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团圆在中秋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是大团圆的日子。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在他乡的游子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回家看看,看那年迈的老母亲是否身体健康,看看家中的收成如何……我们家也不例外。
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就带上礼物开车回了老家。一进村口,就看到了爷爷、奶奶驻足等候的身影,我急忙下车跑了过去。到了家,一家人像往年一样欢聚在一起,品月饼,谈理想,共度佳节。这样快乐热闹的节日,大家都是欢喜激动的,可是心里却都牵挂着她——在哈尔滨求学的姑姑。
“姑姑在哈尔滨还好吗?她如果能回来给我讲讲那里的故事该多好,她如果能回来陪我玩该多好……”我看着丰盛的饭菜,想念起了姑姑,想起了每次吃饭都会给我讲好多故事的姑姑,想起了每次回家都会陪我玩的姑姑。
“这个味道霞最爱吃了,要是她在一定要给她尝尝,”奶奶一边吃月饼一边念叨,美味的饭菜掩盖不住她对女儿的思念,“也不知道她在学校能不能吃到月饼,想不想家……”
奶奶正念叨着,电话铃却响起来。电话里传来姑姑急切的声音:“妈,中秋节了,你们都还好吗?”“好,大家都在呢!别担心我们,好好学习呀!”“放心吧,妈妈,我们同学们一起过节,热闹着呢!”“哦,这就好!这就好!”
有了姑姑的电话,大家的心情都更加高兴了。在这样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特殊日子里,接到远方亲人的来电,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与欢悦呢?
中秋节是快乐的象征,是团圆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月是故乡明”,虽然还有很多人身在异乡,不能和家人团聚,但他们都在彼此默默地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大家心连在一起,不也是一种团聚吗?幸福,有时候可以很简单……
田园美景
我的叔叔家旁有一片田园,那儿是蔬菜的天地,我非常向往那里。
今天叔叔实现了我盼望已久的愿望。我们步行来到了田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些茂盛的蔬菜。蔬菜各式各样,有菜心、大白菜、西红柿和茄子蔬菜不仅应有尽有,而且颜色不一,有的红彤彤,有的金灿灿,有的绿油油听叔叔说,它们的味道鲜美,个个都是美味佳肴,我听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这些蔬菜并不稀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油菜花和玉米了。先说说玉米吧:玉米由墨绿的叶子包着,撕开这些叶子,里面就是一粒粒玉米,就像一张张咧开的樱桃小嘴一样,正朝着我们微笑呢!它们的微笑告诉我们:要珍惜农民们的成果,这些都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呀!看着这般微笑,又看着这般诱人的金色,我忍不住尝了一粒玉米,那味道甜甜的,好吃极了,真让我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听到油菜花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会认为很普通吧!可在这片田园里,它们被称为王,因为田园里的绝大部分大部分都是油菜花。现在油菜花又是长得最茂盛的时期,油菜花的花都开了,这里便成了金色的海洋。看到这般美景,我终于体会到了百花齐放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灿烂的阳光洒在这片油菜花上,闪出耀眼的光芒,金黄的花瓣夹着淡黄的花蕊,再加上翠绿的叶子,简直是天仙绝配!
田园是不是很美呢?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你去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相关推荐
-
中秋团圆月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天边,形似放大后美丽的白玉盘,亦如那商店中出售的可口月饼,勾起人们无尽的向往。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借着明亮的月光,享受着团聚的幸福。我们还会边吃月饼边聊着那嫦娥奔月的故事。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唯美的故事,望着美丽的夜空,给人的感觉施施然美哉也!可如今,端坐在电视机前,嚼着刚买来的月饼,环顾冷清的四周,一丝寂寞油然而生。也对,并不是每个中秋,每个家庭,都热热闹闹地欢聚一堂。大家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回来也是常有的情况。望着那泛着冷光的圆月,忽然觉得月亮上的嫦娥又何尝不寂寞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最漂亮的。可到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在中秋之夜,观赏到家乡的月亮呢?望着那最明亮的月亮,我陷入了沉思。这时,窗外忽的亮起红色的光芒,我急忙从沙发上跃起,冲出门外。霎时,那美丽的花灯印入了我的眼帘,各式各样,红红的一片。夜空也被孔明灯的光辉照耀,那轮圆月仿佛也不再寂寞,变得越发可爱。刹那间发现,我们并非孤单一人。十数亿的炎黄子孙在陪着我,数不清的中华儿女在陪着我,大家在一轮明月下欢庆这个节日,大家在同一个母亲的怀抱中欢聚一起。我们并不孤单。中秋的月亮是团圆的月亮,但哪怕月亮消失,我们依然在一起。500字 初一 散文
-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艳,山是故乡秀,水是故乡甜,我的家乡处处风景独特,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常去的森林公园。春天,森林公园百花齐放,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清香,鸟儿在树上大声地歌唱,大家欣赏着美丽的花朵,有桃花、玉兰花、凤仙……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夏天,树木长得高大挺拔,许多人在树林中,游戏,乘凉,大人们在树林中下棋,谈笑风生,小朋友们在空地上竖蜻蜓、摔跤,草地柔软又有弹性,比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就像一个纯天然的体育场。秋天,森林公园一片金黄,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落了下来,就像一个个飞舞的金蝴蝶,给森林公园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如果你站在下面,它还会落到你的手上、背上、头上,还有你的心里。冬天,是小朋友们最欢快的季节,鹅毛似的雪花给森林公园穿上了雪白的大衣,小朋友迫不及待的穿上手套,戴上帽子,冲出家门,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家乡美,家乡美,最美的是那柔柔的家乡水,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人天天都歌唱,年年都欣慰……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每当我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总会浮现出家乡的美丽画面,更加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450字 初一
-
月是故乡明大约从我记事时起。我对月亮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每逢月圆之时,我总是喜欢依在奶奶怀里,听她讲着有关月亮的传说。因此,我知道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还知道了在那月宫中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于是,月亮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了既神秘而且又令我想往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故乡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于是再看月亮只能等到入夜之后在高楼的夹缝中去寻找与欣赏了。这两年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赏月的圣地。那就是在离我家不太远的一座小公园里。这个公园里有座六角型的凉亭,这座凉亭坐落在一个土坡之上。不过现在的土坡上早已被绿树和各种花草所掩盖。坡下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过这里,为这本来就已十分美丽的地方又加上了动人的一笔。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来临了。我来不及吃晚饭,带上两块北京中秋特有的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拉上爷爷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公园的凉亭之上。此时,太阳还有些恋恋不舍地在西山顶上露着半个笑脸,而那轮令人盼望已久的明月已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我高兴极了,又蹦又跳,手里举着月饼大声喊着:“你好月亮,咱们一起吃月饼吧!”天渐渐地黑了,那轮明月也慢慢地爬上了空中,越来越显得洁白明亮。她的身影也映在了凉亭下的小河里,天上、水中的月亮相互交映着连我都不知道看哪个好了!这时我发现天空中飘过来几朵白云,那轮明月在洁如莲花般的云层中穿来穿去。我都看花了双眼,也分不清是彩云在移动,还是月亮在奔走了。总之看到了在天空中呈现出一副彩云追月的美丽画面。凉爽的晚风阵阵袭来,如银的月光笼罩着凉亭,置身于如此美好的中秋之夜,真是花好月圆,实为人间不可多得的良辰美景啊!“楠楠,咱们该回去吃饭了!家里人一定都等急了!”是爷爷在催我。对呀!家里人为了让我高高兴兴地赏月,把晚饭时间都向后推移了。我想此刻家中的餐桌上一定备好了丰盛的美食,是该回去了。于是,我和爷爷约好,明年的中秋之夜一定再来,爷爷高兴地答应了我,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拉住爷爷的手向凉亭下走去了。我爱故乡的明月。800字 初一
-
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窗外残缺不整的月亮,我想起了故乡如玉盘般无暇的月亮。故乡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故乡月是那么的圆润、硕大,如泉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澈。故乡的月,风情万种,适于饮茶,与君子谈天论地,也适于饮酒;和池塘中圣洁的荷花共醉。适于吟歌,与鸟儿轻快的歌声共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我总是好奇的想着:天上那个像大玉盘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水面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那个是月亮,水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会出现。我很爱水中的月亮,常常在有月亮的水边嬉戏,用小石子去朝月亮丢去。你看,月亮被我的小石子击中了。原本水平如镜的水面荡漾起了水波,月亮碎成了金,碎成了满天星。而顷刻间又复还。就像我时常恶作剧,奶奶那张永远不会生气的脸,正微笑地望着我。小时候,乡村的明月是一缕炊烟拽起来升高的,是一管竹笛声悠悠吹圆的,是在满天星光下揉揉挂亮的。傍晚时分,西边的夕阳刚落下,东边的山坡上一轮明月便爬了上来。晚饭后,奶奶坐在凉椅上,我坐在奶奶的双腿上,奶奶搂着我,用她那因为辛苦操劳而全是皱纹、粗糙的手拿着故事书,映着月光给我讲故事。在月光下奶奶的脸显得那么慈祥和蔼,又是那么的饱经风霜,那么多的皱纹仿佛是他为家人而操劳付出的痕迹。一阵微风吹过,困意被微风吹来,我便在奶奶淡淡的讲故事声中睡着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永远怀着一份深情与感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永远的记住我曾在那成长的故乡;记住爱我像蜡烛般照亮我童年的奶奶;记住那一轮亦静亦美的明月。650字 初一
-
月是故乡明转眼间,便到了八月十五,伴着假期,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小时候,我是最喜欢中秋节了。在院子里,坐在奶奶、爷爷身边,望着皎洁的圆圆的月亮,拿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爷爷奶奶讲故事,故事是,传说,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老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力大无穷的后羿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便奖励他一袋仙丹。据说吃一颗就能长命百岁,就可以成仙。一天后羿外出打猎,心术不正的蓬蒙想抢夺仙丹,嫦娥无奈,吞下所有的仙丹,成仙奔月。老百姓看到了,于是搭起亭子,供上月饼,向善良的嫦娥乞求平安。我听的入了迷,还想再听,奶奶就接着讲起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古至今,人们寄月思人,思乡。中秋节,月亮圆圆,也象征着团团圆圆。今年,我们一家五口人,虽然分开了,让我不禁有点伤感,没能吃上奶奶做的月饼,没能听到故事,一家人没能一起赏月。但是,科技发达了,可以视频通话了,也算是一种补偿吧!坐在窗前,一家人都通上话了,开开心心地说着,望着漆黑的天幕,星星眨着眼,月亮娇羞地从云层里探出来,散发出柔和的光,一会儿,天空美丽的烟花绽放出了花朵,似惊动了月,又缩进云层里了。我爱中秋,爱月亮,爱月饼,更爱我的家人。500字 初一
-
中秋团圆月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一到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一起品尝着月饼,一起欣赏着圆月。在童年的记忆里,月亮是甜甜的饼、是大大的金币、是夜晚里会发光的石头、是个神秘的宝盒,里面装满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也是孩子们理想的起点。每到中秋,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就会渐渐淡忘,因为看到了明月就好比看到了在远方的亲人。每个节日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中秋节就有那么一个故事。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里的桂树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总是砍不完,几千年来,那棵挂树就这样随砍随合,永远也砍不完。据说,砍数人名叫吴刚,他曾跟随仙人修道,因为他犯了错误被蹁跹到月宫,每天都要砍伐桂树,以示惩处。李白诗中就有“欲伐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明月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和散文。比如“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圆自有月缺时,月缺还有月圆日。阴晴圆缺的明月,悲欢离合的人事,明月早已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寄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光如水般洒向大地,像谁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银,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银光之中。而月亮的那银光就好像是正圆着世界上最美的梦……海口市二十七小六年级:王琳凯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中秋月团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圆圆的一轮明月在高空升起。月亮上有着朦胧的青云,那青云在一点一点移动着,究竟是嫦娥在捣药还是吴刚在砍树?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中秋节的由来话说后羿在王母娘娘那儿得到了不死药,把药交给善良的嫦娥珍藏。这天,嫦娥在森林里采蘑菇。森林深处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嫦娥听见了,就丢下蘑菇,寻找着声音的来源,给予帮助。找啊找啊,嫦娥扒开一片密集的草丛,只见里面有一只兔子,背上插着一支箭,不停地有血蘑菇冒出来,它一边喘着气,一边警觉地看看两旁。这只兔子一定是被猎人追杀的吧?真可怜。一对惶恐的红眼睛看见嫦娥,兔子转身欲跑。嫦娥见了,急忙对兔子喊道:“小兔儿,我是嫦娥,我不会伤害你的!”兔子这才折回来。嫦娥轻轻地将兔子背上的箭拔下来,在森林里找到药草,不怕药草的苦涩,咬碎,小心翼翼地敷在兔子的伤口上,撕下自己的衣服,为兔子包扎伤口。可兔子伤得不轻,这样是不能救活它的。兔子十分感激地对嫦娥说:“谢谢你,可是这样我是活不了的。”嫦娥是心地善良的人,她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兔子死去呢?她想到了那剂珍贵的不死药,毫不犹豫地给兔子服下了,兔子背上的伤口慢慢地合拢了,兔子活了。“嫦娥姐姐,你为了我用去了那珍贵的不死药,我让你去天上做神仙吧!”原来,这兔子是天上的神仙,被贬下界来,化作一只白兔。于是,善良的嫦娥在天上做了月神,为人们捣药,兔子也来到天上陪伴嫦娥。在嫦娥奔月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特别亮。被嫦娥帮助过的人们为了怀念嫦娥,把这一天叫做中秋节,在这一天里人们吃月饼赏月亮,仰望着天上的嫦娥。中秋家团圆不等月亮露出脸,我们一家早已坐在阳台上等待了。先是一条白色的轮廓和一层淡淡的阴影,此时的月亮是一个羞涩的姑娘,微微地露出了脸。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越来越黑,月亮也越来越清晰,颜色越来越深。天全黑了,夜色中,月亮的那条白色的轮廓特别醒目。月光轻轻泻入阳台,泻入我们赏月人的心里。此时的月亮,像蛋黄、像月饼,可蛋黄月饼都不及月亮好看。月影万变,月亮上的青云移动着,成了一个人影,旁边有一个小点,下面还有一些工具,这就是嫦娥和玉兔在捣药吧;青云又移动起来,变成了一棵桂花树,人影好像在砍树,这就是吴刚在砍树吧。黑夜里,月亮是一盏明亮的路灯,为夜行的人们照亮了大路。轻悠悠的云朵是一件轻薄漂亮的衣裳,随着夜越来越深,越来越冷,“衣裳”慢慢地飘到月亮身上,为月亮御寒。但月光并没有被遮得严严实实的,还是透出了朦胧的月光,是月亮没有忘记路上的人们吧。吃着圆圆的月饼,看着圆圆的月亮,我们团圆的一家,多么幸福啊!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月是故乡明平都二小2020春季延迟开学电子备课(五)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案课题《月是故乡明》课型阅读执教人黄爱华上课时间第几课时主备人黄爱华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教学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复备栏一、由季羡林《怀念母亲》导入新课。1、回顾季羡林简历2、回忆《怀念母亲》二、品读课文。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个大段?2、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那些地方的月亮美吗?【PPT课件出示】(1)外国的月亮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2)北京的月亮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灵,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3、填美词,读美句(1)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的大海中,在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2)此地既然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___于碧波之上,上下空灵,一碧数顷,而且______,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4、作者写那么多地方美丽的月色,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5、作者说“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里呢?【点拨】故乡的月光下有我儿时的快乐。【PPT课件出示,学生在配乐《思乡曲》中深情诵读】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完成课练习题(2)阅读老舍的《月是故乡明》板书设计月是故乡明童年趣事成长经历(怀念故乡)教学反思900字 叙事
-
月是故乡明话说公主回到了家,那是快乐的不能行,但是(555……一到“但是”就不好了……)——第二天,家里的人就“都”走光了。为什么“都”字要加引号呢?因为还有俩小屁孩儿和一个暴躁表妹在家……他们要都出去了我还清净呢,结果把包袱全都给甩到我身上了……苦哇!提到这俩小鬼,去年我可是见识过的,光那一次,就把我折腾的够呛,更别提今年他们还安装了最新“程序”——成长,一个“升级”成了不明是非就会撒娇超大哭声缠人特技爱糊弄人什么都争……的小屁孩儿,一个给升级成了到处乱跑离不开人一不如意就哭什么都争……的小傻妞儿,而我类,依然只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姐姐,看来今天是别想有好过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早晨一起来,就看见我家那小雅雅只穿了一件薄秋衣在地上乱跑……我当时就懵了,不顾自己也是只有一层单衣的身体,撩起暖烘烘的被窝就跳下床去,结果冷得牙齿打架,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把妹妹给从“冷库”里给抱到了被窝里,可她还不领情,踢腾啊踢腾,把仅有的那点宝贵的热气儿全给踢走了,把我冻得恨不得跑到太阳上……接下来,她还不好好穿衣服、不尿尿、不吃早饭……可把我给折腾的……早上终于忙完了,我安心地坐到了舅舅的笔记本电脑前,想看看博客,结果还没开电脑,就听见表妹在外面跳脚大吼:“雅雅你干什么啊!怎么能拉甜甜(表妹的妹妹)头发??你真烦,滚!!”脏话都吐出来了,我吓了一跳,出去一看,雅雅正一点儿也不雅的拽着甜甜的头发,而甜甜已经疼得大哭了起来……我气愤极了,要知道我最看不惯以大欺小了!我一把扒开雅雅,训斥她,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那是妹妹呀!!我拽你头发你疼不疼??!”没想到雅雅委屈地望着我,我低头一看,原来甜甜拿了所有的玩具,而雅雅一件也没有。我没办法了,让这边玩儿,那边哭,那边玩儿,这边哭,这,这到底咋办呀??唉,没办法,我只好把我所有的笔贡献出来,任由雅雅摆弄了。然而这还没完呢,雅雅一会儿去摆弄这个,一会儿又去摆弄那个,一会儿还欺负欺负甜甜……房间里充斥了表妹的尖叫声和甜甜的哭声。于是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从电脑前离开,去处理雅雅造成的“事故”。一次又一次的回来,却又得一次又一次的离开,好像我回来就是为了几秒后地离开似的。终于到了晚上,妈妈终于回来了,但是我没再像去年那样去诉苦,毕竟自己长大了一岁嘛!我只是端着一个空酒杯,装模作样地对着月亮叹口气,一副忧愁的样子,“作诗”道:“月是故乡明,娃,是故乡疯啊!”900字 高一 叙事
-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夜色下,月亮是迷人的,但繁忙都市里的人们已无心欣赏月亮的皎洁,偶尔抬头的人却也会被路灯的绚丽耀眼所迷惑。哪怕在有圆月的夜晚,人们也无法再看到月亮,因为,乌云遮盖了月亮,路灯迷惑了人的双眼。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道月亮是迷人的,却无法看到真正的月亮。都市里的人们渐渐开始麻木在灯红酒绿之中,月亮的身影在人们的心中朦胧……每天夜晚,都能看见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天边,弯弯的,似女子的细眉。到了今天,那月亮还是只成了个近似的半圆,离月圆应该还有一些时日吧。我站在窗边,抬头望着窗外的这半个月亮,觉得心旷神怡,产生无尽的遐想。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脑海里想起了微博上曾疯转的一句话“太耀眼的城市不适合看星星,就像你的心不适合谈安定”。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出神的望着月亮,她会把我的思念带给远方的爸爸妈妈吗?我喜欢旅游,以前在家总想着离家越远越好,多看看家以外的那些景那些事。可现在,离家不远不近,坚强到现在却再也忍不住,思念的情绪腐蚀着我的心。回头看看,当初的豪言壮志是多么可笑,而我却不得不承受这一切的孤独,而这孤独我才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年少的我以为成长是翅膀硬了飞向远方,可飞向远方的时候我才知晓,真正的成长是我终于勇敢的接过了压在父母亲身上的重担,我在他们的保护下茁壮,而现在趁着年轻我要使劲的飞,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带着我吃过最好的食物和看过最美的风景回家。600字 初中 写景
-
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不到,此时的我,也竟要与月、影为伴。我抬头一望,白露依旧是如此之纯净,而月也是如此之娇美。然而,一个固执的声音却穿过了我的耳畔: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是啊,尽管有康桥明媚的柔波,尽管有夏威夷热情的沙滩,尽管有加利福利亚明媚的阳光,但,这些都远远抵不上家乡的那一轮明月。不是因为什么,只因只有它才能拨动游子心头上的那一根弦,而这一根弦,名曰思乡。思乡?是的,正因它,才使得文人骚客们心存余悸,才使得那原本虚渺的景象在他们的笔下“柔情似水”,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小调,才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惊世之作!月,自古以来,便是家的代名词。月升月落,时间的流逝,有如白驹过隙,然而,流逝的时光,带走的是年少的稚气,挥之不去的,还是心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而今晚,月色正浓,身处异地的游子们,不知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感慨万千呢?离家已有些时日了,不知我那年迈的老母亲身体是否安好?不知她是否还时常伫立在家乡的那一座小桥前,等待着她的儿女?想到这,我的心中一片酸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那能千里共婵娟的明月,能把我的思念,深深地寄给我的母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用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而我想说得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苦短,又有多少个月明的日子?人在世,莫在于珍惜每一个有月相陪的日子……550字 初中 写景
-
月是故乡明但凡是人类,都逃离不了一种情感,那便是乡愁。身为中国人,更是如此。我们似乎自打月出生,骨子里就打下了那份挥之不去的愁绪的烙印。这份愁,让苏轼对月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张九龄挥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李白在深夜徘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于我们,一直是精神上的一个地标。它承载着人们的思念,让远在天边的游子们找到情感的寄托。然而,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这个本应更方便回到家乡的时代,我们却不禁迷茫了起来。曾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向一个住在巴黎的老广冬问起家乡,他说他宁愿待在巴黎。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这里比广东更像广东啊。”他说他上一次回国是2006年,家里的亲戚带他去天河体育场。“好大啊!”他向我描绘当时的情景。“可这一切不像我认识的那个广东了。”他说。他宁愿回到自己在巴黎的店,回到那家电视里永远放着上世纪香港电影,电台永远播着粤语歌曲的店里。“这里比广东更像家呢。”他说。的确,这是一个高速前进的时代。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很多东西都可能早已消失不见,或是成为了我们所不认识的模样。我们怀念家乡,不仅仅只是怀念那一个地方,更是怀念那些纯真美好却又一去不回的少年时光,怀念那些曾一同前行的人。终有一天,记忆中家乡留下的所有痕迹将会消失。剩下的,唯有此情不变空悠悠。550字 五年级
-
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晚夜空,一片阴霾,没有看到月亮,这夜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因为去年的中秋,我还在陪爷爷在北京度过……去年中秋,吃过晚饭,奶奶在桌上摆满了水果:有苹果、桃子、葡萄、哈密瓜、猕猴桃、泰国小菠萝……最显眼的还是月饼: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蛋黄白莲蓉的,各式各样摆满了餐桌。窗台上宛若镀了银,于是我扶爷爷下楼赏月,好圆好丰满的月啊!远处还有几颗闪闪烁烁的星星,更给这月色增添了几分诗意。沿着通往花园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整个世界仿佛沉静在银色的光海里中,充满温馨静谧的夜。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门口,顺着园中小路转过池塘,我们坐在蘑菇亭下,整个世界在月光的洗涤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画一般。我缠着爷爷给我讲嫦娥奔月故事,爷爷说这些都是他的爷爷讲给他听的,抬起头来,仰望天空,爷爷说:“你仔细看就可以看到吴刚在砍树”,但我怎么看都是像爷爷一样的笑脸。爷爷还给我讲了他小时候,每逢八月十五就会下河抓螃蟹,一晚上可以抓一麻袋的螃蟹,那时的月亮更大更明亮,爷爷的脸上满是童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一股寒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颤,看看灰暗的天空,心想:今年的中秋爷爷在天堂一切可安好?您的孙儿好想你……550字 四年级
-
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那是一个凄冷的夜晚,一盏桂花酒,一盘桂花糕,几位异乡的好友。可是,诗圣却在那温和的屋子里,望着那似白银盘般的月亮,心却飞回了天边的故乡,家乡的兄弟们,你们是否安康,家乡的明月,一定比这里还要明亮。大连的老虎滩,青岛的教堂,北京的天安门,都远远及不上家乡公园的一处假山。只是因为那是我熟悉而深爱的地方。万泰商城温暖湿润的空气,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美丽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似曾相识的面庞,妈妈清洗过那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老师亲手批改过的那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动而怀念,要是在不久的将来走到了远方,我绝不会忘怀。家乡的那座山不巍峨,在我内心也可以似缠缠绵绵;那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与众不同,而因为我自己每天走的路,就认定它的美丽;衣服即使再破旧,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温柔。相信每一个人,都对家乡有一种扯不断的牵系。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常常念叨着北京,说人家城市笨拙,说自己城市庄重;说人家城市喧闹,说自己城市庄重……因为深爱,所以偏爱。我仿佛透过月光,看到李白坐在床头边,那白白的月光好似地上的白霜,一抬头看见了明亮的月光,低下头心里想起了身在远方的家人。“月是故乡明”,因为热爱,所以诗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那每一幅幅美丽的场景。因为热爱,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忘怀,因为深爱,露可以从今夜白,但月一定是故乡的最圆,最亮!550字 五年级
-
月是故乡明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题记曾记得,有人说,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那么,家乡的月又如何呢?是否更悠,更美?但是,如果偌大的天空只有一轮明月,未免显得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月亮总会有什么东西作陪衬,最多的景物便是山水,例如“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真是数不胜数。我的故乡是在江南丘陵上,水多,山也多,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景色,我是常常可以撞见的。古往今来,月是美的,不过八月十五的月更美,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于我这个深处异地的人儿,中秋节时总是望月思乡。上回的中秋夜,我没能回乡。记得,那晚的月儿姗姗来迟,也不如往常那么圆,那么亮,不知是没有化壮,还是为我们那些游子孤身一人而伤心落泪掉了妆。那时,我想:月,家乡的月是否也如此的“缺”呢?不,不会的。家乡的月儿一定特别得圆,特别得亮,一定正撒下一缕缕淡光,给人们送去一片片情思。那会儿,我才真正懂得“不到异乡看看,不知道故乡的美丽”。的确,在那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那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那碧波万顷的漓江,巍峨雄奇的庐山上,这些月亮可以说是美妙绝伦。但是,有人说,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远远不及他心中的那个小月亮。你能说他不懂欣赏么?不,这只是因为“月是故乡明”。“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朦胧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美……月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处,这也是因为思乡,思亲的情感,因为天下共一月。月是故乡明,而今我在家乡故里,怅望南天,心中有种莫名的感觉……550字 初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