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音乐中学到了语文700字

我从音乐中学到了语文

70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看书。但我的课外知识也自有来之处。那是因为我将语文和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音乐,它就是我的法宝。

我喜欢的乐曲没有什么规律,有些是曲子好听,有些是歌词写得好,但有些就纯属是偶然,连我自己也说不出来原因。但我更钟爱一些中国风和励志的乐曲,所以周杰伦的歌单我经常光临。我喜欢《蜀绣》《青花瓷》《国家》等歌曲。

《国家》这首励志歌曲,我在一个晚会上曾经听过成龙唱过,觉得非常好听,但没听清歌词,只是把旋律记下来了。过了一段时间,也就忘掉了。可偶然的一次,在十月一日的国庆晚会上我又听到了这首歌曲,并上网把歌词抄了下来。我一般在那里念着这个词,一边像王老师给我们分析课文一样,想着歌词的意思。开始认为很无聊的歌词,在认认真真分析过后,就把之前的看法完全否定了。体会到了这首歌曲的意义后,便开始学会唱这首歌。渐渐地,歌词歌曲都记住了。有一天,王老师在讲试题,看了作文题目后说“这份试卷的作文题目是‘我理解的国家’,我不打算让你们写这个作文,你们谁能把它变成口语交际的题目来试着回答一下?”灵感瞬时间划过我的脑海。对了,《国家》的歌词不就是最好的回答吗?这一定不会错。我在脑子里快速的想过一遍歌词,挑出来了适合做回答的句子,迅速举起了手。“老师我的理解是: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非常好。”老师看起来对我的回答很满意。“老师,她说的是歌词。”有同学发现我的秘密了。“这我知道,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这样做很好。但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这样做。”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从那次,我尝到了音乐对我语文的帮助,便常常把语文和音乐结合在了一起学习。

音乐不仅在歌词上让我了解了许多,而且还是我的背课文法宝,我经常找一个简单的曲调边唱边背课文,效率非常高。它还有一个特效,可以启发我写作文的灵感,这可是实用的特效药啊!

音乐中有语文,语文中有音乐,我从音乐中学到了语文!

我以书为鉴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之读者必有书,书者,所以为友作伴长见也。

以书为友

每个蝉鸣夜深的月下,每个无人知晓的落寞黄昏,每个了无音杳的断肠空谷,总有一轮残月高挂于天溪之边,亦会有一痴情人手持金樽清酒叹半世流年。是歌月徘徊、舞影凌乱惊扰了桃花潭水?还是对影邀月看不惯古人的嘴脸?是什么让他发出“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的呐喊?以书为友,我看到了他的无奈,他的悲欢。

一个尸位素餐、舞文弄墨的小小御用官竟有如此的气魄与狂傲。那份放荡不羁又怎会甘心囚禁于世俗之间?人生苦短,何不潇洒过一回呢?乐便要乐到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荡气回肠,哭边要哭到“护院坐啼坟上月”心碎骨断,如此,才是人生真滋味。以书为友,书外皎皎白月光,书中不羁古人影,书,让我学会毅然决然,让我坦荡面对成与败,书教会我成长。

以书作伴

门前的五柳树摇曳着苦涩与悠然,南山的菊花热烈的如火尽然。着一丛雏菊本该属于凝重沉静的秋天,是什么赋予了它热烈奔放的本性?是谁在她头顶浇灌一壶烈酒?对,是他,陶潜。那他呢?是无奈无依无望的现实造就了他?还是那浊酒东篱的炽热唤醒了他?以书为伴,我看到了他的孤傲与高洁。

归隐的脚步向来沉重,历史的重门向来没有温度。他的出现让浊酒洒遍了南山,让烈菊开遍了东篱,也让自己了却了对尘世的奢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悠然中的那个倔强的身影,又有谁有他那样的洒脱?那份尘世的污浊又有几人撇的干净?唯有像他手下的烈菊开得热烈、活的自然,唯有保持一颗“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心才能在尘世中找到一方归隐的净土。以书为伴,书教会我面对世俗的牵绊。

以书长见

乘着一筏小舟,顺着悠悠秦淮河自赏悲戚。烟雾颓靡轻笼水波荡漾的淮河,一弯新月勾挂于天边,沙水和云伴月。还未断黑的湖面荡漾着柔波,是这样的清丽与恬然。行船雾里看花,尽是飘飘然。孤帆靠近岸边,近水楼台,心中却多了惆怅与辛酸。那曲婉转的《后庭花》撩拨人的心弦,亡国之音前朝之鉴那得饮酒作乐?他们又怎会懂得中兴王朝背后的忧患?“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唯有孤船上他看的明白。以书长见,书带我悲叹盛唐最终的苟延残喘。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者与听者哪懂人间心酸,将一切见于眼里者又能奈何。乱世之痛,大唐之昏庸,谁予晓之?离殇之苦,亡国之恨,他又能与谁商讨?唯有拭泪对月吟,喃喃负手叩水悲。家的破落,国的覆灭,人的杀戮始于秦淮,止于诗人无尽的悲哀。以书长见,书带我看清一个时代的兴衰。

手执古卷,与古人同行,以书为友,以书作伴,以书长见,从而以书为鉴,读书,也便读懂了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