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时事
适用话题:保护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法律、监管、保护意识、普及法律常识
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当日发布的《中国自然观察报告2016》认为,大熊猫以及其同区域的金丝猴等物种保护情况较好,但不少迁徙鸟类却因为栖息地受威胁、被大量捕食等原因每况愈下。黄胸鹀(俗称禾花雀,鹀读wú)在短短二十几年里,已被人们从“无危”吃到“濒危”(5月23日澎湃新闻)。
野生动植物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维护其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精彩、更鲜活、更多样。但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如果不严格执法,强化保护力度,类似黄胸鹀被从“无危”吃到“濒危”的情况可能会更多。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规定,强化对相应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对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进行保护。如近年来,一些农民因捕捉大量麻雀或者癞蛤蟆而受到法律制裁。
但要从根源上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既要惩罚单纯的乱捕滥猎行为,又要斩断猎捕、偷采、贩卖、收买或食用野生动植物的黑色利益链条。重点野生动植物具有极强的药用、圈养或观赏价值,自然有人敢冒风险捕猎或贩卖。还有一些人为突出消费档次或迷信各种传言,对普通野生动物如麻雀、青蛙、蟾蜍、野兔等情有独钟。由此便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能给捕猎者及贩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以广为人知的大学生掏鸟案为例,表面上看,该大学生只是闲来无事在家门口掏了几只鸟。而实际上,这名大学生知道所捕猎和出售的阿穆尔隼和凤头苍鹰属于保护动物,且其在贴吧和QQ群中交流时也明知此类行为违法,却依然捕猎并出售。再如“三有动物”,一些人之所以愿意大量捕猎,就在于该动物可以转售获利并最终成为一些人口中的美味。
遗憾的是,按照相关法律,当前多侧重于打击惩处捕猎、贩卖行为,而对购买、使用、食用行为较少规制。如捕猎、贩卖行为均系违法,情节严重者可判处刑罚,而购买行为仅属一般违法,食用、使用基本上没有任何法律后果。这实际上无益于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一般而言,捕猎者仅是利益链条上的最低端者,是受益最少者,而收买者、使用者或食用者才是罪魁祸首。甚至可以说,一些人之所以愿意花高价,一些餐馆之所以敢出高价,就是冲着野生动植物的稀缺性而来的。
野生动物遭受灭顶之灾,饕餮者满足了口腹之欲,捕猎者却几乎成了替罪羊,这显然不正常。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从制造市场需求的收买、加工销售、食用行为入手整治,才有可能实现釜底抽薪。理当严惩大规模收购野生动植物的商家,并有必要以犯罪论处。对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而仍然食用者,也应追责。应在全社会树立爱护野生动植物、禁食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否则,等到普通野生动植物从无危被破坏到濒危再到灭绝时,再着手保护就为时已晚。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的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如在制度方面: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和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行动,以此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有人询问“根据对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断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点?”英国科学家约翰·波顿·桑德森·霍尔丹(e)回答:“过于喜爱甲虫。”因为甲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的特里·欧文(TerryErwin)推断,多数未知的甲虫种类可能生存于我们无法靠近的30米高的热带森林树冠层。而生物多样性会直接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有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但人类对它们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占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任何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地球野生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不同自然区域都有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当然,彼此之间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说,湿热带低平地区的陆生生态系统具有最大的生物多样性,随着雨量减少和温度低,生物多样性就逐渐减少。岛屿和小块具有独特生境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之类似生境条件的大面积区域要少;但是,孤立的岛屿,环境特殊,特有种多,是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既要包括不同自然区域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也要考虑特有种多的区域。因此,确定不同自然区域的声卜物多样性中心,是必需首先要开展的工作。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常常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降低,特别是一些长期进行垦殖,开展集约经营管理的区域更是这样。当然,在一些人类只进行有限活动的区域,也可它{j之lH]的复杂的关系。如: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500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余种,昆虫1000多种;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有2400多种,它们分属278个科、1118个属。全世界被命名人册的物种约25。力一种,其中动物约200多万种、植物约34万种、微生物约3.7万种。据估计,它们只占全球现有生物物种总量的1/3左右,大量的物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命名。由于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物种是其组成成员,并各自行使一定的功能,故认识物种是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核心。2.基因多样性(亦称遗传多样性)基因存在于物种中,每个物种的基因数量相当大,如一种真菌拥有1万个基因,一种有花植物拥有约40万个基因,怪不得有人把一个物种称做一个基因库。在此要明确强调,一个基因库的基因不是工业上哪种一个模式的复制品。如水稻、小麦巾会出现具有高产性状的个体、抗逆性很能使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例如,在人口稀少的湿热带区域,小范围的进行轮歇农业的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更加多种多样,就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水生生境的生物也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和一些巨大的古老的湖泊。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应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中心,选择适当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的保护,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核心区的天然性、缓冲区的优化管理和试验区的集约经营融化为一有机整体,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当然,迁地保护工作也不能忽略,例如,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动植物繁殖中心、孵卵处、养殖场、组织培养贮存库、菌种保藏库、种子和基因库等的建立、充实和完善,一也是长期的任务。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立法、宣传、控制开发和贸易数量等的卫_-作紧密配合。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开展研究、监测、教育与培训,才有可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忽视哪一项工作都将产生漏洞,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1)调查、鉴别与编目。对物种多样性受威胁的情况、种群现状、分布与栖息地现状、致危原因等进行调查评估,参照国际濒危物种划分方法,确定物种濒危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发布我国珍稀野生动植物红皮书以及应当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并依法进行管理。国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以及各省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红皮书等均属于这种保护方法。
(2)就地保护。就地保护就是在野外划定一定区域,对野生动植物种及其栖息地进行直接、全面的保护,使野生动植物种之间、物种和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生态关系中。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佳的、最有效的策略。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等等都属于就地保护途径。(3)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对人工手段或者人工促进的手段,使它们在人工帮助的环境下繁衍生存,并使年代种群不断扩展达到能够维护该物种长期生存的保护方法。迁地保护的途径有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种质库等。
(4)加强外来物种管理。要防止外来物种或者病害的危害,至少应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外来种的引入;加强国际间合作与管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建立有害物种信息库;坚持不人为地有意引进外来物种;加强入境检查,防止来访者将外来物种带入带入特定区域;对可能潜藏外来病虫害的任何馐材料及时消毒甚至销毁,以减少外来病虫害的感染机会;加强周边社区宣教教育,预防周边社区引入外来物种造成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家畜等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机会,减少家畜病虫害对保护区的感染;对国内已经知道的入侵物种进行研究与控制;在任何造林绿化、植被恢复以及位于自然风景区等地的园林绿化活动中,坚持使用乡土树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坚决禁止采用任何外来植物进行绿化和栽培试验,禁止进行任何目的外来动物驯养繁殖实验。
(5)景观保护。近年来,国际自然保护组织越来越关注从景观的角度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种保护有别于就地保护或者外来物种控制等相对单一的途径。它能够系统地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亚洲发展银行(ADB)在穿越中国、缅甸、泰国等6国国境的湄公河流域开展的保护与发展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向我们展现了景观保护或者系统保护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
[9]王丰年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清华大学学报2004(3)
相关推荐
-
有关大学生“慢就业”的社会时事导语: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适用话题:就业品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的话题再一次被舆论聚焦。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为有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国家和地方近来相继出台多项举措,通过给大学生村官涨薪、基层就业考研加分、发放寒门子弟就业帮扶补助等,给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保障。应该说,各级政府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这种护航多数沿袭了“就业GDP”的思维,以实现就业为主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漠视了就业的品质问题。具体到就业指导环节,往往表现为“教育”大学生不要挑肥拣瘦,应当先就业后择业等。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背景下,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确实有其合理性,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是,先就业后择业也存在明显弊病。为了就业而就业的仓促选择,未免失之轻率,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换言之,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应适当跳出固有的“就业GDP”思维,改变一味被动护航的做法,尽可能让大学生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工作。作为“快就业”的对冲,“慢就业”日渐兴起——毕业以后不马上就业,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游历、陪父母、参加志愿活动、了解市场,从而增加见闻、充实人生、丰富阅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行走和“晃荡”所带来的历练,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可谓形“慢”实“快”,或可能真正实现“以退为进”。“慢就业”虽好,但时下仍存在不少现实之困。要让“慢就业”真正顺畅实施,除了呼吁社会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外,有关部门还应及早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方能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尴尬。首先,教育管理制度和大学生“就业率”评析体系亟待改进。一些西方国家的学生之所以能享受“间隔年”,是因为那里的大学教育实现了自主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而我们目前的学分制还是“半成品”,学生基本上只能在限定的时空内选择,怎敢随意“间隔”?此外,由于“就业率”的硬杠杠,不少高校迫于压力,不得不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条件就业,甚至演绎出就业造假的荒唐故事。倘若不能破除对“初次就业率”之类的数据迷恋,谈何“慢就业”?其次,许多招聘政策与“慢就业”不接轨,毕业生容易“被”慢就业。举例来说,不少地区为引进人才而开设的“绿色通道”政策,除了设有“985”“211”的学校门槛外,还往往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限定。如此政策背景下,“慢就业”意味着凭空失去很多机会。在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慢就业”有助于丰富就业选择,化解“被就业”现象。惜乎囿于诸多因素,目前只是“听起来很美”,要想让毕业生真正稳下心来,实现“谋定后动”,任重道远。1200字
-
保护地球的每个生物今天,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名叫《老师是只“青蛙”》: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师来听课。这次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每学完一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效果非常好。这次,我要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我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果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王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孙艳蔷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下来。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提起笔,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是人与大自然共同的母亲,我们要学会去保护“母亲”,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可现实却往往如此:有的工厂为了少花点钱,便将污水排入河中,那河面上许多的鱼尸发出一阵阵恶臭,你可想过那也是一条条生命,也是地球母亲的儿女。伐木工将那一棵棵葱茏的大树看到,可曾听见那树叶掉落时的哭泣,这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啊!还有许多许多的案例,这都是我们的罪过啊。因此,我们要正正的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为这个目标努力,为地球母亲做点回报,为后代子孙着想吧!初一:武子杰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
保护地球的每个生物今天,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名叫《老师是只“青蛙”》: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师来听课。这次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每学完一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效果非常好。这次,我要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我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果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王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孙艳蔷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下来。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提起笔,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是人与大自然共同的母亲,我们要学会去保护“母亲”,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可现实却往往如此:有的工厂为了少花点钱,便将污水排入河中,那河面上许多的鱼尸发出一阵阵恶臭,你可想过那也是一条条生命,也是地球母亲的儿女。伐木工将那一棵棵葱茏的大树看到,可曾听见那树叶掉落时的哭泣,这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啊!还有许多许多的案例,这都是我们的罪过啊。因此,我们要正正的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为这个目标努力,为地球母亲做点回报,为后代子孙着想吧!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
2014-2015地理4-4生物多样性保护课内基础训练选修64-4生物多样性保护课内基础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地之一,据图完成1~3题。1.图中自然保护区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的濒危珍稀动物为()A.丹顶鹤B.大熊猫C.藏羚羊D.金丝猴答案C2.该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A.保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B.保护古老文化习俗C.保护珍稀濒危树种D.保护河源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答案D3.造成图中阴影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珍稀动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高天寒,环境脆弱B.工业污染加重C.过度放牧,乱捕乱猎D.交通建设,城市发展答案C右图中甲所在地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突出的地区,这里有众多的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昆虫,图中的河流又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天然鱼缸,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气候多样性5.下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成因与图中甲地区最相似的是()A.横断山区B.刚果盆地C.青藏高原D.三江平原6.当前造成图中地区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A.迁移农业B.过度放牧C.乱捕乱猎D.商业采伐4~6.解析根据图中水系和海陆分布可知甲地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其气候类型成因相同,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目前造成图中热带雨林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商业性采伐,乱捕乱猎行为。答案4.D5.B6.B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目的是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1)对于人类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有哪些?(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1)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给后代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2)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以保护遗传资源等。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右图所示)。其身长而侧扁,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分布于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生殖季节从河口进入淡水,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有的在江河干流产卵,也有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产卵。产卵后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长颌鲚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是典型的洄游鱼种。近几年长江刀鱼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绝迹。(1)简析长江刀鱼数量迅速减少的原因。(2)简述保护长江刀鱼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人们的过度捕捞;中上游地区及沿江沿湖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域水质变差。(2)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捞;加强人工繁殖,保护水域环境。1200字 高中 叙事
-
生物作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人作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篇一:《有一个姑娘》我们班有一位漂亮的姑娘,身材纤细的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个可爱的樱桃小嘴。这个姑娘很活泼,还很爱画画,她活泼起来像一只吃了开心粉的小兔子,可是画起画来,就像被钉在钉上一样,纹丝不动。她小时候喜欢拿起水彩笔在纸上天马行空地画画,画有:太阳、房子、小兔子、草地······她画过的那些画呀,那叫一个萌萌哒,现在还被妈妈保存起来呢!说到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啊,总能让人不禁称赞,因为不管她遇到什么问题,她都能够机智勇敢,足智多谋。有一次,同学不小心把她收集多年的照片撕烂了,同学连忙向她说对不起,着急地不知所措。可是这个姑娘呢,丝毫不慌张,赶紧安慰她同学:“没事,弄坏了可以修呀!”说着,便找出胶带,对齐撕烂的地方,贴上胶带,很快就修补好了。现在,你们猜出来这个姑娘究竟是谁了吗?哈哈,她就是我!一个痴迷画画,却很活泼开朗的快乐姑娘!你愿意和这样的我交朋友吗?篇二:《我的新老师》转眼间,开心的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到来了,当然,新老师也来了。她个子不高,但身材很好。她总喜欢穿裙子,时而配双高跟鞋,时而配双平底鞋,但她在我的眼里,就如同穿着彩色的孔雀仙子一般,不论穿什么都很美。她的眼神虽不是炯炯有神,但散发出来的都是柔和的目光。她的鼻子有一点小巧儿,嘴儿就如樱桃般红。这美若天仙般的外貌配上她那头时尚的短发,让人眼前一亮。何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讲的绘声绘色。当她给我们上第一课:《山中访友》时,把我们都带进了彩的课文,看见了大自然的风景……何老师领着我们朗读课文时,我们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她是抑扬顿挫的朗读,仿佛风景就在她的眼前。她的表情总能把我们领悟到语文的世界里……她还告诉我们说:“你们上就要认真听讲,下课的时候就要痛快的玩。”开学到现在,足足有了一个星期,我对何老师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我慢慢的发现何老师不但有严格严厉的一面,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还有幽默风趣的一面。在这个星期里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何老师看。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会变得更加优秀……篇三:《苗苗妹妹》和妈妈一个单位的小杨阿姨有一个女儿,今年三岁多了,我叫她苗苗妹妹。她的圆脸粉嘟嘟的,她的眼睛黑黑的、小小的,笑起来眼睛一眯,就像月牙儿一样,圆圆的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似的小嘴,走起路来总是一摇一摆的。我非常喜欢她,苗苗妹妹既可爱,又顽皮,又聪明。记得有一次,苗苗妹妹来我家玩,我正在写作业,她趁我站起来开灯时,悄悄跑过来,把凳子偷偷地移走了,害的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妹妹却在旁边咯咯咯地笑个不停,我也边揉屁股边哈哈地笑了。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在餐厅吃饭,苗苗妹妹正在耍脾气。我趴在妈妈耳朵上悄悄地说:“妈妈,我藏起来,你让苗苗妹妹来找我。”说完,我倏地钻到了桌子底下,就听到妈妈说:“苗苗,哥哥因为你耍脾气,不理你了,你找找他在哪?”苗苗一下子就不闹了,她一边慢慢地走过来,一边歪着脑袋左右寻找着,嘴里还不时的发出“嗯?嗯?”的声音,不一会儿,她就得意洋洋地把我“揪”出来了。我的苗苗妹妹就是这么一个既可爱又顽皮又聪明的孩子。1200字 小学 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