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亮丽的风景900字

一道亮丽的风景

0
0
900字 初三

木齿梳青丝,流年理情念。

——题记

我曾见过奶奶依是豆蔻年华时的容颜,在那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里,小心翼翼掸开那布满的尘埃,便似是拢开一段尘封的岁月。旧时的照片,虽色彩极为单调,却能清晰勾勒黑白世界的棱角,奶奶的面孔,那样分明。

奶奶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特别是那一头乌黑的头发,在浓墨重彩的画面里,显得格外动人。奶奶是极爱她那黑发的,可也难敌时光易逝,朱颜易改,岁月的斑驳就如是点点的白雪覆上奶奶浓密的青丝。一转眼,一弹指,便只沉淀奶奶的失落与对过去的念想。当奶奶不再整日打理她那已稀疏不已的白发时,总是爱在闲暇的午后时光,轻轻抚摸着我柔软的发丝,再轻哼上一曲淡淡的歌谣。那时的阳光总是最温暖的,偶尔也会有风徐徐地吹过,阳光散落在地上的花影,也似晕染出了一股悠然的檀木香气。

那是奶奶最爱用的一把木质的梳子,缓缓,而柔柔地梳理着我每一根头发,自发梢,到发尾,都经历着那梳子的洗礼。就像朴质的木香也染入了那乌黑的头发。偶尔奶奶低垂下的几根银发也拂过我眼前,我不禁伸手握住奶奶的头发,干枯,而苍老,却有又一拢莫名的香气和木香混合在一起。我也至今还记得,奶奶最爱唱的那首歌: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我知道奶奶定是想起她曾经的岁月,然而在时光慢悠悠之中,奶奶的手早已没了少女那份细腻,就像奶奶的头发一样,深深的沟痕覆着上去,似是印下一道又一道岁月,粗糙的指腹总是拂过我的脸颊,却十分温柔,似是奶奶会在那时,在我耳边低低细语,她总是轻轻感叹道:“想奶奶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有一头很美的头发的,现在毕竟是老了,也就剩下这么一小络了,而我孙女的头发啊,又黑又长,还是那么美。”奶奶的动作些许慢了,低低呢喃着:“太美了”,不知是在说我呢还是曾经的自己。

奶奶不止一次在轻轻抚弄我头发时,夸赞它的浓密,言语之中,虽尽是疼爱,却也有几分怀念与酸涩。我知道,我是奶奶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倒映在她心里沉淀下的那份淡然与朴质,再折射出她年轻时的模样。棕褐的木齿又像一把无形的手,梳开丝丝的发,理道道的情,回忆深处,梦境尽头,也是那淳厚的木香和那温柔的抚摸。

初见你,那时花影迷离,阳光旖旎,再忆你,已是长风万里,昔日的风景在时光里兜兜转转,终是转回了最初的模样,也亦是那般美好,木齿淳厚的檀香里,你低低细语的呢喃里,我成了你眼眸里,那道亮丽的风景。

留只耳朵听风声

700字 初三

外公的耳朵总是僵的,摸上去冰冰凉凉却又软软的,人老了听不见电视机中五花八门的声音,却能听见窗外轻柔的鸟叫声,以及变化万端的风声。

一九六零年,他沉浸在那寥寥无几的几本书中,探索着未来,寻找着理想。残破的房屋与窗户在大风呼啸时不停地作响,使得家中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他很纳闷,却又习以为常,努力地从泛黄的羊皮纸中搜寻什么,手指被冷风吹得僵硬,却依旧能感受到那指间粗糙的感觉,大风吹着木屋发出的令人作呕的“咯吱”声仍在继续。

一九七零年,他戴上了眼镜,他知道了风为何会有声音,天为何会有阴晴之变。他在当地寺庙中教书,虽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有不少的学生每天登门求教,但他依旧担心那些戴着红袖章不分是非的人,最终,他还是被文革害得流走他乡。他站在那刺骨的寒风中,望着那些五花八门的大字报挤满墙间,风声中夹杂着“依依呀呀”的议论声,非常刺耳。他想用双手捂住耳朵,请求风声能早些停下……终于,风歇息了,“嗡嗡”的响声由耳中传入他的心中,即使是再强大的内心也无法抵御一群盲目的人对知识的侮辱,狂风吹得废墟边烟尘四起,他迷惘了。

一九八零年,风变得轻柔了,他渐渐不怎么厌恶害怕这风声了,街上突然不见了那些迂腐的叫嚷者,他进入县上最好的学校教书,又一次备受尊敬与爱戴。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博学的老师,是在文革之风的“洗礼”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好老师。坚实的墙壁挡住了烈日与狂风,一却都好起来了!传播文字是他的使命,数十年的风声都流进了时光里,永远成为了记忆。

一九九零年,他不再流离失所、异乡漂泊了,他回到了温暖的家中。书架上堆满了数不清的书。风声很柔和,平缓地掀起窗帘,他走路与交谈都慢了下来,静静地望着湛蓝的天空与整齐的平房,享受着清爽的微风与欢快的鸟鸣。

外公他终于可以,永远地倾听那愉悦的风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