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里的文明550字

垃圾箱里的文明

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渐渐地步入了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今天,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发现了一个特别的镜头——

在道路的两排上有着一排排店面。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位身着橘黄色情洁服的大妈。她的头发里夹杂着许多银丝,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条黑色的裤子显得格外的朴素。他来到一个垃圾箱旁,尽管这有一个在这么醒目的垃圾箱,但路旁还是有许多垃圾,不知是哪位路人“有心”还是“无意”留下的……

那位大妈拿着扫把和簸箕来到那几处垃圾旁,弯下腰,手拿扫把,轻轻地挥动,“滋”一扫,垃圾就乖乖地进入它们的家。几次以后,地面上就变得干干净净,这时,大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米远处,一个男孩手里拿着一盒刚喝完的牛奶盒,他似乎看到了那个垃圾箱,嘴角微微往上翘,另一只手似乎在比划着什么。他踮起脚,手往上伸,身体微微往后仰,眼睛盯着那个垃圾箱。我顿时明白了,他想要干什么。他一松手,用尽力气,想要把那个牛奶盒丢进那个垃圾箱,他手做投篮状,可惜偏了。他摇了摇头,似乎有些可惜。但他随即又转身就走,若无其事。

一旁的大妈看见后,微微叹了一口气,便走向牛奶盒。弯腰,捡起,放进垃圾箱。然后,推着清洁车走了……

我想,我们活在一个大家庭,就要像自己家一样爱护它。许多人天天在喊口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依然还是有人“我行我素”,所有,我们要像这位大妈一样有行动来证明。清洁工人们为的是我们大家的环境,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他们不求回报,而是换来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清洁。

让我们用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明天,明天的太阳将会向我们微笑……

作文攻略

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一、简章式

即以招生简章的方式行诸文字。有一学生在揭露应试教育束缚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禁锢学生个性、创造性等弊端时,从反面切入,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学校设置专业的特点,如介绍“限制思维系”时,是这样作说明的:“此乃我校热门专业。它会使您的孩子思维僵化,毫无见解。毕业后可做秘书一类工作。该系教学特点如下:上课老师拼命灌,学生拼命记,作业如山题如海,只能听取老师意见,若有个人见解,即被老师罚站、倒立等等共计三十六种刑罚。开始虽苦,日久天长定能出人头地。该系系主任:榆木头。”语言幽默诙谐风趣,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

二、病历式

有一篇题为《病历》的文章,全文由“处方头”和三则病例组成。每则病例代表一个学习时期,均由症状、诊断、意见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学段的文字最简洁,只有四个内容。病人:17岁,初中二年级。症状: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车匪,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身一人奋勇擒贼,身受多处刀伤。诊断:心眼残缺症,病入膏肓。意见:为了王家的香火延续,建议娶个聪明的媳妇。正直勇敢的病号,反遭误诊,谁之过?家长?医生?社会?岂不令人深思。

三、庭审记录式

有一中考题是以“比”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我不是堕落的催化剂——“比”的申辨》,以“庭审”的形式展开,先交代“褒贬法官”、“原告”(堕落)、“原告证人”、“被告”(比)、“被告证人”,再惟妙惟肖地活画出各类形象,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如写原告的表现就令人咂舌:堕落得意地站起来,恭敬地鞠了一个躬,微咳一声,说:“今天我作为原告,代表‘权力’、‘腐化’进行申诉。我本布衣,原本是出了名的清廉之人,但‘比’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我开始变了,变得臭名远扬,只因我跟人比吃穿、比金钱、比权力,最后遭人唾弃。其实,‘比’才是真正的凶手,我要求缉拿真正的凶手——‘比’,并要求‘比’为此赔偿精神损失费八百万元……”

四、奇思妙想式

展开丰富的想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篇题为《校园几何》的文章,它以“点”、“线”、“面”、“体”连缀全篇,讲述了刚进校门的“我”以“点”的形式存在,是孤独无助的;结识朋友后,组成了欢快无比的“线”,运动会上,我班获胜,构成了成长中的“面”,我班代表全校出征,其它班为我班服务时,意味着已经合成了成熟的“体”,达到了最高境界,这样的构思可谓新颖。还可直接采用空行间隔片断,“一”、“二”、“三”,“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形式对美妙的瞬间进行细节扫描,组合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画面。

五、剧本章节式

这也是创新的一种好形式。如《我在家中学到了语文》一文,以“新三演义:爸、妈、我”为副标题,主体采用章回体小标题:其一曰“曹操大举进江南,刘备兵寡求孙权”,其二曰“孙刘联兵破曹操,曹操无奈回‘老巢’”。前有引子后有尾声。这样的形式当然有吸引力。有些还可以运用多幕剧的形式,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构筑成一幅幅鲜活流畅的画面,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当然独幕剧也无不可。

六、诗词串联式

用诗词句作为串联词连缀全文。如有作者以“水”为话题写就的《水祭》开篇是题记,接着以杜牧的绝句《清明》中诗句为框架和线索,写出了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标题的四个概括性画面。最后还有附记。文章不仅围绕“水”话题写出了水的过去、现在、未来,还引发了人们珍惜水资源的思考,改造水资源的思索富有创意。

七、电影放映式

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表现文章的内涵。如《我的欢乐》就以“静思之乐”、“鏖战之乐”一静一动两个镜头展示出“欢乐”的丰富内涵。而文章《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以“驰骋操场”、“为国而学”、“支援申奥”三个画面来展示当今我们这些少男少女的风采——年轻、真诚、自信、善良、潇洒、放松。

八、情感起伏式

将自己的情感起伏作为文章的框架和线索,连缀全文。如《读,我真疾迷》,作者全文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组成四个画面,既融进了自己的真情,又点明了自己“疾迷”《唐宋诗词选》的原因。全文线索明晰,主旨明确。

九、几何证明式

2002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掌声”为话题,有位考生以《一道关于“掌声”的证明题》为题目,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几何证明题中。文章开篇即介绍两项内容。已知: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尤其,当一个人面对给以克服的困难、无法经受的考验时,更需要掌声。求证:遇到困难与考验时的掌声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给人以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中间的“证明”部分写了两件事,作为证明的根据:一件是因为掌声,我在讲演中获得第一名;一件是写我参加运动会长跑,因为有掌声,我才最后跑完全程。最后,以“所以命题成立”收束全文。

十、光盘承载式

如《初三的“光盘”》一文,按“A面”和“B面”将文章分为格调迥异的两部分。A面内容反映的是初三生活的紧张、苦恼与无奈,而B面内宾则折射出初三生活的浪漫、清纯与鲜活。现放光盘A面内容,请读者欣赏:

初三就是/早自习时迷迷糊糊,晚自习时朦朦胧胧;初三就是/无数资料纷纷扬扬,无边题海浩浩荡荡;初三就是/七科老师手忙脚乱,莘莘学子头昏脑涨;初三就是/奔入食堂跌跌撞撞,跑进寝室哼哼唱唱;初三就是/考试之前咿咿呀呀,考试之后呜呜咽咽;初三就是/老师的教诲拉拉杂杂,父母的叮呤唠唠叨叨;初三就是/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名落孙山凄凄惨惨。

十一、歌名别解式

如《初三别解》一文,从头至尾全部用流行歌曲的歌名或歌词,把对初三各门功课的感受、上课、考试、假日等内容,巧妙地融入歌名或歌词之中,言约意丰,新颖辊致。如此文的第二部分

上课——《梦开始的地方》/下课——《梦醒时分》/课间十分钟——《牵挂你的人是我》/最后一节课——《向前冲》/节假日——《我等你等到梦里头》/初三暑假——《真的好想你》。

十二、日记式

日记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易获高分。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里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十三、散点式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思维、铺排。“散点式”最突出的优点是语言优美、情感浓郁。如一篇《我喜欢……》的习作:

我喜欢在薄雾缭绕的早晨,看天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我喜欢在热浪炙人的中午,听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

我喜欢……

全文精选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十四、

书信式

以书信的形式写作文,显得自由灵活,亲切真实,但要注意格式正确、表达得体。

十五、

创编式

即“新瓶装旧酒”式的故事新编,这样的文章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如以“钱”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仙界新说》为题构思了一篇妙文,以仙界神仙纷纷另谋高薪职位来折射人间,寓庄于谐,耐人寻味。

十六、广告式

广告是一种公告性应用文,借用广告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以广告布局,可按主题、画面、背景音乐、解说、字幕等动态地呈现。多篇广告并举,更能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且新颖别致。

十七、访谈式

访谈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打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访谈式具有自由灵活、亲切可感的特点。如以“读书”为话题作文,就可用访谈式来写,一问一答,定会写得精彩。

话题作文怎样选材求新

文章的题材除要求真实、典型外,还应该力求新颖别致。新颖的题材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题材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新颖的材料总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要选择新颖的材料,首先,要求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独具慧眼,有伯乐相马之才,并能迅速地判断、分析和表现;其次,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给一些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颖,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要指导学生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这些都不失为积累新颖材料的好途径。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

怎样选材

文章采用的素材是主题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素材是反映主题、说明主题的根据。作者在动手进入创作时,选材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怎样选材?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怎么个严法,怎么个深法?有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材

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要围绕主题选取素材。凡是有利于表现主题、烘托主题和突出主题的素材立即选用;反之,与主题无关的或者关系不大的素材一概舍弃不用。因此鲁迅先生说的“严”字,应理解为和主题的关系,关系重大的则用,关系不大的则舍。所以,作者在选材时对自己掌握的素材要进行分析、比较、理解、排队,以此标准来衡量而决定取舍。另外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真实、准确的材料,选取新颖的材料。

(2)依据素材认真开掘

陈毅同志认为,“文学趣味,以悲剧为最上乘,平生观戏,读小说、诗歌,均喜欢悲剧的。”并说:“此或人之恒情,不独一人为然。”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悲剧,一般说来悲剧在处理素材上开掘得比较深。选材不光是对素材的取舍,更重要的是对素材的开掘。开掘得越深,主题也就越深刻,也就更具有积极意义。

论语讲作文

同学们好,我们认识一下吧!我叫论语。听到这个名字,你们一定会想起一本书叫《论语》吧!你读过吗?《论语》是我们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写的一部名著啊!这部书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同学们有精力可以好好地读一读。那么,今天论语老师不给你们讲《论语》的故事,想跟你们谈谈怎么写作文。

怎么写作文呢?有的同学一提作文就头疼。其实,作文很好学的,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你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当你来到这个世上,看到大千的世界多有趣啊!天上飞的鸟,地上长的草,高山流云,小河潺潺,风雨雷电,人间万象……这些都会给你带来心灵的感受。那么你要把这种感受告诉别人,和别人共同分享,就要学会作文。

平时,我们感到说话容易,作文难,其实这是你们恐惧的心理,作文就像说话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呢,得叫别人听明白,知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能够引起和你心灵的共鸣。怎样做到这些呢,下面跟随论语老师讲作文。

第一讲

学会观察

什么是观察呢?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也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比如,我们观察一池鲜花,我们先看一看花池中有哪些鲜花,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你再走近有手摸一摸是什么感觉,闻一闻是什么味道,还可以听一听花丛中有什么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观察才是全面的,你的感受才是多方面的。这样说,有的同学可能还不明白,那么我就分类别的细致说说。

观察植物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大自然,我们随处可见种类繁多的植物,我们常见的植物,一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结构上分有:根、茎、叶、花、果。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可按一定的顺序来看,比如,先整体再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从上边到下边或从下边到上边。同时在观察的时候,要抓住每

一部分的特点,那就是颜色,形态,大小,高矮。看下面的一片断:王莲可以说莲中之王。它的外形很大,直径有二米多,大概有一块普通黑板那么大。但是王莲不是长方形的,而是圆形的。王莲的颜色是鲜绿色的,很显眼。王莲的叶子上布满了茎,构成了一幅形态各异的图画。叶边是往上翘的,像围成一圈篱笆。叶边的颜色更加奇特,向内的一面是鲜绿色,而向外一面呈土黄色。

这一段描写,作者先从整体观察的,总的印象是大,是绿。接着写茎和叶子,每一部分的特点观察地也很细致。

观察动物

动物不是静止的物体,它是有鲜活的生命,是能活动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仅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还要看它们的活动习性。动物的外形特征一般包括:外表、头部、躯干、四肢、尾部。一般也要按顺序来观察。比如,观察小花猫,首先看它的全身的皮毛是什么颜色的,再看它的头部有多大,像什么。眼睛、眉毛、鼻子、嘴、耳朵都有哪些特点。再看身体有多长,粗细胖瘦等。接着看四肢,长还是短,爪子怎么样。最后,看尾巴怎么样。有的小动物还可以摸一摸。总之,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仔。光观察外形还不行,还要看动物是怎么活动的,比如,跑、跳、吃食、睡觉以及叫的声音。看下面的片断:小鸭子浑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是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小鸭子还长着一对翅膀,尾巴上向上翘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它们的脚掌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纹路,脚趾之间还有层蹼。它们走路时,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嘴里不停地嘎嘎地叫,好像在夸耀自己,它虽然双脚沾满泥浆也不在乎。你看,它还洋洋得意呢!这个片断描写,采用先整体再部分的写法。先写浑身的羽毛,再写头部、眼睛、嘴巴、鼻子、翅膀、尾巴、脚掌。还写了小鸭子走路的样子以及发出声音。

观察景物

在生活与大自然中的景物包罗万象。比如,天上的彩虹,水里的游鱼,居室的布置,林间的小路……我们所看到的镜像都是景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景物怎么观察呢?首先,我们要选择观察的时间与地点。我们选择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同样观察夜空,春夏秋冬不同,夜空的景色都有细微的变化。另外,我们在海上、在城市、在高山上,看到的夜空也不一样。其次,我们要选择观察的范围。因为在我们的视野里,景色可能是无边无际的,我们不能什么都看,要有重点、有选择地看。例如,我们观察一个公园的景色,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景色都用心观察了,这就需要你把感兴趣的记录下来。再次,注意观察的顺序。例如,写一篇观察游记,那么就需要你按游览的顺序来写,要一个地点,一个地点的观察

。看下面的片断:(一)我站在群峰之上,天已不复辽远空旷了,我与地抱得这么紧,数千峰林在我脚边排成阵列,仿佛只要我一俯身,张开双臂便可以把那些奇峰怪石统统揽入我的怀中。(选择地点观察的)(二)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千山初醒,在青春苍山中,乳白色的云纱缥缈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夕阳照重峦,霞光倾万山。转眼间,太阳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巅却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选择不同的时间观察的)(三)走过光滑、整洁的方砖地面,绕过一座座美丽的花坛,我们凝视着花坛里红艳艳的“一串红”,正在开放,每朵花宛如一只小红爆竹,红的奔放、热烈,像炽热的火焰红了四周。(按游览的顺序观察的)

观察物品

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形形色色的物品,如家用电器、学习工具、艺术摆设、娱乐玩具等。无论我们观察什么物品,都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物品有大小,有形状,有颜色。同学们在看的时候,可以先从上到下看物品的整体形状。再看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也就是从多角度的观察。还要注意观察物品有什么用途,有的用途看不出来,就需要想像。看下面的片断:去年国庆节,我家买了一台日本东芝双门冰箱。长方体的个儿,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翠绿的外衣,给人以素雅、大方、清静的感觉。打开它的两扇门,箱壁是乳白色的,小门里用来冷冻各种饮料,大门里面可以冷藏鲜肉、蔬菜和水果。夏天,妈妈再不愁饭菜会变馊了;要是来了客人,爸爸总是喜欢拿出配做的冰淇淋或西瓜招待他们。(这个片断描写,作者先从整体上观察了冰箱的形状、高度、颜色和感觉,再看冰箱的每一部分:小门、大门。同时介绍了里面能放什么东西。通过事例讲述了冰箱的用途。)

观察活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外出的郊游、游戏,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以及中队会、班会等,都是活动。活动分为自由式活动、程序式活动和体育类活动。无论哪一类,都要注意观察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可以使你对活动有一个清楚、全面地了解。同时,还要注意有重点观察,不能面面俱到。活动离不开人物的参与,观察人物时,分清重点人物和次要人物,重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情都要观察。此外活动还有场景,比如运动会,既有场内的景,也有场外的景。场内与场外的结合,才能全面的了解。看下面的片断:(一)星期五下午,阳光普照,是一个没有寒风的冬日。我们三(1)班的同学,来到草场上举行拔河比赛。(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二)一声哨响,一场紧张而又精彩的拔河比赛开始了。我的心“咚咚“直跳,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两手牢牢紧抓绳子。站在我前面的小胖把牙咬得”格格“响,脸涨得通红,可脚却不由自主地向前滑去。小英呢,平常她活蹦乱跳,今天变得严肃起来,只见她紧锁双眉,用尽了吃奶的力气。绳子上的红领巾好像要跟我们班做对似的,“偷偷”地向五(2)那边移去。“加油,加油……”我们的班主任和小观众们挥拳跺脚地给我们加油。“要沉着,不要慌张,团结起来就是力量。”老师的话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又长又粗的绳子绷得紧紧的。两队人马就像两条蛇在争抢食物呢!(这个片断描写,作者不仅观察了场内的情景,也观察了场外的情景。观察时,抓住了重点人物,如,小胖——咬牙、脸红、前滑。小英——严肃、锁眉、用力。)

观察人物

我们身边有熟悉的人,也有陌生的人。首先要观察人物的外表,外表指人的外貌、表情、动作和语言等。要重点抓住人物的特征,看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通过外表看内心。由于别人的内心不能直接的看出来,那么就需要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中,猜测出来。再次,要观察这个人做了什么事,从事件中看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等特点。看下面片断:在春天的阳光底下,姚水琴的脸显出被想像不到的胜利所沉醉的样子,酣红、明朗,现出各种各样的得意的表情,眉毛忽然缩短,两只黑闪闪的眼珠子上下左右不停地转动,整个身子像一个小树享受到微风的吹拂,颤巍巍地抖动着。她的这种仪态,使人一眼看去。就可以感觉到她的心房里正在荡漾着喜气洋洋的纤细的波纹。(这个片断,作者观察了人物的表情、眉毛、眼睛以及身子和体态。并且猜测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我站住了。循着这两只异常可爱的白鹅把目光移向主人。这可爱的小姑娘也是仰着头走路,眼睛安详地朝前,朝四外看望,目光纯真。这种纯真的目光,真叫每一个正直的成年人都羡慕和向往,这目光是在传达内心周围的亲近,透出自己的心地。(这段描写,作者具体观察了小姑娘的神态和动作,透彻出她内心纯真与善良。)我问她:“这活你真能干,不怕脏,不怕累?”她果断地说:“怕什么?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为大家,大家为国可以牺牲自己,我还怕脏,怕累吗?我觉得人生的价值,我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对人物语言的观察,通过语气和说话的内容,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为国家着想而又无私奉献的人。)

第二讲

学会想象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一个不会想象的人,是不会写好作文的。那么,什么是想象呢?想象,就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种事物,采用“由此及彼”的思索、推测等方法,想象其形状、模样、事件。例如,看见夜空中弯弯的月亮,可以想象成一艘小船,一把镰刀,一根香蕉,一张笑脸。想象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无论我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写童话、寓言,都离不开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细节,需要运用比喻、拟人或夸张的手法;要生动地刻画某个人物,需要对他的心理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想象的基方式是联想。基本方法有:相同联想、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相同联想

就是甲事物与乙事物在某些方面相同,常常可以引起联想。例如,看到雪花飘舞就联想到了夜晚飞行的萤火虫。因为雪花是白色的,借助风向飘舞;萤火虫在夜晚也是白色的,并且是飞行动物,两种事物,从颜色和行动上相同。又如,每次听到同学们念古诗,就联想到妈妈教我念“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来。因为同学们念的是古诗,妈妈教的也是古诗,二者有相同之处。有相同之处的两种事物,很容易产生联想。看下面片断: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拔。越到秋天,他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在这个片断的描写中,作者把秋天的橘树和柚树的叶子想象成青色的岩石。叶子和岩石本来是不相关的两种事物,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硬、挺拔”。那么作者就巧妙的联想在一起了。这样联想后,有的人,虽然没看过秋天的橘树和柚树的叶子什么样,但是看过岩石,那么关于叶子的特点也就十分鲜明了。这就是联想的神奇作用。)

相关联想

就是甲事物与乙事物有较紧密的的关系,看到甲事物时自然会想到乙事物。例如,看见猫就能联想到猫能捉老鼠;看见树木就联想到森林;看到月亮就联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用相关联想的方法写事,可以把事情写得更加具体生动。例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学看见一位小朋友掏手绢,口袋中的一元钱掉在地上。而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声:“你掉了一元钱。”小朋友拾起来说了声:“谢谢你。”而富于联想、想象的人,可以对这件普通的小事进行联想,并描述出来。如:“我看见一位小朋友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时,一不小心带出了一个一元的硬币。硬币丁丁当当地响着跳了几下,躺在地上,很多同学看不上这一硬币,认为它起不了什么作用,掉就掉了。可是我听说,妈妈下岗了,每月只拿二百元生活费,平时连一元钱也不乱花。我想:万一这个同学是用省下的早饭钱交捐款,发现钱丢了,那该多急啊!”这位同学的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把本来很普通的事物写得十分具体、形象,这就是想象的作用。我们在写作文时,很多时候需要联想。要培养自己想象的能力,平时就要细心观察日常生活,留心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并从书本上不断地获得相关的知识。知识积累多了,就容易引发联想和想象。想象并不神秘,就看你善于不善于想象。看下面片断: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验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这是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个片断,课文本来是写送总理惜别的场景,但是,作者却联想到了周总理生前的事情。这样相关的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人们更加崇敬周总理,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悲痛。)

相似联想

就是甲事物与乙事物相似,根据这种相似引起联想。例如,由腊梅花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不怕严酷环境的品格;由白杨树挺拔直立的姿态,联想到为人刚直、向上的品质。这种联想方式,运用十分广泛,常用“好像”、“仿佛”、“宛如”一类词语,把甲事物和乙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看下面片断: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俊秀的山峰连绵起伏,高耸入云。我站在鲫鱼背上,只见白云在脚下漂浮。每走一步,就好像腾云驾雾一般,轻悠悠、飘乎乎。再看山下,崖壁陡峭,山石犹如垂直的山梯,殿宇掩映在花草树木中,一切像仙境一般。我觉得自己仿佛像个仙人,正在仙境中流连。(这段描写,根据黄山的景物特征和人们常把黄山的想像成仙境这一相似点去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要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需要相象,但不是想象越多越好。想象是为了内容丰富,也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所以,相象要适当。

相反联想

就是甲乙两样事物在某一方面完全相反,看到甲往往想到乙,在文章中常常起对比的作用。比如,看到枯萎的草木,想到来年草木重新生机勃勃;看到凶狠的动物,就想到他们受到训化后变得温顺等。用相反联想写记叙文,可以选择的材料也比较广泛,写人、写事、写景、状物都可以。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由某些人言谈举止卑劣,联想到另一些人的高尚品质或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根据不同的特征或属性,联想到相反的方面。用相反联想法写文章,可以自由想象,但写的时候要不仅注意想象丰富,还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想象合理就是想象的内容符合生活现实,是实实在在的,是人们能看到的或感觉到的。看下面片断:夜深十点,我们走出公园,到处是欢乐的人群,到处是使人眼花缭乱的灯火。变幻无穷的万盏灯火犹如无数奇葩异卉,映照着莫愁湖的亭台楼阁,莫愁湖公园变得更美了。但我只想着美丽的鹤,想着王丹妈妈给丹丹起名,就是根据丹顶鹤顶的红顶而定的,本来她妈妈应该和我们一起看灯展,遗憾的是,她顶替生病的护士值夜班去了,丹丹的妈妈整天置身在充满药味的病房里,但她从没有怨言,而是用微笑和欢乐化解病人的愁苦,唤起病人对生活的信心。(这段描写,就是运用了相反联想的方法。作者先写游园赏灯的情景和心情,然后,联想到王丹的妈妈,在气味难闻的病房里,像一个微笑的天使,给病人带去欢乐,进而,表现了王丹妈妈忠于职守,热爱护士工作的精神。)

第三讲

学会审题

根据题目作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要想写好这类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首先,要审清题目的“题眼”。作文题目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或一句话来命题,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弄清“题眼”的意思。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点明中心思想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比如,《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这个“题眼”就是“助人为乐”,整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人做了哪些助人为乐的事,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品质。点明“题眼”的词语,一般都是起到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其次,要审清题目的范围。根据题目我们要分清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还是写活动、写场面、写想象等。有的作文题目比较严谨,比如《美丽的公园》,这是写景的;《金秋菊展》这是写场面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写人的。有的作文题目比较宽泛,比如《我的家乡》,既可以写人、写景,也可以写物产,写事件。有的题目比较开放,比如《春天》,可以写春天的人,春天的事,春天的景,春天的童话,春天的想象……总之与春天有关的话题都可以写。再次,要审清题目的对象。所谓“对象”就要弄清写的是谁或什么。例如《写一个熟悉的人》,这个对象是“熟悉的人”,可以是同学、老师、朋友、亲戚,但必须是常接触的、比较了解的人,而不能是一面之交,或偶尔相见的陌生人。又如《我和同桌》,既要求写“我”,又要求写“同桌”,主要是写“我”和同桌之间发生的事。再如,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但是写的时候,仍然有区别,一般写人的记叙文和写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写人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线,写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等。写事的记叙文以写事情的发展为主线,通过记叙事件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赞扬一种好品质、好思想等。总之,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审清题目的时间、地点、事件、对象、范围、目的,还要对每个词语认真的分析,全面理解题目的含义。

第四讲

怎样选材

同学们,写好一篇作文,选择材料很重要。俗话说:“巧夫难做无米之炊。”有了米,才可以做成各种品味的佳肴。没有米,再能干的人也无可奈何。文章写得好,在于材料选择的好,技巧、方法掌握得好,而作文的材料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和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要留心观察各种人和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事随时记下来,包括花草树木、风雨雷电、江河湖海、鸟兽虫鱼、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积累的材料。那么面对一篇作文,怎样选择材料呢?首先,选择材料要真实。文章要真实的反映生活,真实的才是感人的,才能令人信服。看《发生在家里的事》片断:那是一道繁分数计算题,爸爸计算的结果是232100,可我算出的得数是50。顿时,“我对!”“我对!”争执的声音响彻整个房间。这时,妈妈走过来说:“我来算一算。”结果她的答案和爸爸一样。着下这下,爸爸的底气足了,他用手指点着我的脑门说:“你呀!真是个马大哈,连这样的题目也算不对!”(这是作者以自己的视角,选择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事件虽小,但真实、可信。文章中,描写了我和爸爸的争执,既反映了我的“自以为是”,也表现了爸爸对我的善意的批评。)其次,要巧妙取舍。写一篇作文,需要我们选择的材料很多,那么,我们要分清,哪些材料是最有典型、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篇文章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或说明什么,必须通过对文章材料的选择体现出来。如果选择的材料不能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即使写得再好也是无意义的。假如要写一个人刻苦学习,就要选择能够反映这方面精神的素材,突出这个人是怎样刻苦的,并且还必须是学习方面的,其他方面就不对题了。看下面《“老顽童”》的片断:有一次,爷爷到我家送东西给爸爸。爷爷送完东西,见我在房间了玩学习机,便过来坐在我身边,悄悄地问我:“这是啥东西?”我回答:“这是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可好玩了!”爷爷对我说:“好孙子,让爷爷也玩一会儿吧!”我转过头瞟爷爷一眼说:“你会玩这东西吗?还是在一旁学着吧!”谁知爷爷当真在一旁看着我玩。爷爷的样子,真像个学生,腰板挺得笔直,两手放在大腿上,两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半小时后,爷爷对我说:“孙子,这回让爷爷玩吧!”我被爷爷的精神“感动”了,便站起来把学习机让给了他。爷爷玩一会儿,看他的及时技术,不像一个“新手”,倒像一员“老将”。爷爷临走时还说“为了你专心学习,我决定把学习机暂时放在我那里。”看到爷爷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只好答应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突出爷爷贪玩的特点。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了爷爷也玩学习机的典型事件,通过对爷爷语言、动作、神情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爷爷的性格。文章真实、可信,让人仿佛见到了一位“老顽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550字
栏目热门