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也许大家对白族这个少数民族了解的比较少,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关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云南的白族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纳西族、傈僳族、黎族…都有。白族也居住在此,大部分都住在大理。
大理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烤耳块,烤乳扇…“云南十八怪”钟就有一个“牛奶卷成串串卖”说的就是这个“乳扇”了,这是白族特色小吃,来了总是要尝尝鲜。可是你咬一口才知道这是什么味道,“牛奶发霉”的味道!大概是我们吃不惯吧,白族人吃起“乳扇”来可是有滋有味的。
白族人穿的衣服也与我们不同。大理白族的小伙子穿白色底,袖口和衣摆绣着蓝色小花图案,类似与衬衣的服装;女孩子穿的服装称为“风花雪月”,头上红蓝相间的帽子成月牙形——“月”,帽子上的绣花—“花”,帽子两边挂下来两条白色的流苏—“风”。帽子顶上白色的绒线—‘雪’。在丽江也有白族,但是他们穿的服装是以蓝色为主色的,他们称为“蓝天白云”,这是导游和我说的。
说起“风花雪月”,便联想到了白族的特色茶之一“风花雪月”。“风”“花“雪“月”,分别代表了四种茶,它们都有各自的疗效。白族还有一种茶——“人生三道茶。”三道茶分别是“ 一苦二甜三回味”,不用说,它的味道你也知道了吧?苦、甜、再细细回味那特别的滋味。这不是好比人生吗?少年要努力学习,是苦的;少年认真学习,中年创业就十分轻松,是甜的;晚年,是多么甜地回忆曾经的那段时光啊!
这就是我在大理了解到的,关于白族的所有事情了,你有兴趣游游一游吗?
相关推荐
-
白族的风俗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十月十五日过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也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悬的白族每年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机组是,忌讳外人在常大年三十,要把钱借个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根本不丰。因而了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但年初十是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崖的白族,七月半这天不准人们到处走。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450字 三年级 应用文
-
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波斯、阿拉伯、 中亚各族人等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回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禁食猪、血液、自死动物等不洁之物和酒,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即非经阿訇屠宰的动物、禽类)。其中禁食猪为最严格。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丧葬。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称死亡为“归真”。一般在三日内即行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450字
-
霍邱风俗习惯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民俗,这些民俗习惯一直流传至今,为什么呢?听我细细道来。的民俗有很多,比如重阳节就是,每到重阳节的时候,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东汉时,汝南县里面有一个叫恒景的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太富裕,但也可以过得去,有一次汝河两岸起了瘟疫,很多人都死了,恒景的父母也病死了,于是恒景便向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拜师学艺,费长房给了恒景一把降妖青龙剑,于是恒景早起晚睡的练剑,练完一年后的九月九日,他回家把大仙的话都跟村民们说了一遍,于是父老们登上了高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带在身边瘟魔不敢靠近,然后每人喝了一杯菊花酒,这样可以不染瘟疫,然后恒景下山与瘟魔大战十几个回合,瘟魔发现打不过他,身就逃,恒景便拿出降妖青龙剑,将瘟魔击杀。于是从此以后每到九月九日人们就登山,插茱萸。还有一个是中秋节,传说中秋节是因为一位名叫嫦娥的仙子飞向了月亮,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上嫦娥最爱的月饼来纪念嫦娥。现在大家都了解重阳节与中秋节了吧,中国还有着很多的节日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来历,他们每一个都是独特的,每一个风俗都有一个特殊的来历,一个特殊的英雄。450字 初三 记叙文
-
白族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礼节。白族人常以“三道茶”款待亲朋。一道茶以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二道茶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味甜香;三道茶是蜂蜜泡开水,味醇甜。因开始喝的是苦茶,喝了二三道茶后,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故有“‘三道茶’乃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大理去玩,导游带我们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大厅,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一位白族阿姨看见了我们,就请我们坐下,等候茶。一会儿,茶泡好了,他们请我们先品尝第一道茶,我以为很好喝,就拿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下去,“好苦啊!”我大叫起来,一位白族阿姨见我大叫,就说:“这三道茶一苦二甜三也苦。”我听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走吧,这三道茶很苦,我喝不下去。”爸爸笑着说:“傻孩子,这三道是补血的。”我一听,很惊讶:苦茶也能补血,真是太棒了。我叫阿姨给我把三道茶都倒上,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好极了!”我高兴地叫起来。我就这样反复品尝这“三道茶”。感觉真是好极了!白族的习俗是“三道茶”,你有空,也去那里尝尝吧。450字 四年级 状物
-
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一面旗。旗杆用竹竿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白族人民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鱼”“下关砂锅鱼”“炖梅”“雕梅”“铒块”“乳扇”等较具名族特色。白族人民还喜欢喝烧茶。白族的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戒指。白族,虽然人数不够汉族的多,衣服不够汉族的漂亮,节日不够汉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过得很开心,过得舒舒服服。4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