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记之兵马俑博物馆半日游
我们过年回到了姥姥家,在欢声笑语的几日团聚后,我们启程来到了西安,爸爸妈妈第二天带我和妹妹包了一个车前往著名的景点—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开车的叔叔是当地人,一上车,他就开始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西安的小吃和旅游景点,当他给我们介绍西安的历史时,他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把我们几个听得神情贯注、津津有味;特别是讲到我们即将去的兵马俑,他更是比我们之前所了解到得还更深入,更有故事性,我本来已经很激动了,此刻更是很不得立刻飞到那里,站在兵马俑的身边细细观详。
终于到了目的地,此刻寒风凛凛,我们要走过一段长长的园林才能到博物馆内。叔叔专门为我们找了一位讲解员姐姐,她边带我们路边给我们介绍着兵马俑的最早发现者,他是一位老爷爷,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当时他是在打井时突然迎面立着一个兵马俑,差点把他吓晕了,就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古代奇迹被发现了。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有五六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深坑,我走到围栏前,只见里面全部排满了神色各异的士兵。他们有的神情严肃,有的面带微笑,还有的脸上有小胡子。导游说兵马俑神奇之一是千人千面,千人千色,当时刚刚挖掘出来时他们身上的服装全都是带有不同鲜艳的颜色,遗憾的是出土不到一个小时颜色全部被氧化掉而化为白灰。尽管他们没有颜色,可是那么多士兵整齐地排列在那里,场面的壮观还是深深震撼了我。我盯着他们很久,用上了从未有过的耐心。在导游姐姐的讲解和带领下,我们顺着大厅慢慢地到了出口,来到了第二个俑坑和三号坑。这两个坑比第一个坑要小很多,三号坑里面最值得看的是展示品,其中一个最完整的跪射俑被罩在一个大玻璃柜里,他面带微笑,单膝跪地,身体微微朝前倾斜,手似乎在做卧弓状,他的后背居然还有红色,我看的兴奋不已。另外最让人震惊的是“铜车马”,它的手工精细复杂,似乎有我们现代人都无法到达的一种技术。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完主要展厅后,导游姐姐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商店,她说:“小朋友,看到了吗?这个老爷爷就是当时兵马俑的发现者。”我的天啊,我真是太激动了,我居然能看到发现者,我赶紧上前去和爷爷问好并留了影,而且还带回了他亲自签名的兵马俑历史介绍书。
眼间两个小时就这样快地过去了,参观完后,我坐在车上,心里仍然兴奋不已,我真是佩服当时的古代人,可能因为没有电脑电视吧,他们只能不断地用大脑来创造无比神奇的工艺品打发时间。那么我们现代人是不是也不该太依赖电脑,也应该多动动我们的大脑和手来创造更多的奇迹呢?
西安肉夹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老家西安那里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如凉皮、米线、羊肉泡馍等。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可莫过于西安特产肉夹馍了。
肉夹馍色香味亮,好吃至极。你瞧!那烙好的白吉馍皮薄松脆、内心软绵,白色的表面上还被烤出了几圈土黄色,吃起来外面硬、里面软,十分有意思。再往冒着热气的白吉馍里面夹上有肥有瘦、香味十足腊汁肉,并且浇上一勺褐色的腊汁,撒上一点绿色的香菜,真是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忍不住咬上一口。
肉夹馍的做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学问和技巧包含在其中。肉夹馍分为两个大类——肉和馍,肉是腊汁肉,馍是白吉馍。做白吉馍时,要把软硬适中的面团捏成扁圆形,然后放进专用的机器里。过不多久,那淡淡的香味便徐徐飘了出来,此时,白吉馍就烙好,可以开锅了。做腊汁肉时,要把新鲜的猪肉洗净放入锅里,再加上水和独有的配料,最后用大火煮上半个小时,香喷喷的腊汁肉也就做成了。两样都做好之后,要把白吉馍从中间切开,但不要切到底,接着把剁好的腊汁肉夹在白吉馍中间,再加上香菜和腊汁,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在里面加上点朝天椒。这样,肉夹馍就做好了,而且色、香、味样样俱全。
吃肉夹馍时,许多人喜欢馍夹着肉,一口一口的吃掉。而我却与众不同,喜欢先把白吉镆外面的一层硬皮吃掉,然后把馍里夹着的腊汁肉一块一块的一一吃掉,一丁点都不剩。最后再把镆吃掉,这样吃才叫真正的过瘾有一回我回家乡,在正宗的肉夹馍店里买了一个肉夹馍,然后便按着我发明的先后顺序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当我吃到最后只剩下镆的时候,店主笑嘻嘻的说:“你看你这个小馋猫,都把肉夹馍吃成空心馍了。”从此,肉夹馍又有了一个新的别名——空心馍。
朋友,你想吃肉夹馍吗?如果想,就请到我的家乡做客,我一定让你吃上可口美味而又正宗的肉夹馍!
相关推荐
-
西安游记之省历史博物馆在我们参观完兵马俑的路上,叔叔又提议我们应该明天去省历史博物馆参观一下,那里对各个朝代的文献记载都有详细的物品收藏,而且现在还有一个特展,是何家村的珠宝文物展,我们大家一听就立刻决定第二天去省博物馆参观。第二天下午,我们开心地来到了博物馆。只见博物馆本身就古香古色,深沉而雄伟。进入展馆,我们首先来到了特展厅—何家村珍宝文物展。里面的瑰宝是隋唐物品,在何家村被发现。展厅里灯光非常幽暗,仿若让人沉浸在古代的深远气氛中。进入门口先是两个非常大的陶罐,这就是陈放珍宝的罐子。我们围绕着它们了一圈后,开始由左向右参观。有像麻将牌一样大小的玉串成的腰带,玉带在那里散发着一种象牙白色,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想要告诉我们它是如何地跟随古时的主人经历了多少事情,而后又被现代人发现。再下来有当时喝酒的金杯,金簪,特别是还有药香银囊,但是最让我称赞的还是三只小小的金龙。它们被摆放在一起,动作各异,每一个只有我中指那么长,比中指还细,但做工精美,身上的鳞片就像能抖动一样,非常逼真好看,让我久久驻足不能移动。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一号展厅,它从西周开始到秦朝,都展列了当时各个时期的和发展变化的代表性文物。我还看到了最早发现的头盖骨!然后我就顺着各个时期的古文物慢慢参观。在我看来,当时的东西都非常粗糙,没有像唐朝文物一样那么精细讲究。我走着走着又看到了秦朝的代表性文物—兵马俑,这里也有收藏,我不仅又多看了几眼,这才恋恋不舍地出了展厅。这次因为博物馆开馆时间仅有三小时,我们没有逗留太久,只是仔细观看了特展,但是这次西安之旅让我对历史深深地迷恋上了,我决定回去后好好读读中国历史,让我对我们伟大的那些创造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游秦兵马俑博物馆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西安旅游,参观了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博物馆。那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到了西安站,我们坐车去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距西安市大约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丽的城市风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园,挂满青黄柿子的柿子园,从车窗前一掠而过,漂亮极了。美丽的风光引起了车上游客们的“啧啧”赞叹。汽车开到了博物馆门前,来这里旅游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人。外国人,一群群。一队队,络绎不绝。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先进了第一个俑坑,我问爸爸:“怎么这么多陶俑?”爸爸说:“这只是第一个俑坑,三个俑坑有近8000个佣人,现在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佣人中包括有将军俑、武士俑、文官俑、车马俑、军吏俑等等。他们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那些方阵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将军俑,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面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前,目视前方,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跟随导游阿姨小红旗,我们又来到了战车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进了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战车滚滚、万马嘶鸣。健壮的马匹,拉着战车上秦国的勇士驰骋疆场的壮观场面。战马造型逼真;勇士们神态各异,或站、或蹲,摩权擦掌,强弩待发,壮观极了。最让我惊叹的是秦国军队的军事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系统。各级指挥分列,布局合理,等级分明;后勤物资存储丰富,堆放整齐。无不显示出秦国军队的强大,国家的富裕。导游阿姨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我想:这么宏伟壮观的巨型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全靠民工勤劳的双手建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与浪费。下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想: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一定会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平顶山沁园小学五一班 马彬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古城西安观看兵马俑暑假的时候,我去西安参加中国青少年语文风采大赛,真确感受到了这个文化古城的风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听到了历史的回声,这让我永生难忘。这个古城的早晨特别清爽,我早早地爬起,和着凉风散步,感到内心无比的惬意。鸟儿是我的陪伴,树儿是我倾诉的对象,它们这时候都变成了我的知心朋友。每棵树都那么青翠,那么挺拔,我闭上双眼,用心感受古城的风韵。吃过早饭,我们排着队,提着包,等待的大巴不断地催促我们上车,它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大巴一直驶向兵马俑的方向,到了广场,一排一排的人涌进入口,好多外国朋友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大声和他们打着简单的招呼,努力让外国人感受到我们国人的热情。走进一号坑,我来访问我的新朋友。那个蹲下的陶瓷人,就是我第一个要拜访的新朋友。瞧,他犹如一名请功领赏的将军,他打了多少次的胜仗,为国家立功就是责任。他蹲下身,目光直视着前方的敌人;他发出命令,指挥着大军把敌军杀个片甲不留。往更深处走,马和我打招呼,士兵与我分享胜利的喜悦,每一个军士都是我的好友,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每一个士兵都望着我,他们仿佛对我这个从未来走来的朋友感到好奇,我静静地望着他们,一动不动,好像自己也进入了他们的世界。领头的将军很威武,手提军器,虽然他面无表情,但从他的样子和姿势可以看出,他是那么勇猛直前、所向披靡。他总是在第一个冲锋,面对敌人,他好像没有半点惧怕,保家护国是他的职责。他那百战百胜的战绩给了军士们无穷的鼓励,也是军士们的榜样。拾起一粒细小的沙砾,放在指间,我看到了历史的模样;拾起一把沙砾,轻轻搓动,我听见了历史倒退的回声;捧起一手的沙砾,放在鼻尖,我嗅了战争的火药味……突然,太阳出来了,像许多侠客盯着我们,又仿佛是天空打开了微波炉。用心感受了历史的辉煌,该告别这些可爱的历史朋友了,我恋恋不舍地挥挥手,把他们记在了心头。700字 六年级 散文
-
西安游记早就听说西安的美食肉夹馍,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五岳之一的华山……三月三假期,妈妈带我来到了西安,参观这十三朝古都。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墙。看到这雄伟壮观的城墙,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古代。古人为了防御外来侵略,外有护城河,内有城墙。城墙上有许多防御用的工具,如:大炮、梯子、工程车……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远近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自70年代挖掘至今以来,已开发了四个俑坑供游人参观,其中三号坑是最大的。进入三号坑,突然眼前一亮,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陶俑神态各异,有规范的立射俑、威武的军吏俑、自然的骑兵俑、严肃的驭手俑都栩栩如生。整齐的军队一应俱全,数千名战士好像随时准备着一令而出奋勇作战。导游告诉我这些陶俑刚出土时都是彩色的,没过多久颜料就碳化掉了。我心想:彩色的陶俑应该更漂亮吧!向前走一点就到了青铜马车展柜处。马车是用青铜雕刻成的,四匹汗血宝马十分健壮,驾车人手舞缰绳,表情严肃,被称为“青铜之冠”,不愧是巧夺天工之作啊!难忘的西安之旅,我还依次参观了因杨贵妃沐浴而闻名天下的华清池,以险峻出名的华山,巍然独存的大雁塔,还有一部美轮美奂的“长恨歌”表演,都令我流连忘返。还有我最想去的陕西博物馆没得参观,留点遗憾,下次再来。500字 六年级
-
西安游记西安,一个迷人的地方,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古城。那儿,既有十三朝古都的独特魅力,也不失现代文明的气息,真的是古老而年轻。这个假期,我领略了西安的美景和美食。华清宫倚骊山之壮丽,是西安的一大旅游胜地,让人时时感到她特有的大气。宫殿的线条曲折自然,看上去是那么和谐。地面凹下一处处的水池,仿佛给人穿越到古代洞悉皇家奢侈排场的遐想。走进宫殿的内部,与外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楼阁结构婉约,栏杆花纹简明,看上去很是舒服。游西安,秦兵马俑是必到的地方。远远的就望见匾上写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九个大字。进去以后,抓着地图,我却茫然了,里面太大了!简直无从挪步。好不容易找到1号洞口的门,却看见拥挤的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我也随着拥挤的人群慢慢进了去。举目眺望,我就不禁惊呆了:“书上说的一点儿也不假,果真震撼!”成百上千的秦兵马俑,排成一个个庞大的方队,威风凛凛地屹立在坑里,真像出征前的部队一样。瞧,近前的这一尊,他的发髻斜斜地扎在脑袋上,眼睛目视前方,粗壮有力的手上紧紧地握着一支长矛,身上的铠甲棱角分明……真令人叹服古人的智慧与工艺。然后我们又参观了较小的2号洞和3号洞,每到一处,都会让人叹为观止。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小吃街。各种地方风味的小吃铁板鱿鱼,冰淇淋……应有尽有,众多迷人的香气交杂混合在一起,弥漫了整个大街,让人垂涎欲滴,真想一下子把这些美食尝个遍。信步走进一家餐馆,我们点了一些自以为口味清淡的东西。扑面而来的香味让我不由自主地动起筷子来。我先是尝了一口秋葵,脆脆的,香香的,可后来的味道又是辣的,辣得我连忙喝了两大杯水。平复好心情,我又吃起了凉皮,真劲道,嚼起来有弹性,而且不像之前秋葵的变态辣。对了,来西安怎么能不吃泡馍呢?当泡馍和其他一些特色小吃都被端了上来,我们情不自禁的停箸注目,在我面前的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羊汤,一碗粉丝,还有两张大饼。我疑惑的看着别桌的人,学着他们的样子做了起来,把饼撕成差不多大小的小方块,放进碗里,浇上热汤,不等浸透,就迫不及待地开吃!邻桌的外国人不懂这个方法,直接拿着饼咬了起来,真是好玩又好笑。这次的西安之旅,可以说得上是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真是不虚此行。900字 六年级
-
西安游记之兵马俑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古都西安三日游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明的秦兵马俑。现在,我已准备就绪,那么,let’s go!西安市区到临潼只有一百多公里,妈妈开了她同学的车走高速,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我的心中无比激动。买好票,踏进博物馆大门,咦,里面竟只有花花草草,再看地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绿化带,博物馆在绿化带正中心哩,看来,我先要踏入这绿色宜人的美丽画卷了。走在花丛中的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马俑的风采啦……画卷轴心有一座拱形的巨大的建筑物,上书“兵马俑第一号展厅”的篆体,“妈妈,妈妈,到了,到了!”我欢呼雀跃。我飞奔跃进大厅,脚步嘎然而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马俑,正用他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他们军容严肃、或跪或立、各个手执剑矛弓弩,好像一声令下,他们就张弓搭箭、冲锋陷阵;马俑匹匹毛色光亮、肌肉丰满、身强力壮,似乎想挣脱缰绳扬起四蹄驰骋疆场。我的心在颤动,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而颤动;我的心在呐喊,为眼前那震撼人心的壮观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拥有这伟大的奇迹而自豪,我被眼前这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兵马迷住了。兵马俑真不愧是世界奇迹,它展现了我们中华5000年的辉煌也表现了我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500字 初一 记叙文
-
西安游之兵马俑西安城又名长安城,它是一座古城,具有许多典型的历史文化。听说秦陵兵马俑是去西安城必看的景点。于是,我和妈妈就一起去观赏秦陵兵马俑。兵马俑具体包括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我们首先来到一号坑,刚进入,我就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一号坑好大呀!”它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长约230米,宽约62米,总面积约4260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发掘约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俑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估计一号坑埋藏有陶俑、俑马6000余件,战车约50多辆。我和妈妈趴在桅杆上,看到各式各样的兵马俑,有跪射俑、中级吏俑、高级吏俑……它们着装不一,发髻头饰也各不相同。据说秦始皇兵马俑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有很多件俑,但是在这些俑中却找不到一件一模一样的。随着导游姐姐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二号坑。走进二号坑,我大吃一惊,竟然没有一件兵马俑。正在我犯愁的时候,只听见导游姐姐说:“你们知道为什么二号坑不开采吗?那是因为考古学家还没有找出正确的挖掘方法来保持兵马俑的原样,所以至今还未能开采。”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三号坑。它和二号坑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面积不是很大,里面也就开采了一点点,而且开采出来的兵马俑都是七倒八歪的。此时的我又要犯愁了,禁不住地问:“这些兵马俑怎么都是坏的啊?”导游姐姐明白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这些俑,工人们还没有时间去修复他们呢!我们前面看到的兵马俑,都是工人们后天修复好的,刚刚挖掘出来的俑都是这样的啊!”听了导游姐姐的话,我这才明白过来,不由自主地“哦”了一声。开心的时间总是那样短暂,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要集合的时间,导游姐姐看了看手表说:“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我们该集合上车了。”虽然我有点恋恋不舍,但还是无可奈何地跟着大部队,结束了今天的游玩……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西安游记——兵马俑-游记今天是西安游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秦兵马俑,兵马俑位于西安西北部的临潼,是一个大型的博物馆,馆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在博物馆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一个大的展厅,让我惊讶的是居然在秦朝就有所谓的“奔驰和宝马”两辆马车,做工精湛,功能完善,古人的智慧和手艺令人叹为观止啊!跟随导游,听着她的讲解,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只见成千上万的兵马俑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坑道中,头上扎着纂的、扎方巾的、戴帽子的、戴鸽冠的……有的身披战袍、有的身穿铁甲……有的在眺望、有的在呐喊……据说刚出土时,它们还有色彩呢。其实不听讲解,它们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堆泥巴人,可是在导游生动生动的讲解下,他们是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表情,没有一个是重样的,可是的是,由于年代太久远,而且遭到过人为的破坏,很多兵马俑现在还在修复中。二、三、四号坑是几个略为小一点的坑,坑内的兵马俑也同一号坑差不多,但是据说是粮草兵马俑和指挥官兵马俑,还有打前阵的排头兵马俑:他们如同正在跟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真的不敢相信,如此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都是古人一手一手的打造出来的,代表着以前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全球五大洲四大洋。无不为这宏伟的艺术品而赞叹!500字 四年级 写景
-
西安游——兵马俑暑假里我们在陕西参观了不得不看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向东5公里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起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建时间长达38年,工程十分浩大、气魄之雄伟。当时,秦朝大约有2000万人口,而营建陵园的人数达72万之多。兵马俑有三个俑坑,形成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一号坑是步兵种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使得让谁站在一号坑的前面都会感到强烈的震撼。一号坑共有陶俑6000多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神态个个都不一样,其中前面三列的武士俑是敢死队,共有210名。导游告诉我们:前面的武士只要杀掉对方一个将领,把他的头颅带回来,他的家庭就不用再做奴隶了;二号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等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听说1、2秒就可以射出去一支箭,但距今没有全部开发。三号坑面积为520平方米,是一、二号坑的总指挥。秦陵兵马俑是模仿当时秦始皇的近卫军和战马制成的,陶俑高1。75米~1。95米,陶马高1。72米,长2。03米,体型健硕,肌肉丰满,匹匹都像奔驰战场的骏马。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也反映了当时军队训练有素,高大威武和强大,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之后我们又到了兵马俑博物馆,观看了里面陈列的兵马俑,他们雕刻的栩栩如生。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辆战车上的伞,伞柄上下有三个锁:上面两个锁一起打开,伞就可以调节方向来遮住阳光;下面一个锁打开,伞就可以倾斜45度;上下三个锁一起打开,伞就可以拿下来;下面一个尖角拿开,伞就可以插在泥土或沙滩上遮挡阳光,便成为古代的“遮阳伞”。古人的奇思妙想和制作工艺真让我佩服。秦陵的兵马俑让我有了许多思考:秦朝之所以会在“秦始皇”时期统一天下是因为当时的赏罚分明;而在短期没落是因为当时有许多的极端手段,人民就开始叛乱了。五年级:wangyinqi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西安兵马俑去年暑假,我来到了西安。一下火车,我就觉得那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荫荫的绿树,艳丽的花儿,古老的城墙,飘扬的旗帜,这一切都呈现出西安之美。清澈透明的,是华清池的水;高耸入云的,是西安的骊山;而雄伟壮观的,是西安最有名的兵马俑。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它位居西安西北部的临潼镇,秦始皇陵的东北部,那是一个大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分为四个厅,第一厅展览了西安的历史,一幅幅画面,一篇篇文字,一件件精雕细刻的工艺品,样样展现了西安的古老文化和独特的魅力。第二、三、四厅是一个个俑坑。坑里的兵马俑好象在前线与敌人作战。头上有扎纂的、有戴方巾的、有戴帽子的、有戴头盔的。身上,有身披战袍的,也有身穿凯甲的。脸上,有微笑的、也有严肃的,有眺望的,也有呐喊的,有怒目圆睁的,也有若有所思的,动作更是千姿百态,光站姿就有许多种,有手抱前胸的,有双手背后的,有双手垂直的,还有侧身的、抬头的,还有跪着的、骑战马的、坐战车的……,真是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看了这些兵马俑,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是谁用泥土塑造了一支庞大而威武的军队?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那是劳动人民啊!这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后来,我又游览了举世文明的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和华清池。西安给我留下了古老、美丽、文明的美好印象,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古城!四年级:玫红翅膀500字 四年级 写景
-
西安游记绿皮火车穿梭过一个接一个的山洞,黑暗与光明交替,似是时光的交替。西安,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逐渐展开在我面前。西安,也称为长安,自古便萦绕着帝王之气。无论是将西安拥入怀中的城墙,还是镇守着关口的城楼,无处不诉说着西安的古老与沧桑。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溢满了历史的气息,飘散着岁月的回响。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的代名词。当年杨老的无心之举,揭开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面纱。步入俑坑展览厅,磅礴的气势排山倒海地向我涌来。一个个兵俑整齐地排列俑坑中,数量虽多,但神态各异,张扬着个性。他们披坚执锐,仪态英武,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站在这儿,耳边似乎传来士兵的阵阵呐喊声,眼前宛若浮现大军以命搏命的激烈交锋。心中除了充满对秦朝繁荣、对工匠们智慧的赞叹,更被秦始皇的残暴震撼。面前的栩栩如生的兵俑,不知是被多少工匠辛勤的汗水和血液浇灌而成的才能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依旧焕发光彩。如果说观兵马俑是大饱眼福,那么亲手制作兵马俑更是让人乐在其中。最初,我信心满满,认为既然有模具,这种事还不是小菜一碟。可真到实践的时候,泥巴不是调皮地裂开小嘴巴咯咯笑,就是变得像块石头般坚硬。我历经艰险,小心翼翼地把已成型的泥块从模具中取出,又用刻刀仔细地剔除兵俑身上多余的泥,最后用刀身压平连接处,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俑便笔挺地站在我面前,颇有统领大军的风姿。虽然我的双手沾满泥土,但是心中盈满的成就感却不会蒙尘。回溯人类进化的长河,黄河孕育了半坡人。我们来到半坡遗址博物馆,亲自体验了原始人的生活。钻木取火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不易。一开始,我们总控制不了固定的棍子,它不时从孔中溜走,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不久,便取得了一小块火种。最后,再大力吹包裹着火种的绒絮,火苗便呼呼冒出。烈日烤得我们大汗淋漓,但成功的喜悦,像火花在心中燃烧。时代飞速发展,昔日的繁城早已淹没在历史中,曾经的帝王躺于黄土之下。西安在守护文化风韵的同时,也不忘紧随潮流的步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盏盏明灯温暖黑夜。作为新都市,西安褪去羞涩的面庞,尽显繁华百态。夜幕吞噬了湛蓝的天空,大唐不夜城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一条条街道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喷泉中央,依次摆放着诸位唐朝诗人的雕塑。他们或仰天长吟,或低头凝思,或静阅诗书,或远眺观望,千姿百态。远处大雁塔在流光溢彩的映衬下,显得孤傲清高。路旁唱奏的人们,婉转的古筝,强力的击鼓声,凄清的二胡声,交织在不夜城的上空,为这绚丽的夜色平添了一份声色。高铁疾驰而过,西安逐渐淡出视野,这个集古典与现代与一体的城市,在时空中,烙下深深的印记。1000字 初三
-
西安游记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旅游。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我们去了西安的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以及城外的华山。兵马俑到了西安,兵马俑当然是必去的,如果没有去,就好像到了北京没爬长城;到了杭州没去西湖一样。我们先走到了一号坑。哇!只见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有的紧皱着眉头,好像在思索如何战胜敌人;有的目光中充满仇恨,似乎是在警告敌人;有的神态自若,信心十足,十分有把握,好像觉得一开始就能战胜敌人;有的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些兵俑神态各异,值得去细细观赏一番。不仅兵俑拥有各种神态,马俑也是这样。这些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都膘肥体壮。有的马被人牵着很有信心的样子,似乎对敌人说:“等着瞧吧,有你好看!”有的马十分淡定,似乎在暗自盘算着待会儿跑到哪里去打敌人;还有的马跃跃欲试,好像旁边的主人一声令下就会腾空而起,冲向敌人。兵马俑真是太壮观了,让参观的人连连发出赞叹之声。兵马俑真是太逼真了,以至于我靠近他们静静观赏时,似乎能感到一阵轻微的呼吸声。西安兵马俑真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啊!华山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到了西安旅游也是必去的景点。华山最高峰南峰的海拔有2154。9米,在上山之前我一直很兴奋,不知道站在这么高的山峰上会时什么感觉。我们打算从西峰上山然后从北峰下来,先是坐大巴车沿着盘山公路往山上开。这盘山公路像是一条巨大的蛇,若是晕车的人可就惨了。到达山腰,下了大巴,我们就坐上了西峰的索道。哇,风景太美了!只见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各不相连,随着缆车不断地上升,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云层上面了。一瞬间,一座高大挺拔的山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西峰。走在西峰上,只见四周被云海围绕着,树木郁郁葱葱,远处,数不胜数的山峰连绵不断,好像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一幅画中。站在西峰顶上,只见上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峰顶,海拔2082米。而我的感觉是冷和险,在我往上爬的过程中差点儿滑倒,还好我的手紧紧地抓住铁链,看着两边陡峭的悬崖,我想如果摔下去的话肯定会变成肉饼的。终于爬到顶上时,我突然很激动,人感觉神清气爽,原来站得高望得远的感觉是这么的好!下了山,来到地面上,我看到远处和近处的山峰依然高耸入云,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这时,我的心也跟着连绵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华山,我为你的美景点赞!你是大自然的杰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再来欣赏你的美景。之后的几天,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游玩了西安古城墙、大雁塔、小雁塔等景点,每一个景点都让我流连忘返。忘不了这次的西安之行!1000字
-
游西安假期去小雁塔,见到一对日本夫妻,对古迹、碑文毕恭毕敬,眼光里露出的流连仰慕,让人忘了其是外族,是死敌,转眼看看那边只会对着小雁塔拍照,撞钟求财福的国族,哭笑不得下,难免有一丝孤愤。转念一想,能出国到仰慕的地方来的,都是优秀之人。我们有如此深厚积淀,优秀的人,定然不比其差。用其优秀的标准来对比普通的游客,本来就不对。其实优秀,还是深藏起来好,不让外敌看出虚实。和朋友下午去碑林,拿着西安历史博物院的门票去买打折票,售票的女孩一看就笑了,我也笑了。刚进去第一馆,就看到一个半大小子,举着相机,不顾旁边禁止闪光灯的指示狂拍,旁边喜盈盈跟着一对中年夫妻,一脸的和睦温馨。忽然就心情很坏,好想开口问问,您俩这样教孩子,这字练得再好,写得再出色,有用吗?因为相机没电,一脸意犹未尽地从碑林出来等公车回去,不曾注意到公车站旁边围了好多人,却是一个老人家拿着纸巾,帮一个小女孩擦脸,纸巾上,赫然好多血!事情其实很简单,一个小女孩在公车站边摔了很重一跤,撞破下巴出血起不来了,老人家热心帮忙,一时就带动好多人,也上前帮。我就想,在西安,就算半路随便出事倒下去,想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第二天运气特别好,法门寺,本来预着车是八点才开,贪睡了一会,起床还慢悠悠风度翩翩去买早餐,七点四十多才到停车点,工作人员说车早走了,一天只有一班,明天再来吧!顿时傻眼了,今天才有舍利展呀。后来得了工作人员指点,去城西客运站转车,不知是不是天意,去法门的车要等很久,售票员就帮我买了到扶风转车的,扶风呀!右扶风!苏则故地,鼎鼎大名呀!就算是路过,也是好滴。在法门寺珍宝馆外碰到两个老外在舍利展厅牌处发呆,怎么这里也是舍利展?不由得热心了一把,真心想试下英语还剩几成的,不过没机会,只比划了几下,大家就清楚了,哈。出了法门寺拼车回扶风车站,往陕西历史博物馆赶,到了西安四点了。跟出租车司机说要去看博物馆,赶时间怕过点了,然后看他努力地左拐右窜,骂着红灯,忽然就想说,看不到也就算了。后来果然看不到。于是就转去大雁塔,记忆中是免费的,到了地头却是收费的,便先去吃饭。在KFC吃完一出来,忽然就没了游兴,法相宗唯识论固然精髓,可我学的却是儒,静静在门口花栏下坐了一会,便回转。这是第二个久慕大名,却没有进去的景点。西安的景点不同广州这种狭窄地方,到处都是宽广,一开始还新鲜,视野开阔,逛多了就是累。转过墙角,看到租自行车的,一时兴起想租来踩。这念头才起,便想到这地方,是我一直仰慕的,我现在在西安,我在城墙!于是便用手扶着城墙,用脚慢慢丈量,花了接近三个小时,从尚勤门,往西顺着城墙走,走到含光门,居然因为停电,唐城门遗址不开了!这是第三个想去,却也没看成的景点。继续往前,最后走到了永宁门。这几日兜兜转转,完成自己一直想要来西安的愿望。年轻,有时间出去多走走,能够体会到不一样的风景和心情。1000字 初二 散文
-
西安科技馆游记当今世界只有科学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停的前进。爸爸带我到过很多地方,最吸引我的不是当地的名胜古迹,不是美食娱乐而是科技。我们每到一处,都会到当地的科技馆去看一下,哈尔滨科技馆机高端智能;沈阳科技馆趣味十足;北京科技馆宏伟大气,要说我最喜欢的,那当数西安科技馆了。西安科技馆的大门旁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火箭模型非常壮观。火箭上印着国旗上面写着航天一号。进入科技馆后我们直接上了二层,这里一整层都是有关电的知识。从电的产生到电的传导一直到电的应用一系列实验都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弗兰克林的雕塑。这位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在1752年做了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向我们证明了天上的电和地上的电本质上是一致的。富兰克林在做风筝实验时有好几次差点儿丧命,正是有这些大无畏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实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向那些为人类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致敬吧!在三楼的虚拟空间里我为郭德纲的《报菜名》配了音。他说的可真快呀,他都说完了,我还有好几句没跟上呢,看来我的功夫还是不到家呀。第四层是各种各样的定律实验,我最喜欢的要数运动交响曲和著名的直线定律了。爸爸问我:“我们都知道两点间直线最短,那么从a点到b点走直线是最快的吗?”“那是当然了,这还用问吗?”我自信满满的回答道。爸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我,把我带到一个实验台前。这个实验台是一个铁架,铁架上有直的、弯曲的丶有弧度的四条长短不同的轨道,在这四条轨道头上都放了一个球。爸爸说想要证实一件事情对不对,最好的手段就是实验一下。按照我的想法直线最短那么它上面的球也应该是滚动的最快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我大吃了一惊,最长的那条轨道上的球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底部,而最短的那条轨道上的球反而是最后一个滚落下来的。爸爸说:“科学是严谨的,任何事情都不要用你以为你猜测来决定,要想知道结果一定要实践一下。”正当我玩得不亦乐乎时,科技馆的广播忽然响起来:“各位游客,现在科技馆的手工课堂已经开课了,八岁以上的小朋友有愿意学习的可以到五楼的手工课堂去学习。”听到这消息我马上冲上五楼,按照老师的指示坐好。这堂课我们学习的是印染。老师告诉我们,印染是一种很古老的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山顶洞人时期,那时候的人就已经会用矿石将骨制项链染成红色了。老师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条白色的手绢,教我们将它叠成条,并在上面打一个到两个结。我们先用水将整条手绢在水中浸湿,拿出来后再在手绢上随意倒一些我们喜欢的颜色,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可当我把手绢打开的时候却发现整个手绢儿五颜六色非常漂亮。当我举着手绢给爸爸看的时候,看着爸爸脸上惊奇的表情,我真是太骄傲了。畅游在科学的海洋中让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闭馆的时间转眼就到了。我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西安科技馆,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坚信科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去探索发现更多的未知的知识。1000字 五年级
-
上海博物馆游记最近有一档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备受关注。其中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三件宝物引起了我探索国宝的热忱之心。于是我想去上博感受中华5000年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体验置身艺术殿堂的充实与欣悦。今天我一大早就赶到上博,希望有足够时间近距离“接触”国宝。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它由方形基座,巨型圆顶及拱型出挑组成,形如铜鼎,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南门两侧还有八尊汉白玉雕塑,极具庄严雄浑之气。上博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展品以青铜器著称。此处青铜器可谓中国青铜器的半壁江山,其中还有上博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展馆一楼便是青铜器馆,我随着人流很容易就找到了大克鼎。它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被置放在一个玻璃罩中。鼎的内壁上还刻有铭文两段,共28行,290字,讲述周天子为了奖赏膳夫克帮助他平息内乱,赏赐克的铜铸成大克鼎。在大克鼎出土后,其被潘祖荫收藏。抗日战争时,为避免国宝落入敌手,潘家后人想法密藏,守护国宝。解放后,潘家后人又捐献国宝给政府,供众人观赏。大克鼎是中华礼仪的见证,体现了炎黄子孙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它纹饰精美,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欣赏完雄浑端庄的青铜器,便要去品味涵藏着文化底蕴的书法了。在中国历史书法馆中,展现着许多与文字相关的器皿。商鞅方升,就是我感兴趣中的一个。在我还未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我便听说了它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此为标准,还在方升内壁刻字以为认证。在我想象中,这个方升一定是非常大的,可是当真正地去观察它时,我简直不敢去相信。因为它只有2。32厘米高,长18。7厘米,容积只有202。15毫升。可是这个小小的,对于秦国的强大,最后一统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方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数学方面卓越的成就。它是秦统一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见证物,它见证了中国成为真正统一国家的关键历史时刻,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最佳体现。我们应该去守护这个宝物,守护了它,就等于守护了强国之计。除了参观青铜馆,书法展,我还到了陶瓷馆,书画馆等。下午5点闭馆时间到了,我向国宝展品依依惜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此行不仅见证了国宝展品的精湛艺术成就,还了解了它们背后动人的故事。中华文明的璀璨多姿,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上博馆长呼吁青少年多到博物馆参观,守护历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歌中所述“历史像一本厚重的书,我像一枚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一个伴。请再翻慢一点,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梦见你千万遍…。“100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