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书法之美
品着墨香,领略书法之美,我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盛夏的阳光炙烤在头皮上,我心中一片烦躁。看窗前的墨汁愈发不顺眼,我手一挥,它便翻倒在桌上。桌角的字帖被幽香的墨汁点上了几点“美人痣”,这时我才注意到那字帖上美丽的字迹——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一笔笔棱角分明,遒劲有力。一点,如蛟龙入海腾挪流转;一提仿佛要绝尘而去,羽化而登仙。欹侧平正结合的恰到好处,“平中寓险,险中求稳。”领略了这严谨又温润的笔画,我仿佛看到了欧阳询个性张扬的青年时期,我的心收到了震慑,渐渐平静。
在缕缕墨香中,我有了深度领略书法之美的想法。
我备好笔纸,笔尖沾好墨汁,墨汁在笔尖慢慢晕开,墨香划过鼻尖。但这墨香似乎成了笔尖蔑视我的资本,他对我的控制置之不理。自然,我笔下的笔画有的如倚着的耄耋老人,有的抖得像受了惊的孩子,几个比划能够折射出“人生百态”。多加练习,结果仍是不尽人意。带着懊恼,心越发浮躁,夹着毛笔的手隐隐酸痛,但看看宣纸上的黑色笔画东倒西歪,难道书法之美不是常人可以领略的吗?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但,墨香依旧刺激着我跳动的味觉,一次次将我从放弃的边缘勾回。再看看字帖,那刚劲庄重的笔画显露出一种威慑力,那威慑力仿佛穿越千年,直击内心。让人怎好意思用浮躁的心玷污它呢?
深吸一口气,仿佛万籁俱寂,一顿笔,全身力量凝聚在笔尖;提笔行笔,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音;再一顿,一转,一回峰,转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墨香沁满心脾。恍惚间,仿佛独坐幽篁里,仿佛明月松间照,仿佛禅房花木深…那是一种心灵的安宁与冷静。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热爱书法的人都有文静的性格,因为他们时常时常领略书法之美,生活在淡淡的墨香中,在坚毅笔画的威慑下,心中的火苗都被抑制,自然变得恬淡又宁静。这就是领略书法之美的魔力吧!
正如培根所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若不培养一些让自己内心宁静的爱好,内心自然是纷扰的。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也能活出慢生活。这就要领略一些恬淡与自然,正如书法之美,让人在墨香中醺然,在精神世界里驰骋。将那领略书法之美的热情、对那一笔一划的崇敬化为冷静内心的良药,就能在纷扰的世界里选择平静。
世间心思浮躁的时候,何不去领略书法之美,让它抚平那躁动的心……
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眉毛上翘,头向前伸,扬起两个指头晃着,小声嘟囔着:“有些人心不在,蔫儿啊……”
“不是,是心不在焉!”我们坐直身子,齐声纠正你的“错误”。
“都没精打采的,不是蔫了吗……”
大家哄堂大笑,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你又继续开讲……
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但令人诧异的是,我们大家丝毫没有重复、厌倦之嫌,大家似乎心照不宣,默契地演绎,一次次把精气神找回来,让课堂充满活力。
你是我的语文老师,大家私下都称你“兰姐”。
你是我最欣赏的人,可能有人觉得说“欣赏”似乎有些“不敬”,应该是崇拜才对呀!但你的为人,你的课堂我一直是崇敬而欣赏。
你治学严谨却又心肠极软。
“我扔粉笔扔的可是很准的!”这是你的口头禅,但三年来从没看到你对誰施以惩戒。你口才好,板书漂亮,而且喜欢自我陶醉,说来神奇,不为你的口若悬河让我们如痴如醉,就连你在黑板上勾来圈去的时候,也会让我们的脖颈跟着扭曲,而且神情颇受用,看你写完了,不约而同吁出一口气。
你讲课经常会有“出轨”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脱离了书本,忘情而精彩,忽然听到下课的音乐,你才如梦方醒,捏着粉笔怔在那儿,一脸歉意地看着我们,瞬间下面叽叽喳喳,央你再讲一会儿,你一脸尴尬,苦笑着挥手,“下课了!”,我们都笑了……
你喜欢用文章记述平常的日子。在你的文章里我们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你似乎能洞察每个人的心思,用文字微妙地提醒我们、点拨我们。多少次在苦恼彷徨的时候,从你的文字里寻到了清静和方向,多少次伤心无助的时候,从你的文字里找到了自信和勇气……不知不觉,我们都熟悉了你文字的味道,而且渐渐去模仿,从形似到神似……若问三年来最大的收获,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一手好文章和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回忆往日,笔尖倾泻,不知不觉要把卷面铺满。但多少文字又能写出我对你的敬意和欣赏呢……我亲爱的老师,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我都是要把你装在心里,用那份浓浓的思念来温暖我、激励我。
相关推荐
-
领略西湖之美夏令营(一)领略西湖之美已久的苏杭夏令营终于在昨天开始了。经过一个半晚上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杭州。这次的旅游最令我们期待的就是去西湖,所以不掉你们的胃口,就先介绍西湖吧!西湖一角:断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下了车我们便直奔西湖,,几千年来她就一直安静地卧在这儿,看着一个个朝代在她身边忽而盛大忽而衰败,一位位诗人因她而心生感慨,作出许多名家名篇,内容五花八门,或叹,或喜,或怒,或哀,唯一未变的是她的清新。我们是慕名而来的,所以也看到了满湖不问世俗的荷花、威严的雷锋塔、具有传说的断桥等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在她这里创造了人间美丽的传说,寄托着许多的感情,不论是真是假,这些传说都给予了她太多的与众不同。使她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在西湖里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真的,那种舒服是我前所未有而感觉到的。在那里,望着湖边的垂柳,望着明澈的湖水,望着满湖的荷花,让人真的可以在刹那间放轻松。全身上下好像都轻飘飘的,脚尖仿佛可以挨地,自己依稀能飞起来,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同学们开心极了,心情好得不得了:有的在指指点点的赏景;有的在照影留念,想把美丽的西湖带回家珍藏;还有的在欢快地追逐嬉闹。我和好伙伴杜明芷坐在木头制的靠椅,迎着微风,闻着花香,陶醉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竟突然莫名奇妙地想自己不是杭州人真是人生一大遗憾了。500字 初三 记叙文
-
领略薄荷,辛凉,清心明目。——题记深沉的梦中正重复儿时的场景,散发着中药气息的小诊所旁,我弯着腰询问墙角一株薄荷:“名闻天下的奇草在这小弄堂间度日,你可觉得无趣?”尚未得到答复,便被闹铃吵醒。惊觉是太爷爷八十大寿,同父母一起前去祝贺。仍是驻留在繁华城市间的这一区小院,跨入圆门,踏上石板小径,嗅着四月提子涩香便进了家门。太奶奶一如以往和善,见我上火还连忙让母亲去后院采些薄荷来煮水降火。稍不自在地坐上沙发,我尽力挺直腰板,不给他人留下个顽劣印象。心中这样思索着,面前突然出现太爷爷的笑脸。爬上细纹的手颤颤递来一袋花生,他慈祥地示意我吃一些。欲要摆手拒绝这类上火的零食,我又对上太爷爷清明的眼,看见里头一瞬黯淡,心中酸涩,连忙接过一把收好。这才再次看见太爷爷的笑容,如被一流温水洗涤,自己也欢快舒适起来。谈起话题才发现老人家平日里无聊得紧,于是又心疼起来,细细安慰着。听见母亲唤我,就又陪着她去后院采薄荷。推开小门,入眼就是满目翠绿,一双白蝶绕着叶子上下飞舞,嬉戏打闹,是充满生机和鲜活的景象。只是靠近才发觉,薄荷叶上多少有被虫子啃食的现象,嫩绿的叶面上布满黑点,看着便一阵惋惜。母亲也是,当下捉了几只虫出来,一边为薄荷怜惜着:“上周来还没长虫呢…”采下几把已成熟的叶片,她进了厨房煮水。又回到客厅,亲戚已陆续到齐,就移至前院拍摄全家福。太爷爷正襟危坐于正中央的椅子,眉骨间皆是大将军的风范,时间像是屈服于他的威慑之下,只小心翼翼地吹白了他的发丝,不敢再有其他动作。要求了单独合影的几个后辈都心满意足地发着朋友圈,将这个似乎有些乏味的老人抛在一旁。我上前去,半蹲在老人膝前,仰头问他:“远离战场功名,每日在这空旷院落中的生活,您可觉得无趣?”太爷爷用那双明亮依旧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半晌,摇着头笑了。闷热的初夏一刹那盈满清凉,有淡淡的薄荷香气搭载着风声送入心脾,让人近乎沉醉。一如诊所旁那株被风吹着,摇了摇身子的薄荷。我忽然领略到这一丝清香来源于何处,是这位老人征战数十年,和平解放后仍关心祖国,庇护后生的大善之心。再进门,凝视那副太爷爷亲手书写的诗词,字里是对国防的关心和入军的不悔。我干下那两大碗薄荷水,清新甘甜直抵心间,多日来的烦躁不安都一扫而空,代之以透着薄荷辛凉的愉悦,世事都清晰起来。心中再明白不过了:当战场的狼烟逐渐沉淀在岁月的痕迹里,和平同蹈矩的琐碎也一并停留,隐去半生戎马的日子只好就着节假的寒暄囫囵下咽。但是啊,保家卫国庇护后生的的行动却从未停止过。纵然贪劣的虫儿啃食翠绿叶片,但他们也在蜕变后添上明媚景色,播种授粉。曾轰动天下的奇草薄荷,也无怨挺立在小巷诊所旁,迎着风无言为路人奉送清香。我的心里从此有一丛青绿的植草,比任何茶水都要芬芳。浓郁的清香淹没过战场的高地,保家卫国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领略到的清香伟大而深沉,一如其性,清心明目。1200字 初三
-
领略薄荷,辛凉,清心明目。——题记深沉的梦中正重复儿时的场景,散发着中药气息的小诊所旁,我弯着腰询问墙角一株薄荷:“名闻天下的奇草在这小弄堂间度日,你可觉得无趣?”尚未得到答复,便被闹铃吵醒。惊觉是太爷爷八十大寿,同父母一起前去祝贺。仍是驻留在繁华城市间的这一区小院,跨入圆门,踏上石板小径,嗅着四月提子涩香便进了家门。太奶奶一如以往和善,见我上火还连忙让母亲去后院采些薄荷来煮水降火。稍不自在地坐上沙发,我尽力挺直腰板,不给他人留下个顽劣印象。心中这样思索着,面前突然出现太爷爷的笑脸。爬上细纹的手颤颤递来一袋花生,他慈祥地示意我吃一些。欲要摆手拒绝这类上火的零食,我又对上太爷爷清明的眼,看见里头一瞬黯淡,心中酸涩,连忙接过一把收好。这才再次看见太爷爷的笑容,如被一流温水洗涤,自己也欢快舒适起来。谈起话题才发现老人家平日里无聊得紧,于是又心疼起来,细细安慰着。听见母亲唤我,就又陪着她去后院采薄荷。推开小门,入眼就是满目翠绿,一双白蝶绕着叶子上下飞舞,嬉戏打闹,是充满生机和鲜活的景象。只是靠近才发觉,薄荷叶上多少有被虫子啃食的现象,嫩绿的叶面上布满黑点,看着便一阵惋惜。母亲也是,当下捉了几只虫出来,一边为薄荷怜惜着:“上周来还没长虫呢…”采下几把已成熟的叶片,她进了厨房煮水。又回到客厅,亲戚已陆续到齐,就移至前院拍摄全家福。太爷爷正襟危坐于正中央的椅子,眉骨间皆是大将军的风范,时间像是屈服于他的威慑之下,只小心翼翼地吹白了他的发丝,不敢再有其他动作。要求了单独合影的几个后辈都心满意足地发着朋友圈,将这个似乎有些乏味的老人抛在一旁。我上前去,半蹲在老人膝前,仰头问他:“远离战场功名,每日在这空旷院落中的生活,您可觉得无趣?”太爷爷用那双明亮依旧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半晌,摇着头笑了。闷热的初夏一刹那盈满清凉,有淡淡的薄荷香气搭载着风声送入心脾,让人近乎沉醉。一如诊所旁那株被风吹着,摇了摇身子的薄荷。我忽然领略到这一丝清香来源于何处,是这位老人征战数十年,和平解放后仍关心祖国,庇护后生的大善之心。再进门,凝视那副太爷爷亲手书写的诗词,字里是对国防的关心和入军的不悔。我干下那两大碗薄荷水,清新甘甜直抵心间,多日来的烦躁不安都一扫而空,代之以透着薄荷辛凉的愉悦,世事都清晰起来。心中再明白不过了:当战场的狼烟逐渐沉淀在岁月的痕迹里,和平同蹈矩的琐碎也一并停留,隐去半生戎马的日子只好就着节假的寒暄囫囵下咽。但是啊,保家卫国庇护后生的的行动却从未停止过。纵然贪劣的虫儿啃食翠绿叶片,但他们也在蜕变后添上明媚景色,播种授粉。曾轰动天下的奇草薄荷,也无怨挺立在小巷诊所旁,迎着风无言为路人奉送清香。我的心里从此有一丛青绿的植草,比任何茶水都要芬芳。浓郁的清香淹没过战场的高地,保家卫国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领略到的清香伟大而深沉,一如其性,清心明目。1000字 初三
-
领略人生张爱玲曾经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跑。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人生虽然给了我一件华美至极的外套,里面塞的却是肮脏不堪的内料。我知道自己还台下,谈人生还为时过早。对人生做出如此评价更是幼稚的可以。但这确实是我此时所想,我觉得我应该把它说出来。2012年9月3日这是我升初中后的几天吧。我还是无法适应这个新环境。我坐在一个陌生的教室里,看着一群陌生的人谈笑。对了,我是一个孤独内向的孩子。我看到的天空永远是灰色的。是谁呢?是谁先和我开口说的话。哦对。她是我后来最好的朋友。她第一个对我微笑,于是我便也少有的笑了一下。后来我们便形影不离了,幸运的是我们成为了同桌,2013年2月29日是的。我内向,她活泼,我们互补。她那样风风火火的闯入了我的世界,温暖了我的整个冬天。可是,我们可笑的踏入了一个让人无比讨厌的循环模式,更让人讨厌的是我们好像都对那‘乐此不彼’。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想过去找那问题的根源。”每星期一次,你把我当什么了!“这指的是我们几乎每个星期吵一次架。那句质问的话是他说的,我当然也在头疼。前面的吵架应该换成冷战,我们总是没有理由的拒绝和对方交流。2014年10月1日我从来没有想过日后我们会放开。因为我们是那样的需要对方和彼此吵架。可是事实,我们后来的确是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了。她以一种想起来就让人如坐针毡不寒而栗的方式离开了我的世界。在我们吵架的过程中,她有了新伙伴,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人之后会代替我的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却没有找个新伙伴,我想我不需要。在闹翻之前,她和我的另一个朋友说了句让我几乎想要杀了她的话:她哭能证明什么,我还是比较相信小fan。哦对,这个小fan就是她的新伙伴。我也忘了说了,我是个比较爱哭的孩子,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一天哭三遍。眼睛快哭废了。2015年1月7日我一直认为那是小fan的栽赃嫁祸。过了不是很久之后,我每次想到这件事情,都会觉得我曾经的那个好朋友才是主谋,她不过是以一种让她看起来永远是好人的方式把我从她的世界剔除了。你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有多恨她。如果你曾经被最信任的人背叛,无人对你的困境伸出援手,明白那种无助之后,你便再也不想依靠任何人了。2015年1月9日或许,我现在谈人生还真的为时过早。所以,我在路上,领略人生。900字 初三 散文
-
书法前人写歪一个字,后人接着歪下去。有心想要正过来,唯恐人说非后继!50字 初三 诗歌
-
领略宋词宋词乃中国之国粹。以豪放派和婉约派为主,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岳飞,而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和柳永。不同派别的词风不同,写出的词也不同:有豪放的,爱国的,思念亲友的,想念情人的······这些美妙的词,构成了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说到宋词,其实大家并不陌生。自古以来,就有唐诗宋词之说。词与诗差不多,但词没有那么讲究,不像诗有些约束,它给了作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词没有诗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却比散文更优美,读起来不禁令人浮想联翩。“碧云天,黄叶地”让人想起了秋日里萧瑟的景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使人向往生机勃勃的春天;“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让人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灭亡而悲愤;“靖康耻,犹未雪。臣子狠,何时灭”令人为岳飞精忠报国之心而肃然起敬。这些经典的词句,只用寥寥数字,就可以将眼前的景象或内心的想法描绘出来,真不愧是文学史上一奇葩。我与宋词的第一次接触,只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去读读《宋词三百首》吧。”虽然早就知道“唐诗宋词”但是对于我而言,唐诗就像我的朋友,宋词还比较陌生,它像是一位久仰大名的贵宾。耳边经常充盈着她的大名,但我却不认得她,不曾接触过她。直到五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和家人一起去逛超市。在书摊前百般无聊地转来转去,我的眼睛忽然被吸引住了---《宋词三百首》。它藏在一大堆之乎者也的古书里面,像一颗被石头包住的金子,等待着像我一样的淘金者去发现。宋词,我听说过它的名字。今天,我遇见了她,我要让我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把书抱回了家。一回到家里,我就翻开了《宋词三百首》,宋词优美清新的词句令我震惊。“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成相识燕归来”,“玉钩阑下”。他们,就是一篇篇微型散文,吸引着我。在许多的宋词作者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苏轼。苏轼的词以豪放为主。他写的词中,我最喜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管是唱还是读,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新,让我想起了冰心的诗集---《繁星》。我觉得《水调歌头》堪比繁星,一样那么令人着迷,令人爱不释手。让我们一起览苏轼之豪情,思李清照之凄清,敬岳飞之忠情,看周邦彦之痴情,一起领略宋词之美!900字 初二
-
我的书法之旅书法,对于我而言,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魅力。书法在于深厚有力,在于悠远意境。说起书法,还发生了许多难忘的故事呢!有一次,妈妈为了提升我的写字水平,便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到了书法班教室后,我看到了墙上贴满了许多在宣纸上面写的字,有草书、行书、楷书……有的龙飞凤舞,有的潇洒飘逸,有的天马行空,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清新秀丽……这时,我看着这些字,羡慕不已,便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好书法。开始上课了,教我们书法的胡老师先让我们从基础开始学起:学画圈。胡老师让我们想象着汉堡的样子来画,我先看着胡老师画:只见她手拿毛笔,点了些墨水,不一会儿,一个圆圈便很快变画好了。接着,胡老师便开始让我们画了。我清了清嗓子,用手按照胡老师拿毛笔的样子拿着,学着胡老师的样子点墨。可是,我却一不小心,将毛笔上的墨滴在了纸上,真是出师不利。胡老师让我们站着写毛笔字,可是,才刚站了一会儿,我的脚便开始发软,胳膊也开始变得酸痛了,居然还将墨弄到了手背上,练书法真累啊!终于开始画圈了。我抖了抖手,从田字格的中心点开始画起,一个圆圈还没开始画完,我的手就抖得不行,导致我画出的线条变得歪歪扭扭,它们扭作一团,就像是在打架似的,又像是在故意惹我生气一样,每次我一画完,它们不是不在田字格中,就是歪歪斜斜的,让我连连叹气。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这节课的家庭作业就是画圈。由于我在课堂上画不好,所以我早就已经失去了信心。一回到家,我就像应付老师似的,十分潦草地完成了作业,就跑到外面玩去了。妈妈见到我这幅模样,有些生气,但还是十分耐心地说:“珊珊,你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放弃啊!要知道,为了你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规范字,爸爸妈妈不仅花了许多心血,还花了不少钱呢!你可不能让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心血白费啊!”后来,经过妈妈的一番鼓励,我终于重拾信心,继续练起书法来。第二次上书法课时,当胡老师看到我工工整整的作业时,她对我大加赞赏,我也十分开心。现在的我,早就脱离画圈的境界了,我现在写了许多毛笔字,每次写毛笔字时,看着自己写得工工整整的字,心情特别愉悦。我还参加过许多书法比赛,还获得了不少的奖状呢!后来,写毛笔字便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它将伴随我一生。900字 高中 记叙文
-
我的书法之梦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青龙山小学 五年级一班 陈兴旭 邮编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会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去拼搏。因为人有了梦想,生活才精彩,人有了梦想,生活才有趣。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家中总有很多邻居拿着一条条红纸儿,排着队等着我父亲给他们依次编词儿写春联。那情,那景,那人,尤其父亲写字时的专注神情,那只毛笔在红纸上时而行,时而跳跃奔舞。第一次看到父亲的书法作品,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颜体楷书,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外圆而有力,让我有了属于我自己书法梦。从此 家中出现了一个提笔挥洒汗水的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书法这一美丽儒雅,祥和而又神秘的艺术魂灵,深深地根植于我的生命之中。慈爱的父亲在我上学的最近几年对我人生的教诲,对书法的理解,我都永远铭刻在心。开始信笔涂鸦时,父亲告诉我:任何事,都有法。对!“提笔即是练字时”,父亲 总是这样教导我。农民种地有法,军人打仗有法。你看京剧舞台上满台武打,混战一场,可混而不乱,双方大将,这个长矛猛戳,那个大刀飞舞,打得天翻地覆,你看双方没有受伤的。为什么?因为有法。干什么都要依照法则。写字,更要有法。一辈子持之以恒。因而我有了生命长河中循序渐进的描红,填黑,映格,脱格,临写,背临,以至日后的创作。其间的酸甜苦辣,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尤其在那段长长的“像条河”的蹉跎岁月中。在那枯寂的日子里,我把生命放在了蓝天上,放在了旷野中,书法伴我左右,抚慰我心,不管外边世界如何,自身有如天空,旷野一样宁静,辽阔而丰富。那时我确认书法真的是我一辈子永远醒着的幸福美丽,充满诗意的梦。在父亲的耐心教导下,我不再彷徨,因为我感到了我的梦想在不停地召唤着我努力前行。当然,最终我的作品受到了父亲的表扬,同时,也在学校内的学习专栏中展出,还经常参加书法比赛,成绩优秀。学书法已经五年的我已经悄然长大,这五年的坚持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变得自信、坚强。现在,书法给我好多知识……心中有梦想就要一如既往,不能遇到困难说放就放。千锤百炼才能够磨炼出好钢,饱经风霜才能更强。而我的书法梦一定会随着我的成长飞翔!(指导教师:张兴田)9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领略人生的真谛我喜欢呆在树下,每当我心情烦躁或 忧伤时,树荫便是我的天堂,在树下聆听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会驱散所有的悲凉,领略人生的真谛。我注视着头顶的树荫,更仔细地讲,是在凝望枝头的一片绿叶。阳光使得每一片叶子莹绿鲜亮,阳光下的一片翠绿,那是生命的绿色,使人一瞧便觉得精神振奋,夏日的风经过树叶,骄阳也被洗去躁动的不安,变得温柔,如今,你正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里闪着光辉。“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风光散尽愁不尽,秋至悲随亦未知,你收敛了艳彩,换上黄黄的衣,你的绿色不知不觉黯然了,终变成一缕残叶,在斜风凄雨里吊着,这便是我初见你时场景,夜来秋雨敲窗,是梦初醒时分,枝头已不见你影踪,我知道,你载满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茁壮,凭着强烈的追求,凭着秋的爆发,达到了生命的沸点,等到这个枝头绿意绽放时,你早已深深地下,深埋在沉岩之中。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任凭料峭寒风肆意猛吹,纷纷白雪漫天飞雪,你默默地等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力量,寒风暴雪中,不需归去,一颗嫩芽窜树而出,绿荫白雪鲜艳成永恒的风景,匆匆的辛酸泪,湿润了万丈悬崖的寒冰,骤雨也模糊了天地万物的朱颜,寂寞枯枝,深夜锁住了梦冬。雷滚云诵,是暴风雨的前奏,也是天朗气清,云霞满天的先兆,破茧成蝶,寒梅傲雪是垂死的挣扎,也是重获新生的途径。只是学会忍受,面对人生苦雨,也凝结出清新绿色的精神。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见你身上缀满珍珠,这是你凝着雨在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化作春泥了,春归如故,寂寞无行路。你迅速成长了一片绿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泛绿泛金,你如同徘徊阳光沐雨中,不在骤雨初歇之时,就在潇潇暮雨洒天之际,发一声长啸,作一首慢词,于是红衰翠增,繁华洗净。我预测着你的未来,见到了仲夏,鸣禅将在你浓阴下长啸,候一场旋风来过,那哕哕鸣禅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转凉。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将返回大地,消融于那一片飘远深沉的棕土里,看着飘坐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的凯歌!900字 初二 散文
-
书法展览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900字 高一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