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树
“这古诗中的树啊,多半不是烦恼忧愁,便是坚韧挺拔。”这是我对古诗中的树的定式思维!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这句词,开篇便写春景,一个“欲”字,躲在杨柳的后面,简直都可以看到那刚被洗刷过的天空,映着在风中摇曳着的几枝翠绿的杨柳。下句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写“恼”了。在这春光烂漫之时,人难道不该精神抖擞吗?实则不然,“浓睡”中的主人公,看上去是被莺啼搅了梦而心生恼意,其实是因情思而心烦。这烦恼啊,藏的千回百转,又恰到好处。
古诗里的树,另一大主题,便是忧愁。“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佳人二字,一见便知是新婚少妇。或是杨柳的柔、软,刚刚好就和人心中烦恼的杂绪,相思的念想吻合。颈联二句“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她睹物思人,徒增孤独、无聊、冷寒、愁苦而已。只可惜,这种烦恼愁苦,我都没有经历过。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罢了,写出来的,必然有些失真。
古诗中的树,但凡和坚韧不拔有关,就一定会和气节与胸襟搭上点关系。“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开头就写松树在风中挺立的样子,“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到了颔联,更是旨在描写刀子般的狂风,夹杂着漫天白雪,扑打在松树上。而松树却毫不弯折,“端正”的承受这一切。最后尾联“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其实是刘桢在提醒自己的从弟也能有这样的气节。而张九龄的“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表达的却是另一番情思。这句诗把瀑布的风姿豪放洒脱,瀑布边杂树丛生,将万丈的瀑布截挡,飞腾起一片云雾。张九龄在贬官后又重获赏识的踌躇满志跃然纸上,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
诗人眼中的树,凝聚了太多的想望与情思。望我也能像树一样有着容纳万物的柔,及细润无声的软,坚韧的气节,和宽广的胸襟。
诗词中的明月
夜里,一轮明月缓缓升上天空,隔着薄薄云雾,向人间温柔地撒下万千银辉,柔和的月光仿佛是从天边倾泻下来,流淌在每个人的身上,顿时披星戴月,一阵朦胧。
掠过历史的长河去遥望,古往今来多少闲人雅士、英雄豪杰将月融入他们的诗词中去,寄无限感慨情怀于明月之中。明月像是思乡情感的代名词,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写不尽的事物。它在历史上越过千年,成为所有舞文弄墨之人的“情有独钟”。
“举头望月,低头思故乡。”从多少孩童的稚嫩声音中流露出来,被多少人口耳相传,幼儿启蒙的第一首唐诗往往都是它。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无人不晓了。但只有真正远离故乡时,人们才能体会到李白那沉沉的思乡之情,领悟其真谛。床前天边那轮洁白的皓月啊,你连着多少独在异乡的游子的心,牵扯着多少相思之苦,把多少思乡之情传递给了远方的故土,你是多少人的情之所寄!
中秋佳节,本是全家欢聚团圆的日子,本该人逢喜事精神爽。却是谁在月下独酌,独愁?是谁举杯对明月,把酒问青天?在月下声声叹息的苏轼,举着酒杯,望着明月,透过层层云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忆着什么。感叹着在人们离别时才圆满的明月,思念着弟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无可奈何的苏轼,只得通过明月,向亲人传递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中秋佳节那轮洁白的圆月啊,你连着多少血肉亲人的心,牵起多少人的离愁,又带着多少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愿相隔万水的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滚滚尘嚣的沙场上,埋葬着多少血与泪,又理葬着多少国仇家恨。精忠报国的南宋名将岳飞,在战场上带领着锐不可挡的岳家军英勇奋战。“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说不尽的雄心壮志,英雄热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这一词一句,怀着万斛的英雄壮志。烽烟沙场上那轮洁白的月亮啊,你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飒爽英姿、雄心壮志。你目睹了多少忠勇烈土在这片尘土飞扬中挥洒热血汗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沉痛之笔,字字掷地有声。愿这杯尘土,能埋葬你的一片铿锵热血,赤胆忠魂。
明月,被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赋予了灵魂和生命。它被寄托了情感,交代了使命,跨过万水千山传递着相思,带着人们的希望与情怀永存。
向来情深,何以言表?寄于圆月,以明我心!
相关推荐
-
古诗中的江南江南水乡是多情的,柔情的。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曾描绘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莺飞草长,绿叶红花,鸟语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风浩荡,酒旗飘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鸟等自然景观,还有城郭,村庄,酒旗等人文现象。江南不仅极其秀美,而且人烟稠密,十分富庶。可见江南水乡对人是多情的,柔情的!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桥与水把江南演绎的如诗如画,浑然天成。水是江南水乡流动的梦,潺潺的流水技术展开柔弱的丝绸,在微风下飘扬飞舞,在大地上欢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透明而朴质,在细雨中清雅而迷离。江南水乡对水,桥是多情的,柔情的!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灵性的河是有诗情的,那雨从久远久远的历史的时空里落下来,有些凝滞但也有些明丽。江南的雨落在瓦砾上。就像丝竹的声音,忧“怨”急“缓”。那河里有江南的思绪,也有江南的灵魂,要不烟雨里江南怎么会是另一番情韵呢?当你撑着雨伞走过小桥,走过长长的古巷。一定会让你生出一点淡淡的惆怅,生出一种隐约的怀想。丝竹声里评弹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观,长长的古巷,古老的石桥,悠悠的碧水承载着历史的感怀。江南的灵魂在水,在石桥,在古巷,在人的内心深处。这就是江南,如诗如画的江南,引起诗人思绪和诗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也难怪有白居易的这首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古诗中的四季古诗——文学中一朵永开不败的花,一块五彩缤纷的瑰宝,诗的洒脱,飘逸,豪放,婉约……是文学的精华。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一年四季在诗人笔下,是那么美丽。春天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侍桃花始盛开。”的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春雨;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光明媚;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早春、晚春、春雨……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春天。夏天炙热而又不失清凉,夏蝉在歌唱“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夏雨又在舞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夏天的荷花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虽然夏有“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的酷热,但也有“在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的清凉。夏蝉、夏雨、荷花……构成了这炙热而又不失清凉的夏天。秋,虽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也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惨;有杜甫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旷达。各种各样景色构成了秋天的美丽。冬,是雪的天下,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有谢道韫,为之吟诵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的感慨;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放。美景、孤寂、豪放……构成了这如诗如画的冬天。春的多彩、夏的缤纷、秋的伤感、冬的含蓄,在诗人笔下,一年四季,姿态万千,我们何不乘着知识的翅膀,在诗海中,寻求一片广阔的天地,去体验诗的奥秘呢?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古诗中的思乡微山亭赋韵中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这首诗的特色是“大中融小”而又“以小见大”。作者首先展开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来:但见南天一抹白云经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北风的撩拨,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却为避寒秋而翩然南来。睹物生情,作者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却为躲避战乱,寄居南朝,正如这南飞之雁;然游子思乡之情却因此而愈笃,如同北逝之云,可谓“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个“逐”字,说明思乡之切,欲逐南云而飞去,是主观上强烈的愿望,与下句“随”字相对照:“随”有被动无奈之意,写出他避乱南方的无可奈何。作者写的是秋景,南云飞逝,北雁南飞,都暗示北风已起,是“不写之写”,更写不尽凄凉。接着,笔锋一转,由大入小,写故乡篱下之菊,暗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写出对故乡闲适生活的眷恋。民间又有“重阳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诗人却只能寄身天涯,两相对照,好不凄凉。“今日几花开?”一问将思恋情结发挥至极,将意象浓缩到极小,着意于花,实是于极小中见极大。一问之中饱含不尽情思,使小诗戛然而止,但余韵无穷。读到古诗中的思乡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家人和小伙伴,回忆起了在家乡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450字 初一 散文
-
古诗中的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是文人墨客的瑰宝,关于离别的古诗更是多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更是溢满了文化史。身处异地,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孤身一人,身处异乡,在窗边望着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到自己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有一丝酸楚,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月空吟,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离乡背井,李白也曾吟诵过:“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把对家乡的浏留恋当做是故乡水万里来送他,这份离乡之愁,试问有谁能有李白表现得淋漓尽致呢?与多年好友相别,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与好友分别,不知何时相见,但他用写诗来安慰自己不要伤心,因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了千古名句。面对离别,王维在《送元二使西安》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河畔,折柳相送,一句话,一杯酒,一生的友情,王维就此写下了这千古名句。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山回路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他对于彭玉的离别,有些失落,对朋友的祝福却不曾消减。阅读古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奇妙之旅,让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450字 初一 散文
-
古诗中的月“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800字 初一 散文
-
古诗中的夏天咦!这是在哪儿呀!前边怎么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荷花池呢?我不是在做梦吧!池塘里长着一层绿绿的浮萍,远远望去,就像池塘上铺了一层碧绿的毯子。我迈步再往前走一点,就能看见大片大片的荷叶和荷花了,它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可真是漂亮啊!那个是谁呀?哦!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大概有五六岁的样子。大大的眼睛,红扑扑的胖脸蛋,真可爱!你看它一边划着小船,一边正兴高采烈地采着莲蓬呢。看他的脸都乐开了花,开心的像吃了蜜似的,我敢肯定这个小孩是趁家人不在时偷偷跑来的,要不然不会让他一个人来的。你看,他的妈妈赶来了,原来,小娃娃却忘了小船往回划时,浮萍没有及时恢复原样,暴露了他的行踪。让妈妈给找到了,哈哈,小娃娃这下老实了,调皮的向他妈妈做了个鬼脸。这时,我发现池塘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看着这个小娃娃,我走近一看,什么?原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呀!我连忙走到白居易的面前,对他说:“我很喜欢你写的诗,总是写的活灵活现的,我很佩服你,你现在要作诗吗?是呀!小朋友,你会作诗吗?我笑了笑说:“我不会,只会背诗”这时白居易触景而发,开始吟诵起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我接着兴致勃勃的补充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对不对呀?哎!你怎么会呢?白居易一脸迷惑的问我,我神秘的对白居易说:“我其实是未来的人,是名小学生,我们语文课上都在学你们这些大诗人作的诗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白居易满意地也点了点头。突然,一道金光把我带回到了现实,快起床啦!怎么背着古诗又睡着了,妈妈的话在我耳边响起,还是在做梦呀!于是我拿起书,背起古诗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700字 三年级
-
古诗中的夏天夏天到了,金黄金黄的太阳对人们毫不留情,晒的大地油亮油亮的,就像一个大大的蒸房一样。花草树木也惧怕这炎热的夏天,吓得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可是这样炎热夏天,也有着不一样的美景,夏日里的荷花就开得格外美丽。来到池塘边,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都特别美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我不知不觉想起来了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来到六月的西湖,是那么的美。放眼望去,荷叶多得看不到尽头,一片翠绿翠绿的。阳光下的荷花,分外艳丽鲜红,真是美不胜收。荷花荷叶的下面,小鱼在池塘游来游去。看起来是多么欢快无比。看着这么美的景色,诗人杨万里还写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太喜欢荷,他又一次赞美荷,娇嫩的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面。夏日里不但有美丽的荷花,还有阵阵的蝉鸣声。这些吵闹的鸣蝉,好像在用“知了知了”的声音向我们诉说夏日的炎热。听着阵阵的蝉鸣声,再伴随着一股股热气袭来,真是让人觉得烦躁与燥热呀!可是,小牧童却不这么认为。在树林里,小牧童吹着长笛。听到了,悦耳的蝉鸣声,忽然,闭上了口站那一动不动。这就是诗中“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夏日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了一丝丝清凉,让这个夏日不再那么炎热烦躁。唐代大诗人高骈《山亭夏日》中“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墙蔷薇一院香。”诗人眼中的夏天是多么的美丽,我眼前不禁浮现出,站在浓密的树影中,看着远方池塘中的倒影,微风轻起,珠帘随风轻摆,蔷薇花瓣满园飘落,啊,这样的景色怎么会让人燥热。诗中的夏日多么的美,让我眼中有了不一样的夏天。700字 四年级
-
古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郎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700字 三年级
-
古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对我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是,《唐诗三百首》便成为了我诵读的第一本经典古诗集,也成为了我的第一本枕边书,让我从小就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我读起那一首首富有韵律、琅琅上口的传世名诗时,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和精美的画面就会随着古诗的意境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要属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短短的几句诗,朴实无华却颇耐人寻味,将“儿子要出远门了,临行前,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为他缝制衣服,针针线线缝得细细密密的,怕的却是儿子一去几年迟迟不归”的动人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对伟大的母爱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这首诗里的母亲是多么伟大啊!在现实生活中,我的母亲不也是这么伟大吗?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总会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我;在我有心事的时侯,母亲总会耐心细致地开导着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侯,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地帮助着我……这些不就是母爱的体现吗?即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坎坷,或是什么都失去了,我还有母亲,她就是我的避风港,是我的疗养院。我有这样坚强的后盾,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谁说区区小草的心能够报答春日阳光的温暖呢?儿女们又怎能回报得尽慈母的深爱呢?我的母亲也和《游子吟》这首诗中的母亲一样无私、伟大,将母爱的雨露洒满了我稚嫩的心田……在我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亲为我所付出的一切……当我渐渐地长大,再次诵读起《游子吟》这首古诗时,我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母爱深深,情暖我心!700字 六年级
-
古诗关于古诗我喜欢古诗。小时侯,经常浸泡在古诗的韵律里。每天晚上,听着录音机里播放的古诗,伴随着窗外蝉鸣声,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伴随着古诗,我诗意的生命开垦出丰美的田园。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问爸爸“绿丝绦”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绿丝绦”是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丝带,就像妹妹头上扎的绿色蝴碟结,这就是“绿丝绦”了,哦,懂了。我就这样一首首背了下来,读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拂面,春风送来了花草香气,春回大地,泥土松软,燕子来飞飞去衔泥做巢,鸳鸯在暖和的沙地上睡着了,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图啊!“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这首诗仿若把我们带到了黄师塔前,望着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心中的烦忧也随之而去,春风吹来,顿觉又懒又困,我明白了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宋朝诗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南宋诗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同样是写春风,诗人一个喜,一个忧,两相对照,反映出两位诗人当时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社会环境,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领悟了不同的写作手法。古诗不仅给我的生命田园抹上了绿色,而且让我的心灵腾飞,融入那千年唐风宋词中,遥望天外云卷云舒,聆听海天相接处渔歌唱晚,更让我这个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烟壮阔。古诗,让我的生命丰富多彩!我爱古诗!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7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