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后的苍茫800字

背影后的苍茫

800字 初三 散文

残阳如血,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残阳……

天边最后一缕斜阳掠过阴霾,流连在垓下早已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断剑残弋零落遍地,死亡的气息弥漫,让每一个生还的战栗……

手抚乌骓略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他坚信,既使山下是淮阴候的十万铁骑,他也能够杀出重围再开一片天地,他坚信。回想当年少年意气,一句“彼可取而代之”石破天惊。巨鹿之战路斩宋义,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各路诸侯辕门低首,叩关入秦,自号西楚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

起兵至令,他从未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更让她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霸王啊,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咸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了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

他相信,相信自己可以不去听那些文臣武士的妙计。可是,他错了——横亘在面前的是浩浩荡横无际涯的乌江,而步步紧逼的是势如压城的千万铁骑……

远方的冠盖是汉王,一阵得意的笑声阵荡四野:“项王,你可知你为何败于我手?你自命天纵英才,可凭一己之力毕六国、平四海,可你错了!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惊黔首,代价是诸秦族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没吞并八荒,横扫六舍,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满了苦涩与无奈。不知此时,是对过分自信怅惘,对未能听取臣子意见的悔恨,还是那无耐的“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朝阳如血,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朝阳,喷薄而出的,还有王颈中的一腔热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耐何,虞兮虞分奈若何?他倒下了,空无一人的,是他背影后的苍茫大地……

背得动这沉重的自由吗?

1000字 高二 叙事

“给你一片天空,你去闯!除非摔得粉身碎骨,否则永远别叫苦!”

那年,他们都只有十六岁。

小言说,他要走了,离开这所学校,离开那个让他厌恶的家。他想要自由,一个人的自由

杨扬推了推搭在鼻梁上的厚瓶底劝道:“好不容易被重点高中录取,你要放弃吗?前功尽弃不是你的个性---”杨扬还想说些什么的。只是,他知道小言的倔强,没人能动摇他出走的决心。

杨扬和小言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弟。他们的父母给他们两个同样苛刻的要求,可是却磨炼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杨扬平易沉稳,小言倔强浮躁。杨扬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中考,而小言却在父母的严厉监督及教训下“挺过”了承载中考的那段日子。他们都是坚强的孩子。杨扬收起他欲飞不能的翅膀嘴里念叨着:FIY!但是,小言说他要真正的飞翔,真正的自由!于是,他毅然决定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去,去寻找海一样广袤的自由。

阳台的边缘,城市正在退潮,打着惬意的盹。小言拎着自已仅有的中型行李包,微愣在父亲的喊声中。当时,他仅跨出门口的台阶一步,父亲的声音就像潮汐一样涌入他的耳膜。父亲说:“我给你一片天空,你去闯!除非摔得粉身碎骨,否则永远别叫苦!你要的自由我们给不起—”他听得出,其中有母亲的哭声夹杂着,他甚至有种渺漫的悔意。可是瞬间便被以前遭受的束缚管教回忆冲散了去。他轻声说:“我要去寻找自由,寻找自我。我再也不要被你们所左右!我不是一个傀儡!”可是那声音毫无底气,轻得像一阵风,很快的飘走了……

有时候,抬起笔准备验算一个个公式的杨扬会想起很远的远方的小言。那远得不能再远的地方,小言去了,却杳无音信。小言已经两年没有消息了,言一家想尽任何办法都找不到他。杨扬想:他真的随他的自由去了,他或许是幸运的,至少不用被题山题海逼得做梦都会说“定义域的无穷大”。

杨扬的瓶底更厚了,可他终于熬到了头,他因校考成绩优异以及全国竞赛名列前茅被某名牌大学录取。

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延续。

某一个偶尔的相遇,那是始终连接在一起的兄弟之情。阳光依然播撒着如此自由的光芒,杨扬在某个城市的角落见到了久别五年的小言,那是一个不算繁华但有足够新鲜空气够他们呼吸的城市。他在帮人家搬家具,背影沉重得少了当年的许多桀骜。只是眼神依然坚定,似乎总很开心于如今的自由。他的身后忽隐忽现的有一张笑脸散发出可以和太阳媲美的辉煌,呵呵……那张脸在笑。

杨扬早已溢满晶莹泪光的眼眶似乎要决堤了!他走过去拍了拍小言的肩膀轻轻说:“兄弟,背得动这沉重的自由吗?--”

小言缓缓抬起头,两兄弟相拥,泪水终于漫过眼睑……

后记:

没有谁可以评价他们谁对谁错,也没有谁能评论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是对是错。只是杨扬要的自由太小,小言要的自由太大,家庭和学校能给的并不能完全适应。

也许,他们会一起悼念那些青灰苍凉的年华……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新区高中高二:杜培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