘被吹得哗啦啦的飘起来,猛然间听见紫色风铃舞动的声音,就像生命的齿轮转动发出沉重的音符。风起云落,我已站在这一年的尾巴上了。我站在这里嗅到回忆发霉的味道,看到瞬间流逝的苍老,听到轻风吹过时花开的声音。一踏过青石板上的几簇苔痕,推开沉重而斑驳的大门,尘封了多年的记忆也随之打开。梨木椅上奶奶睡着了,微闭着双眼,慈祥的笑着傍晚的阳光射在奶奶脸上填平了一道道沧桑留下的印记。我不愿打扰他,独自进了老屋忽的发现一排照片,竟是奶奶年轻时的模样,恬静庄丽,颇有大家风范,温婉的笑容令我不禁往外看去:奶奶花白的头发哪有当时的乌黑,弯曲的背哪有当时的挺直,眉眼处早已失了当年的清秀。我心里是惆怅的,这代表着生命的轮回。五十年的时光,悄无声息的流走,它以为如同风一样潇洒的一拂,却把沧桑画满额头。奶奶陪着老屋一起衰老,那些泛黄的老旧照片,被框上了古物的印记。二冬天已悄悄来临,农历上早已出现了立冬的模糊字眼,法国梧桐又秃头了许多,黄橙橙的景象开始靠近黑白。那天打扫厨房时,无意间翻到一个崭新的情侣杯,似曾相识却又不知从何忆起。最终想起去年路过饰品店,一眼看中了这个杯子,爱不释手,还幻想着以后与他的充实生活,却在回来时随意放在了一个角落里,一年不曾过问。这年头杯具太多,或许那就是旧物吧!窗外一片雪白,哈一口暖气,杯上多了一层雾,清洗干净后,我第一次拿他喝了一杯奶咖,在这样的严冬,喝奶咖算是享受了,可我心里却异常的冷,睁大眼睛望着天空,阳光融化寂寞的伤感……是不是回忆就像淡淡的柠檬草,心酸又有芳香的味道,绕一圈,我发现我有更远的地平线。结语又是一个被翻过的年代,那些旧物,在那个平淡的下午,让那个回放键锁住流逝的脚步,一遍又一遍……750字 初二 散文
-
摄影院摄影今天,我去摄影院去摄影。拍了月亮湾,这一个电影。这个摄影师是外国的,他会说中国话。拍完以后,他说:太棒了!小朋友。我心里很高兴,受过外国人的夸奖。开心!开心!开心!50字 小学 叙事
-
院静幽花落鸟去院更幽,霜叶飘来满天秋。待到来年花开时,蜂蝶彩舞闹枝头。50字 初三 诗歌
-
深院月盘玉髻,理银簪。佩响娉婷步辇姗。雾绕暖香缭暮色,会君轻语夜阑珊。50字 高三 诗歌
-
深院月花径曲,柳丝垂。小院春深暖意微。素手拢香描水墨,玉蝶轻绕醉芳菲。50字 高三 诗歌
-
旧照片照片角卷出了弯弯的弧度,在时间长河中,它泛黄了,只能把它当掌上明珠了。不然,一捏就碎了,风吹就散了。初二:万喆轩5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