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550字

《西游记》读后感

550字 初二 议论文

以前都是从电视上、漫画中接触《西游记》,这个假期,我又从书本上重新认识了这部名著。

《西游记》是根据唐朝和尚唐朝和尚玄奘只身一人到天竺游学的经历而撰写的。用精彩的文笔向读者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从东土大唐到西天求取真经的神话故事。成功的在读者心中塑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由于不是白话文,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总会有许多不解之处,跳过去,继续阅读,一本书读下来,虽说不能发表什么长篇大论,但也还是能懵懵懂懂的感悟出一点道理。

作者辛辛苦苦写成这部名著,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向世人展示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来变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因为,这部书的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希望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

由此,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与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相类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像书中唐僧那样,仅有一副“菩萨心肠”,却对周遭的一切都放松警惕,无辜做“妖怪”的上门午餐。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对“火眼金睛”,明辨复杂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结交朋友的时候小心慎重。对待身边的人,不能像猪悟能一样,一心只想贪小便宜,而使我们失去宝贵的友情。在待人接物中应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最后一头战象》之

500字 六年级 书信

《最后一头战象》之

——告别村寨

二十六年一晃即逝,当年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嘎羧五十多岁了,它已到垂暮之年。有一天,它重新披挂上象鞍,准备走出这个生活了二十六个春秋的寨子。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全寨。寨子里的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用竹筐装上嘎羧最爱吃的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还细心地装上甘甜的泉水,奔向寨子口。村长不知从哪儿弄来四块黑布,分别系在嘎羧的四条腿上。嘎羧的眼中泪光闪闪,长鼻子在村民们的手上久久地摩挲……它的心中满是对村民们的不舍之情。嘎羧回想起它在寨子里与村民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些美好时光,那美好的生活已经离它远去。它——嘎羧,现在就要离开这个美丽又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给它留下了那么多不可磨灭的印象,此刻将随它一同前往另一个世界,开始另一段旅程。想到这儿,嘎羧不禁又潸然泪下。可是,它并不后悔。因为,它活过,快乐过,悲伤过,也曾辉煌过!一头象,一头战象能这样庄严地归去,对于它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这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嘎羧对村民们,对这个村寨,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留恋……嘎羧抬起头,朝着夕阳发出一阵震耳欲聋、悲壮的吼叫,迈着缓慢的步履,在一片唏嘘声中,它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路的尽头……

你也可以投稿:作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