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放牛郎》观后感650字

《二小放牛郎》观后感

650字 四年级 状物

剧情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开始,由于在战斗中有很多八路军战士受了伤,八路军的韩队长就来到了太平村找货郎大叔,希望能尽快搞到医治伤病员的急需药品。韩队长和货郎大叔的谈话被正在放牛的二小听到了,他就主动请求要帮助八路军叔叔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但韩队长和货郎大叔看他年纪太小没有同意。二小很不服气,他就进城来到他舅舅的药店,找了个借口,拿到了医治八路军伤病员的急需药品。二小准备离开时,正好被日本鬼子撞上。二小虽然年纪很小,但他沉着冷静,依靠聪明才智巧妙地骗过了日本鬼子,把八路军叔叔急需的药品送到了货郎大叔的手中。

后来,由于他舅舅贪生怕死向敌人告了密,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疯狂追捕知道八路军伤病员隐蔽地方的货郎大叔。货郎大叔在躲避敌人追捕时就把送药的任务交给了二小。在货郎大叔引开日本鬼子后,二小也不付众望地把药送到了八路军韩队长的手中。

当他完成了任务返回家的途中发现,日本鬼子找不到八路军却把全村的老百姓都抓了起来,逼迫村民带路去抓八路军。如果找不到八路军,就要把全村的老百姓统统杀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二小勇敢地挺身而出,他故意假装愿意给鬼子带路去找八路,设法引开敌人,解救了全村百姓。随后他带着敌人走得筋疲力尽,进入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在伏击的战斗中,敌人被消灭了,我们的放牛郎二小也被鬼子罪恶的子弹打中了胸膛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被二小的精神深深感动,在二小身上,我们既学习到他对八路军爱戴和对日本鬼子仇恨的爱憎分明的立场,也学习到他沉着冷静、依靠聪明才智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更学习到他在生死的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精神。

文化苦旅

900字 高三 状物

无奈了。

若是把余秋雨的“苦旅”总结成一句话,我或许会很气恼,他竟把我眼中如此绚丽的文化描绘的那么苦。但若稍加仔细的阅读一番,我不得不敬佩,也不得不漠然。敬佩余老充满灵气的笔锋,漠然他狼毫下悲凉的“苦旅”。

第一次看《道士塔》还是在小学。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余秋雨全集》,第一篇便是《道士塔》。只记得很长,只记得有个很讨厌的王道士。如今重读,对于那个王圆?,更是讨厌!憎恶!心里难受。

晚上,翻开练习册,昏昏沉沉大案做阅读,一段密密麻麻的文字从我苦睁着的双眼中复制到大脑中。读到最后一个句号。挖出全然迷茫。作为一名理科生,本来就不太对如此大家的文章过于抱有能读懂一二的信心,题目是《笔墨祭》。对于书法我就更是不敢恭维了。鄙人的字乃属“龙飞凤舞”一类的,没有过深的研究,对于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更是提不出什么见解,只是颇有感触。铿锵有力的楷书,圆润柔美大案隶书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整齐,好看。但毕竟不是写出来的,或许墨香的真谛就在于此吧,只有凭自己的感觉才写得出被公众认可的好字。所以才有诸多流派,成为文墨爱好者争相效仿的确对象。书法才能流传至今。虽然“长寿福”的传说有些蹊跷,但它不失为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有一次我和哥哥一起看张卫健版的《鹿鼎记》,那一集演的是小宝和康熙在布库放摔交。正座的墙上就有一幅书法,写的是“武”字,当时我也注意到了,还觉得它很丑,那么大的框框里一排排一列列的都是“武”字。但在这时,哥哥碰了我一下,你看那幅字,虽然都是“武”但每个“武”都不同。我诧异,而后晃起鼠标,剪切到有那幅字的镜头,看了又看,的确是啊,有的苍劲有力,有的秀美小巧,有的整洁大方,有的乱中出美。

我惊然,这时想起《大宅门》中,年仅7岁的白景琦,在给母亲祝寿时写了一幅百寿字的扇面。于是这种一字多形的镜头开始在我的脑中浮现,以前竟没有注意过,若不是哥哥提醒,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如此奇妙的事。

我是知道了,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又有多少能“提醒”的人呢?当我和同学侃侃而谈这些瑰丽的文化时,回击给我的竟是一张张不耐烦的脸,好多次她们都把话锋转到某某帅哥身上。

我漠然。会不会有一天,影视导演们也不知道了,古装剧中古文化内涵大大缩水,偶像剧中无聊低级的东西膨胀,大家纷纷拥护所谓的“新潮”“时尚”“另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我不敢想了,似乎也有了一点“苦旅”的味道,不知与余老的“苦”是否有些许相通。

但终究是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