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巧点题-精品文档1200字以上

优秀作文巧点题-精品文档

0
0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优秀作文巧点题

在平时作文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不错,语言优美,文笔清秀,但是得分并不高。为什么呢?因为文章中没有明确地点明主题。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总是把紧扣中心与否作为衡量作文分数高低的第一标准。有些学生没有审准作文的含意就草率行文,有些学生审准了作文含意,但在行文时内容与题目没有实质的联系和契合,貌合神离,造成作文“跑题”。作文“跑题”所造成的的损失要比语言表达不到位和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损失要惨重得多。

那么作文如何突出中心呢?关键就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点题是一个选材问题,也是一个技巧问题。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常见的有以下几法:

一、标题“点题”,亮人眼眸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标题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老师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在标题中嵌入话题,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将文章扣到话题上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我们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题意即是文意,成功的标题,应含话题,融观点,有文采,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亮人眼眸”。如高考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的佳作《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高考广东卷以“纪念”为话题的佳作《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均将话题语嵌在标题中,以此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如《因材施教,发展自我》;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有梦不觉人生寒》。

二、篇首“点题”,一见钟情

好的开头落笔入题,既要紧扣标题,又要引人入胜,如果开篇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亮明观点。

如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美》的开头:“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牡丹的国色天香,艳压群芳,令人为之倾倒;四大美人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流传千古,令人神往。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本真之美,极致之美。”文章说自然美是一种美,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美,而且是本真、极致之美,不仅点出中心论点,而且点出这个标题的题眼“也”字,这样开头的“点题”,让读者很快明白该作文的中心。

三、结尾“点题”,余韵悠长

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精彩的结尾,正如撞钟,既锁定主旨,又让人感到余韵悠长。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给人一个清晰深刻的总体印象。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重复点题,突出醒目

字面重复点题,是指把能体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或词在文中或段中连续或间隔出现。其作用是: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五、排比“点题”,气势磅礴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段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

例如,优秀作文《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的作者安排了这样三个排比段: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心与天地相连。像庄子一样,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为蜗居污泥中的鱼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大地为床,以蓝天为被,不为蚁蝼所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彼且恶乎待哉?庄子的自由是超脱万物的自由,是与天地相连的自由。于其一世,飘飘乎无所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心与天地相连,如庄子超脱自然,身处登仙之境,优游自得,羡人无穷。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像陶渊明一样,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快然自足,有“寄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悠然自得,又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畅快淋漓。这位田园大家,摆脱世俗缠绕,由朝廷小吏化身为田园农夫,乐于山水,钟情自由。陶公的心底盛开着一朵自由之花,让他脱离尘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使心深得其乐。

让心底盛开一朵永不凋零的自由之花,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全文的每一段都紧扣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思维衔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排比对偶,灵活运用;语言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感情酣畅淋漓,使文章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节奏感。

总之,作文要紧扣命题,凸显主旨,讲究“点题”的艺术和技巧,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考场作文怎么点题

1200字以上

记叙文是考场作文的得分利器,同学们已经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记叙文写作训练,绝大部分同学都懂得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如怎么确定文章主旨?怎么行文谋篇?怎么选择材料?怎么进行具体细致描写?等等。但是,很多同学还不知道记叙文的扣题点题方法,有些同学甚至没有扣题点题的写作意识。前不久,有个同学拿了自己写的一篇《欣赏》的文章给我看,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文章只在开头和结尾有点题,中间主体部分一次都没有点到“欣赏”或大意接近“欣赏”的文字概念,显然,文章中部没有扣题点题,这是记叙文写作之大忌,失分会很严重的。基于这种情况,本学案就针对“记叙文的点题”的问题和同学们谈谈写作中的操作办法,希望给同学们一些借鉴。

记叙文的“点题”,是指在文章中点明文题,点明立意的一种做法。这在考场作文中是很必要的。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作文是合题的,立意又是明确的,点不点题无所谓,如果是竞赛作文,就真无所谓,如果是考场作文,应当是点题为妙。因为阅卷老师看的速度非常快,或许短时不能明白过来,还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在考场作文中一般不要省了这个操作。

【方法介绍】

是不是一定要在文中点文题(题目)呢?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文章完全合题,不点也能让人一下子看明白,那样的话不点也行,但如果你的文章有点“形散”,那就需要在文中多次点题。我建议我们的同学在考场作文中都要点题,多点题一定不会错的!

点题是揭示文章主旨的重要技法,点题有术。但文章究竟在何处点题,则无定规,应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而定。点题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篇首即将文章的主旨推出。篇首的点题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它可以引起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和思考,便于读者对文章中心的感知和把握。

如朱自清着名的《背影》,文章扣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了父子深情。文章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段话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告诉读者,思念父亲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这样开门见山,落笔点题,说“背影”,揭主旨,为全文罩上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也为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很好的预设作用。

二、卒章显志法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全文叙述或陈说的基础上,在文章有了水到渠成的蓄势后,将文章主旨在文末推出。这样的点题犹如江水陡掀波澜而又瞬间定格。它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选择了病房和万人体育馆两个地方,采用倒叙手法,写小浩波探望病危的阿婆,由此引出阿婆平时“最爱”小浩波的诸多事情。特别是阿婆为了保护小浩波,宁愿自己烫伤,从而激起小浩波一心要给阿婆买皮手套的念头,这种感情是那样的真诚纯洁,那样的深挚持久,以至阿婆死后,小浩波在万人体育馆看戏熊演出,还念念不忘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好不再生冻疮。文章在篇末点题:“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在对孩子的褒扬中暗含着对大人们的批评,使文章所要表达的“大人们应该保持那一种赤子之心,让社会充满友爱,充满温暖”这一主旨得到了彰显。作者在篇末的点题,深刻地揭示了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一线穿珠法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行文中数次点题,点题的话语犹如一条红线,把材料串联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结构紧凑、中心突出的整体。

如有篇题为“读书真好”的满分作文,作者在文中恰到好处的点题,成了这篇文章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开篇写道:“每当我陶醉在书的海洋中时,一种奇妙的感觉便充溢着我的心房,我似乎听到自己的心底发出由衷的感叹:读书真好!”这里,“读书真好”是作者

一般来说,文章点题与否,是衡量其高下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就叙述性的文章来说,除作者有意地运用含蓄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主旨的文章外,都应认真点题。不注意或根本没有点题的文章,只能给人以散乱、肤浅之感,而这样的文章是难以获得认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中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