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1200字以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

0
0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某些章节表现人物非常传神,最典型的当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通过孔子探问学生的志向,四弟子各述其志,寥寥数语,性格特点、神情态度宛在目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自主赏析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感受其情趣,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理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复述课文内容。

(3)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辨析多义词:如、方、与。

教学难点:

(1)理解孔子的礼治理想

(2)通过言行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

二、说教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三、说学生

我任教的是高二音乐班,由于音乐班学生文言底子较薄,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应适当进行对课文的串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外介绍有关孔子的故事,使学生走近孔子,能以平等的视角了解孔子,有助于学生对孔子产生亲近感,增强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2知人论世

学生活动: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了解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3、标题解析

(1)依照课下注释,解释“侍坐”之意。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者之间的顺序问题。引朱熹的解释,这里有年龄的大小之序。

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活动:指名学生分部分读完全文,然后正音。

5、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齐读课文,并指名同学展示导学案中重点字词翻译。

教师予以扼要点评,对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强调。

6、合作探究

(1)学生活动:借助对课文的理解完成导学案上关于四个弟子“志”的表格,通过人物语言以及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明确:子路的坦诚、直率、自负,冉有的谦虚谨慎,公西华的谦恭委婉、娴于辞令,曾皙的从容洒脱、逍遥自在,孔子的温文尔雅、含蓄深沉等等。

(2)使学生思考孔子为何“哂由”“与点”。这一个问题,学生会有疑难。可从释词入手,讲清楚“哂”字的不同义项(①微笑②讥笑),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境,推断“哂”的内涵。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使学生思考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从他对弟子的评志的话当中去体会。尤其是当他听了曾点描绘的那幅恬静、清华、安适的图景之后的一声“喟然长叹”中去感悟。曾点所讲的那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每个人都能够真正享受了生命。

7、小结本课的重要的字词句。(主要是常用实词“方”“与”“如”,以及常见虚词“之”“乎”等,还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式等。)

五、拓展延伸

《先进》篇中其他选段阅读: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

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_中国民间故事

750字 叙事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这是一篇孝心小故事,童话网()推荐您阅读一个关于谦让的民间故事:

孔融让梨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更多好故事请返回童话故事网首页阅读: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中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