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550字

《感动中国》观后感

550字 六年级 观后感

何玥,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广西桂林,是一个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父母听到她这个决定时,惊讶不已,甚至还责骂她。但是在她死后,家人还是决定完成何玥的遗愿。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患者。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好孩子,还把自己的奖学金,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给何玥治病,父母已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感动中国》组委会是这样评价她的: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亮把人间照亮。

看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我反复思考:一个十二岁的花季女孩,能有如此的坚强、勇敢和心胸,面对如此残酷的人生,还能做出这样的壮举,为他人着想,实在让我感动,让我佩服。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龄,却经常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而没有她那样的宽容和大度;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为独生子,却只想着父母和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而没有像她那样处处为别人着想;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为中国人,为何我如此渺小,她却如此伟大。因为她有一颗善良、无私、伟大的心。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向她致敬!

六年级:令狐倾雪

你努力了吗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冲垮,一个9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噬他的一刹那,母亲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

1932年,男孩八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那时母亲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她则为整整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了那笔血汗钱,母亲带着男孩踏上了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的读完了大学。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先队500美元邮费,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做抵押。母亲曾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心爱的东西。但她最后还是同意将家具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的一切仿佛都坠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的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真要失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了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的巅峰。这个男人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观后感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