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记忆_1000字1000字

舌尖上的记忆_1000字

1000字 抒情

酸甜苦辣咸,五味是最基本的味道,五味交错编织,让舌尖触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品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品味过许许多多的味道,但舌尖上始终保留着那一缕挥之不去的记忆——外婆的油酥饼。  长安油酥饼始创于唐代。据传,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即专心致志翻译经书,当唐僧译经达千卷时,高宗李治特命御厨做“千层油饼”予以赏赐。在外婆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太姥便会拿出她的看门手艺油酥饼,每个人都对油酥饼赞不绝口。后来,外婆接过了这门手艺,油酥饼同样是很少做的,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老姨、妈妈也成了外婆的助手,一家人为油酥饼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做出来的油酥饼照例是不留多少的,大多是送给来拜年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但外婆总会很开心,不仅是成就感,外婆更享受这种难得的亲情、友情、邻里情。  而到了我和姐姐这里,油酥饼就成了一道日常尤其受欢迎的点心。到外婆家,外婆常常笑着让我们拿一些带回家吃,千层油酥饼、抹茶油酥饼、果味油酥饼,每一枚都由外婆倾心制作。轻轻咬一口,细小的碎裂声伴随着层层酥皮粒粒内馅落入口中,香味便怦然弥散在口腔中仿佛节日里飞向天空的朵朵烟花,光影只有几秒的存在,但盛开过的印记久久留存。  其制作技艺十分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等工序。油酥饼用面粉、菜油和适量的碱、椒、盐等制作原料。制酥时,油、面比例为一比三,将油烧熟后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搅拌成面絮,再加温水揉成面团,拉成长条,涂以清油,揪成一两重的小面团,在其上再抹油并逐个搓成三寸左右的长条状;制饼时将以上长条压扁擀薄,加进油酥和椒盐,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成螺旋状;煎烤时,将卷好的小圆饼排在锅内,火力均匀。三分钟后,提开鏊锅上层,将圆饼淋油换位再烤,直至火色均匀,两面焦黄即可。此饼以层次分明,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香不腻而著称,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此时,小小的屋子里满满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望着锅中被小火渐渐热得发黄膨胀起来的油酥饼,我的心也随着它们渐渐膨胀,温馨四溢。屋外的金黄阳光浅浅的洒进厨房里,给所有的静物都铺上了一层淡淡的宁静,光芒勾勒出外婆逆光的剪影,外婆银白的头发泛着淡淡的光晕,脸上带着胸有成竹和慈爱安详的微笑,伴着锅中油酥饼渐渐散发出的面香,萦绕心间,成了心底最美的画面。  人间美食何止千万?但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外婆的油酥饼,那种甜香的味道和亲情的美好萦绕在舌尖,留存于记忆深处,在时光中凝成永恒的温馨……

我的记忆_700字

700字 抒情

“哗——”梦中,在夕阳的余晖里,我跳入清澈见底的小河中,无忧无虑的和哥哥扑着水。梦醒了,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从抽屉中拿出儿时的贝壳风铃,伴着“叮,叮”的清脆声音,心中珍藏的记忆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回放……  是家乡的小河里,爸爸有力的臂膀挽着幼小的哥哥和我,我们慢慢游到对岸。这是一片碧绿的荷塘,哥哥摘下一片最鲜嫩的绿荷,盖在我的头上,眼中盈满了笑意。我的近旁刚好有一朵娇艳欲滴的粉荷,便反手采下,也盖在哥哥的小脑袋上:“哥!看我给你做的粉色花帽!”他只是笑而不语,鼻翼一下下扇动,嗅着沁人心脾的荷香。我们在荷塘里嬉戏打闹着,欢快的笑语声久久回荡……  是老家的堂屋里,一片片鲜红的西瓜盛放在白瓷盘中,我一手拿着奶奶的大蒲扇,一手托着西瓜,悠闲的品尝着。身旁的奶奶躺在竹床上,老式的收音机传出轻柔动听的小曲,使人心旷神怡。堂屋里不时拂过一阵清爽的夏风,瞧一眼门外,骄阳似火,纯白的小野花开得旺盛极了。  是冬日的清晨,雪无声无息的飘落,大地白茫茫一片,睡眼惺忪的我踢拖着肥大的棉鞋,打着呵欠走出来,桌上已摆了几盘热气腾腾的菜,爷爷和爸爸忙着端菜上桌,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哥哥这时走过来,一眼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送肉入口。爷爷早已锁定目标,大喊:“小兔崽子看我不收拾你!”哥哥比着胜利的手势逃之夭夭,空气中还残留着肉香……  一周前我回了老家,爷爷奶奶两年前已搬入新屋,与叔叔一家同住。我缓步走入三层的小洋楼,看着崭新的家具,看着与客人谈笑风生的婶婶,在灶前忙碌的奶奶,忙于玩电脑游戏的哥哥的背影。我忽然想起,那时哥哥在老屋门前说:“老妹,咱们会永远这样快乐下去的,”他笑容浅浅,身后是如血的残阳,那串送给我的贝壳风铃在风中唱着“叮,叮”的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抒情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