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孝道
活是活着呢,活得咋样?你给父母拿来山珍海味,但是就随手往桌上一礅,然后冷淡无比的来一声:“吃吧。”看见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烦地来句:“我来。”这就是孝?孝敬本应使父母快乐,你就那么多不耐烦,他们能乐得起来吗?父母只需要物质上的“养”,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们更多。缺少了“敬”的“养”,一定是态度出现了问题,这个态度问题主要还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于诚笃。
孝道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孝道被当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确,传统孝道不免糟粕。孝经有云:“毛发色肤取之于父母,稍有损耗是为不孝”,这有些苛刻;丁兰“刻木求亲”稍有做作与夸张;郭巨“埋儿奉母”之举也未免迂腐。“顺者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于“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让我们难以接收了。我们这么想不为过。我们不需要那么做,更不必要那么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备的美德特质我们没有资格否定。
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绝对应该发扬光大,而且誓在必行。从风俗角度上说,这更是极为重要的。元代张养浩说:“盖自上而下者谓之风,因上而成者谓之俗,故风俗,国家之元气,风俗厚则元气盛……风俗薄则元气衰……”元代御史上奏时也说过:“国家以风俗为本,……而风俗厚为治之至要也。”对于当今社会的风俗如何,笔者不敢妄下言论。简单说来我们起码得有个全国上下都一致的观点吧!
一个民族的强大是因为整个民族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有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就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说到此处似乎与孝道甚远了,也过于理想化,然而离我们最近的、最实际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统一民风不正是孝道吗?一个人还不能爱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爱别人的家,乃至于国家这个大家庭呢?连最容易的“风”也形成不了,那只能眼看着“疯”了。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扬光大了孝道,再谈其他的也就不远了。
诗意桃源
桃源微微有些细雨,空气中弥漫泥土的芬芳和桃花的香气。我漫步在这人间奇迹,几瓣桃花零落,舞出几分诗情画意竟让我不知觉吟出: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许是不忍,我终未折枝桃花把玩。一大片,一大团,全是粉红色的桃花,沾着雨露,低垂着头,像极了害羞的小姑娘。我上前细嗅,随着鼻息的一呼一吸,那花香带着清淡的香气,若有若无般,令人捉摸不透。
走过那片桃花林,我却定格在了原地。炊烟渺渺,在细雨中,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群山围绕中的农舍,透着一股亲和劲。没有高楼耸立,只有简陋茅屋;没有水泥马路,只有泥泞小道;没有任何雕琢,不加浓妆艳抹。桃源,这,就是你的真面目吗?
我伫立良久,就被热情的农妇拉住手,亲昵攀谈。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因为饭后散步,见着桃林,很是喜欢,便跟来了。却不想在科技发展,楼宇林立的21世纪,还有如此淳朴美景。鸟儿啼叫出婉转的曲子,山泉敲击出悦耳的铃声,我仿佛回归到了大自然那至纯至美的怀抱,真好!
雨愈来愈小,我深深呼吸着来自桃源赐给我的清新空气,却急急从桃林返回。桃源虽是诗意蕴含,但,当真不是我这种都市世俗之人能驻足的啊!
初一:程佳温
相关推荐
-
呼唤孝道我们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也都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张尚昀的孝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他所受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张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笔者为其总结为:“敬字当头,敬养兼备!”“百善孝当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这里所引用的几句足以证明: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古代是这样,而现代呢?对孝如何理解?不会到了现代,孝就发展变化得面目全非、连道德和责任也变成别的玩艺吧?呜呼!只差一点!笔者便从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这副德行的。孝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个“孝”字,也就是说,早在十一世纪以前,华夏先民们就懂得把打猎得来的肉给父母先吃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孝。当人们把树叶裙变成布衣时儒学也就产生了。孔老夫子将孝道加以概念化并且极力推崇,且达到空前的程度。虽然秦始皇对孔老夫子的调调不大感冒,又统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但怎么忙活倒也没将孝字从“字典”中拿掉。他这一心软不要紧,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猛醒的新青年们将新思想带来了,有了西方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旧的东西消亡,并且腐烂掉。够狠、够绝,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们刨个坑给活埋了,而且还压了谁都难以搬动的石头。五四运动固然是掀起现代文化高潮的主力军,然而现代文化就是简单的西化?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糟粕是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吧?真若如此,难道不违背"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吗?既然是批判地继承,那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不该被摒弃的。起码孝道就是其中一个冤死鬼。新青年们这么一搞,孝道可就变味了,甚至变成灰了。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孝心?孝道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 ——题记“孝”,是中华民族所具备的优良传统之一,“孝敬”的话题更是经久不衰。但,作为新一代中华民族,我们是否需要反省一下自已呢?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黄香温席”、“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常教导我们要尽自已所能尽到孝行,孝敬他们、关心他们。可是,当代的人们已经歪曲了“孝”的真正含义,甚至对“孝”不屑一顾。现在的人们只知道赚钱,养家糊口,却忘记了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只认为给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孝,实则尽不然。现在,有多少人每年给父母多少金钱,却很少回家。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广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做好了饭菜等儿女回家,而儿女却以各种理由、借口推辞。看着老人无奈的脸,我不由得心里为之一颤:这多么像现在的人们。或许某一天老人不在了,他们回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屋子里时,会不会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对于行“孝道”,我们无须觉得难以理解,只是需要一份孝心,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而不是只会丢给他们大把大把的金钱!这“孝心”,对于行“孝道”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对当代人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正是缺少了这份“孝心”。400字 初一 议论文
-
呼唤孝道我看到周围形形色色讲孝道和不讲孝道的人,感触很深,觉得历代儒学之士大力宣扬“孝道”在慢慢的流失。古时,皇帝都缉借推崇“孝道”,来稳定其统治。而现代社会的个体,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都忽略了“孝道、孝顺”。我觉得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孝道”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仅作为一种美德来提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立法!我们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也都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张尚昀的孝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他所受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张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笔者为其总结为:“敬字当头,敬养兼备!”“百善孝当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这里所引用的几句足以证明: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古代是这样,而现代呢?对孝如何理解?不会到了现代,孝就发展变化得面目全非、连道德和责任也变成别的玩艺吧?呜呼!只差一点!笔者便从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这副德行的。孝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个“孝”字,也就是说,早在十一世纪以前,华夏先民们就懂得把打猎得来的肉给父母先吃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孝。当人们把树叶裙变成布衣时儒学也就产生了。孔老夫子将孝道加以概念化并且极力推崇,且达到空前的程度。虽然秦始皇对孔老夫子的调调不大感冒,又统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但怎么忙活倒也没将孝字从“字典”中拿掉。他这一心软不要紧,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猛醒的新青年们将新思想带来了,有了西方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旧的东西消亡,并且腐烂掉。够狠、够绝,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们刨个坑给活埋了,而且还压了谁都难以搬动的石头。五四运动固然是掀起现代文化高潮的主力军,然而现代文化就是简单的西化?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糟粕是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吧?真若如此,难道不违背"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吗?既然是批判地继承,那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不该被摒弃的。起码孝道就是其中一个冤死鬼。新青年们这么一搞,孝道可就变味了,甚至变成灰了。800字 初一 散文
-
论孝道次日,刚在党校上完课,我便和曾、郑、易一起步行去书店光顾.路上,我又看见了小他拉着母亲的手走在路上,这显然不是回家的路上。母子俩手拉手、乐融融的情景,使人感到无比温暖。这种情景,我已经看了很多次,已觉不足为奇。我认为小Wins这么大了还拖着母亲的手,是一种孝顺。当今社会中已经没有多少这样的男孩了,因此我一直很欣赏他。突然,郑和易笑了起来。我和曾感到莫名其妙:有什么这么好笑。于是便追问她俩。她俩笑着说;"他都这么大了,还拉着他妈妈的手。”“这有什么好笑?他孝顺嘛!我都见过好几次了。”我和曾异口同声地说。她俩无言,也许怕继续说下去我们会吵起来,怕我们伤了和气。路上,我没有再说话。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现在懂得孝顺的人本来已经少了,然而还有人嘲笑尽孝的人。这是多么可卑啊!难长大了的男孩与母亲拉手也有错孩子长大了,母亲也渐渐年迈,这时,母亲向孩子伸出一只手,孩子要是嫌弃母亲,拒绝了母亲这一请求,母亲会多么伤心啊!相反,孩子拉着母亲的手,母亲将感到无比欣慰!能时刻让母亲欣慰、高兴的人才可谓孝顺。啊,世间的小Wins们,你们要继续尽孝,不要因别人的嘲笑而停止!要记住,你们永远都是孝顺的人!450字 初一 记叙文
-
漫谈图形漫谈图形图形各式各样。规则的、不规则的,方的,圆的,各有自己别样的风彩。三角形三条边,三个顶点,它虽然朴素而不起眼,但它是最稳定的——不像四边形那么易变形。它有棱有角,像一座山。唯有爬上那陡峭的斜壁,才能感叹“一览众山小”,做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英雄情怀。正方形它如同生活中的一些人,普通,规规矩矩,机械地生活。它天生被刻出了四条边相等的受人所迫的形状,因此它也踏实,虽然会变为平行四边形或棱形,但仍保持着四边相等的理念,是那些虽应受外界干扰,被打磨得不成样子,但仍然坚持理想的有志之士的写照。多边形他们是最多的一类。没有什么突出,也没有什么特殊。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有棱有角,虽易变形,但那也一种不同的人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占据,图形才变得数量众多,显得有气势。圆图形中最特殊的一类——它们没有什么角,只是一条曲线,头尾相连,无头亦无尾,环环旋转而无尽头。它们受到一些磨炼,变得处事圆滑,没有了大的、凶狠的磨难,但也失去了应有的美丽与灿烂的人生。图形如同世界。人如图形般各有不同,但只要不失去内心的本色,就能活出自己的那一份精彩。450字 初一 记叙文
-
漫谈读书记得基辛格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时,他曾说:“卸职以后最大的喜悦是不需要整天再看那些文件,可以读自己喜爱的书。”想不到,书籍对他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人活着就要吃饭,人活着必要读书。读一本好书,就要用心去读,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结果只能造就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可以使我们自己置于书的意境之中,你什么可以去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为找寻那份难得的静谧,打开你内心深处那扇尘封的门,让心情随着故事情节游曳,体验人间百态。有的书如陈年老酒,百读不厌;有的书如飨赣辏?ト胄奶铮挥械氖橄褚槐?ㄅǖ目Х龋?嗌笃菲淝逑恪6潦榇耸币不岢晌?恢窒硎埽?鞘歉泄儆胄牧榈挠湓谩5蔽颐强?羰榈撵橐常?锹坡颇?闳绱即佳盍?缭谛耐份尤疲?眯那榍娜徽婪牛?髀湮奘?形虻氖?小当夜阑人静、晚风轻拂之际,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独自守一方安谧的小天地,伴一缕昏黄的烛光,品一杯淡淡的香茗,书便成为你的挚友,静静地听她娓娓而谈:听她讲述人间真情,或喜悦或悲伤;听她诉说人间百态,或沉思或愤懑……读书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让心灵摆脱尘俗的纷扰,飞升到一个绚丽多姿神奇的精神世界,在书中你无所顾忌地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静听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你可以和范仲淹一起体会“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缠绵深婉;你可以和李清照一起去感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的悲凉;你可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把生活的烦恼与因惑,全部遗留在童话的乐园里;你可以和郭沫若老先生一起到松林漫步,赏析路畔的蔷薇;你把你可以和朱自清先生去品味曾经去过的荷塘月色的静谧,让思想尽情地在心灵的原野驰骋。然而,在标新立异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变得的麻木了。人们宁愿三五成群日夜与麻将为友,也不愿畅游游于书海;人们可以将时间挥霍于网络世界,也不愿研读名文佳句;人们可以昼夜不惜、目光呆滞地注视股票的涨跌,却不爱翻阅唐诗与宋词……。试问,他们的乐趣何在?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记得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深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修辞使人善辩。”读书只是一种兴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慈祥的老人,给我们讲人生的哲学,让我们体味人生丰富滋味。不要等到华发鬓白之时,才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伤。读书,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生活的真谛;读书,使我忘却了所有的困惑的烦扰;读书,使我的思想得到充实与升华。读书,让我拥有了一份最恬静的情感和一个最原始的兴趣!书海淼淼,情结于书,此生无悔!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京城漫谈走在路上,也许京城中的光污染,让你不得不遮住眼睛,而这时,也许你就错过了最美好的景色。——题记时间是1月下旬的一天。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在眼前,热烈的气氛咄咄逼人,撩动着攒动的人群。接近傍晚,我跟随父母开车去商场采购,整条马路好像是一个蜗牛大赛场,每一辆车都好像蜗牛一样,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就在焦躁不安中,我偶然转头窗外。夕阳,把她最后的余晖洒在京城中。整个京城与它身后的西山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那一幢幢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傲然耸立在这个星球上;那低一点的楼群,密密麻麻,高低错落,相互簇拥,是那么的亲密;还有那一个个小平房,五颜六色,默默无闻地点缀着这个城市。这五彩缤纷的建筑,形成一幅美丽壮观的京城剪影。车缓缓地前行,我的视野也在向前移动,京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轴,在我面前缓缓打开。这时,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组巨大的塔吊轮廓。它们是京城的建设者,如果没有它们,京城,就是徒有虚名。我们生活的京城,大到摩天大楼,小到平房,都是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接着,有着“北京第一高楼”之称的国贸三座映入眼帘,我曾到过它的最高层。从窗口极目远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整个北京城一览无余:从近处的中央电视台,到远处的火电厂,和地面上像蚂蚁一样的人们,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子的移动,那最后一缕阳光慢慢逝去,路灯“唰”的一下亮了,迎接京城的,将是月亮和京城的霓虹灯。这就是京城,一个让你又爱又恨的京城。但是,当你在为她的拥堵和空气污染而烦恼时,请放松你的心情,去捕捉那份大都市的壮观。三帆中学初二:曹子?F6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赞美小草它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哪怕只是小小的缝隙,只要有泥土,都能见到它绿的身影。它就是小草,我赞美小草!它披者一身绿的外衣,与美丽的花朵比起来,它的确逊色不少,但它不为自己单一的外表感到自卑。它也没有树的高大,但在高大的树木面前,它从不低头。不管风吹还是雨打,它依然顽强地生长着,用那渺小的绿装扮着大地。它就这样默默地活者,平凡地度过一生,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这被踩在脚底下的小草。但也就因为有了它,才能现出花的美、树的高大。面对环境的恶劣,它没有退缩,它选择了面对,遇强愈强,克服了重重困难,兼任不拔地生长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与娇弱的花朵相比,它在考验中炼就了更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小草的也是无私的,它为牛、羊提供了食物。它从不计较自己的得与失,尽管没有人会注意它、欣赏它,但它也毫无怨言,直到它枯黄的那一天,只用一种安静而美丽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小草的一生,就如蜡炬和春蚕,默默地奉献着。有人赞美那拥有华丽外表的花朵,也有人赞美高大挺拔的树木,而我却要赞美那平凡、极易生长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小草!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雪花的自述我诞生在冬季。我从小就生长在云妈妈的怀抱中。每天望着蓝蓝的天,看着白白的云。可等我长到一定程度,我就必须离开我亲爱的云妈妈和相伴大半年的蓝天,飘落到人间去。我的身上有六朵小花瓣,我在飘落人间的过程中已经千变万化了。就算我的兄弟、姐妹很多,但却没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样的。我在空中跳着有旋律的舞蹈。一会儿和其它姐妹组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白菊;一会儿又一个人看着多姿多彩的人间。我此时此刻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我落到树上,那光秃秃的树枝,一下子就便成了美丽的银条;我落到树干上,那树干好像绽出了洁白的梨花。难怪有诗人说我们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落到路边的房子上,房子立刻变得像一个刚刚出炉又抹了新鲜奶油的大面包。我落到地面上,小朋友们把我揉成球,打雪仗、堆雪人……当你看到路边或学校操场上形态各异的雪人,那可都是我的化身啊!我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可我也有让我惭愧的地方。我落到马路上,给行人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我如果只落到房顶、树上、树丛中,而不落到马路上那该多好啊!当太阳公公的笑脸照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便无声无息地融化了,变成一条条“小溪”。我的生命就是这样:美丽而又短暂。我是这样的一朵快乐的小雪花。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一封情书这是给你的一封情书,希望这封情书能够唤醒你沉睡的积极表现。希望这封情书能够唤起你对美好完事的回忆,做回以前的你!你知道吗?你的笑可以给周围的人都抛开烦恼,你知道吗?你的笑可以让周围的事物都向你招手,你知道吗?你的笑可以给每个人带来快乐,给每个人带去希望!更重要的是,你的笑让你充满自信,难道你不这么觉得吗?而现在呢?你的笑杯水没收了?没有啊!谁都收不揍你的笑,他被你藏起来了吧!曾经你告诉自己,少一个你的意见真的没有什么,但你发现了吗,不管是谁,当大家都各抒己见后,不管是谁,他们不都是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眼神注视着你吗?那眼神仿佛再说:“我们相信你的意见更完美,快直抒己见吧!”而你却没有,你是不是早已习惯了沉默!如果可以,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意见分享给你的时候,你也可以发表你的意见。回到以前那个当自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的时候,大家但能为你的每一个意见鼓掌的你!相信你能行,因为你做过,难道不是吗?或许你还不知道,那个经常好友吵闹的你比现在认真严肃的你更能得到他人的友谊!我喜欢那个爱笑你,喜欢那个乐意与别人分享你的思想的你,喜欢那个幽默的你,喜欢那个积极活泼的你!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孝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父母,儿子,黄狗,茅屋,家境十分贫寒。父母因家境贫寒,将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他们希望儿子长大后有一定的成就。儿子因父母无时无刻的看教,变得对他们有非常大的怨言,但也只能埋藏在心里。儿子也在艰难的去朗读‘四书五经’,以及那些难以咀嚼的文字。儿子寒窗苦读几年,准备上京赶考,父母嘱咐了他一些事情,他默默的听着,可心里想离开父母远走高飞的树苗在慢慢成长他浑然不知。他带了一些盘缠与食物,便开始上路了。到了京都参加考试,他认真答题,最终金旁提名,并得到皇帝的重用,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状元的帽子戴在他的头上,他感到十分光荣,此刻他感觉离开父母已经很容易了。但是在那个时候,一切都是以孝道为先,你若做出对不起父母的事件,你将受到社会的谴责,并且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化为无有。于是儿子想出一个计策,回到家乡对父母说‘我不想再看见你们,我只想自己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你们好好在家,不准说出去’。父母为了儿子的前途,只能答应了,并且对外笑称说‘儿子想接我们进京,但是我们不想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儿子回京后,皇帝赏赐他一座别墅,并让公主许配与他,儿子感觉皇帝太赏识他了,就努力工作,最后朝中大大小小事件都的经过他手,渐渐地,他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皇帝非常担心他,让御医给他看病,御医对皇上说‘驸马是劳累过度,老臣以为应叫驸马回家乡休养一阵’皇帝同意了御医的看法。就对驸马说了自己的想法,让他在老家精心养身,儿子听后,忽然感觉自己已在皇宫住了数十年,辛苦劳作了数十年,该回家看看父母了,不知二老如何?回到家后,再见父母,发现已头发斑白,不知是否是思念儿子造成的?儿子看后,立刻给父母跪下,痛哭流涕,对父母说‘是儿子不孝,儿子不孝啊。’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跪下,怎么忍心让儿子伤心,只说‘孩子,爹娘这几年很好,你回来就好了,看到你爹娘很知足。’但是父亲因儿子不在期间很是悲痛,思儿成疾,目前已是卧病在床,三日后,逝世。儿子痛恨自己,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爹,于是辞掉朝中职务,专门回老家伺候母亲,为她养老。皇帝很是感动,就准予了他。此后,儿子很是孝顺,明白了许多,做了也是很多。800字 高二 散文
-
孝道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乌鸦妈妈生了一窝小乌鸦,它每天起早贪黑地到处去找食物,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孩子们能够自力更生了,可乌鸦妈妈却老了,再也不能外出找食物了。可是,它的孩子们却没有扔下它,而是像妈妈之前喂他们那样,轮流找食物来喂妈妈。这个故事就是《乌鸦反哺》。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动物尚且懂得报答养育之恩,那我们何尝不能呢。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平时上班回来已经很累了,还要煮饭给我们吃。这也让我的脑海里顿时萌发了一个想法:为妈妈准备一顿早餐。晚上,我从储物柜里拿出黄豆和黑豆,把它们泡在水里,准备明天早上做豆浆用。一切准备就绪,我回了房间,调好闹钟,便倒头就睡。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我便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里,把黄豆和黑豆从水里捞出,接着把它们放进豆浆机里,倒入适当的水,盖上盖子,最后按了开始的按钮,豆浆机便开始制作豆浆了。接着,我又从冰箱里取出豆沙包和奶黄包放在盘子里。我先在锅里倒了点冷水,接着再把蒸包子的架子放进锅里,最后把盘子放在架子上,盖上锅盖。一切都很顺利地进行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五分钟过去了。哈哈!豆浆煮好了,包子也蒸好喽!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豆浆分别装进每个人的杯子里,还拿出七个小盘子,在盘子里分别装了一个豆沙包和一个奶黄包。一切都做好了,就等着妈妈他们起床了。我正想着要不要去把妈妈叫醒,便看见妈妈从房间边打哈欠,边说:“什么东西那么香?”“本小姐亲手弄的早餐能不香嘛。”妈妈听到我说的话,顿时吓醒了,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不是在你自己的房间睡觉吗?”“本小姐今天心情好,老早就醒来帮你做早餐啦!”妈妈听了,惊讶了许久。妈妈尝了我蒸的包子后,笑道:“手艺不赖嘛!”我俩都开心地笑了。长辈恩情如何报,一生一世只有孝。孝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动物中的“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以及历史上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千百年来不断被传颂,实际上也是人们对于孝道、孝心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等优秀的孝文化已经成为历代相传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800字 四年级
-
孝道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贯穿其中,何为“孝道”?“善事父母为孝”;“子爱利亲谓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孝心没有具体的表现内容,它可以是对父母长辈语气温柔的一声问候、一个祝福,甚至一个眼神,也可以是对家人的一丝挂念,常回家看看这些都会成为父母永远温馨的回忆。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它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可以说,孝不仅是百行之首,也是百行之先,百行之本。百善孝为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父母在,不远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人们的意识上,孝不再是“封建伦理”,而是成了应该发扬的美德。发掘孝贤人物,讲述孝道故事,用平凡人不平凡的孝道故事,去感染、教育更多的人。让人们去感悟孝道这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温情与感动,让孝道故事去温润每个人的成长之路,让孝道文化不断传承。孝道也是知易行难,有个同学,早先是冠生园的小姐,家景殷实,现今退休在家,服侍两老,老爸九旬,已住疗养院,她每周多次看往;老妈独居也要每周多次关心,家中小孩仍需照看,每天忙忙碌碌,忘了自己,若有生病就加班加点,没了自己;有时外加公公婆婆之事,她会忙里忙外,辛辛苦苦,没有了自由,我心中点赞她。还有同学,又要工作又要服侍两老,老父年老大病,老母多病年老,她一人管三家,乐观开朗的她仍阳光彩烂,但言行中也有力不心的感悟。我心中有忧。还有同学,本身有大病,长期生病已贫困交加,但仍愿为大家管理网络,赢得尊敬,同学们也关心爱护,使她荣归故里。行孝道,其实,个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社会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国家的力量尤是必须的。人民是国家的父母,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国家有义务有能力,办好养老事业。“割麦留边角,收麦遗麦穗”,让大众体面的生活是先辈的希望。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养老;照顾养老;造福养老,我们的明天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我们国家才能进步。明理而行,需大家的行动,登高而呼各尽所能,受点滴之恩,理应为人民呼;为人民告。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去造就万民大福。800字 初三 散文
-
蓄积”漫谈要突破,必须蓄积。只有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蓄积力量,才能有质的飞跃。自然孕育希望。你可曾看过种子破土而出的顽强之举?那是一点一点吸收大地的精华,沐浴风雨的爱抚,才举出的两片青叶;你可曾目睹浩荡江河奔涌而至的豪壮之景?那是一滴一滴汇集空中的灵气,集结流水的归顺,才创设出的万股激流;你可曾领略浩浩天海飘渺浮于群山之中?那是一丝一丝蓄积空气的水份,接受阳光的照射,才浮出的天上人间!年轮圈圈,蓄积沧桑;滴水穿石,蓄积坚韧。革命缔造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革命论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军民不畏艰险,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蓄积自己的力量:从一个井冈山,又将红色政权播洒向全中国;从一个新四军,又将革命的力量传递给人民群众;从小米加步枪,又将革命斗志传遍整个中华大地。中国军民运用自己不屈的斗争和顽强的信心,改变着中国的旧形式,创设着中华的新未来。人生不断完美,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许我们曾自私任性,但经过时间的磨砺,宽容忍让已成了我们最大的美德;也许我们曾经无知鲁莽,但经过岁月的洗刷,温和博学已成了我们最大的骄傲;也许我们曾经内向羞涩,但经过环境的感化,热情活泼已成了我们最大的资本。你,我都在悄悄蓄积着自己的力量,认真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改正着自己的缺点,慢慢地丰富自己的羽毛,增加它的强度,总有一天,会扇动雄健有力的臂膀,飞向希望的明天。人生令凭你昨日蓄积的力量,去创造明日的辉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训告诫我们,做事情要有虚心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韧足”,哪来“千里”;没有“毫末”,哪来“粗木”。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辛劳和耕耘。李时珍尝尽百草,用尽千药,才编写出宏篇巨著〈本草纲目〉;司马迁善思熟读,坚持不懈,才磨砺出千古绝唱〈史记〉。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无不是吃苦的高手,勤奋的天才。你想有美好的前程吗?你想成功吗?那么你就从现在开始蓄积你的力量吧!请拿出你的勇气和毅力,蓄积每一份有利于自己成功的经验吧!你,准备好了吗?800字 六年级 日记
-
漫谈英雄十几岁是一个喜欢感慨沧桑的年纪,曾经固执的认为,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都是运气好罢了,要是我也遇上个那么好的时机,说不定我也能成个什么伟人。事实胜与雄辩,我缓缓掀开历史的帷幕,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眼前跃动。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拿破仑?波拿巴??世界历史上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破落的贵族公子,在法国处于大动荡时期时,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看,“大动荡”!多么好的时机啊,在时局混乱时兴风作浪,总是有甜头捞。可不容置疑的是,拿破仑在巴黎陆军学校所受到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他思想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次期间获得的思想,成为他后来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而当时人们对他的拥护也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啊。在神秘的古代希腊曾出现过一位战神,那就是亚历山大!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的父亲为了让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和国王,从小就锻炼他的体魄和力量,培养他的意志和思想。最终令他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战神。而两位英雄的结局又都是可悲的,拿破仑两次被流放,后来在大西洋的小岛上孤独地死去。而亚历山大则是在功成名就时,被最信任的朋友一刀刺死了,与他父亲的死如出一辙。开头与结尾大相径庭,令人难免不问,怎么会这样?是啊,怎么会这样?无论是对拿破仑的纵说纷纭,褒贬不一,还是对亚历山大的感叹惋惜,都在一片吵杂声中,随岁月的长河永远地远去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就在一切都寂静的时刻,我仍时常想起这段史实,也许,这其中的奥妙也就只有孟子能解读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三子者诚不可缺一,或有缺,则大势已去也。捧着一卷诗经,伫立风中,年少轻狂的菱角被照遍古今的月光腐蚀,被远古袭来的寒风磨平。我在等待,等待着天时的到来;我在眺望,眺望着属于我的土壤;我正在蓄势,不辞辛苦地堆积,然后……振翅高飞!800字 高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