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方言的老师
新学期又多了一门有趣的物理课,因为那些有意思的物理实验,更因为那位讲方言的诙谐幽默的吴老师。
跟一些其他科目的老师相比,吴老师的外表不算年轻,但他没有与年龄相符合的“稳重”举止,上课特别爱
讲常州方言,时不时还爱做一些有趣的动作来描述物理现象。
瞧,他的课又到了!
“懂活门耗——”随着吴老师一声土里土气的常州方言的说起,有趣儿的物理课开始了。“疑栽,哈尼开始上课。”吴老师发话了。“支堂课,都瓜柴宁珍嘀,支堂课重要答。”听了吴老师啰嗦的开场白,这堂课总算开始了。
“疑栽,我播都瓜看咽样东洗。”话毕,只见吴老师慢慢悠悠地从讲台里抽出一个半圆形的仪器,仪器的一端还有一束激光,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这陌生的仪器给抓得牢牢的,在听课时也就分外专心了。在课快结束时,老师问我们是否想知道这陌生仪器是什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吴老师暗笑两声,“这只不过是一个光反射规律验证器。”老师终于讲了一句普通话!“瞒瞒点,当幸吓一跳。”方言又回来了。就这样,我们在一声长长的整齐的“啊——”中结束了这节课。
吴老师在下课后更爱讲方言,一次,我从教室狂奔到操场上,准备上我最期待的体育课,恰好遇到吴老师,只见他在小卖部门口用常州方言使劲喊:“拨我凭哄默水。”可外地店主不懂方言,给老师水也不是,面包也不是,最终闹了一场笑话。
吴老师爱讲方言,他曾说,方言是一种特色,一种文学。由于他的爱讲方言,使我们对他的课十分喜爱。
讲方言,out也是一种美!
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初二:谢渊
寒假里的一天
寒假——大概没有一个同学不期盼吧,寒假不只是休息日,还是一个跨心年的“节日”。
今天,爸爸和妈妈还有我,又约上我奶奶一家,一块上辛店看花。
我们到广场时已经很多人了,大概有二万多吧。我们挤了进去,站在第一排。开始房花了,那八个花筒的傍边一起把花蕾放了花筒,咚的一声,天上出现了八个大花蕾。等花蕾快熄灭的时候,花蕾的中间就出现了一个小伞,还发着光,非常的好看。“请大家往后退一退!”一个站在警局房顶上的人大声叫道。哪个人拿着一个花顶炮的线,“哗”的一声,花顶炮飞了出去,就在这一瞬间,花顶炮飞过的地方就下起了“流星雨”密得看不见空隙,全场观众都惊呼起来。过一会儿;还出现了十个在天上飞的灯笼……
妈妈看见我捆了,就说:“我们回去吧,明天要开学了,要是睡觉,上学就没精神了”。于是,我们回去了。
浦市二小六年级:陈西
相似题目
-
讲方言的老师讲方言的老师堰垭学校 八(1)班 陈振在我上小学时的老师中,最难忘的是我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他叫钟云武,个子不高,略显肥胖,年近花甲,但童心仍存。有时看他凶神恶煞,但有时却又善解人意,在全校师生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人人都讲普通话,他讲的普通话是最不标准的,有时憋出几句“南腔北调”真叫人笑破肚皮。因此,他就很少讲普通话,甚至干脆讲方言了。可他在教学上却有两刷子。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没有愁苦的脸。记得六年级时,他给我们教数学课,课间我们经常围着他转,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现在也是),与他在一起很快乐,特开心,那些时光让人难忘,因为他是唯一让我们既学好了,又玩好了的老师。按照他的要求,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他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行,课间就陪我们玩。玩的项目很多,篮球、乒乓球、许多游戏他都不赖 。一玩起来,就忘记了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毫不客气地跟他争斗打闹,他一点也不介意。说起打乒乓球,钟老师总是抢着和我们玩,只要他在肯定是第一个上场。有一次,当我玩得入迷时,他像从天而降一般,突然跑到我的身后用手重重地在肩上一拍,然后对我说:“‘花脑壳’(我的绰号),来,搞我玩哈。”接着就从我手中把球拍抢了过去。于是把对手杀的人仰马翻,只听到同学们阵阵喝彩声,直到对手筋疲力尽他才离去。要说打篮球,更是钟老师的强项,一上场就特别投入,简直是忘形,叫唤的声音像洪钟,几乎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得到。“快点,逮成我!”或“你个黑宝,哪门不晓得投嘛!”一串串方言让人听得哈哈大笑。他上课也很有趣,如果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同学们没有回答正确,那骂起人来更是了不得,“你个烂黑宝,这么个题都逮不到,你妈生你起个么用慢。”接下来很多时候就会叫我,“‘花脑壳’,你港哈这个题是哪门搞的。”如果我回答正确,他就说:“嗯,这门还差不多。”然后对那些答错题的同学说:“黑宝,看人嘎哪门搞匠的,还站着做么得,跟我坐起。”同学们又好笑又畏惧。钟老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给学生起绰号,那真是很形象,让人想起来爆笑连连。给我起的“花脑壳”一名让我羞到如今,这都只怪我妈妈给我剪头发时不小心,把头发剪成一些花浪才会如此。虽说听着不雅,但叫着顺口,特形象,日久天长也就习惯了,倒也觉得没什么。再说那时候我们全班几乎每个同学他都给起了一个绰号,什么“熊单”、“分猪子”、“赵大炮”、“肖狗子”、“落雨天”……可信口叫来。那时同学们似乎很愿意听他叫每个人的绰号,好像没什么不雅,倒还挺亲切的。别看他平时跟我们嘻嘻哈哈,但在课堂上人人都对他心生敬畏,因为他讲桌上的那根闪闪发光的教鞭好像随时准备教训我们似的。所以没有一个人会大着胆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虽然他从来没有用那教鞭打过我们,然而他的“威名”远近闻名。并在附近的医院广泛使用,医生、护士总拿他来吓唬小孩,若谁家的孩子生病了不愿吃药、打针,家长和医生就会说道:“我叫钟老师来哟!”那小孩听后就会乖乖的把屁股翘起来让医生打针,这招比什么都管用。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钟老师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可在我们眼里却有好多读不懂的神秘。去许许过多多的人和事都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可钟老师在我心中有抹不去的记忆,就因为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因为他有一,更因为他有一口滑稽可笑的方言。1200字以上 初二
-
讲方言的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识干。”每一位老师都像蜡烛一样,无私奉献,牺牲自己而为我们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一位老师都像园丁,任劳任怨,辛勤的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但老师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偶尔也会出错,也有缺陷,可我们不能因为这而不尊敬他,对于他的话而充耳不闻。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就遇到这样一位老师。那年,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被调走了,新来的李老师就带我们班的数学课。他个头不高,相貌平平,来自湖南。大家都看好高大的老师,认为那才出众,才厉害,对李老师完全不当回事儿。上第一堂课时,大家嬉笑打闹着,根本不顾老师怎样拍着讲台喊“安静”。因为他说话发音很不准,音调也不全,简直就是地道的湖南口音,大家都笑话他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甚至有些同学还在背后学他说话,叫他“乡巴佬”。可后来,“乡巴佬”却深得大家爱戴与尊敬,他的课上,没人会胡闹。为什么呢?是这样的,一次中午,我们意外发现李老师没有休息,在办公室外研究数学呢,我们看了都很感动。李老师对同学们的嘲笑并不生气,反而还大家正确发音是怎样的,大家都渐渐改变了对李老师的看法。直到后来我们知道他为了不影响我们班的数学课堂效率,在节假日出去参加普通话考级,大家更是震撼不已。数学课上,大家都自觉了很多,纪律也好了,一个个都专心致志的听讲。李老师他真的是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他告诉大家不要对学习产生恐惧感,把它看作一种享受就会爱上学习,会轻松很多的!课堂上,他是我们的长辈,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来源折;课下,他就像我们的好兄长,为我们解决问题。每一位老师都是伟大的,都是我们尊敬的,不论其有什么样的缺陷,他始终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就像我的这位讲方言的老师,他也能用自己的毅力与责任心获得同学们的爱戴!“三尺讲台迎冬夏,一腔热血洒春秋。”在此,我想说一声:“李老师,谢谢您,您辛苦啦!”750字 初一 叙事
-
讲方言的老师在我的心目中,老师是衣冠楚楚的,是端庄严肃的,是举止优雅的。然而,我却遇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就是她——这个名字听起来虽然很土,但老师本人却一点也不土。她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整天穿一些令人惊讶的奇装异服。平时上课,她常穿一条加长版的短裙,一件长羽绒服紧紧地包着裙子,脚穿一双黑色的长靴。她的这身装扮确实把我们吓到了。下午大课间时,王老师就脱下这身衣服,换上更加惊人的运动服,当她站在操场上时,便成为了全场人的焦点,原因就在她的裤子上,按照常理来说,运动裤应该是宽宽松松的,而她的裤子却是上面松,下面紧,就像杂挤团的小丑。我们全班哄堂大笑,而老师却不以为然,依然威风凛凛地走着。哎,我真佩服他的勇气。这只不过是王老师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一点。既然是老师,就应当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来教育学生。而老师说话却一点也不标准,她完全把方言与普通话结合在一起,有时候就干脆讲方言了。我记忆犹新的是:上语文课,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古诗,名字叫做《次北固山下》,老师首先叫同学在黑板上默一遍,然后解释全文,并且让学生问不懂的问题。最后,快下课了,老师起头,让我们朗读。老师双手捧书,说:“次北(bai)固股(gu)山下,预-备-齐。”“哈哈,哈哈!”我们笑得前俯后仰,几乎说不出话来。”什么,什么,次白骨山下!”我捂着肚子对同桌说道。笑了一阵后,我们见老师沉默不语,便乖巧地齐读起诗来。还有一次,上班会课,老师长篇大论地教育我们,要多做事,看见纸屑要捡起来,要多为班级作贡献,要做一个能(nan)人。我们全班一齐说:“嗯?”老师也十分奇怪,说:“怎么了?”“为什么要做“男”人呀?”“是“能”人。”老师不好意思地说。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不拘小节的老师,一个讲方言的老师。江都市吴桥小学三年级:唐亚婷700字 三年级 写人
-
讲方言的老师“我还以为这个字读作‘丽’呢!”班上的一位调皮捣蛋的同学对着我们的语文老师说道。现在我们在讲林嗣环的《口技》。而这位同学则是对“嗣”作出的评论。原来啊,我们的语文老师叫林丽环。我们的语文老师正如林嗣环这位名人一样博学多才,她可不是位一般的老师。她有个缺点,但这个缺点我们人人都喜欢,你知道是什么吗?她的缺点就是—课上时不时插句方言,全国倡导讲“普通话”,可她却与众不同,而且还是教语文的,因为这样,她成为了一个有特色的老师。先来介绍介绍她,她留着一头又黑又亮、缎子似的丰厚柔软的长发,每一根发丝都凝聚她对我们的心思。她那修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水晶般明亮而又纯洁的大眼睛,看起来虽不怎么特别,但你仔细一瞧,啊!她的眼睛会说话!她不高,但她却时时刻刻告诉我们要好好吃饭,千万不能像她一样,可见,她多么关心我们啊!她上课,语言幽默诙谐,有事会让大家捧腹大笑。我们班在各个方面拿到第一,都是“拜她所赐”啊!她不仅仅有特色,她也并不是胡乱插几句。说起来,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就是讲上一天一夜,恐怕也讲不完。我们就来说说她在讲解《口技》时的吧!“上课!”“老师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答道。“坐下吧。那我们现在开始讲课了,昨天我们把这篇课文翻译了一遍,今天我们讲讲重点。不过上课之前,我要先提问几个同学。50号!”老师那“50号!”把大家吓了一大跳。而她却在那“嘿嘿”地笑。那位同学站了起来,老师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问你哦,‘妇拍儿呜之’中的‘呜’什么意思?”那位同学冥思苦想,可嘴里却没说出个所以然。老师发话了“我有没有强调过?这个字该怎么解释?(普通话)有吗?(方言)”你听,她说了句方言,这句可是经典之一。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频率是最高的,我们也都习惯了。“应该解释为‘指轻声哼(哄小孩入睡)’嘿嘿,坐下吧!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谁知道(方言)这篇课文的主题?(普通话)”过了几秒,没人回答。再过来几秒,还是没人回答。“你们都不懂吗?(方言)那做笔记。”“通过表演口技者……,懂了吗?(方言)”她就是这样,每逢讲完一个知识点,她就会问我们“懂了吗?(方言)”她怕我们不懂,可见,她是多么担心我们的学习啊,她真是位好老师。她十分负责任,不仅仅但起了我们班的语文,甚至还在各个方面为我们着想,难道你不会感动吗?她,我们的语文老师,一个十分喜欢讲方言的老师,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角色,但她自己却讲着方言,但是她教会了我们很多。一句句方言,体现了林老师对我们的关怀。课上因为他在时不时讲方言,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就是她,一个爱讲方言的语文老师,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因为她讲方言,使她成为了个有特色,人见人爱的好老师!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
讲方言的老师高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他个子不高,深邃的眼睛里充满哲学,发型也别具一格[注: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同学们都戏称他为“老高”,“老高”在我们心里是个严厉却不乏幽默感,很有一套教学方法的“怪老头”。高老师有时如天真的老顽童,别扭却有趣的“马普话”(马鞍山方言和普通话的结合)就是他丰富的想象力。高老师上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的课,刚上他的课时,他在讲台上兴致勃勃,滔滔不绝,我们在座位上听的目瞪口呆[注: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面面相觑[注: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有一次上课,老师喊同学们回答问题,“动物园”,当时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只见老师满脸微笑的看着我,我才意识到,老师喊的是我。我在想,我叫顾弘源,怎么变成动物园了?“请你因式分解,阿的阿次方减b的阿次方是多少?”我一边琢磨老师的问题,一边慢慢的站起来,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二减b乘二加b。”这时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哄堂大笑[注: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我才反应过来,是a的二次方减b的二次方。日久天长,大家渐渐练就了“翻译家”的本领。就这样,高老师一直说着他一口流利的方言,我们却听得津津有味[注: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唯一不能习惯的,还是他叫我们的名字。总感觉怪怪的,很别扭的感觉。高老师,有着神奇的人格魅力,看问题的角度总和别人不一样,他总能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去表扬我们,鼓励我们,他从来不乱批评人,如果我们犯了错误,高老师只是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看着你,你会感到像一把尖刀刺痛了你,无法回避;有时说几句讽刺性的话语,看似在开玩笑,其实暗含“杀机”,你会觉得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下次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很敬畏他。高老师经常说说:“只要上课好好听讲,就可以学好数学。”因此,看到同学上课时做小动作,高老师总会“提醒”他一次。有一次,有个同学上课看小说,正巧被高老师那雷达般厉害的眼睛看见了。他只是点了下名,说:“注意看黑板。”那同学顿时脸通红,开始听课了,不一会,他又开始“埋头苦干”,他已经沉醉在自己小说的世界里,只见高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那位同学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注: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之势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崩”了一下。那个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侵犯”,一下子回过神来,手揉着头,嘴里不知嘀咕着什么,下意识地抬头怒视打自己的人,赫然看见了注视着他的高老师,立刻羞愧地低下头,脸红红到耳朵根,周围的同学都哄笑起来。这不禁让人感叹:“高老师真是‘一崩惊醒梦中人’啊!”高老师有时如照路的路灯,那独一无二[注: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的“马普话”就是引路人。上课闲暇之余,高老师爱讲各种各样的话题,例如:叫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学习,以及很多学习方法,与激励我们学习的故事。高老师,你童趣如赤子,严厉如父亲,无私如红烛!高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永远是我们最爱戴的高老师1200字 初二 叙事
相关推荐
-
讲方言的老师堰垭学校 八(1)班 陈振在我上小学时的老师中,最难忘的是我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他叫钟云武,个子不高,略显肥胖,年近花甲,但童心仍存。有时看他凶神恶煞,但有时却又善解人意,在全校师生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人人都讲普通话,他讲的普通话是最不标准的,有时憋出几句“南腔北调”真叫人笑破肚皮。因此,他就很少讲普通话,甚至干脆讲方言了。可他在教学上却有两刷子。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没有愁苦的脸。记得六年级时,他给我们教数学课,课间我们经常围着他,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现在也是),与他在一起很快乐,特开心,那些时光让人难忘,因为他是唯一让我们既学好了,又玩好了的老师。按照他的要求,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他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行,课间就陪我们玩。玩的项目很多,篮球、乒乓球、许多游戏他都不赖。一玩起来,就忘记了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毫不客气地跟他争斗打闹,他一点也不介意。说起打乒乓球,钟老师总是抢着和我们玩,只要他在肯定是第一个上场。有一次,当我玩得入迷时,他像从天而降一般,突然跑到我的身后用手重重地在肩上一拍,然后对我说:“‘花脑壳’(我的绰号),来,搞我玩哈。”接着就从我手中把球拍抢了过去。于是把对手杀的人仰马翻,只听到同学们阵阵喝彩声,直到对手筋疲力尽他才离去。要说打篮球,更是钟老师的强项,一上场就特别投入,简直是忘形,叫唤的声音像洪钟,几乎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得到。“快点,逮成我!”或“你个黑宝,哪门不晓得投嘛!”一串串方言让人听得哈哈大笑。他上课也很有趣,如果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同学们没有回答正确,那骂起人来更是了不得,“你个烂黑宝,这么个题都逮不到,你妈生你起个么用慢。”接下来很多时候就会叫我,“‘花脑壳’,你港哈这个题是哪门搞的。”如果我回答正确,他就说:“嗯,这门还差不多。”然后对那些答错题的同学说:“黑宝,看人嘎哪门搞匠的,还站着做么得,跟我坐起。”同学们又好笑又畏惧。钟老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给学生起绰号,那真是很形象,让人想起来爆笑连连。给我起的“花脑壳”一名让我羞到如今,这都只怪我妈妈给我剪头发时不小心,把头发剪成一些花浪才会如此。虽说听着不雅,但叫着顺口,特形象,日久天长也就习惯了,倒也觉得没什么。再说那时候我们全班几乎每个同学他都给起了一个绰号,什么“熊单”、“分猪子”、“赵大炮”、“肖狗子”、“落雨天”……可信口叫来。那时同学们似乎很愿意听他叫每个人的绰号,好像没什么不雅,倒还挺亲切的。别看他平时跟我们嘻嘻哈哈,但在课堂上人人都对他心生敬畏,因为他讲桌上的那根闪闪发光的教鞭好像随时准备教训我们似的。所以没有一个人会大着胆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虽然他从来没有用那教鞭打过我们,然而他的“威名”远近闻名。并在附近的医院广泛使用,医生、护士总拿他来吓唬小孩,若谁家的孩子生病了不愿吃药、打针,家长和医生就会说道:“我叫钟老师来哟!”那小孩听后就会乖乖的把屁股翘起来让医生打针,这招比什么都管用。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钟老师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可在我们眼里却有好多读不懂的神秘。去许许过多多的人和事都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可钟老师在我心中有抹不去的记忆,就因为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因为他有一,更因为他有一口滑稽可笑的方言。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讲方言的老师风和日丽的一天,太阳高挂在上空,鸟儿在枝头呼朋引伴般歌唱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随着一封任教信的到来,刘老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乡村辛辛苦苦工作了十二年的他终于换来了一次在大城市任教一年的资格。今天是刘老师任教的第一天,他赶天刚亮就起了床,把破钉鞋换成了旧皮鞋,穿上了只有平时去赴宴才舍得穿的老式西装,提上教科资料后,便乘上公交车开始了他新的任教旅程。从刘老师踏进教室的那一步起,一切都是新的,同学们都十分期待自己的新老师,纷纷把目光向了刘老师身上,刘老师漫步走上了讲台,跟同学们来了一次自我介绍,“‘达’家‘耗’,俺姓‘刘’,‘达’家叫我‘溜’老师就‘柯’以了。”刘老师虽然是来到了大城市,但他还是改不掉爱说方言的坏习惯。起初,同学们都以为刘老师是幽默的,那一次是为了哄他们开心才说出那一口滑稽的方言,可是,此后,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刘老师讲的都是方言。最可笑的一次是刘老师带领我们朗诵课文的时候,“黄‘蛇’的‘书’林里‘粪’出两条‘鹿’,‘刻’惜我不能‘通’时去涉足……”一小段都还没念完,全班就开始哄堂大笑。之后,刘老师的花名渐渐多了起来,“方言大叔”、“乡巴佬,等花名不在少数,同学们也没有刚开学时那么尊敬他,凡是有他的课时,同学们都把零食、漫画书什么的都带回来,偏偏在他的课堂上捣乱,想把他给气走,好让他们换个老师。刘老师任教的班里,成绩一落千丈,原来成绩最好的实验班现在比下面的平行班还不如,曾因为这样差点被校长革职,可刘老师并没有对他们大发雷霆,对他们还是那么的慈祥,因为他知道,这都是他讲方言的错,便私底下找了一个城里的朋友学讲普通话。刘老师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在学习普通话,尽管方言混着普通话比纯方言更可笑,但谁都无法否认刘老师的普通话确实在慢慢进步着。同学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心意,慢慢的不在课堂上捣乱了,也不再叫他“方言大叔”、“乡巴佬”,在生活上也开始尊敬他了。班上的成绩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倒数成了现在的第一名,正是刘老师最幸福的时候,让全中国人民为之震惊的一天来到了。日历又撕去了一页,黎明迎来了新的一天年5月12日到来了。刘老师还在教室里跟同学们讲解诗文,突然大地开始开始摇晃,在乡村从小长到大的刘老师马上意识到地震就要来了,惊恐地大喊道:“同学们,赶快离开,地震要来了!”同学们蜂拥在门口,把门死死地堵住了,刘老师连忙赶过来疏通学生离开。震动持续了一分多钟,他知道这栋教学楼快要崩塌了,可还有三个学生还没逃出去。就在一瞬间,山崩地裂,整栋教学楼都垮了,刘老师连忙扑了过去,用他结实的后背,为这三个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救援人员从学生口中得知教室里还埋着他们的同学和老师,便冲了进去展开了营救。他们在废墟中搬开了一堆水泥板,发现了刘老师血肉模糊的躯体,此时的刘老师已经是奄奄一息了,他用尽他最后的力气,说了他最熟悉的方言,“先别管我,救救我身后的孩子吧!”这是爱的呼喊,这是对抗死神的力量!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落泪了。当最后一个孩子被救出来的时候,刘老师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震后,学校为刘老师立了一个墓碑,全校的师生都为他献上了最美丽的鲜花,歌颂着他的精神。而他临终时说的那句方言,被人们传颂为最美的语言……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讲方言的老师高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他个子不高,深邃的眼睛里充满哲学,发型也别具一格,同学们都戏称他为“老高”,“老高”在我们心里是个严厉却不乏幽默感,很有一套教学方法的“怪老头”。高老师有时如天真的老顽童,别扭却有趣的“马普话”(马鞍山方言和普通话的结合)就是他丰富的想象力。高老师上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的课,刚上他的课时,他在讲台上兴致勃勃,滔滔不绝,我们在座位上听的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有一次上课,老师喊同学们回答问题,“动物园”,当时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只见老师满脸微笑的看着我,我才意识到,老师喊的是我。我在想,我叫顾弘源,怎么变成动物园了?“请你因式分解,阿的阿次方减b的阿次方是多少?”我一边琢磨老师的问题,一边慢慢的站起来,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二减b乘二加b。”这时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哄堂大笑,我才反应过来,是a的二次方减b的二次方。日久天长,大家渐渐练就了“翻译家”的本领。就这样,高老师一直说着他一口流利的方言,我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唯一不能习惯的,还是他叫我们的名字。总感觉怪怪的,很别扭的感觉。高老师,有着神奇的人格魅力,看问题的角度总和别人不一样,他总能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去表扬我们,鼓励我们,他从来不乱批评人,如果我们犯了错误,高老师只是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看着你,你会感到像一把尖刀刺痛了你,无法回避;有时说几句讽刺性的话语,看似在开玩笑,其实暗含“杀机”,你会觉得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下次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很敬畏他。高老师经常说说:“只要上课好好听讲,就可以学好数学。”因此,看到同学上课时做小动作,高老师总会“提醒”他一次。有一次,有个同学上课看小说,正巧被高老师那雷达般厉害的眼睛看见了。他只是点了下名,说:“注意看黑板。”那同学顿时脸通红,开始听课了,不一会,他又开始“埋头苦干”,他已经沉醉在自己小说的世界里,只见高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那位同学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崩”了一下。那个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侵犯”,一下子回过神来,手揉着头,嘴里不知嘀咕着什么,下意识地抬头怒视打自己的人,赫然看见了注视着他的高老师,立刻羞愧地低下头,脸红红到耳朵根,周围的同学都哄笑起来。这不禁让人感叹:“高老师真是‘一崩惊醒梦中人’啊!”高老师有时如照路的路灯,那独一无二的“马普话”就是引路人。上课闲暇之余,高老师爱讲各种各样的话题,例如:叫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学习,以及很多学习方法,与激励我们学习的故事。高老师,你童趣如赤子,严厉如父亲,无私如红烛!高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永远是我们最爱戴的高老师。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方言重庆城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但若抛开这些称号,方言则成了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重庆方言以直白易懂,灵活多样,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而着称。使语言交流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含蓄生动,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掐没得。”一阵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回头一瞧,原来是表弟,我连忙回答:“摸掐,屋头来客老,喊我买酒。不忙摆老,我还会切嘞。”咚咚咚,一阵短促的敲门声。“开起累,你个傻娃,我忙得很,莫添乱老。”妈妈像开枪打子弹一般说到。我敢忙进屋,把酒放在了桌上,只见小姑她们都在为这顿团圆饭忙活着。我趁着大家都在忙活,偷偷躲在阳台吃薯片,可真是浮生偷得半日闲。谁知被妹妹发现了,她大声吼道:“你个撇娃。”但被我及时阻止,可是牺牲了我的薯片。我失落的回到客厅,唉声叹气的,忽然,我眼前一亮,深深地被桌上的红烧排骨吸引了。我最喜欢吃独食了,还没等开饭,我就开始享受美味了……不知妈妈什么时候出现了,结果可想而知了。父母们正边吃边摆龙门阵时,妹妹突然哭了起来,妈妈破口大骂:“仙人板板,你在干哈子”。妹妹正哭得起劲时,突然转身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这让大家很意外,开始是一愣,后来便狂笑不止——本来大家不知她如何收场,没想到……正当我笑得合不拢嘴时,小姑喊道:“不行老,我要包席老,你妹妹恩是小娃儿,上一刻说的,累一刻都变卦老。”我开始还不解的望望妈妈,但我很快恍然大悟。给大家透露一下,其实包席就是喷饭啦!关于重庆方言,我记得一个恨有趣的笑话,其实这个笑话就是与“开枪”有关,你可别惊讶,这个开枪可不是真的开枪,只是重庆人所说的说话。其实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它会让大家的生活更融洽,更和谐。俗话说一方一俗,其实就是造就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原因。重庆方言不仅诙谐幽默,又具有浓厚的麻辣风味,就像重庆人的性格一般,火辣又奔放。6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普通话VS方言话说有一天,方言和普通话在溪水河岸旁碰见了,方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孪生兄弟普通话啊!方言向普通话说:“嗨!普通话兄弟!你说咱们都是中国妈妈生的,几乎长得一模一样,那咱谁的本事大呢?”普通话说:“兄弟,就凭你那只能在市里传播的本事,和我还差十万八千里哩!兄弟,再回去练练吧!”方言一听,来气了,说:“那你有什么本事啊?不就和我差不多呗!”普通话说:“我的本事可大了!播音,电视主持人,演讲……都要用到我哩!你呢?能做这么多事情吗?”方言说:“我的本事也很大啊!能增加地方人们交流的语速,而且有些地方电台地方节目也要用到我啊!”普通话说:“那不然去大街上找找看,我们谁支持的人数比较多,谁的本事就大!”于是,普通话和方言走到大街上,他们首先看到一个主持人,于是上前问:“你觉得普通话好还是方言好呢?”“唔,应该是普通话好吧,普通话发扬了中国文化!”普通话对方言说:“你看,还是我的本事大吧!”方言说:“这不算!反正还有那么多人呢!”接下来,他们看见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于是,他们又迎上去,问:“你觉得普通话好还是方言好?”闽南人说:“方言好!方言很方便!”方言说:“你看,还是我的本事大吧!”普通话说:“不算!还有其他人呢!”他们就这样问了三天两夜,最后的结果是——两人的票数相同!这个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只好去找手语评理。手语说:“你们都错了,只有我们手语是最伟大的,你们都是微不足道的!”方言和普通话听了,“扑通”一声,晕倒了。5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老师讲故事今天,是周五同学们都来到了学校老师说;,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同学们说:“好啊”。老师讲的是《狼抓羊》的故事,《狼抓羊》的故事里面:聪明的小羊利用它们的智慧打败了狡猾的狼,同学们使劲鼓起掌来说:太精彩了!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海淀区星星学校二年级:jiaozhenxue100字 二年级 叙事
-
方言笑话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和妈妈去医院看医生!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小男孩!听口音是我们县西边农村来的,男孩的母亲说:“大夫,我的孩子屁(鼻)眼又烂又疼,你看是咋回事?”大夫二话不说戴上了医用手套,很快把男孩的裤子脱了个半脱!他仔细给男孩检查了一番!然后用责怪的口气说:“这屁眼没有啥毛病呀,也没有烂!男孩的母亲着急的说:“大夫,我说的是屁(鼻)眼不是屁眼!说着用手指着男孩的鼻子,大夫恍然大悟!“原来是鼻眼呀,我脱裤子时你怎么不说?”男孩的母亲不好意思的说:“我以为屁(鼻)眼烂与屁股有关系呢!医生办公室里顿时一片大笑!哈哈,都是方言闹的笑话!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亲切的方言小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妈讲杭州话,杭州话十分力量根本不像普通话那样字正腔圆,说好多话根本没有什么技巧,纯粹就是胡说八道,举个例子普通话的“袜子”,在一个正宗的杭州人嘴里,就成了“妈儿——”而且后面还有一段既长又难听的拖音,对于我这种急性子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无法忍受,可是妈妈似乎偏要与我作对似的,每到有老同学,或者家里的亲戚来打电话,我妈就是讲这话,我有好几次问她为什么,她只是笑着说:“说杭州话可以拉近亲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可是我依旧似懂非懂,希望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爸的老家在北方的山西,经过了一天的路途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医院,人家听了,大家便一起吃完饭在餐桌上,大姑二姑问了我许多问题,可是我一句都答不上来,我根本不懂他们在想些什么,只好由爸爸来,当作我的翻译官,我才勉强听懂这些天文。还有一次我去镇上买包子,到了包子店,没有想到,那个卖包子的人也是在讲方言,我犹豫是否要去买包子,但是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买,可是,我刚走上前就被老板说的话给蒙了,我就无法反应过来,最后老板说了五六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问我要菜包子还是肉包子啊!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曹文轩笔下的戏码,刚刚来到北方是根本不懂他们的方言,又似乎很怀念家乡的口音了,在这里,我感到的是一种陌生,一种不适应,好像与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平时妈妈讲的那些杭州话我都倍感亲切,也慢慢接受了,正如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提到的黑话,便是一种法国流传了400多年的语言,这一点让雨果很感兴趣,他正是以黑话为窥视孔,观察整一个穷苦阶层。方言也是一门艺术,让我们一起去接受他们,去了解他们吧!650字 初中 叙事
-
听老师讲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今天下午的写字课,张老师给我们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故事课。他给我们讲了一个配乐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这个故事是由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编著的。故事的主角是一只虎斑猫。故事讲了这只虎斑猫曾经非常自私,眼里只有自己,讨厌别人。虽然大家都很喜欢它,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了,但它却一点儿不懂得爱别人。他没有为别人甚至是自己哭过一次。这是一只无比自私,心高气傲的虎斑猫。可是,当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连看也不看它的白猫时,它终于忍不住了,它改变了自己并喜欢上了白猫和小猫们,胜过了喜欢自己。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在猫的怀里一动不动了。这只虎斑猫抱着白猫哭了,这是它头一次哭。它足足哭了一天一夜,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虎斑猫的哭声停止了,它也静静地躺到了白猫的身边,永远地和白猫在一起了,它再也没有活过来。张老师把这样一个故事配上了音乐,讲得栩栩如生,听得我出神入化。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听完故事我有种伤心难过的感觉。我觉得我们不能像这只虎斑猫一样,自私自利,心高气傲,不可一世。这样是得不到别人帮助和关爱的。我们应当对别人有更多关爱,不能只关注自己。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学会感恩。这样的生活才会是快乐幸福的。XX年10月9日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不讲信用”的老师“不讲信用”的老师———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晏梁小学五年级付思平“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师话音一落,教室里就是一阵欢呼声。难得老师让我们轻松一下。“从前有一个人,带了诚信、健康、美貌、知识、金钱、地位、荣誉七个包袱过河。船老大告诉他,东西太多了,要扔掉一个包袱,他想了很久,决定把……”老师的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刺耳的铃声响起——下课铃响了,老师说:“要知道他扔掉了哪个包袱,下节课再讲,你们课后也要讨论一下。”下课后,我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最有道理,谁也不服谁。于是都满心盼望老师来做一个裁决,可三个星期过去了,已经“下节课”N次了,老师依然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意思,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每当我们向他提起这件事,他总说:“唉,没时间,下次吧!”我们在课间就对着老师的背影做鬼脸,都嘀咕着:“老师真不讲信用,把我们讨论的瘾勾上来了,就不管了。”唉,反正众口一词,老师美好的形象眼看就因为一个小故事而彻底崩溃了。就在我们都快要忘记这件事情时,老师在一个上午的第一节课上问我们:“还记得我上次给大家讲的‘过河的故事’吗?”我们懒洋洋地说:“记—得—。”老师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我知道大家在怨我不讲信用,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一看老师真开始继续这件事,我们都来戏了。每个人都唾沫横飞地卖弄自己的理解,老师静静地听着,最后告诉我们,那个人最后丢下了“诚信”这个包袱。“同学们,我这所以屡次不讲信用地拖延讲故事的时间,目的就是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当别人对你不讲信用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当你面临利益与诚信的选择时,你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做人要讲信用。”这堂课过去了很久,我还记得“不讲诚信”的老师这一句话:做人要讲信用。它已经成了我的座右铭,无时无刻地提醒我,勉励我。(简评: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生活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诚信的重要性,没有诚信就没有权威。题目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指导老师:杨耀兵)7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讲方言的老师自从上了高中后,最困扰我的不是艰深的学科知识,也不是快节奏的高中生活,更不是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是——老师的方言。我们初中时的老师,不说普通话怎样的标准,但好歹全部都是用普通话来授课,大家也习以为常。可没想到,上了高中,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们的数学老师,不仅课下与人交流用的是方言,就算上课讲题,他用的也是方言!作为一个上课听惯了普通话的学生,老师用方言讲课,就像是村里的大叔向我唠叨,亲切而随意,根本不用过于在意到底讲了些什么,而只要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就好。可我把这个习惯不知不觉中带到了上课中,数学老师所讲出的熟悉的方言,令我昏昏欲睡……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是不必说的了。也不是没有提过意见。在收调查表时,我特意委婉地劝说:“看新闻联播也能学普通话。”没想到数学老师无动于衷,并说:“窝咧方言款了几十年咧,嫌栽轿窝改耶雀石改不老。”唉!如何是好。只好效仿穆罕默德与山的关系,山不就我,我去就山。于是上课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讲,并尝试在脑内“开发”一个反应灵敏的“普土话转换器”,迅速将方言转换成普通话。但没想到,这样更加浪费了时间,得不偿失。唉!讲方言的老师啊。请你体谅体谅我们这些学生吧!我们真的不是你口中所骂的“差笨蛋”,更不是“一群苕”,我们只是,不太熟悉方言罢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着力推广普通话,老师,也请您学学吧!550字 高一
-
讲好普通话 别让方言闹笑话每年的九月第三周是普通话宣传周。老师为了让我们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10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她叫我们全班同学讲“说方言闹出的笑话”。我的好朋友第一个走上讲台,她绘声绘色地讲述:某村长在会议上说“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不要酱瓜,要猪蹄。”其实村长想说的是“同志们,乡亲们,现在开会,不要讲话,要注意。”听完她的讲述后,大家几乎要笑掉大牙。我也想讲个笑话与大家共同分享,于是我举起了小手。真幸运,老师点了我的名,我快活地走上了讲台。紧接着,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给我增添了不少信心。于是,我便一本正经地讲了起来:一对新人结婚后的第一天清晨,一家人起床洗脸,新娘恭恭敬敬地对婆婆说“婆婆,请您先死(洗)。”说完,新娘又对新郎说“婆婆死了,你死好吗?”她停了停又说“婆婆和你都死了,最后我死。”婆婆听后,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新娘又说“婆婆,您怎么还不死?”在我还没讲完时,台下就传来了一阵阵笑声,等我讲完后,大家已笑得前俯后仰,有的同学笑得甚至拍起了桌子。后来,又有几位同学上讲台讲笑话,她们说得同样是那么生动、好笑!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讲好普通话是多么重要。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一定要学好汉语拼音,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如果没有学好标准的普通话,那么可能会闹笑话、引起误会,更严重的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麻烦。所以,我提倡大家都要学好普通话!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说方言有必要-有趣的方言作文450字回到家,我便想起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一日方言。我马上就“开工”了,“嗯早累白(我回来了)。”奶奶很奇怪,问我今天怎么说温州话了,我便说要和她说温州话。奶奶小看我,“泥能啊结外国啊(你这样也叫会说)?”她故意放慢速度,一个一个字拖着音问我。我不想被笑话,虽然不怎么会说,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非物鞋国宁,嗯哟浴就物括尼国,嗯爸累……(废话少说点,我用温州话跟你说,我班里的……)。”有些地方有点不准哦,但还是被笑话了,“我提啊,国次洞被让一瑟(天那,说起来东北人一样)。”奶奶大笑,我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我不服气,立刻转移话题,“握宁发唉国改,宁次!自我累些派改姑物卖虎面次爸!(我们别说这个,你看!厨房里烧菜的锅子下火大起来了!)。”奶奶这一下不管我说得怎么样了,火速往厨房奔去。我心想:终于ok了,搞定!和家人说温州话,为何我老是说不好呢?原因很简单,我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想必很多小孩和我一样不怎么会说温州话吧。再说学校里没有专门的课程,也没有提倡讲。如果这温州话都是大人们在讲,那这个方言怎么传承?我想大多数人也许都和我有同感。方言是温州人的标志,在世界上的那么多种语言中算是非常比较特殊的,只有我们浙南这一带的人们会说,如果将来大家都不讲温州话了,那么这种语言将会失传,就像西夏文一样成为文物。同学们,多说说“浴就物”(温州话)吧!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说方言有必要回到家,我便想起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一日方言。我马上就“开工”了,“嗯早累白(我回来了)。”奶奶很奇怪,问我今天怎么说温州话了,我便说要和她说温州话。奶奶小看我,“泥能啊结外国啊(你这样也叫会说)?”她故意放慢速度,一个一个字拖着音问我。我不想被笑话,虽然不怎么会说,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非物鞋国宁,嗯哟浴就物括尼国,嗯爸累……(废话少说点,我用温州话跟你说,我班里的……)。”有些地方有点不准哦,但还是被笑话了,“我提啊,国次洞被让一瑟(天那,说起来东北人一样)。”奶奶大笑,我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我不服气,立刻转移话题,“握宁发唉国改,宁次!自我累些派改姑物卖虎面次爸!(我们别说这个,你看!厨房里烧菜的锅子下火大起来了!)。”奶奶这一下不管我说得怎么样了,火速往厨房奔去。我心想:终于OK了,搞定!和家人说温州话,为何我老是说不好呢?原因很简单,我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想必很多小孩和我一样不怎么会说温州话吧。再说学校里没有专门的课程,也没有提倡讲。如果这温州话都是大人们在讲,那这个方言怎么传承?我想大多数人也许都和我有同感。方言是温州人的标志,在世界上的那么多种语言中算是非常比较特殊的,只有我们浙南这一带的人们会说,如果将来大家都不讲温州话了,那么这种语言将会失传,就像西夏文一样成为文物。同学们,多说说“浴就物”(温州话)吧!说方言有必要550字 小学
-
甘肃庆阳方言词语方言这儿,兀儿 这儿,那儿阿 答应的声音罢了 对话中表示对人和事物的满意程度,与差不多,还可以的意思接近。摆搭,摆摆搭搭 漫不经心的样子。半调子,半杆子 不通事理,说话没分寸的人,举止不沉着的人。白毕了 付出代价而无结果背锅子 驼背的人毕蹬了 完蛋了边边 边缘,旁边冰哇哇 冰冷草驴 母驴抄治 糟蹋长拉拉 形容漫长,难以等待扯模 聊天吃敬 被看得起抽脱了 逃脱了,跑脱了串串不兮 参差不齐的一串锤头 拳头呲眼窝 看人目不转睛或呆板揍(cou) 向上抬一下全欢 齐全,家庭圆满大(da) 叔父或伯父。父亲(庆阳,宁县,正宁)大大(dada) 伯父或叔父大茬 大部分挡瓜 干扰,碍事刁二匠 搞抢劫的人盯识 留心所关心的事物二百五,二杆子,二球 讥称有些傻气,说话做事莽撞的人发瓜 发牢骚方方 方块,方行搞道 央求,劝慰,想办法告油 往齿轮等地方抹油跟集 赶集供帮 供孩子上学瓜子 傻瓜瓜搭 勾搭逛脱了 耽搁了瓜嘻嘻 傻乎乎夹不住话 不能保守秘密接承 答应结活 指结实程度大小重量等超过一般焦火 指办事抓得紧精gou子 光屁股亏他先人里 骂人作了坏事羞辱了先人壳(kuo)子硬 强硬,遇事不退让浪三 游手好闲的人冷SONG 骂愚蠢无能的人撂过 停止列挂 摆样子,做作淋子雨 连阴大雨骂讲 骂骂咧咧铆硬了 过分了帽盖 头发没良法 没办法没麻打 没问题没眉眼 不顾脸面哪达 那儿550字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