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滑铁卢”250字

兵败“滑铁卢”

250字 高一 记叙文

他和她,都是老谋深算的人,他们经常相遇”作战“,但他总是胜她一筹。她总是默默地记下这几笔仇。

今天,他们又相遇了,又开始了他们的“作战”,不够,她和几个人组成了联盟,一起对付他。战斗开始,他企图用自己的强大来威胁她,但是失败了;他又用计谋引诱她,可计谋被识破……他不甘心就这么输掉,于是他使劲浑身解数来挽救局面,可是情况对他十分不利。他决定放弃现在的前进机会,开始向东撤退,他退到最后的“作战”地点,她们紧追不舍,他被迫向她们宣战。

很快,一场恶战开始了,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反攻,但寡不敌众,他能用的兵力越来越少,可是,他是去了两次进攻机会,这两次机会,足以让他扭转局面,反败为胜。

终于,他失败了,失败在棋的路上……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两千年的时间真的太长了,长到世人只能面照史书,方可一窥当年的风云变幻。可孰不知,史书只能留下天下、政治和战争。

战争在史书那苍白的语句中,能留下的除了战况输赢,国家军队,生死数字和一个流血的土地以外,真的没有什么了。史书中的战争永远冰冷、残酷。

史书就像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小人,一个心狠手辣的屠夫,残忍的将本该出现的生离死别、兄弟情义、国仇家恨、悲歌鼓角一一淡化,甚至抹去!屠尽了“情”这个字!史册不过是用无尽而冰冷的嘲笑拼凑而成,而充满了悲情的鲜血呢?呵,史书不会让它染上的!

当然,战争本来就是冰冷的。任何战场能留下的只有无尽接天的尸体、残缺染血的军旗和血汇成河、哀鸿遍野,而这一却,在历经时光的筛检后,最终都会淹没在黄沙之下,在后人的步屐往来间,在后世的琼楼玉宇间,永远的消逝在无尽的黑暗里。即使过了几万年,也不会有人挖开尘土,来一窥昔日的金戈铁马,因为又有谁会放下雄图壮志,拆倒高楼摩天,抛尽青春韶华,来找一个史书上本就十分“详细”的印记呢!

“燕军两千人”,“秦军一万人”,这些没有表情的数字一步步地摧残着人本还带着余温的心脏,使其麻木,千万箭齐发而不动容。这些人总会这样嘲笑:呵呵,这算什么大战争,不过死了几千人罢了。有何奇怪?可他们是否想过,这几千人中,每一个人都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建在的父亲常在博弈时向邻居唠叨自己的儿子多么的争气;温蔼的母亲会常常给自己修补割破的衣裳;贤惠的妻子总会做好了晚饭等着自己回来;可爱的儿子常常在灯辉下要自己讲故事,同样,他们每个人能都曾有过少年梦,都曾意气风发,都曾追逐过远大的梦想。

可是,一旦当号角吹响,当鼓声震起时,他们必须放下自己的家庭,放下自己那意气风发的梦想,舍生忘死、毅然决然地拿起长矛利剑,一身戎装、一生戎装投身战场,在军旅生涯中,他们的梦会碎,家会消逝,昔日的热血棱角都会被磨平,最后一刻,他们为了这个冰冷的国家,甚至放下了生命。

原来,他们的梦,是这样碎的。这,对他们真的公平吗?

战争的不公平在于别人为他舍家舍梦、抛头颅,洒热血时,他在想着怎么逍遥,怎么苟且,怎么抛弃自己的军队。一座富丽堂皇的金殿,割断了悲喜,隔断了生死。

被自己的国家抛弃,是作为一个守护者军魂的军人的不幸。面对浩如烟海的敌军,他们只能苦守越来越下的战地,他们只能等待,企盼着他们的国家能来就他们,企盼着那糜烂的国家能站起来,怀着这可笑的期望,期望着这可笑的奇迹,不可能地发生。

此刻的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他们举起长戈,开始为了一个军人、一个男人的尊严而战,他们的灵魂,此刻是最至高无上的,就像火凤凰,涅盘而浴火重生;就像荆棘鸟,欢歌之投入死亡。

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我讨厌史册,它无形间给了人一个宏观的战场,同时也为这个战场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变形玻璃。我们透过这层玻璃,能看到的,只有冰冷,只有成王败寇,没有“个”,没有一个军人的名字会留在史书上。可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比任何战争的结果要重要许多。

这也就是小说演义深入人心,妇孺皆知的原因所在,它描写了历史中的“个”,而且很成功地将他们的思想、品质,完好无缺地留了下来。在一开始,它就成功了。战争不再冰冷,即使是小人物,也能流芳百世。

小说演义中有一缕情,不似烈火,将人焚尽,使人痛苦,而是一缕温情,能无形间深入人心底,沁人心脾,好似风沙中的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柄断剑上。

可是,事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冰冷的史册,寒意刺骨,令人发指,使人怀念和憧憬这战场中的“个”,那有血有肉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