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秦山,穿越灵魂的痴缠900字

汉水秦山,穿越灵魂的痴缠

900字 初二 散文

雄浑而隽秀的山,婉转而温润的水。

秦岭横穿三省,余脉纵横万千。在山北平原看秦岭,像极了故居四合院的院墙,圈出了八百里秦川这个巨大的院落。向南,则是波浪一般连绵起伏的群山褶皱,蜿蜒曲折,仪态万千。峰生峰,峰连峰,山穿山,山抱山。像一个祖先之下分支繁衍的万千子孙,呈金字塔形向下开枝散叶,延续发展。各自独立成峰,却又相连成山,像极了一个天然大迷宫。知之者,谓之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流连忘返;不识秦山真面目者,又恰是鱼腹浦岸孔明排下的八阵图,神秘莫测,玄机暗藏,远观敬仰,悄然神往。深居南山之中的山城镇安,如卧于慈母身畔的摇篮,有秦岭主峰的环抱呵护,狂风难兴,恶雨罕至。四季分明却又四季温和如春,八方通达却又八方环环相扣。塔云山、云镇古街、八盘九龙山、木王森林公园···浑然天成,满目皆景。恰是人间一仙境!

有山无水难成景,有水无山景不成。老辈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再高的山头都有水源。水,是山的血脉;水,是山的知音;水,是山遍访天下的使者;水,是山矢志不渝的爱妻……在大山身躯某个意想不到的部位,猛之,就会捅出一个窟窿,一汪清泉破体而出。 是啊,圣经上所说的“女人是男人身上的肋骨”,可能也是由此悟化出来的吧?丝丝涓流汇聚成溪,进而沟,再而河,以致汇成奔腾汹涌的大河大江,一路浩荡入海。这是大山沁出的汗珠呵!不知由秦岭大山多少条皱纹缝隙的奉献,凝聚而成的乾佑古河,像一位温柔娇羞的美少女,环绕在秦岭大山的身边,舞姿翩跹;又像是一位饱学儒士,一路游方求学,招贤纳士。出秦岭,经营盘、柞水、镇安、安康,终成汉江。炼就千古名句“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常常登上某一座小山,席地而坐,凝望着远处的大山,那一条条连绵起伏的脊梁,或是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沟壑,思绪在上下几千年的岁月里来回穿越。在这成千上万年的漫长岁月里,水究竟用怎样超乎常人的耐性,才能将大山雕塑出如此隽秀的英姿?我想,雄浑隽秀的秦岭大山原本可能也是一个狂躁成性、桀骜不驯的莽汉吧?婉转而温润的水,轻轻地洗涤,慢慢地冲刷。温柔如涓涓细流轻言安抚,细语规劝;严厉似山洪暴发当头棒喝,严加鞭策。但更多时候则是细语呢喃的温柔缠绵,偶尔也来一次细雨薄雾里的牵手浪漫,教化勾勒出大山健硕的身躯和优美的曲线。

几千年的相互诫勉,几千年的恩爱缠绵。青山,愈加雄浑隽秀;秀水,依旧婉转靓丽!

文明礼仪

600字 六年级 诗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是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而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在用用语上,用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让我们一起做好文明礼仪,一起珍惜做人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