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冈石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它从北魏缓缓走来,它向我们述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兴衰,胜败与存亡。45个石窟,252个小窟龛,51000余躯石雕,庞大,壮丽,雄奇。这何尝不是那世界雕刻史上的珠穆朗玛,世界艺术史上一颗熠熠闪光的明星,历史长河中一阵气势磅礴的浪潮。
石窟的一大特色便是那数不胜数的飞天浮雕,她们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犹如那九霄之上,天上宫阙的舞女下凡入尘。靠近端详,高高的发鬓让飞天更具历史的美感,若隐若现的双足隐蔽在飘飞的披帛中,形态飘逸,呼之欲出,有的飞天乃是手托博山炉,听闻她们在佛祖讲经之时,会在天际飘飞,播撒雨露,传播香气。这不正为严肃的石窟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月份活泼灵动之象。
更有一窟,万余小佛满目玲珑,一个个小佛雕刻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仔细欣赏,其神态宁静,中立一大佛,仿佛口中念念有词,正在娓娓而谈。两者相并,课堂的气氛油然而生,那万余小佛不正如我们,正在听课一般,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那大佛不正如老师,正在授课一般,教导有方,口若悬河,循循善诱。
云冈石窟的壁画虽不如敦煌莫高窟的那般瑰丽,那般壮丽,但也独具风味。用那绚丽的色彩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各具神情姿态,有刚,有柔,有怒,有喜,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却静如止水。一幅幅画,仿佛刻画了一个个绚丽的人生。
最引人注目,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定是那巨佛,它所给予的是视觉与感觉的双重震撼,让人切身体会其“佛之高大,人之渺小”的启示。那巨佛有的端坐禅定,犹如在思考人生的喜怒哀乐和人间疾苦;有的则站立,眼睛平视远方,好像在普度众生;更有甚者,似站非站,欲坐又止,令人浮想联翩。众人皆啧啧赞叹。
游壶口瀑布
游学途中,竟能与同窗一睹壶口瀑布风彩,不虚此行。
我们乘车沿盘山公路而上,远远望见了黄河的流迹。只是那河水浑黄,乌浊不堪,裹挟了无数泥沙;河面却又是平展的,觉察不到一丝波浪。一切仿佛凝固着,那在河床上流淌着的似乎不是水,说是果冻更像。同学们窃窃私语着,有的已经涨红了脸,一副上当受骗的模样。的确,这与我们想象中波滔滚滚的黄河大相迳庭。
车行了好一会儿,突然停住了,导游招呼我们下车。下了车,脸上仍带着些许懈怠。倏忽间,北风奇袭,一阵浅黄的水汽铺天盖地而来,瞬间笼罩天地间万物,一切都混沌迷蒙了。
越走,湿气越重,视野越暗。
蒙眬中竟也走到了壶口瀑布的上头。阳光一闪,眼前顿时明朗。那黄河水是躁动的,无休止地翻滚着、蹦跳着,将水里乌黢的泥沙都掏洗得格外耀眼,在水中晕染出黄河独有的色彩。顺黄河来处望去,除了黄河,别无他物,令我不尽遐想:如此浩荡之物是从何而来?大地平坦,哪有本领造出这般天物?它奔腾于山川之上,源头又怎么会还在山上?相比,我倒更欣赏诗仙李白的答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啊,从天上来,如此鬼斧神工的景象,也只有天能创造了。
沿河流而下,终于一览到壶口瀑布的全景。只见山丘一个陷空,水流飞泻而下,猛烈地撞击于石壁上,腾起一阵浑黄的雾气。迅急的水流前赴后继,疯狂而不懈地在岩石上碰撞,撞击出震撼人心的交响乐,奏出灵魂的天籁。沉重的闷响,仿佛持久而有力的撞击在每个人的心上。阳光轻缓地洒下来,被汹涌的巨浪冲垮,只留几点碎金随波逐流,把浑黄的河水映衬为热烈的红褐色,这是中华民族的色彩啊!你看,那些顽强的波浪,像极了我们中华儿女,为了目标,为了胜利,勇往直前,宁可奋不顾身地被岩峰拍碎,也要用尽毕生的力量,融入黄河,团结一心,引领后浪,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奋进!河流拍打在石壁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是鼓舞人心的冲锋号角;波涛顺瀑布飞流直下,义无反顾地坠落,溅起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之花。
再下,就没路了,只能在沙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浑黄的水汽弥漫在瀑布下端,架起一座绚丽的彩虹桥。雪白的浪花裹挟着河水继续前行,奶茶色的河水下似乎游动着数条刚脱胎换骨的小白龙。它们簇拥着,交缠着,戏玩着波浪,把黄河搅动出独特的艺术美感。此时的黄河才稍稍平静下来,向着终点,奔腾而去……
壶口瀑布,带我们领略了黄河的雄奇壮观,更让我了解到,无论身处何处,都要时刻为目标奋斗的精神。
壶口瀑布之行,受益良多。
相似题目
-
游云冈石窟“是水一起淌,是火一起闯……”我正做着我的“大兵梦”,就听见老妈叫我:“起床啦,起床啦!”我窝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却听到老妈说:“哥哥已经醒啦,再不起就把你踢下床来啦!”一听这个,我立马清醒了一大半。昨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大哥哥,他是到我们家来玩的吗?告诉你们吧,他是我爸爸朋友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是来和我们一起去山西大同旅游的。我们一家“全副武装”之后,上了车。经过了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它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由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我们要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石窟。导游阿姨带领我们从石窟群的东边入口开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洞窟的特点。这些洞窟有的风化已经十分严重,有的佛像已经面目全非,但是第5、6窟的保存却十分完好。据导游阿姨介绍,这是因为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政府在这两个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楼阁,所以对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走进第5窟,发现有一个“禁止拍照”的标语,我抬起头,正要转身和我老爸说话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计这尊佛像至少有6层楼那么高,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窟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的佛龛、佛像,制作工艺简直是天衣无缝,有可能连现代机器也比不上呢!后来我们来到了昙曜五窟,在云冈石窟中的编号是第16至20窟,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昙曜开凿的五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最老、最经典、最为宏伟的洞窟了。我一边走,一边听见爸爸说:“‘昙曜五窟’始凿于公元460年,结束于公元465年,其间历时5年,你想想吧,那得多苦呀!”爸爸接着又说:“北魏建国初期,频繁进行大规模的徙民活动,这些人之中有不少的佛教信徒,如侍奉道武帝和明元帝的道人统法果出生于河北赵郡,文成帝时期的道人统师贤、沙门统昙曜等来自凉州。在这些高僧的引导下,北魏皇帝崇信佛教,法果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在北魏统治阶级和佛教集团互相依靠的关系之下,佛教得到北魏皇室的保护。其间虽经受过太武帝的灭佛,但文成帝即位之后立刻复佛,其发展趋势马上超过了灭佛前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我本想夸老爸历史知识不错,但却发现了他手上拿着的小抄。我无语了,而他却还津津有味的讲着。我指了指小抄,老爸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刻将小抄收了起。昙曜五窟的第16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被西方游客誉为“美男子”。四壁有千佛、佛龛。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有的像在吹竹笛,有的像在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而第20窟的露天大佛被称为云冈石刻的象征。佛像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阔厚实,身上披着袈裟,面形慈祥和蔼。后面的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云冈石窟的门票上就印着这个石窟的大佛呢。在云冈石窟一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这一天真的很精,我看到了有各种各样精美的佛像,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故事;这一天我过得很充实,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我国北魏时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游云冈石窟2004年8月20日星期五天气阴有小雨游云冈石窟今天,妈妈带我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玩,到了云冈石窟,远看像座山,近看都是一个个有佛像的石窟,石窟有五十三个,石窟里的人物千姿百态,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走。还有一座佛像,光胳膊就两吨重,下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佛像给他撑着,不然那佛手早就断了。佛像的眼睛是用琉璃嵌上去的,非常逼真。150字 二年级 日记
-
游云冈石窟今天,妈妈带我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玩,到了云冈石窟,远看像座山,近看都是一个个有佛像的石窟,石窟有五十三个,石窟里的人物千姿百态,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走。还有一座佛像,光胳膊就两吨重,下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佛像给他撑着,不然那佛手早就断了。佛像的眼睛是用琉璃嵌上去的,非常逼真。150字 二年级 叙事
-
游云冈石窟“是水一起淌,是火一起闯……”我正做着我的“大兵梦”,就听见老妈叫我:“起床啦,起床啦!”我窝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却听到老妈说:“哥哥已经醒啦,再不起就把你踢下床来啦!”一听这个,我立马清醒了一大半。昨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大哥哥,他是到我们家来玩的吗?告诉你们吧,他是我爸爸朋友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是来和我们一起去山西大同旅游的。我们一家“全副武装”之后,上了车。经过了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它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由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我们要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石窟。导游阿姨带领我们从石窟群的东边入口开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洞窟的特点。这些洞窟有的风化已经十分严重,有的佛像已经面目全非,但是第5、6窟的保存却十分完好。据导游阿姨介绍,这是因为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政府在这两个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楼阁,所以对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走进第5窟,发现有一个“禁止拍照”的标语,我抬起头,正要转身和我老爸说话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计这尊佛像至少有6层楼那么高,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窟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的佛龛、佛像,制作工艺简直是天衣无缝,有可能连现代机器也比不上呢!后来我们来到了昙曜五窟,在云冈石窟中的编号是第16至20窟,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昙曜开凿的五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最老、最经典、最为宏伟的洞窟了。我一边走,一边听见爸爸说:“‘昙曜五窟’始凿于公元460年,结束于公元465年,其间历时5年,你想想吧,那得多苦呀!”爸爸接着又说:“北魏建国初期,频繁进行大规模的徙民活动,这些人之中有不少的佛教信徒,如侍奉道武帝和明元帝的道人统法果出生于河北赵郡,文成帝时期的道人统师贤、沙门统昙曜等来自凉州。在这些高僧的引导下,北魏皇帝崇信佛教,法果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在北魏统治阶级和佛教集团互相依靠的关系之下,佛教得到北魏皇室的保护。其间虽经受过太武帝的灭佛,但文成帝即位之后立刻复佛,其发展趋势马上超过了灭佛前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我本想夸老爸历史知识不错,但却发现了他手上拿着的小抄。我无语了,而他却还津津有味的讲着。我指了指小抄,老爸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刻将小抄收了起。昙曜五窟的第16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被西方游客誉为“美男子”。四壁有千佛、佛龛。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有的像在吹竹笛,有的像在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而第20窟的露天大佛被称为云冈石刻的象征。佛像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阔厚实,身上披着袈裟,面形慈祥和蔼。后面的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云冈石窟的门票上就印着这个石窟的大佛呢。在云冈石窟一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这一天真的很精,我看到了有各种各样精美的佛像,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故事;这一天我过得很充实,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我国北魏时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北京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四年级:kuju08081200字以上 四年级 日记
相关推荐
-
游龙门石窟今年国庆长假,父母带我去了洛阳,去一览龙门石窟的风采。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于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些石洞中,比较有名的有:奉先寺、宾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卢舍那大佛,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座雕塑,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让人难以忘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万佛洞和莲花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就位于莲花洞中。本次龙门石窟之旅,令我受益匪浅。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
江南第一石窟你好,我叫刘承志,我是个高级导游,接下来,我将带你参观位于赣州西北方向的4A级风景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 走进通天岩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瀑布。看着从高处落下的瀑布,好像给峭壁上的岩石拉上了一层薄薄的水帘,不禁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瀑布落下时,发出哗哗的响声,好像在演奏一曲优美的旋律。 顺着台阶向上爬,来到了一块大石壁底下,这块石壁就像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面前。石壁上有一个洞,洞里还有许多的砻糠,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和尚心大吃砻糠”的传说。相传古时这个洞会自动漏出白米来,广福寺的方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一个小和尚,吩咐他每天晚上去接米,这个小和尚很贪心,他用一把凿子把石洞凿大了,结果让他傻眼了,哪来的白米呀,全都是砻糠。 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来到了石窟的面前。石壁上面有许多人物画像,有的手里拿着兵器,好像正在向前冲杀;有的摆出一副攻击的姿势,好像要和别人打起来一样;有的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好像在念经;还有的坐立不安,好像有什么急事还没有办似的……整个石窟一眼望不到头,足有三四千米长,这可能就是通天岩获得“江南第一石窟”美称的由来。 现在,我们登上了通天岩的最高点—观景台。站在上面,整个赣州市尽收眼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高高大大的和谐钟塔和非比寻常的赣州大桥;其次看到的是波涛汹涌的章江和贡江,它们像一条玉带一样把赣州市紧紧地围了起来;再次看到的是似长龙的夏蓉高速和环城高速,它们从赣州向其他地方延伸…… 下了观景台,就是“不走回头路”的晃桥。晃桥由三根铁索和一张网罩组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左右摇摆地横跨在两岸之间;走近一看,就像一条在风中摇曳的绿丝带连接在两山之间。晃桥非常刺激、有趣、好玩,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胆量和信心,你是不能过去的,到了一半的时候,真会把你吓得浑身发抖、心惊胆战。 感谢参观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这里可以使你一饱眼福,有堪称天下奇观的石窟、让人惊心动魄的晃桥以及许多古老的传说。欢迎下次再来。800字 初一 记叙文
-
古都之行——龙门石窟来到龙门,未睹石窟真容,会先感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建造者们挑了块风水宝地。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龙阙峡谷两山之间缓缓流淌着悠悠伊水,像一曲咿呀船歌,在为两岸峭壁上的石窟与造像的千年寂寞而伴奏……我们先到了潜溪寺,他是唐高宗年间凿的,本尊阿弥陀佛着褒衣博带袈裟,姿态静穆自若,左右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表情文静。三像合称“西方三圣”。我们又在导游的带领下,向最丑的佛走去。我们边走边观赏旁边的小洞窟,为其鬼斧神工惊叹不已,但有一些佛像没有了头部,导游说在佛像中,最值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头部,有些人就把它偷走了,现在龙门石窟中大多数头像都在外国的博物馆里。我们听着就来到了最丑的佛像前,说其丑是因为这几尊佛像尚未完工,只雕出了一个形体。来到“步步生莲”,我吃了一惊,这不是佛祖打坐时用的莲花座吗?那光滑的表面,每一片荷花瓣都那么清楚精致,莲花座左右各有七只小莲花,小莲花托住每一个小脚印,相传佛祖诞生之时,在左右各走了七步,就长出14只莲花托住他的脚,散出佛气,代表富贵安康。洛阳是牡丹的故乡,它不仅盛开艳丽的花朵,还生产一种洛阳特有的石头——佛手牡丹石。 牡丹石仅产于洛阳,距今三至四亿年。它的底色为黑色,石体上分布了很多或白或绿的晶状体,宛如一朵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开,由此得名“牡丹石”。在自然时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灵秀,汇诗情画意之美韵,成为美石中的奇葩。牡丹石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美,更在于其稀少。专家在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有中国洛阳此处有极少的储量,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然而家乡人是近十年才发现牡丹石的稀有价值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洛阳悠久的人文历史,对开采出的原石进行雕琢,于是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这里有扬蹄昂首的奔马、有展翅欲啼的飞鸟、有楼台水榭、有帆船渔歌……质地细腻,坚韧如玉,天然造化,旷世独有。石内开花,天然造化,花朵高雅,清秀,仿佛镶嵌与内,风韵独特,集诗情画意之美,纳天地山海之气,是画笔难以描绘的天然奇石,是举世不可再生的珍稀极品。到了第557号窟清明窟,是前后室结构,正壁凿阿弥陀佛及二菩萨三尊大像。其他小佛像精致小巧,个有千秋,服饰多变。下一个佛像是石窟中最吸引人也是最美的佛像——观世音菩萨。为什么称其为最美呢?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菩萨都是端坐莲花、手托杨柳瓶、慈眉善目的,而这位菩萨却被雕成黄金比例S型身材的,她一手拿捏着杨柳,一手提着杨柳瓶,轻衣薄纱,楚楚动人,但她的眼睛却被刻掉了,不是被偷走了,而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人们畸形的审美观,认为她含情脉脉的眼睛不好,就刻掉了,竟体现了一种残缺美,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维纳斯”。下一个景点是莲花洞,于北魏孝昌年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莲花而得名。正壁为释迦摩尼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最后一个就是最大佛的建造地——奉先寺。唐高宗初,咸亨三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工毕,卢舍那佛高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我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徜徉在精美的佛像之间,我没有预期的激动,反而哑然失语,这是龙门石窟的艺术震撼力带给我的心灵的澄静。石刻艺术让时光凝固了,我需要的只是细细阅读历史在每一块砂石上留下的印迹。走过一个个洞窟,仿佛翻阅着一幕幕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洞窟都是历史的定格。这里是佛的世界,特别是置身于一洞万佛的万佛洞,真就享受到了"天使乐伎舞翩翩,若不成佛就成仙"的感觉。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
古都之行二——龙门石窟我们先到了潜溪寺,他是唐高宗年间凿的,本尊阿弥陀佛着褒衣博带袈裟,姿态静穆自若,左右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表情文静。三像合称“西方三圣”。我们又在导游的带领下,向最丑的佛走去。我们边走边观赏旁边的小洞窟,为其鬼斧神工惊叹不已,但有一些佛像没有了头部,导游说在佛像中,最值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头部,有些人就把它偷走了,现在龙门石窟中大多数头像都在外国的博物馆里。我们听着就来到了最丑的佛像前,说其丑是因为这几尊佛像尚未完工,只雕出了一个形体。来到“步步生莲”,我吃了一惊,这不是佛祖打坐时用的莲花座吗?那光滑的表面,每一片荷花瓣都那么清楚精致,莲花座左右各有七只小莲花,小莲花托住每一个小脚印,相传佛祖诞生之时,在左右各走了七步,就长出14只莲花托住他的脚,散出佛气,代表富贵安康。洛阳是牡丹的故乡,它不仅盛开艳丽的花朵,还生产一种洛阳特有的石头——佛手牡丹石。牡丹石仅产于洛阳,距今三至四亿年。它的底色为黑色,石体上分布了很多或白或绿的晶状体,宛如一朵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开,由此得名“牡丹石”。在自然时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灵秀,汇诗情画意之美韵,成为美石中的奇葩。牡丹石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美,更在于其稀少。专家在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有中国洛阳此处有极少的储量,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然而家乡人是近十年才发现牡丹石的稀有价值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洛阳悠久的人文历史,对开采出的原石进行雕琢,于是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这里有扬蹄昂首的奔马、有展翅欲啼的飞鸟、有楼台水榭、有帆船渔歌……质地细腻,坚韧如玉,天然造化,旷世独有。石内开花,天然造化,花朵高雅,清秀,仿佛镶嵌与内,风韵独特,集诗情画意之美,纳天地山海之气,是画笔难以描绘的天然奇石,是举世不可再生的珍稀极品。到了第557号窟清明窟,是前后室结构,正壁凿阿弥陀佛及二菩萨三尊大像。其他小佛像精致小巧,个有千秋,服饰多变。下一个佛像是石窟中最吸引人也是最美的佛像——观世音菩萨。为什么称其为最美呢?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菩萨都是端坐莲花、手托杨柳瓶、慈眉善目的,而这位菩萨却被雕成黄金比例S型身材的,她一手拿捏着杨柳,一手提着杨柳瓶,轻衣薄纱,楚楚动人,但她的眼睛却被刻掉了,不是被偷走了,而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人们畸形的审美观,认为她含情脉脉的眼睛不好,就刻掉了,竟体现了一种残缺美,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维纳斯”。下一个景点是莲花洞,于北魏孝昌年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莲花而得名。正壁为释迦摩尼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最后一个就是最大佛的建造地——奉先寺。唐高宗初,咸亨三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工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我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徜徉在精美的佛像之间,我没有预期的激动,反而哑然失语,这是龙门石窟的艺术震撼力带给我的心灵的澄静。石刻艺术让时光凝固了,我需要的只是细细阅读历史在每一块砂石上留下的印迹。走过一个个洞窟,仿佛翻阅着一幕幕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洞窟都是历史的定格。这里是佛的世界,特别是置身于一洞万佛的万佛洞,真就享受到了"天使乐伎舞翩翩,若不成佛就成仙"的感觉。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
云冈石窟今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离婶婶家很近,只开了一个小时车就到了。婶婶说,云冈石窟是来大同旅游必去的地方,因为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天气炎热,可是丝毫没有影响我参观这一璀灿文明的好心情。云冈石窟的大门口,立着清瘦的名僧昙曜的雕像。在来云冈石窟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北魏文成帝即位后,非常重视佛教。昙曜接受命令整修寺庙,兴隆佛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劈开大山,建造佛像。从此,开始了大同云冈石窟的漫长而又宏大的修建历史。云冈石窟的总体构想和设计方案都出自昙曜本人。可以说,昙曜是复兴佛教的功臣,也是创造云冈石窟这个文化奇迹的巨人。进入云冈石窟后,有两排庄严的石柱。石柱以大象的形象为底座,大象的背上背起了六面佛像,每面都有十个雕刻细致的佛像。经过石柱就到了石窟内。云冈石窟主要的洞窟45个,大小雕像一共59000个。最大的雕像17米,最小的2厘米。佛像雕刻内容丰富,雕工细腻,造型华丽。就在我连连惊叹一座座石窟、一个个佛像雕刻得极具艺术精美的时候,一座超级巨大的露天佛像映入了我的眼帘,它就是最大的云冈佛像!它是释迦牟尼座像,全身用石头做成,只有眼睛镶嵌了黑色晶亮的琉璃。看来古代人非常明白画龙点睛的道理,琉璃的使用让这尊超极大佛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和蔼慈祥,这让朝拜者感觉他真的在用眼睛注视着你。它的身材高大,面相圆润,高鼻深目,大耳垂肩,体态端庄。历史记载,这座高大壮观的佛像经历了30年才雕刻完成,是云冈石窟最辉煌的作品。云冈石窟的雄伟、雕刻的精美,历经几千年风吹雨打仍给人们带来震撼,这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如果你还没有欣赏过这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那赶紧去吧,因为它真的值得你去一趟!700字 四年级
-
龙游石窟游玩国庆长假的第一天, 妈妈带我去衢州参加同学会。经过了四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衢州龙游。吃完饭,一个阿姨告诉我:今天下午去石游石窟玩。“耶!”我太高兴了。去龙游以前,妈妈提醒我上网查了相关的资料。据说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关于龙游石窟有许多尚未破解的谜团:比如石窟是谁开凿的?是什么时候开凿的的?为什么要建这个石窟?石窟呈倒斗状,口小底大,石窟里的又是如何采光的?带着一个个谜团我走进了石窟,看见石窟壁上刻有鸟、马、鱼等图案。我想:古人究竟是怎样爬得那么高,在石窟顶上刻出了这么精美的图案呢?带着疑问我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石窟壁又变得凹凸不平,非常粗糙。我看到,石窟里的顶是由一些鱼尾状的石柱支撑着的。第二天,我们去了遂昌。上午,我们看了几个瀑布。吃完中饭,我们来到了神龙谷漂流的起点。我期待已久的漂流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次爸爸没有来,只好和妈妈一起漂流了。我和妈妈穿好救生衣,坐上皮划艇整装待发。终于出发了,皮划艇沿着斜坡冲了下去,“啊!”妈妈尖叫起来,她的脸色都变白了,因为水流非常得急,皮艇一个劲地摇晃,水把衣服都浸湿了。过了一会儿,水势渐渐变得平缓了,可是还没等我们喘口气,皮划艇又开始在水里“跳舞”。“不好了!”妈妈大叫,“我们的皮划艇搁浅了!”我连忙问:“那可怎么办呀?”“不要急,我下去拉。”说完妈妈就跳进水里去拉船。可过了好长时间,她还是拉不动,因为她的力气太小了,而且她的脚又受了伤。后来缘缘姐姐的爸爸把自己的皮划艇靠在一边,过来救我们了。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摆脱了困境(这次漂流真是刺激了!)我们尽管得救了,但我们到达终点还是最晚的。这次旅游实在太有意思了!700字 初中
-
龙门石窟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导游小邓,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们要去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另两个石窟是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了,现在我们处于河南洛阳南边约十三公里处。大家看,龙门石窟就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高而巨大的龙门山上,我们一起上山去游玩吧!到了,这是上山后的第一个洞穴,叫古阳洞,里面的佛像占全部佛像的百分之六十。看,内有一些精品书法艺术,共有十九品,字迹气势大方,端正有力。还有一品在慈香窖内。古阳洞从公元四百九十三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一十五年,可谓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十万多尊佛像矗立在里面,那可不是名不虚传的。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准备离开古阳洞去奉先寺了。奉先寺里有龙门石窟的高之最和矮之最,分别是米高和2厘米矮,形象逼真。大家请看奉先寺的左侧,是石阳洞,里面仙气扑鼻,佛像雕刻得十分精致。我们继续走,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洞比古阳洞还出名,叫宾阳洞。它从魏朝末修建到了唐朝初,中间曾停过一个世纪的工。宾阳洞洞口两侧原有两幅画,十分出名,画得逼真的不能再逼真了。是《皇帝礼佛图》和《太后礼佛图》,后被盗窃。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宾阳洞花了二十四年才建成,内有巨大佛像十一尊。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有的高鼻大眼,体态端详;有的神态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张牙舞爪……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佛洞。大家快离开宾阳洞,我们还要去万佛洞。万佛洞内有一万五千多尊小佛像,小巧玲珑,做工精巧。洞中还有一把莲花椅,背后刻有五十四枝莲花。看到我们前面这个洞了吗?这个洞内有一百四十多种药方,体现了古代医学成就,也为传授医术用雕刻法做出了贡献。龙门石窟有三十余洞,还有一些洞我们下次再来观赏。唐代诗人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真是名不虚传,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好了,龙门石窟游览完毕,欢迎下次再来,拜拜!对了我还要送大家去车站呢,走吧!指导老师:刘琼芳7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龙门石窟一日游今年的正月十五,天气很好,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离我们家不远,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它座落于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后步行到大门需要一段时间,还好有妹妹作伴,我们边走边玩,很快就进入景区。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串串火红火红的灯笼,夹在东西两座青山之间,旁边就是宽宽的伊河,使我既能感到山水一体的秀丽,又能感到石窟群雕的宏伟壮观,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我们先从西山石窟走起,穿过河桥,又来到东山石窟,一路上我们被崖壁上的大小佛龛所震撼,也被冬日里路边的迎春花、翠竹和不知名的绿色藤蔓植物所吸引。爸爸帮我在手机上安装了“洛阳旅游指南”的APP,我们边走边听,边拍照,学习了很多知识。这里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它的耳朵比我都高,最小的仅有2厘米,比我的小拇指还要低,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龛是卢舍那像龛群雕,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来雕刻的,唐朝人以胖为美,佛龛中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体现大唐的盛世气度。佛龛大多凿在悬崖峭壁上,我发现很多佛像没有头部、没有手臂,有的佛龛里没有佛像,破坏非常严重。妈妈告诉我: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破坏了很多,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偷运文物到国外,也有当地村民上山干农活时无意识地破坏文物,风吹雨淋的风化也比较严重。爸爸妈妈说到这里,语气比较沉重,我们多么希望看到没有遭到破坏的石像,那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通过游览,使我了解了不同朝代的社会生活,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让我知道文物不可再生,我们应该有责任保护历史文物。700字 三年级
-
伍山石窟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伍山石窟游玩。从家里出发,乘车大约半小时来到长街,过长街向南转弯就来到了伍山。一眼望去,路旁全是绿油油的紫云英,偶尔夹杂着紫色的小花,金灿灿的油菜花则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伍山石窟有两个景点:聪明山水和不周山,我们决定去爬不周山。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长亭怀古”。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儿在欢快地嬉戏。走了几步就到了“虚怀若谷”。为什么称它“虚怀若谷”呢?我想,大概古人是希望我们一定要有像山谷一样坦荡的胸怀吧。走着走着,我听见巨大的流水声,急忙跑过去,原来是一道十来米长的瀑布,真是“未见其身,先闻其声”。那瀑布从三丈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风一吹,如雾、如尘、如花……绕过瀑布,我们来到了“秋水盈眉”。石如其名,清清的潭犹如美女的眼睛,上方竖着一块巨石,像一道眉毛挂在水上。“剑门雄风”就是一个门洞,横着看像一颗心,侧着看像一把利剑,真可以叫“横看成心侧成剑”。我们走了很长时间,终于来到了“石泄龙吟”。走入洞内,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又有一个更大的瀑布——龙吟瀑。它从天而降,就像从龙嘴中喷涌出泉水似的,真是巧夺天工。石壁上因长年渗水形成的五彩斑斓的地衣、苔鲜,就像稀世的“壁画”。再往里走,越来越黑,令人毛骨悚然,两腿发软。向下看,是一池碧汪汪的水,水深得足以把一头巨象给淹死。走出洞,我抬头仰望,展现在眼前的是高不可攀的石阶,一级一级像是通往青天,那就是著名的青云梯。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了上来,一股凉风迎面扑来,梯上梯下真是两重天。那一块块石头雕琢得如同栩栩如生的动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站在山顶向下望,东面是大海,西面是桑田,海天苍茫,令人身心舒服。几番曲径通幽,几处柳暗花明,我们又回到了山脚。这时,我才注意到山旁的一只石鹰,像在为我们送行。不周山真美啊,美得如同仙境一样;不周山真险啊,令人毛骨悚然;不周山真壮观啊,各种石头千奇百怪,令人赞叹不已。难怪有人称它为“江南最奇美的石文化风情园”,果然名不虚传!700字 三年级 写景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