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思无邪800字

诗三百思无邪

800字 高一 叙事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说《诗经》是叠词堆砌的民间艺术奇葩,并不过分。《诗经》就是这么一部清雅隽永的诗歌总集,没有想象中那么远不可及。在这里,污秽的政事和野心反被生民百姓呼唤盛世的愿所感化;在这里,爱到地老天荒的情事简化成一句又一句的“蒹葭苍苍”;在这里怀抱赤子之心的人衣锦还乡却只剩下“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一卷一卷风、雅、颂,重读似叹息,轻诵又如耳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喊叫与哭泣,有的只是年复一年回环往复的叹息。

爱也好,恨也罢,当我们返身去寻找时,它也被没入时光的洪流之中,遗落在了另一个时代。于是更多人渐渐习惯唱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的变老”,而并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诗经》中,情感之事总特别美好,少年的难口之开,少女的矜持缓步以及滩水之蒹葭繁盛的容颜,都弥漫着潮润的雾气与悸动的氛围。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愿,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那也是“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难收。不过是在某个时间的罅隙有过一面之缘的铭记,便从此日思夜想困顿不已。这美好的情愫也随着冷黄纸页与口口传唱而新鲜如昨。

当然,若《诗经》中仅有爱情,还不足以被尊为鼻祖。纵是最浪漫的诗篇,多了,也会觉得轻浮。《诗经》中,也不乏去国怀乡,忧国忧民的诗篇。不免想起杜甫的春望,那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激荡了故国的热土。沉重的伤怀和悲怆的呐喊响彻天地。但《诗经》中却将这种情感化为叹息。即便如此,即便故国变为废墟,宗庙毁于炮火兵戈之中,多么激愤的感情到了《诗经》之中都会转化为轻轻的几句哀叹,却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欲坠之躯步经昔日荣华与宗庙,所有盛长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芜,见证着王朝的复辟与衰败。

撇开一切背景,《诗经》只是《诗经》,没有大喜大悲的沉浮,却又不能承受的哀叹。朴素悠远,宁静自然。继承了华夏民族一贯的淳朴与稳重,却不乏清新隽永的文风。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诗,《诗经》就是你我前世寻找的盈盈的彼岸花。如同这曾经在旷野响起过的猎猎风声,直至今日,任有余音,绕梁不息。

我们的世界总会有人愿意懂

900字 高一 散文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脸上多了些伤感,少了些微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改变,我们多了些烦恼,少了些微笑;不知道在哪里开始,我们习惯了哀叹,习惯了孤独。我们就这样子一直感伤着自己的世界,怀疑着自己的世界。不再坚信,不再自信。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只知道我们失去了些我们曾今拥有的东西。

我们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就像个淘气的精灵,偏偏释放着那些让我们感伤的故事,而封印了属于我们的美好。我们或许会埋怨自己的记忆,但是这并不是它的错,只是我们太在乎了,不是吗?因为在乎,我们才如此容易感伤,以致受伤。于是,我们掩埋了那段美好的回忆,连同着曾今的那一份执着,那一缕仅有的纯真。这个时候,我们或许才开始慢慢明白,有些人,有些事只能成为纪念,只能成为回忆。

夜那么黑,那么静,我想起了你的伤,你的痛,你的孤单,你的哀叹。你说笑着活着,是因为无可奈何,是因为找不到那个可以让你完全倾诉的人。你说没有人能带给你快乐,没有人能懂你的世界。我沉思了很久很久,我醒着,睡不着,这回我放任了自己。

总是感伤没有人能懂自己的世界,感伤没有人可以倾诉自己的内心。但是,再怎么感伤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是快乐吗?是微笑吗?其实不是,这只能是更多的哀伤,更多的疼痛。我们只能是在无形中放大了自己的痛,撕裂了原本慢慢愈合了的伤口。这样的我们怎能不痛,怎能不伤?

是啊,世界。有多少人能懂得我们的世界,我们都不能完全懂自己的世界,别人又怎么能懂得自己的世界。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在寻找那个能懂得自己的世界的人。懂,能懂的人有多少呢?我们一直所谓的懂,是完全懂吗?也许我们所谓的懂,是能明白自己的伤痛,能分享自己的欢乐。

就在我们在努力寻找能懂自己世界的那么一个人时,我们却遗忘了。总会有那么一个人,ta或许不能懂你的整个世界,但是却能与你感同身受;ta或许不能懂你的世界,但是ta却愿意懂你的世界,也在努力尝试着懂你的世界。

犹豫了很久才把拙劣的安慰说出口,这安慰微乎其微,这感觉是多么得可笑,或许只是多余。不知道如何安慰,不知道如何给你快乐,只能是选择沉默。沉默从来都不是无谓,而是因为在乎,只是害怕看到更伤的你。

当伤感成为了一种习惯,还有什么能让我们快乐;当感伤侵蚀了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能让我们真心微笑。

但是我们的世界总会有人愿意懂,所以让心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