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感受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我爱我的祖国诗歌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您有壮丽的河山
海南群岛、九寨山沟
装扮着您的身体。
我爱我的祖国
您有英雄的气概
索马里护航舰队
激扬着您的威武。
我爱我的祖国
您那古老的建筑
历尽沧桑的脸庞
刻划出您悠久的历史。
我爱我祖国
您那丰富的物产
龙井茶、茅台酒
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我爱我的祖国,
您那光辉的成就
天上的飞船、水下的核潜艇
洋溢着您的风采。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您的幅员辽阔
我爱您的气壮山河
我爱您的地大物博
我爱您的山清水秀
我爱您--我的祖国!
相关推荐
-
端午节的感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拨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向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喀什市第十小学五年级:陈诺4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端午节端午节,大家一定都开开心心地坐在餐桌前,美滋滋地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但是我在这个端午节,不仅吃了粽子,还体验到了自己包粽子的乐趣。昨天,我乘公交车来到外婆家,准备向外婆“讨教”怎么包粽子。一跨进家门,就看见外婆站在桌子前,两只手不停地上下翻动,不到两分钟,一个胖乎乎的粽子就在外婆手里诞生了。见此情景,我不禁两眼放光,恨不得马上包出个更“胖”的粽子来。于是,我急忙对外婆说:“外婆外婆,快点教我包粽子嘛!”外婆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说:“好好好,等外婆把这个粽子包好就教你噢!”“嗯。”我兴奋地点了点头。“好了好了,我来教你了!你想包白米棕还是肉粽呀?”外婆笑眯眯地问我。“嗯……白米棕?肉粽?”我搓着手砸吧着嘴,暗暗地盘算着,“还是白米棕吧!”“好。”外婆指指一锅雪白的糯米对我说,“白米棕要用这种糯米,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包噢!”只见外婆先拿起一张粽叶,轻轻一卷,使粽叶变成了一个拖着两条“尾巴”的锥形,再往这个缺了底面的锥形里放进糯米和一颗红枣,然后用那两条“尾巴”盖住锥形的缺口,最后,外婆拿出一根绳子把已经成型的粽子“五花大绑”,并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哦!原来那么简单的!下面看本天才的吧!”看了包粽子的整个过程,我不禁信心大增。可是,这世上有些事情,还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信心满满地上了阵,拿起一张粽叶,猛地一卷,随着“嘎嘣”一声脆响,新鲜的粽叶断成了两截。“失误失误,一次小小的失误而已嘛!”看到这个不应该发生的错误,我一边用冰冷的手捂住脸颊,试图让自己脸上的红晕退去一些,一边自己安慰着自己。说罢,我又拿起了一张粽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轻轻地一卷,一个完美的锥形在我手中诞生了!“耶!我真是个举世无双的天才!”我得意洋洋地欢呼起来。接着,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右手拿了一点糯米,放进锥形里,又拿起一颗红枣使劲地塞进糯米里,谁知我塞得太用力,再加上原本就捏得不太紧,这个可怜的半成品粽子在我手中不幸“光荣牺牲”了。“Ohno!怎么可以这样?”我看着粘了满手的糯米,郁闷地抱怨着。“哼,这点微不足道的挫折,怎么打得败本天才?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在一番自言自语后,我第三次拿起了粽叶,小心翼翼地把粽叶卷成锥形后,先往里面放了一半糯米,放进红彤彤的红枣后,再拿起另一半糯米盖上。“嗯嗯嗯,很不错很不错!还有最后一……两步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到了!我左手紧紧地捏住尚未完工的粽子,生怕一不小心再掉了,右手拿着“尾巴”把锥形包裹起来,我伸出第三只手……咦不对,已经没手了!“外婆,帮我拿条绳子过来!”我转头向正在忙碌的外婆提出要求。从外婆手里拿过绳子,用别扭而笨拙的手法勉强把粽子“绑”了起来。把粽子捧在手里细细端详,只见此粽身躯歪歪斜斜,瘦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悯之情也。不过虽然丑了点,但毕竟还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迫不及待地放到锅子里煮了起来。十五分钟后。啊呜……砸吧砸吧……嗯嗯嗯……虽说外观不怎么样,但是味道还是很好!在此,我郑重推荐同学们:自己去包一下粽子吧,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12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端午节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都飘着浓浓的粽子香,走过那儿的人都会口水直流。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拿在手上围成一个圆,把糯米和肉放进去,再把粽子包起来,用线把它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来的粽子和妈妈的包起来的粽子放在一起,一看,还不如妈妈的好,我想妈妈能包那么好,我就不能包得更好吗?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几分种,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妈妈说:“已经熟了。”终于可以吃了,妈妈把粽子放在盘子里。我拿了一个粽子,把外壳剥了,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过端午节真好,不仅让我学会了包粽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粽子。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真是太开心了。点评:作者的语言流畅,表达能力强,构思巧妙,情节丰富。表达了对粽子的喜爱,告诉我们如何包好粽子。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端午节眼下,正是荷花盛开之际,又到了中国的传统日子——端午节。端午节,说粽子,粽子可是中国历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端午节包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的。这不,我们家包起了粽子,妈妈买了粽叶、葡萄干、紫薯、蜜枣……妈妈把买好的粽叶在锅里煮了一会,一打开锅盖,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妈妈端着一盆糯米,对我说:“要不要包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催着妈妈:“妈妈,快点。妈妈,快点。”妈妈拿起两片粽叶,放在手心上,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型,妈妈抓了一把米放在粽叶里,折起来。最后,妈妈拿线把粽子缠了起来。一个粽子大功告成。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我拿两片粽叶,放在手心上,卷起来,抓一把米,放在粽叶上我刚一折,这个粽叶底下就破了一个大洞,米直往外漏。我第一个粽子失败了。最后,在妈妈的“良苦用心”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异域风情”的粽子。可煮熟后,那个粽子却只剩下一点馅,我们都乐了。看着那碧绿碧绿的粽叶,翠色欲滴,看着就很好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这个端午节,过得好开心,希望下一次的端午节还能这样过。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端 午 节端 午 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阳节,是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节日。这一天,我一回家就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我觉得很好奇,就跑上前去,只见奶奶把粽叶上卷成一个牛角的形状,再用勺子把米装进去,最后用棕绳扎上,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奶奶包得那么容易,我也学着包起来,没想到那柔软的粽叶根本不听话,放进去的米纷纷掉了出来。但是我并没有灰心,于是又重新再来一次,可是二次、三次••••••唉,都没有成功,看来包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粽子包好了,我和奶奶把它们放到锅里,开始煮粽子。才过了几分钟,我这“小馋猫”实在憋不住了,不停的问奶奶:“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啊?”奶奶说:“得等几个小时”。傍晚,我们整条小巷弥漫着粽香,我家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奶奶把它们端出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今天的粽子品种真不少,有肉粽、灰粽、花生粽等等,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品尝,我赶紧拿了一个,立刻把它打开,咬了一口,哇,真烫!啊!真香呀!我一连吃了好几个,吃得肚子都快撑破了。我揉着鼓鼓的肚子直打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很喜欢过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端午节。450字 五年级
-
端午节的感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拨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向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端午节抹去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清寒的岁月因为端午节显得丰富热闹,而端午节则因我的童趣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深刻动人。在老家,房子一间连着一间,破旧的古屋历经了久远的时光,沧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蜗居在一起,虽然拥挤简陋,却分外和谐,彼此客客气气。十几户人家即使有时有一些小吵小闹,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很是和蔼可亲。人与人见面时,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话家长里短,问寒嘘暖。小时候,端午节随清风吹送,风度翩翩地来了。林家的老屋顿时沸腾起来。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们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炖、炒,一个个厨房里的香味传来,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气爽,沁人心脾。传统的节日里,粽子却很朴素,料子就简单纯一色一样的糯米。心灵手巧的老家的亲人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手里忙个不停,艺术般的手,炉火纯青地包着粽子。宽大的竹叶,经过细心地清洗,折成特别的形状,包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糯米。棕树的细长的叶子做牢固的“线”,捆绑着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叶,恰当到极点。粽子,经过较长时间的水煮,一个个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妙在竹叶包装里的独特的形状。我迫不及待地剪开粗线,剥开竹叶,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吃着有嚼劲的粽子,内心自然非常喜欢。那种特别的滋味在小时候猛烈地刺激着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难得的记忆。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亲的带领下,先去摘采必备的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香味悠长。我们摘采完,兴致勃勃地捧回家里。母亲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让我们去做。我们拿着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艾草,去完成我们的光荣任务。艾草摘下来时,一棵棵精神抖擞,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闻一下那久违了一年的气味。纯真的妹妹靠近用力闻一次,捏捏鼻子,摇摇头,不喜欢艾草的气味。我连说带笑,说艾草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能抗菌驱邪。这是亲爱的母亲告诉我的。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可爱的头,十分相信我的言语。我拿下一株,态度极是认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每一个门都挂上了艾草,显得格外耀眼。艾草亲和力仿佛极强,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猪圈,鸭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会保佑猪鸭等牲畜兴旺,健康成长。我乐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带来的乐趣。那个时候,我还会端着一盆略带红色的“云红”水。我先取一个干净的脸盆,放上洁净的水,打开一小包红色的粉末状的药粉。那就是我们闽南语说的“云红”。在脸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红”,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云红”,悬浮在水里的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母亲有时还让我们喝几口,说是药水清清,对人有益。我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热情高涨,用小手一次次泼出“云红”药水,洒在每一个房间里,还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洒上。我们甚至走进猪圈,不顾臭味熏天,洒脱地挥洒“云红”药水,把熟睡的猪吓得站立起来,哼哼地叫着,心虚地走着。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博得滔滔不绝的亲切感。那样子,足以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写在我记忆的纸上,也能成为一段段思念绵长的故事。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端午节端午节又来了,到处都是包粽子的,那些玲珑小巧的各种馅味的粽子清香可口,叫人越吃越爱吃,在我们家乡,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但我们不吃粽子。端午节那天,凌晨三点多,奶奶就起床做麦粑(馍子)。等我们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就会看见那些又白又大的麦粑静静地躺在大簸箕上,看上去像一个个胖娃娃,惹人怜爱。摸上去,软乎乎的,稍一用力,就缩成一团。咬上去,嚼劲十足,清甜清甜的,满齿留香,让你感觉回味无穷,吃了第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奶奶做麦粑的手艺高,还会做蒿子粑,荞麦粑,做得也多,除了自家人吃,还要送给隔壁邻居品尝。天刚微微亮,爷爷把庭院打扫干净,就从菜园里割来艾枝和菖蒲,插在门上,顿时清香满屋,飘着节日的味道。小时候不知道那味道浓烈的菖蒲是干什么用的,摸一下,满手都是那种香味,洗也洗不掉。爷爷说艾枝和菖蒲是为了辟邪的,那时我们深信不疑,长大了才知道,艾枝和菖蒲是去除蚊虫的。吃过早饭,我们就眼巴巴地等着姑姑们来送节,我们家是个大家族,因此,逢年过节,客人络绎不绝,大人不胜其烦,小孩兴高采烈。按照习俗,到端午节那天,出嫁的女儿就要回娘家送节,除了礼品,最让我们翘首以盼的就是那些漂亮的扇子了,有大蒲扇,小蒲扇,各种颜色的纸折扇。我和妹妹最喜欢就是那种白色的折扇了,打开来,一股油墨味扑鼻而来,尽管难闻,但不影响我们的好奇心。扇面上绘制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漂亮的山水画,有惟妙惟肖的仙女姐姐,有婀娜多姿的鲜花,还有书法家题的词……这些美丽的扇面令我们爱不释手,丰富了整个端午节。又到端午节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美食相应上桌,粽子,蛋糕,皮蛋,咸鸭蛋……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美味可口,很少有人家买馍子上桌了,我多怀念麦粑的味道啊!拿着雪白的麦粑,蘸着白糖,就着一大碗白开水,全家围成一圈,津津有味地吃着,天高地阔地谈着,其乐融融,真正充满端午节的味道,充满家的味道。750字 初三 叙事
-
端午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忽然想起小时候,对于端午的了解可能也就是热乎乎的粽子了。而现在的我,已经深知端午的来历了。这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创立的节日。我们纪念屈原,是因为崇尚他崇高的人格和为国为民的那份忧思。就是因为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我虽然对屈原了解不深,只知道他是被人诬陷,报国无门才怀着苦闷抑郁的心情含恨投江的。但是我仍旧能体会到当年,屈原站在波涛滚滚的江水前,心里是多么挣扎。而这个爱国的诗人是因为统治者的昏庸才沦落到这种地步的。粽子的清香已沁人心脾,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对比屈原,再加上我们的思考。我们一定能明白自己现在是多么幸福,可是我们中有多少人去珍惜了?就从现在的社会现象来说吧,有些人放着好好的健康不要,非得学人家装酷去抽烟;有些人放着明亮宽敞的教室不用,非得以逃学为时尚,在街上闲逛,不学无术;而我们可以只用一些精力来读书,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成绩,长大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我们难道还不应该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吗?在这端午的晚上,我通过屈原,通过端午想到了点什么,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好好想想我说的话,业界这篇作文来勉励一下自己,更好的确定一下自己的价值,继续努力吧!550字 初一 叙事
-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听说端午节是因为屈原跳入河里,人们怕鱼啊、虾啊把尸体吃掉,所以人们用那个大的叶子里面包着米往河里扔。这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很热闹,一家人在一起吃着粽子、看着赛龙舟,而且还要吃咸鸭蛋。我特别喜欢过端午节,因为那天可以吃到粽子,更有看点的是可以看赛龙舟。赛龙舟是由几十个人在一起带有龙头的舟上,他们都很厉害,可以划得很快。每当一看到赛龙舟我就很激动。包粽子其实很简单,只要准备几样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和细细的绳子,还可以准备点肉。先拿两片粽叶,放一半的糯米,再放红枣或者肉,把米继续放进去,最后用两片粽叶裹住用线绑起来。相继在做几个就把它放在蒸笼里,蒸半个小时就把它拿出来。如果想做做咸粽子就先放点盐在糯米里,其他步骤不变多做几个就可以了。咸鸭蛋也要吃。咸鸭蛋要把那种壳剥掉一半,用筷子挖着吃。如果用筷子戳到蛋黄有一股油冒出来,就证明那个鸭蛋很好吃。好了,现在需要一家人在一起把蒸好的粽子和咸鸭蛋拿出来在弄十几个菜。吃完饭之后就把电视打开看赛龙舟。端午节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过才会热热闹闹的。这就是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端午节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我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是,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我们全家都在忙着包粽子。我看见奶奶把粽子捥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填进粽子里。多了,刨出来一点,少了,再填进去一点,好像她的手是称,能称住粽子的标准重量。做完后再塞一个蜜枣或一些腊肉进去,白的米,绿的叶,红的枣真好看。奶奶将粽子包裹好,用一根细线娴熟的绑紧,放在白色的盘子上。一个、两个、三个……太阳渐渐上升,盘子中的粽子放了一层又一层。奶奶见我口水快流出来了,微笑着说:“小馋猫,快去煮几个粽子来吃吧!”我迫不及待的从盘子中拿出了五个大大的粽子。我把它们小心翼翼的放进锅里,耐心的等待着。过了好久,粽子终于熟了,我把它们放在盘子上端了出去。“来,吃粽子了!”我兴奋的喊道。爸爸用剪刀把线剪断,把粽子递给我。我小心翼翼的脱下它的绿衣裳,还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尝。“真好吃!”我一边说,一边为奶奶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奶奶笑着对我说了一个端午节歌谣:“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粘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吃完后,我随爸爸去街上买艾叶。街上好不热闹,尤其是卖粽子那儿,围了一群人去买粽子。我高高兴兴地把艾叶交给奶奶,奶奶把它做成了一个香包挂在我脖子上。爸爸说:“艾叶香包是求平安的,它还可以驱赶毒蛇呢!”我看了看,让奶奶多做几个挂在屋里,奶奶笑着点点头。啊,我喜欢今年的端午节。600字 四年级
-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插艾叶,有的地方还赛龙舟。这天就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传说屈原因为报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悲愤跳江。人们知道后急忙坐上小舟,赶去屈原自尽的江面上打捞他;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人们不断地往江中撒糯米团子;还不停地往江里倒雄黄酒,好让凶猛的蛟龙醉得头昏眼花,不至于伤害屈原。自此以后,屈原跳江的这一天成了端午节,也有了人们包粽子的习俗。今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刚好看见外婆在包粽子,只见外婆三下五除二,一个完美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用粽叶做了一个三角包,放进一小把糯米,挖个小坑,再放一块酱油腌制过的瘦肉,加几颗板栗,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裹上粽叶,正当我用绳子捆绑粽子的时候,“哗”的一声全散了。外婆赶紧过来教我。我跟着外婆的步骤,总算“绑”了一个粽子。当我悄悄地把我的粽子和外婆的粽子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的粽子咋一个像样的角也没有呢?“不就是个光头强吗?”我自嘲道。可我并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按照外婆教的,一步步地学,一步步地做,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最后终于包出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四角粽,耶!我成功了!包粽子虽然困难重重,可也其乐无穷啊!当我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时,心中美滋滋的。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因为我喜欢端午节,喜欢那种幸福的味道!600字 四年级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便是我们中国的一大节日——端午节。“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屈原投江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由于楚王的不公,屈原不忍心看自己的国家被秦国灭亡,爱国大诗人的心破碎了。被楚王放逐的第20个年头,62岁的屈原望着不断逝去的泊罗江水,老泪纵横,他跳入江水中,以身殉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百姓们用吃粽子、赛龙舟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龙舟又荡旧时波,锣鼓频催波浪梭。”赛龙舟是端午节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这项运动在中国很流行,端午节这天,各个地区都有龙舟比赛,每个队伍都热火朝天地准备。他们身着各色的服装,每个龙舟的龙头和龙尾都有着非常有个性的中国风花样,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了。粽子又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美食。做粽子,也有许多的工序。先把粽叶放在水中烫软,然后把糯米泡几个小时,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馅料和调料也准备好,一切准备工作结束以后,将两个粽叶叠在一起,把它卷成圆锥,往中间放一勺米,在米上放入准备好的馅、调料,最后再放一层米将陷盖住,最后粽叶往下一盖,棉线缠起来,放入水中煮两三个小时后,煮成熟了就可以吃了。粽子口味很多,我最喜欢蛋黄肉粽,入口层次感很足,满嘴流油,幸福感爆棚。说到吃的,又不得不提五黄了。端午这天,人们食五黄。将雄黄浸酒,把雄黄酒抹在儿童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足,这些地方,据说能使孩子们不受蛇虫侵害。端午,是个热闹又伤心的日子。当年爱国屈原,而今安在哉。600字 四年级
-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消息,悲愤欲绝,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怀念屈原,担心鱼虾吃掉屈原遗体,就把米饭包起来,投到江里,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包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这一抚慰忠灵的习俗世代相传,直到今天。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送给我的小伙伴吃,好期待啊!端午节,你快快来吧!600字 六年级
-
端午节“叮叮!”端午节的钟声打响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边吃粽子边看赛龙舟了。我们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场买糯米和包粽子的叶子;买回家后,我便把肉和蛋黄放进粽子里;接着把粽子包进叶子里,并包成三角形;最后再把生的粽子蒸熟。这样,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我们拿着几个粽子去江边,看见江畔站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原来江面上横着五条“龙”,期待已久的赛龙舟马上就要开始了。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运动员们便卖力地划起来,鼓声震耳欲聋,但鼓手们还是表现得很淡定,仿佛他们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声音。我刚想拿起粽子开始吃时,却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滚落到江里。我可惜得直跺脚,妈妈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这让我有点奇怪,妈妈平常可是最节省的了。我问妈妈这次为什么不在意,妈妈说“粽子最初就是用来在端午节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叶里,是因为不想让鱼虾把给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赛龙舟,是为了把鱼虾等赶跑,不让他们来吃屈原的尸体。”我的心怦然一振,以前我虽然知道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听说他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投江自尽,也知道《离骚》的大气磅礴。但我却不知道,人们竟然这么喜爱和敬重这位诗人,在他死后,还要赛龙舟、包粽子来纪念这位诗人。我想,正是因为屈原的才华和爱国情怀,才让他这么受大家爱戴,我们纪念的不就是这些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这些历史文化传统!600字 五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