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才女-----李清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多么诗意的名字,仿佛那皎皎明月落到淙淙溪流,山色空蒙、恍如仙境……
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和继母双双才华横溢,家境优裕,受到父母熏陶,清照自小便读书识字,年方十六岁便提笔写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新隽永,一气呵成,当时已小有名气,在美好的青春,她遇到了一位酷爱金石的男子——赵明诚,字德甫。
没过多久,她十里红妆嫁入赵家,两人甜甜蜜蜜,经常一起写诗作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还是一个含羞的小女生,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父亲李格非被牵扯新旧党争中,一下变成了罪臣之女,受尽冷眼,只能回到故乡,从此与丈夫相隔千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孤寂地坐在车中,只听到马蹄声,望向窗外,不禁哀伤……
从此,清照与丈夫分分离离,不再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日子,金人进犯,丈夫去世,一生颠沛流离,最后仍然是家破人亡……
可当她已饱经风霜时,竟然还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此豪气的诗句,不能不令人敬佩,多少人看尽世俗已经麻木,她却依旧保持着一颗坚强不屈的心,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年老的清照早已将个人得失抛在脑后,满心尽是家国情怀,忧国忧民。
如此豪气的诗句,不能不令人敬佩,多少人看尽世俗已经麻木,她却依旧保持着一颗坚强不屈的心,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年老的清照早已将个人得失抛在脑后,满心尽是家国情怀,忧国忧民。
她的诗词气势磅礴,就像一位充满热血的朝中大臣……
或许我敬佩的,就是这种与命运所抗争,不愿落后男子,历尽世间冷暖,看遍人世沧桑,依旧满腔热血,忧国忧民的坚强不屈的巾帼精神……
易安居士,只是你的号,安定下来,静静地就好……
我们班的四大才女
我们班在学校里有一好一坏两个名声,坏名声是我们班同学的责任心比较差,而好名声是我们班不停为学校“培养”了很多才女和才子。经过数年的比拼,终于选出了我们班的四大才女。
试卷分析机――学习委员李靖雯
味道:红烧肉
我们班曾经被语文老师表扬过一次,批评过一次。批评的是我们班的平均分太低了。表扬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语数英三科总分是年级前三名!她就是“考试狂”李靖雯!她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发言,但是考试成绩是不可小觑的。她的语数英三科成绩总是全班最好的,就好像提前分析了试卷似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她的三科成绩都在97分以上,被同学誉为“永远的第一”。
暴力小天鹅――宣传委员何丝雨
味道:鱼骨头
这位“暴力荷叶”可是我们班著名的巾帼英雄。以前经常有男生欺负女生,她就为女生们出气,结果弄得男生们见之躲之,再也不敢欺负女生了。再加上她发杂志的时候喜欢用很大的力气,有一次差点把一本杂志震散架。正因为这样,不知道是谁送了她一个外号:暴力小天鹅。为什么叫小天鹅呢?哦,原来她的舞蹈可是跳得炉火纯青……
冰山上的来客――中队长高涵迪
味道:冰块
我们班的中队长大人啊,简直是百毒不侵,有的男生下课想去巴结她,结果都是大败而过,而且遍体鳞伤,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她平时负责维持纪律,是谁都不放过,就算是不小心的。正好不少人都看了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所以被男生叫做冰山上的来客。气得她打了好几个男生。
女高音播放器――音乐课代表温雨
味道:姜
我们班的音乐课代表是全年级里唯一的一个学过美声的,同学们听过她的独唱之后,都不好意思开口唱歌了。因为她唱得实在是太好了,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至于“女高音播放器”的来源,是有一次队会,导演让她领唱一首《我的中国心》,那首歌里面有一段高音,温雨雍芟不叮谑蔷途A废埃灾劣诤罄炊踊峤崾螅猩且惶剿咭艟投愕迷对兜摹
这就是我们班的四大才女,怎么样,很让你吃惊吧!什么?你不服?那好啊,有种你就把你们班的四大才女扛出来比试比试啊!(拜托,人家不是东西,怎么扛啊!)
相关推荐
-
李清照易安少时急争渡,惊起鸥鹭荷香处。中时相思生闲愁,多愁善感玉更秀。忽有风云多变故,夫亡家破国堪忧。晚年寂寞酒浇愁,孤苦却比黄花瘦。50字 四年级 诗歌
-
李清照(3)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盛期,当她在襁褓中睁开黑色的眼眸时,如这章丘的山,明亮坚韧;似这章丘的水,清澈纯真。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只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他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他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绪,也经历了爱人离世、山河破碎、颠肺流离、发常人悲世之感慨,心怀家国与天下。李清照这支花在宋代萌发,绚烂了中国诗词的整个花季。飘散淡淡清香的诗笺上,有她的聪颖与傲骨、柔情与相思、坚强与悲戚……李清照是一代女词宗,独一无二。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亦有切骨的悲凉。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他的词,他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另外,李清照还有男儿的气质。他在诗中高度称赞韩肖胄:“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意为赞扬韩肖胄能将个人生死与家庭安危置之度外,为国捐躯,是不折不扣的真英雄;他称赞胡松年好比荆轲刺秦王,壮怀激烈。由此可见,李清照虽为一介女子,却亦是浩然正气,拥有男儿般的胸怀和气概。倘若他是一个男儿身,必定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报效国家。这正是他的闪光之处。数千年来,无一女子可轻易与李清照比肩。最后的李清照,在乱世中踽踽独行。故国春深,她亦怀有一腔浩然正气,挥笔写就铿锵悲壮。踏过历史,他终究没有辜负“一代词宗”的美誉,终于成就了那个既能书写闺房离愁,更能激发爱国思情的巾帼英雄。李清照是大送一朵最绚烂的情花。他留下的这些词告诉我们一个女人视角下的大宋:气吞山河,悲壮孤绝,让我们一生都受用。700字 四年级 说明文
-
千古奇葩—李清照初见李清照,是不经意的一瞥,可那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却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挥不去,忘不掉了。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个愁绪满怀但又豪气千云的女子。 开始时,她从不知愁为何物。小时就在书香门第的家中受过高等教育;长大时又很快找到了如意郎君,相伴一生。此时此刻她是快乐的,是写出“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罩凉”那美好句子的她。但,李清照你是否知晓你的后半辈子将会在愁苦中度过? 国亡了,家破了。李清照啊,你愁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道破了当时她那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愁啊!可她屈服了吗?没有!她仍然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名句。初读时,曾以为是李白所写,知道是李清照写后,确实震惊了一下。是啊,这样意境雄浑的诗竟是她看上去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所写的呢? 李清照,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葩,在众才女中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卓尔不凡。她的大名就如明月同辉,永远映在晴朗的天空,把洁白如银的清光照向人间……350字 四年级 写人
-
我的偶像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没错!我的偶像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当秋高气爽时,本应是享受绿肥红瘦的愉悦时,她的身边却无人陪伴,失去了最爱的人,万物都化为灰烬。李清照年少时有花容月貌,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这花好月圆,好不惬意的生活中,她的笔下也处处潇洒,流露出世间的美好。正当这风轻云淡之时,大宋之国灭,南渡之家亡,孤奔而无助全向她无情的袭来。霎时,万物沉寂。相思的痛苦谁明白?逃亡的艰辛谁体会?只因大宋的灭亡!从那时,人们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李清照了。在这沉重的打击下,你也写不出《如梦令》一般明朗清楚的诗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凄苦的诗词。也正因如此,你在词坛中的地位更加显赫了。也许没有那段痛苦的回忆,也就没有这样的成就了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人们赞颂你的才华时,而你却在想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故土。虽然你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的东西,但对我来说却是使我受益终身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讲你的故事时,我便被你的悲愤的爱国之情所感动了。一个女子,竟可以写出如此让世人啧啧称赞的词,借酒消愁愁更愁,悲愤背后却是无尽的孤寂与落魄。岁月沧桑,江山如画的景色早已不在。一轮寒夜月,一盏思乡酒。中原此时已是硝烟弥漫,江山早已瓜分。而你,也不复当年的李清照。还记得当年竹外桃花开的地方,也有香溪清澈。柳燕黛色之中,曾经是你的故乡。你的词和你的人一样美,你的词会一直留芳百世,你也一直会被后人记住,而我,会一直把你当偶像。650字 四年级
-
假如我是李清照假如我是李清照,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我,会在年轻的时候游遍祖国的山川大地,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即便结婚成家,我也会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生活。没事儿就出门旅游几天,过着闲逸的生活,永远也不追求什么功名事业,永远也不过那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生活。假如我是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我,不会选择读书。因为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只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便足矣。一身学识、满腔爱国情怀又如何,为了那些珍贵的书籍文献,追着亡国的皇帝到处跑,四处求人、苦苦坚持,却落得个生活困顿、晚景凄凉的下场。虽一世要强,希望能著书立说、传道解惑,但在世人眼中无非是个怪异的女人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这个无人能懂我心的世上,我也只能吟出如此悲怆之音,感叹“怎一个愁字了得”。假如我是李清照,我会专心在家做女红,过着普通女人相夫教子的生活。虽不能写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之词,却也不用饱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情之苦。即便是国破家亡,我也会带着孩子隐居起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以平民之身,忧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男女平等,这在那个年代无疑是痴人说梦。无知者往往生活得最幸福。我愿意成为无知者,即便千年后无数人追捧着我的诗词,但是在这一世我却是最孤独寂寞的人。假如我是李清照……我无法成为李清照,也无法了解她的心。我只能抚着她的诗词,哀叹着她太过凄凉的一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词人,她成功了,后人吟诵着她的诗词,缅怀着她,但依旧无人能懂她。700字 四年级
-
读李清照词《声声慢》有感“寻寻觅觅”的动作;“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乍暖还寒”的气候;“旧时相识”的感觉;“守着窗儿”的哀叹;“点点滴滴”的声响——随着李清照的勾勒,我的心,似乎被系在了她的笔尖上,与她一同感受。我第一次与李清照相识,是在公元二零零四年的夏天。因为,那年我来到了李清照的故居——趵突泉。我见到了她在漱玉泉旁边梳头的倩影:修长的纤纤细手在捋着长长的秀发,连她身旁的艳美花钿都失去了几分光彩。那时,我就听老爸说:李清照最著名的词就是这首《声声慢》。同时,我也爱上了这位铁骨柔肠的女子。《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可以称作是《漱玉词》中的压卷之作。全文是在猝然丧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艰苦背景下写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有多少人曾经潸然泪下。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大宋皇帝的软弱无能,致使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偏偏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危急时刻。其实,只有艰苦与困难才能开发出人的最高成就。李清照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不,应该是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声声慢》这首词,无疑是最好的代表。全词一开头十四个叠字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晚年丧夫、没有儿女、孤苦寂寞、心酸艰难的生活体验表达的大胆、细腻、贴切、震撼人心。本来心情就差,再赶上乍暖还寒的暮秋时节,只能“借酒消愁”。酒烈,愁亦烈,酒是压不过心头浓愁的。从“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到“三杯两盏淡酒”,事隔几十年,竟有如此之大变啊!当初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哪去了?却换到比酒还弄的愁,把烈酒都变成淡酒了!风再急,酒再烈,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啊!抬眼望去,亦真亦幻的大雁,在空中飞荡,看到他们,李清照便泛起了疑问:是为我和明诚之间捎过“锦书”的大雁吗?哎,现如今,已没了“怕郞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李清照《减字木兰花》)的闲情逸致,也没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那还有寄托的深情相思。人约黄昏了,人倍憔悴了,人去楼空了——只有那已经无人理睬、满地堆积的飘零花瓣……独守窗儿,听帘下细雨声,到黄昏时分,阴雨还在啪啪不停地拍打着心扉,使李清照简直不能自抑。李清照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她给我们留下的,就是这么玄妙。在不眠之夜,心中的一切挂恋,都在“点滴霖霪”(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大起大落。愁,何时才能消失?恐怕,这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李清照的心中,无法磨灭。这首词似乎都是非常的普通,并不难懂。但如果您在仔细去品味,您会发现这词中蕴涵着李清照的含蓄与豪迈,透露出她不凡的心境。这首词,字字珠玑,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千锤百炼才造就出来的文字,对于才女李清照而言,这叫信手拈来。这便是李清照的高才在于:第一时间感觉到被拨动的心弦并在第一时间行云流水般地记在纸上。这首《声声慢》是她卓越成就、天才艺术创造力集中的体现,堪称是一曲千古绝唱。我曾经也写过一曲《声声慢》,不过比先生写的差远了。声声慢·雨中杂感拨弦落雨舞剑飞花风鸣散尽云霄好似天公泼墨莫言萧条垂杨柳醉冷梦卷春帘簟凉悄悄不止住愈喧嚣愈猛笑狂孤寥吊挂青灵娇瑶轻举伞听尘世嘈杂声袖盈泥香裙袂为芳飘摇忽晴霎云巧遇去来兮羽扇三摇至静夜入诗境星水月桥我虽然也是第一时间的感受、第一时间的记录,但是文字功底远不如先生。我对先生的感情是说不出来的,或许她和我很像,有种敢爱敢恨的性格,还有可能是我们神交已久的缘故吧!所以,能理解先生——声声慢唱,有唱不完的愁;声声慢唱,又唱不完的故情;声声慢唱,又唱不完的家国很。这一声声,一次次的撞击着我的心灵,在悠悠慢慢中,我与先生一起追忆往日归来堂中,她与明诚的甜蜜生活以及溪亭日暮时,她与朋友们开怀大饮的沉醉……李清照先生,请允许我喊您一声“清照”:清照,一路走好!1200字以上 高中 读后感
-
[读书札记]优雅宁静,至真至纯—记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纵酒放歌,无拘无束,少年词人天真开朗的一面一跃纸上。人生总有轻狂之时,可以不理会世人的目光,人生也有不需要伪装的时候,因为我们年轻,这就是她的真性情。此时只有这一摊鸥鹭见证了她的那份纯真和可爱。但这样美好的青春仿若白驹过隙,一转身,一拐角就再也寻找不到。风吹到她脸上,吹走了从前的绚烂明媚,心中那份久久不能挥去的思念,深深地锁住了她的眉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十四个简单的叠字,我们看见不止是她的美,也看见她的痛,那帘卷西风时的优雅,现在也像这纷飞的残菊一样落去。回想从前的那份温暖的画卷,那清丽可爱的姣新娘与含苞待放的花朵起了争胜之心,“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任谁也不会去取笑她的天真幼稚,因为这就是李清照的本身明丽纯真的真写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传说重阳节李清照太思念自己的夫君,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了赵明诚,而赵明诚感叹词句的美好,闭门谢客写下五十首词与之媲美,却依然无法超越。重阳节从来就是个装满了思念的日子,而那份思念有时是那么幸福。她清秀婉柔的身影在这秋风缓缓隐去,将温暖的爱留在这溢满菊香的秋季。也真是因为那词中清新婉丽的句子太动人,才让人们不惜用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来衬托它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热,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美好春天越来越远,她的心头不免泛起一丝忧伤。尽管此时她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但是她却是那样敏感捕捉到着世间小小的伤感,看起来她似乎留念的是春天的花,而实际她感伤的是匆匆逝去的岁月和青春。三十个几字,即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对答,轻巧华丽,婉美灵秀。也只有她用“绿肥红瘦”为这雨后的春天留下了最美的一抹的春色。虽然她岁月饱经沧桑,虽然她留下的词极少,但是她天真的笑影,她浅浅的忧愁,却让我们每一个喜欢她的人铭记于心。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就像那午后的阳光明媚灿烂—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看一群同学们在操场上追跑的身影……就如同那《溪亭日暮》。六年级:向倬贤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梦回大清一本梦回大清,一个单纯的女孩儿,一次很没有科学依据的穿越,可是某些人就喜欢看这种穿越小说,呵呵~我就是那其中的某个人,我很喜欢穿越小说,可能觉得21世纪的世界有些无聊,所以比较向往古代,但要是给我机会回去并且不能回来的话,我想我是不会选择回到古代的,毕竟这里有很多我留恋的东西,而且那个封建王朝会杀人于无形之中,我也不会像小说里面写的那般生活的有资有色,什么开了很大很大的酒店,控制整个王朝的命脉,又有武林高手的保护,拥有着绝世武功,还混了个王妃来当当,呵呵~那些都是小说啦,在中国古代,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在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却只有这本让我有写感想的冲动,脑袋里面都是零碎的想法,就将就写出来吧。。。这本书说的是清朝的故事,我没生活在那封建的王朝中,体会不了那种钩心斗角,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一抹明黄色会吸引那么多人的眼球,一个“朕”又抹杀了多少人得情感?在没有污染的古代,我更向往那山那水,可是一家子的兄弟为了这抹明黄色用尽手段,利用,猜忌,还有设计。最后又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也怪康熙生的太多了,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无情,胤禛和胤祥却是最让我感动的两兄弟,没有因为王权让这份感情做牺牲品,就因为那份信任,陪伴着他们走过了许多路。。。“茗薇”一听就知道是个很美好的女子,她很灵气,虽然没有很多小说写的那般有绝世的容貌,却也是那么的淡雅,而我也喜欢这种淡雅又充满智慧的女子,总觉得这样的女子更加的“美”。。。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这样一个女子,刚刚穿过去,有着女孩子的单纯可爱,可是皇宫终究是皇宫,让她不得不提防,不得不带着面具生活,看了2遍还是不懂,她的心究竟是放在了谁的身上。。。胤禛?胤祥?我搞不懂,她到底是爱谁的。。。反正无论是谁,她就生活在那个圈子里,充满无奈。。。她是聪明的,因为知道了历史,所以救了他们好多次,甚至生命。。。“胤禛”康熙的第4个儿子,后来的雍正帝,我不知道雍正是怎样的人,史书都说是深沉内敛的一个人,这应该就是他继承大统的原因吧,因为皇帝不会轻易的透露自己。。。“胤祥”皇十三子,他应该是孤单的,从小就没了母亲,又是幸运的,碰到了老四,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没有安全感的,只因那一面,这3人的关系成了麻花。。。即给使后来的争权夺势,他依旧留下了一片心灵净土茗薇。。。最终,茗薇回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地方,只因那3年的“茶”不知道是谁利用了谁?也不知道钮咕噜氏是以什么目的接近她的,3年的慢性毒药,因为康熙的一句“人之常情”而有了一个结局。。。这样的结局也是好的吧。。。。900字 高一 读后感
-
《才女升学记》读后感翻开一本书,就像捧起了一杯异香袭人的清茶,也像一缕清风轻抚脸庞,舒服到难以形容。读书也可以挖掘出自己脑海里已经掩埋已久的那一缕光。书,或许会昂贵,却也会让一个人在才华这方面成为富豪。这样的道理,是在张佳羽的作品——《才女升学记》中明出的。在很多人的眼里,九零后应该都是爱玩的,而张佳羽不同,她会静下心来,写很多好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她的《才女升学记》。随便翻开一页,看上几句话,我就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好书:遍地的成语,俗语,高级词汇,没有一点心思去琢磨是不可能那么容易看懂的。看罢,脑海里就浮现出主角在许多文学比赛中拿下金奖,当语文课代表还差点被鸠占鹊巢,戏剧性地替闹事的同学写悔过书等情节。这些事,或许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因为她在后记中说过,这虽然不是她,却有她的影子。主角不富裕。上高中想打个电话找人帮忙,手机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就看着别人拿出一部部苹果手机,看自己的国产天翼,觉得自己就像肥猪跑到大象窝里,再怎么仰脖子,个头都差一大截。虽然是这样,却发现自己在才华上是一个富豪。她主动要求坐到最后一排和男生做同桌,考了全班倒九,却在老师和父母的调教下成了全班三强。张佳羽的文笔很成熟,完全不像一个年轻人写的。著名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马步升评价道:“少年之手出老成之文,而字里行间,又时时闪现的是一束朦胧而清新的少年目光,跳动着的是一颗在踟蹰中进取的少年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先贤教诲,张佳羽今日以文章呼应之。”看完这个评价,觉得张佳羽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一个样子。以前,我也一直以为自己的文笔还不错,看了这本书,发现那只是白日做梦罢了。我一直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文笔,进展不小,却一点儿也扯不上成熟,只能说是清新淡雅。物质上贫穷没什么,最重要的是精神上、才华上要富有!700字 初中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水浒传》,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说是武侠小说一类,但深刻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揭露当时朝廷腐败黑暗的一面的。我认为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国家效力,对皇帝忠心不二,而背后却贪污勾结对国家有威胁的人,他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感吗?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去残害对国家最忠心的臣子,难道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罪该万死吗?再看看那个皇帝,整天听信谗言,受奸臣的挑拨,不理朝政,听不得任何对自己不利的话,专听自己心悦的话,而事后又感到后悔,他不认为自己昏庸无道吗?再想那个宋江,为了做官,竟宁愿牺牲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做什么都依赖他人,最后害死了102位兄弟,他不觉得自己无用对不起兄弟们吗?我想不管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都为那些英雄们不平,而对高求,庞太师等人恨之入骨。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这种人呢?不就是为了争权夺利,享尽荣华富贵,甚至想当上皇帝吗?即使得到了,他们会从心里高兴,或者他们会因此而收手吗?不,事实告诉我们,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些贪财的官员污吏都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钱权,是钱权一点点吞食他们的良知,吞食他们人性的一面,而"吞食"完了,他就会变得残暴无仁。不错,爱钱爱权,人人皆有,但大多数人都有理性,知道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俗话说的好,不义之财,不可久享,那些死有余辜的贪财的官员,在九泉之下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了,他们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应有的代价!而那些忠臣,也可以仰天长笑了。如果这世界没有贪财的官员的话,我相信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那世界都会变得无比的美好!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李清照作文“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记得那年你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四周的花香、酒气,使你完全沉醉于之中,好像摆脱了压抑以久的枷锁,撇开了名门闺秀的身份,看着你活泼、开朗的样子,不由得也融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新奇和美丽。在回去的路上,你竟因陶醉于美景而误入了那弯曲的藕花塘中,似乎进入了一个清香流溢的神秘世界。看着你那惊奇而焦急的神情,让我忍不住暗笑你的年少和急躁。谁知,你却更加归心似箭地划起船来,惊起了那停栖的鸥鹭。飞翔的鸥鹭如同那时的你,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感人至深,动人心神。“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时的你,已不再是那个年少冲动的女孩,而是早已成为为人之妇了。你恩爱地同丈夫生活,而又不得不常常与他分开,满脸都充满了思念的神色。而可悲的是,那是一个多么动荡而又骤变的年代,外族人的攻战,朝廷内部的混乱,使你们不得不离开栖身之地,开始四处漂泊的生活。而你却并不为此低头,而是更有气节。在你丈夫被罢职的那段日子,你们二人乘船去洪州暂住。在路上,你们谈论着国家兴亡,英雄豪杰。言罢,你禁不住击打船上的桅杆,放声吟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啊,匆匆的岁月却不能抹去你内心深处的豪迈,又留下了更多爱国的情怀------回首望去;年少的你,充满生命的热情与活力;长大的你,富有婷婷的风姿与才华;成熟的你,韵含着赤诚的丹心与情怀!我怀着无比敬佩的情感追随你,我怀着深切浓厚的喜爱阅读你。你那至诚淳朴、满腔碧血的气概时刻感染着我所有的细胞,就像热血在身体中流淌。让人铭记于心,永不忘却!李清照作文700字700字 写人
-
阅读李清照你是一部书,是一部神奇的书,快乐时的与世无争、思念时的淡淡忧伤、哀愁时的痛苦情怀无不使这部书添上一种神秘、曲折、坎坷的色彩。翻开这部书,读尽你——李清照。你是一部书,读尽你快乐时的与世无争。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开心地喝酒狂欢,“误入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你有豪爽的霸气,乘醉起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有李白“对影成三人”的豪气,你有林黛玉葬花时的灵气,你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气,欢乐的你连写出来的诗也是那么的活泼,你是一部书,书的开头,我读懂了你的快乐。你是一部书,读尽你思念时的淡淡忧伤。与丈夫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因丈夫外出被打破了,无聊的你每天痴痴地想念丈夫,吐尽妙语的你竟因思想而“人比黄花瘦”!一句“人比黄花瘦”比得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开心的你喝酒,不开心的你也喝酒,“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思念如此深切,可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只好等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道不尽的是你对丈夫深深的爱意。你是一部书,书的中间,我读懂了你浓浓的爱与淡淡的愁。你是一部书,读尽你哀愁时的阵阵痛苦。幸福美好的生活远去,国破家亡的现实随之而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是上天太妒忌你了,从此,你的哀愁便贯注你的全身,挥之不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的哀愁如此深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的哀愁让你更多地怀念起故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你此时的心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属于你,你已没有了写万金家书的机会;“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不属于你,你何来的可以依靠的大山呢?“兴尽晚回舟”的快乐更已不再属于你,你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你是一部书,书的末尾,我读懂了你的痛苦与悲情。你是一部书,你的一生便是一部神奇的书,你的蜕变、你的成熟、你的黯淡都是这部书的神奇之处。你是一部书,读你的我看到了一位似弱非弱的女子在重重困难后背的坚强意志。你是一部书,一部道尽沧桑、跌宕起伏的书。你就是一部神奇的书!700字 初二 散文
-
品读李清照臧克家曾写过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是的,就是李清照。唐宋无数诗人词人中,李清照的词,我最为喜爱。李清照是山东人的骄傲,出生在济南章丘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开始赋诗作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由于其父李格非本是苏轼的学生,又是个不小的官员,使李清照受到的文化教育也极为不同。喜欢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调皮性格,喜欢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淡淡忧愁,更喜欢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凉心境。整日郁郁寡欢的她也这好在诗词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每字每句中都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不难看出,李清照是如此一个多情女子,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提到李清照,最先想到的一个词定是“忧愁”。本是女子,不如男子那样体魄刚强,多愁善感,也是文人的普遍现象。无尽的哀愁化作一条长河,使他的作品总是那样凄清与冷寂,如同一幅很美的山水画,哭诉着其中无数不满。李清照的感情生活极为坎坷,有感而发的种种忧愁也全全来源于感情。她与她的丈夫赵明诚本是恩恩爱爱的一对,感情极好,李清照中期时写的文章也大多与赵明诚有关。可好景不久,赵明诚不幸因病去世,使她不得振作,过着忧愁凄惨的日子。她曾在《声慢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种无尽的愁绪蔓延开来,宛如一条剪不断的丝带,最终只得呼出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国破家亡,人影离散;过雁无情,残菊惹恨;迷惘惆怅,恍然若失。种种百感交集,很自然的引出她的万千思绪。后夫的欺骗也使李清照吃得不少苦,被逼无奈,只能走上后期了然孤独的生活。她一生无儿无女,孤苦伶仃,无所依靠,莫非是最大的遗憾。但是她的才华也确实是不让须眉,这种独特的感伤之美,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捧所喜爱的。这一大家闺秀所发出的悲痛感言,怎能不打动人心呢!李清照这“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果然当之无愧。700字 初三 记叙文
-
与李清照对话“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我正背着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突然“咻”的一声,我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所有人看到我都尖叫着跑开了,并关紧家门。只有一个女人笑着朝我走来。她穿着一件白衣,披着头发,穿的是古装。她用甜甜的声音说:“小朋友,你是谁呀?我的名字叫李清照,很高兴认识你。”我说:“我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我的名字叫静儿,是养父母取的。养父母去年去世,我被养父母的亲生女儿给赶出来了家门。至于衣服是因为他们把我的衣服拿回家,扔了些破布给我,我就拿了荆棘上的刺当针,再把一块布拆成了好多线,然后缝成了能保暖的东西。”我发现了这是穿越,但也不能透露真身份啊!于是我们便这样聊起了天。她说:“哦,是这样啊。那静儿你到我们家住吧!我们家多一个位置,你又乖巧又可爱,你就把我们当你的爸爸妈妈好了!”“太棒了!有您这样的诗人做妈妈,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过您这么年轻,我还是叫您清姐姐吧!”我说。她说:“不错,真可爱,不过你都知道我是诗人啦,所以现在我要写诗啦!”“啊!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对不对?”“你怎么会知道我刚想好的题目?”“唔?我什么都没说呀!”我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唉,你这个小机灵,我写在那儿你居然看见了!”“呼,躲过一劫!”我继续说:“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是我朋友明儿身上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明儿到溪亭饮过果酒到日暮,明儿却忘了回家的路。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就一个人自娱自乐,等他兴起了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玩累了,一个不小心掉入池塘。要怎么回到船上呢?他想着,最后只是惊起了好多鸥鹭。哇!你给了我灵感!”我突然感觉轻飘飘,要回去了,我喊道:“清姐姐我亲生父母来寻我了,我先走啦!”“好,谢谢你,静儿!”就这样我回到了家里的书桌。700字
-
情造就了李清照李清照,人人皆知的女诗人,提起她,我们想到的是那些催人泪下,充满着离愁别绪的诗句,我们在为她心酸悲怜的同时,却不曾想到,正是那样的情谊至情至深,正是那样的别离,肝肠寸断,正是那样的思念,至情至性,她以黄花自喻,人比黄花瘦,写出了不朽的诗句,而这源于她内心的情与爱。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吟诗作赋,互相砥砺,她度过了一段和心上人幸福快乐的时光。丈夫外出做官之时,李清照日夜思君不见君,无处寄托自己的思夫之情,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以表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出她的悲苦与哀怜,“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极尽相思之苦,“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独身一人的孤独与忧愁。“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寂静之中尽显凄凉,“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泪花点点,让人心怜。赵明诚死后,正值国家动荡之际,李清照带着丈夫遗物,为洗涮丈夫的冤屈,追随南宋皇帝南下,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更加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此时她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她为国家命运感到担忧的同时,更加思念中原故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她的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出了她对于北方的怀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了她孤苦一人,无处话凄凉。之后再嫁匪人,让她最终识破了张汝舟的真面目,不惜自己入狱,依然要离婚的傲然之情,她就像一朵,开在暴风雨中的花朵,柔嫩却不软弱,她敢与同封建习俗作斗争,敢于抗争,这样的一个弱女子以她坚韧的意志追求人格的平等,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罕见无比珍贵的同时却又步履维艰,她怅然若失,却从不迷失自己,她的诗歌给予后人宝贵的财富,而她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对丈夫的深深爱恋,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她有着异于常人的饱满情感,写出了不朽的诗词,她开创了诗词的新天地,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她的诗不朽,但她的情却感动了我们,所以情造就了李清照。700字 初一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