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1200字以上

戏台

0
0
1200字以上 初三

白茶清欢别无事,我在等风也等你。——题记

我的童年不是坐在电视前沉迷喜羊羊,也不是缠着母亲买魔法棒不停念叨着“变身魔法”幻想自己是小魔仙。在我记忆中驻足停留的却是在宽大的红戏台,甩着两袖,时而娇媚,时而威严的戏子,随着耳边乐器不停敲打和锣鼓的叩击声,双手挥舞着各式的兵器,婉转的唱出自己的爱恨情仇。

初次接触黄梅戏,是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外婆带着还在为美人鱼悲惨结局难过的我出了院门路上只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以及洒下的月光为前方照明。空气中安静的可以听到不安分的蝉鸣,却在临近木门时被锣鼓声填满了双耳。进了大院,小小的我在外婆肩上不停地探头探脑,却只能看到前面密密麻麻的人头。从此我便迷上了看戏,每天时间一到,不论饭是否吃完,丢下勺子就往戏台跑,还不忘回头招呼匆匆赶上的外婆,笑嘻嘻的将外婆大声呼喊的“再吃点儿!再吃点”的话语抛之脑后,心里只有那高大的红戏台。

记忆在高楼前停止,眼前只有那拔地而起的大楼。没有了戏台独有的檀木味,只有钢筋水泥上铁锈刺鼻的味儿。在阳光照射下反光的玻璃辣的我睁不开眼。难道以后再也没有戏台了么?我就只可以在冰冷的屏幕前看着索然无味的电视剧了么?

思索着,不知不觉,七拐八弯进深巷。脚下的水泥路变成了青草肆长的石板路。一抬头,映入眼帘的竟是一扇熟悉的木门。推开半掩的大门,传来旧旧的一声“吱呀”是昔年音客。走进门,熟悉的墙还在,只是悄悄的爬上了些许斑驳。戏台旁的榕树还在不停生长,却有落叶飘下,在空中转了几圈落在木椅上。之前挤满了人的椅子只剩落花落叶与之为伴。我走过去,轻轻拂去灰尘,坐下。正想着,突然一阵锣鼓声响起,一个年轻的演员从后台踏着音乐,用袖掩面,一个漂亮的甩袖,明亮的双眸伴着细长的柳叶眉从袖间抬起,看见我,微滞,却又开始用略显稚嫩的嗓音唱起那熟悉的腔调。

“送君千里直至峻岭变平川,惜别伤痛请饮清酒三两三。一两祝你手边多银材,二两祝你方寸永不乱。半醒半醉日复日,无风无雨年复年。花枝还招酒一盏,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风流子弟曾少年,多少老死江湖前。老我重来重石烂,杳无音信。”

他在戏台上陶醉的表演,伴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颦一笑一回眸。我在台下用手用力的捂着嘴。日光明媚,戏台上的时光绚致静止,青砖铺地,艳红厚重的帘幔垂落。古旧的脂粉寒香,混杂着些许幽怨暧昧的芳尘味道。一曲完毕,一个优美的转身,一个深深的鞠躬。“好!好!”我激动的拍手叫好。他微微妩媚一笑,便去后台脱了戏服,缓缓踩着木阶下楼。

我们聊了很多,让我久久无法忘怀的一句,是他用好听的嗓音认真的眼神,坚定的道出一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人看,我们的戏就会再演下去。这个戏是不会断的,我们也不许它断。这是我们的责任。”

踩着来时的路跨出了木门,顺着阳光照射的方向向上看。门上挂着的牌子已经漆上新的红油漆,可那“古榕戏台”却依然如旧。我想起他的话,突然领会到了,“戏台并未消失啊,它只是被高楼给包围于此,等着有心人来找到它。它未曾离开,其实一直在原地,好让离家的浪子再回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间,我已是少年,而戏台却还是那个承载了我太多记忆的戏台。

你听,远处的锣鼓声又奏响了呢。

断掉的筷子

400字 五年级

生活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像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闪烁着神奇的光芒,等待我们去探索。

记得有一次,妈妈过生日。我们全家人都去饭馆为妈妈庆祝生日。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的筷子掉了,妈妈和蔼地对我说:“乖儿子,帮妈妈去洗下筷子好吗?”我爽快地说:“好哇!”说完我拿起筷子跑向洗手间,我先用水把筷子冲一遍,然后把筷子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刚把筷子放进杯子里筷子就断了,我连忙拿起筷子一看,筷子没断。我又把筷子放进杯子里,筷子又断了,我又急忙把筷子拿出来,筷子还是没有断,就这样我连续试了好几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筷子有神奇的魔法?我回到座位上,百思不得其解,晚饭也吃的不香。

回到家里,我就打开电脑查资料。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筷子本身没有折断,是因为光穿透水和空气这两种不同的物质时产生了折射,所以我们人的眼睛看到的筷子就像断了一样。

看来生活处处有学问,就看你有没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和一双勤劳的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